第117期::孔學一隅-孔門心法—中庸之道

孔門心法—中庸之道(五)

天分世俗與勝義

世俗又分情與理
勝義體性通謂中
用中入世和萬民
 
第一章 開宗明義-通達體性才能掌握天命
 
  前  言
 
孔子云: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通達形而上之道的人才能發揮出仁藝的大用,也才是能掌握天命的人;但欲通其道,必須先懂性命之理。《中庸》開首即言性命之理,常人難以知之,宋國的樂朔大夫就曾對子思說,經學都很難懂,子思回答說,經學是為有志於學習、弘揚、傳承大道的人而說。古印度最有名的精通因明學的陳那論師,當他寫出《集量論》時,連當時的同道講學者都說,這樣都看不懂的書如果想流通,就綁到狗尾巴上,由狗去流通好了。
愛因斯坦在一九0五年寫出狹義相對論時,沒有人看懂,十年後寫出廣義相對論時,還是沒有人看得懂。後來英國天文學家愛丁頓透過天文觀測,驗證了愛因斯坦的理論,被認為是全世界僅有的三個懂愛因斯坦的人之一,當相對論突破了科學的瓶頸後,科學得到了無限的發展。可見難或易不在於所知的論典本身,而在於能知的人是否熟悉,對於熟悉的就是簡單,對於不熟悉的就是困難。
本章是中庸的開宗明義章,闡釋了何謂性與天道以及修道的方法,本章是中庸的精華所在,也是中國文化的神髓;是一切的入門,也是最終的目標。
 
本章科判分析
 
「依教修觀」:教是能詮釋本體、性、形而上的言說或經典;修觀是藉著教典或言說,來修正自己的觀念,使形而上成為自己的觀念。修觀又分兩科,一種是這種見地是不能離開的;第二種是要好好的保任這種見地。就如收藏者吳之矩保任《富春山居圖》,行、住、坐、臥,乃至死亡,心心念念都是富春山居圖,可是為了一幅畫可以這樣用心,為了大道幾人能夠如此呢?世人若能如此,即便魯鈍如曾子,也能成為聖賢,可見成功與否全在用功的心態與方法,而非天資利鈍。
「明體達用」:當明了「中」的體以後,就能發揮「和」的大用,合起來說「中」和「和」能夠讓天地萬物欣欣向榮。
 
 
此章是以戒慎恐懼的心態來修學中和之道,不僅帶來天地的祥和,萬物的欣欣向榮,也給自己帶來無限的出路。
 
消文釋義
 
經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依教)
消文:自然(天)所賦予(命)的就是性(萬法的本性,謂之形而上,是亙古不變的),循(順)著這個本性就是道(見地、方法、道路),修這個道(有這個見地、方法、道路)就是教(中庸之教即是詮釋如何修道)。
發明:修道就能夠率性,率性就能夠得到天然所賦予的體性,這是淺說。天命還可以說,天包括上帝、天神;命還可以說,如果你是一個通達體性、明心見性的人,上天就會給予你崇高使命,龍天推出。不論是辦政治,還是辦教育,都能開創出一個新局。孔子辦政治不成,就辦教育,把中華文化傳承下去,影響了兩千多年,乃至更加久遠。
修觀:藉著修學形而上的內涵,讓我們的觀念就是如此,這才是真正的修道之人。一般人誤認為在山裡打坐、不吃不喝就是修道之人,可真正的修道之人是,他的觀念不同於凡夫那樣虛生浪死、追名逐利,只有改變觀念才是真正的修行。雪公說,天下有種病叫俗氣病,人長俗了比癌症更可怕。所以修觀就是把我們內心最隱微處的觀念改變。
 
經文: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不離而修)
消文:這樣的道(見地、修學法)啊,是不可以短暫離開的,如果短暫的離開,就不是道了,就不是修道人了,因為內心無道,就會被煩惱所攝持,被名聞利養所勾引而入世俗。
發明:曾子成功的秘密就是「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就是這種覺受。曾子是天資魯鈍,上課都聽不懂的人,最後卻透過這樣的用功,在人才濟濟、都是卿相之才(鹽鐵論)的孔門脫穎而出,成為傳承聖道之人。修學不在根器的利鈍,而在修學的心態觀念,果然有這樣的心態,雖愚必明,雖鈍必利。
 
經文: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慎獨而修)
消文:因此,君子在人們越看不到的地方,就越警戒謹慎;在人們越聽不到的地方,就越驚恐害怕。人們所認為最隱微之處,也是最顯現的,最微細之處,也是最顯出的,所以君子要慎獨。
發明:在人們看不到、聽不到的地方,人們最容易放逸,胡思亂想,產生不良的心態。前面用戒慎恐懼,後面是隱微顯現,曾子的「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就是「戒慎,恐懼」。君子要謹慎一個人在家獨處,如果此時還能安住於正法,還能把持自己,這是最難得的修行人,也是修行成功的秘密!
 
經文: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明體達用)
消文:喜怒哀樂(三字經裡是七情,即喜怒哀懼愛惡欲,出自《禮記·禮運》)未發之時,叫作中(能證的智慧,證得形而上時,超越形體的繫縛);入於形而下時必得發七情,但會合情合理,這叫作和。懂得形而上用中,形而下用和,就會發揮大用。形而上的本體,是天下事物的根本;入世時懂得依禮進退,在心態、表情、態度、做法上能夠與人和諧相處,這是天下的達道(通達人情世故,與人容易交往,結善緣,這樣的人是通達的)。如果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都得到正位(天地發揮養人、養萬物的功能),萬物就能欣欣向榮的發展。
 
   析 疑
 
一、知天命有多重要?
知天命有兩種解法:第一種是懂得趨吉避凶之道。天是自然,命是賦予,自然所賦予萬法的體性是空空如也,即萬法是沒有體性的,但隨緣會有各種變化。懂得這些變化的道理,就是懂得斷惡修善,想要快樂就必須行善,想要離開痛苦就必須斷惡,自然就趨吉避凶了。
第二種是懂得求加被之道。天命,或指上帝、天神的命令(使令),如果能夠修學正法,利益大眾,自然會得到天神的擁護與加被。
《論語·堯曰》篇上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懂趨吉避凶與求加被,就做不了君子。君子可以在得到擁護的情況下,推展正法,在辦政治、辦教育時就能無往不利,利益大眾,君子有此種見地,一般俗人是不會有的。
 
二、要如何作才能率性?
對性與天道的典籍要好好的聞思修,要有好的教材、老師和同學。所以《論語·學而》篇上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當你學有所成的時候,即便身在遠方之人,也會不辭辛勞的願意向你學習,因為你能夠幫助他們找到內心真正的出路。孟子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之一樂。率性不是一般人認為的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知道天命、能夠通達體性的人,知道斷惡修善和求加被的重要。
 
三、道為何不可須臾離也,要怎麼做才能辦到須臾不離?
如在高速公路上開車,短暫離開道路就容易出車禍。要怎麼做才能辦到須臾不離?必須要知道離開的過患,不離開的功德。離開的過患:容易隨境起貪、起瞋,起煩惱,被境界所勾引;不離開的功德:能夠心在道上,不為境界所惑,就不會造作損人利己的惡業,所以須臾都不能離。要如曾子一般,「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如同在懸崖邊上開車,你一定是非常的專注,一旦沒有注意路況,就會翻下萬丈深淵。
 
四、須臾不離的修學道業,會不會很辛苦?
道在須臾不離時是法喜充滿,不會緊張。世俗的煩惱堆、慾望坑,就像炎熱的夏天;而修道的人如同在天氣炎熱時的鵝,躲在池中的蓮花叢裡,享受著清涼,不會想要須臾離開的。當修道的人了解道的美妙,離開的禍患時,沒有人想要離開,而且是法喜充滿,一點也不感到辛苦。所以如果你是世俗的見地,那是修不了道的;如果有修道的見地,你也入不了俗人慾望堆裡。
 
五、修道的關鍵在於慎獨而修,但要如何才能做到?
也是要知道慎獨的功德,不慎獨的過患。
慎獨的功德:如果在別人看不到、聽不到的地方,還能夠內心安住於正法,可見對治煩惱、習氣的能力很強,改變命運的力量很大。真正能夠改變命運,不是在外相上論,而是改變你內心的想法,《了凡四訓》中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都是從道理上、心態上論。以前楊震在任太守時,他的學生王密在昌邑縣做縣令,有一天晚上他送十斤黃金給楊震,楊震不收,王密說又沒有人知道,楊震就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能說沒有人知道呢?這就是慎獨的典範。
不慎獨的過患:越隱微處,越是別人看不見、聽不到的地方,就會越顯現。
(一)、顯現在鬼神:揚雄的《解嘲》上說,「高明之家,鬼瞰其室」。高明,就是自以為是高明的人,兩扇朱紅色大門的大戶人家,亭臺樓閣,院落別緻,結果在最隱蔽處的房間裡謀劃不好的事情、心存惡念,鬼神都看的清清楚楚。白天道貌岸然,晚上心思眾多,了凡先生說,一旦被覷破,一文不值。
(二)、顯現在人:現代的城市都安裝了大量的監視器,如臺北市就安裝了一萬多台。最近在臺北發生了一起由十六人組成的跨國詐騙集團,詐騙了八千萬臺幣的案件,最終在臺北監視系統的幫助下,罪犯很快就被抓捕歸案。
(三)、顯現在自己的內心:當做了虧心事的時候,是不敢照鏡子的,有時候睡覺做夢是很恐怖的。
以上就是慎獨的理由:因為會顯現在鬼神,顯現在人,顯現在自心。
因為有這些的認知,所以在他人越看不到、聽不到的地方,就越要戒慎恐懼,曾子所說的「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就是他一生修學的形象,這種修學的心態是無上秘密的修學法。
 
六、慎獨的形象為何?
慎獨就是在別人越看不到、越聽不到的地方就越小心,一般人是越放逸、越大膽,越流露出本來的面目。慎獨,就好像很多人用監視器在監視你,鬼神在看你,乃至你自己的心在看你自己,自己到底是什麼德性,都會顯現在夢中。如了凡先生說,善人常常作好夢,如果常常作惡夢,自己就要反省檢討了。
 
七、七情的形象為何?
修學形而上的心態,就能夠超越世俗的煩惱,這些煩惱在《禮記·禮運》篇中歸納為七情,即喜、怒、哀、樂、愛、惡、欲。七情以愛為根本,所愛的現起時就是喜;所愛的得到就是樂;所愛的想要得到或所不愛的想要離開就是欲;所愛的失去就是哀;面對所不愛的就是惡;所愛的得不到或是所惡的現起就是怒,關鍵處都是愛。所以雪廬老人說,小愛小煩惱,中愛中煩惱,大愛大煩惱,沒愛沒煩惱。
 
八、七情的過患與功德?
過患:情緒容易傷身,失去理智,失去穩定性,心思在患得患失當中起伏不定,容易與人結惡緣,好事出不來,壞事一大堆。
功德:如果你能夠有利他的觀點,七情被禮所節制,反而是聖人入世的方法。藉著喜怒哀樂來表達善惡,比如善是你所喜的,善的失去是你所哀的,惡事是你所惡的,如此能夠讓人知道標準所在,能夠止惡揚善,讓社會風氣淳厚。
 
九、當喜怒哀樂已發成為煩惱時,又如何能夠中節?
中節就是合情合理,依禮進退,該喜則喜,該怒則怒,該樂則樂,該哀則哀。如果不依禮就會有一大堆的問題和麻煩。
 
十、聖人也有七情嗎?
聖人也有七情,否則與高麗菜有何分別?孔子之七情:
孔子之喜:了凡四訓引《孔子家語》中說,子路救人后受牛,孔子喜,因為從此以後魯國多見義勇為者,有救人的風氣。
孔子之怒:司馬桓魋造石棺,三年未成,孔子說,死欲速朽,孔子是對這樣勞民傷財的做法表達不滿,希望桓魋這樣的人物死了趕快腐爛。
孔子之哀:顏回過世的時候,孔子哀歎道,「噫!天喪予!天喪予!」哀道統的失傳,蒼生無福。
孔子之樂: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孔子的內心安住在大道上,有何不樂?
孔子之愛:「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凡夫之愛都是自私的,孔子之愛是把愛自己的心態拿來愛人,如母親愛孩子甚於愛自己。愛人可能是大煩惱,也可能會對世間有大利益。
孔子之惡:當子貢贖人不要獎金時,孔子厭惡,因為如此會讓魯人不願再贖人(一般人沒有子貢那麼富有),贖人的風氣就沒了。
孔子之欲:「我欲仁,斯仁至矣」,善法欲是孔門的心法。
修道是在見地上論。一般說修道人不要有七情,這是說安住在形而上時,脫離了形的繫縛,這時說不要世間的七情;但在入世表達善惡時,是要有七情的。
 
十一、欲達到中和的境界,是先中後和,還是先和後中?
先和後中:按醒公所講,依禮節制能夠情緒平穩,莊重又威儀,所學就會很堅固,人靜下來才有辦法學形而上的境界。
先中後和:雖然通達了形而上的中,但入世時還要學禮來通達形而下。依道來通達形而上,依禮來通達形而下,這是孔子的兩大學問。孔子見老子而問禮,這是因為孔子是要入世的。入世一定要懂禮,才能趨吉避凶。「先中」就是通達形而上,在入世時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沒有一定,可以好的變成壞的,壞的變成好的,就看你怎樣看待和經營;「後和」是說,世間的學問還要另外通達。
 
十二、修道成就中和之象就是率性嗎?
中是指能證的智慧,有了中就能率性;和是入世發揮大用的能力。
 
十三、中如何是天下的大本?
中就是天下的大本,樹根就是中,根越向下蔓延,花果枝葉就會越茂盛。當你通達中的內涵時,就能夠知道天下的發展之道,就是都沒有一定的。你努力的越多,收獲的也就越多,不努力就什麼收獲都沒有。即便是聖人,如果不努力也是得不到收穫的,不和別人結善緣,不好好利益大眾,也就不會有福報。入世要懂得趨吉避凶,要依禮進退,懂得人情世故,懂得七情發與未發的分寸,這樣的人才是通達天下的人,整部中庸都在講這些觀念。好好學習中國文化,明了這些道理,在當今時代也是可以發揮大用的。
 
十四、和如何是天下的達道?
依禮而和,依禮來通世間。陜西的觀音禪寺,有一株唐太宗所種的銀杏樹,大概有一千四百多年了。八月時黃葉鋪灑在地,如同地毯一般。當它的根蔓延時,它的花果枝葉就非常的茂盛。堯稱「欽明」,舜稱「文明」,明就是通達中的內涵。和就是外王,能夠在入世時懂得人情世故,依禮進退,任用賢才。天下就會欣欣向榮,這就是中國聖王的氣象,政治的典範,不是漢唐盛世,而是堯舜盛世。
 
十五、「天地正位,萬物生育」,為何須要靠中和的修學才能達成?
這裡特別是就辦政治來說,因為聖賢的教育(中和的道理)也要靠政治來發展,如果懂得聖賢教育的君子來執政時,就會得到天地正位,萬物生育。如堯舜時那樣,四季如春,惠風和暢,被稱為堯天舜日。萬物欣欣向榮,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萬物自然生長,自得其樂。又如馬來西亞的姆魯國家公園,兩百萬隻蝙蝠出洞,在大自然中自由的飛翔,展現團隊秩序,我們人類也應好好的效法。創造這樣祥和的環境,讓萬物欣欣向榮的發展,是我們人類應有的責任。反之沒有「中」的智慧,內心貪婪,自私自利,隨著煩惱、物慾,爾虞我詐,追求名聞利養,貪慾無限的發展,追求種種享受;外面也不用和,互相爭奪,強兵霸權,破壞環境。如在智利的海岸,出現了好幾公里的沙丁魚及各類海洋生物的屍體,這些都是因為人類發展而造成的生態破壞。全球暖化是由人類的私欲造成的,不只是對這些生命帶來傷亡,未來人類自身也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十六、若汙染由人造成,比起修學中和,沒有人類的存在不是對天地更好嗎?
人可以是萬物中最凶狠的動物,人也可以是萬物中最祥和的動物。當人能夠修到中和時,就如蘇東坡的詩中說:「鉤簾歸乳燕,穴牖出癡蠅」,家裡面簾子鉤起來,燕子回來築巢。因為燕子有很多天敵,它喜歡和人在一起,人才能夠真正保護它。人如果能夠維護大自然的秩序,主持大自然的倫理,萬物的成長就是欣欣向榮的。人才能夠主持天地,維持萬物和諧的發展。儒家的觀點是當政治辦的好時,人與天地合為三才。
 
   總  結
 
《易經·繫辭傳》裡面說,「易無體而神無方」,這是「中」所要通達的境界;又說「感而遂通天下」,這就是此處所講的「和」。整部《易經》就是講中與和,孔子就是以中和的道理貫穿易經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就在這當中趨吉避凶。所以《了凡四訓》中說,「易為君子謀」,君子卜到凶卦,雖凶必吉;小人卜到吉卦,雖吉必凶。《書經·多方》篇裡說,「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狂克念是說,追求物欲的世俗之人叫作狂,克念就是把心念收回來,安住於中和上,則作聖。聖罔念,聖人如果沒有中和的修學法,則作狂。聖人也要保任中和的見地和修學法,才能維持聖人,所以叫作「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特別是在他人看不到、聽不到的隱秘之處,煩惱習氣最易造作,我們要好好的充實自己,好好的安住在正法上,這是最殊勝的修學。因為最隱秘的也是最顯現的,騙不了君子、鬼神和自心。懂得慎獨之道,以戒慎恐懼的心態來修學正法,這個人的一生前途是無可限量的。了凡先生說,這種人,數是拘他不定的,他的命好到連命理學都無法測算。所以說,孔子、顏回和曾子的好命,世間人是不會知道的。
 
  問  答
 
問:天命之謂性和性與天道,二者是否有差異?
答:通達性與天道的人,就能夠獲得天命,包括能夠趨吉避凶,以及得到擁護。如孔子,就是一個有辦教化天命的人。
 
問:如果每個人身上都有天命,我們還須要率性修道嗎?
答:一般所說的每個人都有天命,是承接過去所作而有眼前的命,如作善得樂,作惡得苦,有的人天生富貴,有的人天生貧賤,這些都是承接過去所作得到的結果。但辦政治、辦教育、傳承的天命,是要靠自己爭取的。如曾子是一個上課都聽不懂的學生,他本來沒有傳承的天命,可是在他「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努力下,他就有了傳承的天命。孔子在小時候父母過世時,也看不出他有傳承道統的天命,可是最後卻能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修春秋。可見雖然天命一部分是本來就有的,可是更重要的是自己爭取。有些人生下來就是富貴,可這種天命是不足為恃的,了凡先生所講的天命,以及儒家的核心思想並不是這種承接過去的天命,而是創造天命。
 
問:《中庸》的性和《易經》的太極,二者有何關繫?
答:孔子在解釋《易經》時,以太極來說易經的本體(易無體),就是中庸所說的性。安立為不同的名言是就不同的面相來講,太極是說,尋覓卦象到極處時是沒有體性的。趨吉避凶其實是掌握在每一個人的心念中,卦象會隨著起心動念而發生變化,每一個現象就是一個卦,現象與心息息相關,心變卦象就變,這是最高端的《易經》。能夠通達《易經》的極處是沒有本體的,所以斷惡修善、明心見性就能趨吉避凶、改變命運。
 
問:道這麼難學,很難理解中和以及達到中和的境界,我們不學有什麼關係嗎?
答: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剛提出時,大多數人不能理解,可是當通達之後可以突破科學的瓶頸,很多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學習中庸之道也是如此,人生很多的瓶頸需要靠見地去突破,能否普及大眾要觀待大眾的因緣,可是我們為什么要變成大眾呢?應努力使自己成為中庸的當機者,如此自然能夠學的通達,學的有法喜,自然就可以感染他人,由近及遠,由親及疏,利益大眾。
 
問:《中庸》、《論語》和《孝經》,這三者之間有何關係?
答:《中庸》是《論語》的心法,整部《論語》的大宗旨就是在講中與和。「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孔子以中的智慧通達性與天道;在入世時依禮進退,該怒則怒,該喜則喜,這就是用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就是學習中和內心有很大的法喜;「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就是他人來向你學習中和,因為這才能真正給他人出路。教授他人世間的百工技藝,可能會因之得到財富、地位,然而中和的力量才是內心真正的出路,有朋從遠方來是誠心誠意的向你學習,而且學到有法喜的時候,會誠心誠意的感激你。如孔子過世,孔門弟子守喪三年,子貢守喪六年,世間懂得一般技藝的老師,是不會得到學生這樣尊敬的。
再論《孝經》,入世要依禮而和,禮的本質在仁,仁的本質在孝悌,用孝來作為發展世俗的源頭。也可以用孝來學中,因為你有孝的質地,容易被善知識攝受、提攜,進入中的內涵。
 
問:在這個大時代中,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我們修學道,真的能夠改變天下嗎?
答:我們且先不論改變天下,先要改變自己。如孔子雖不能改變各國的國君,但自己可以先將道統學起來,往下傳承,以待有緣人。當有一天有人能夠學到這些內涵,而且成為執政者,將會給天下帶來安定,國家的繁榮。若道統沒有人學習、弘揚和傳承,將來也就沒有機會了。
 
問:中國的傳統醫學,是否也是中道在形而下的大用呢?
答:傳統醫學如《黃帝內經》裡面有養生之道,如何讓自己六脈與心氣和平,身體配合四季運行,配合五行,來調息調心,這些都是在入世來配合世間,裡面是否有中的概念,必須要看傳承。
 
問:大學之中的「明明德」「親民」,與本章中的「中和」,有何關聯?
答:明德就是光明的德能,就是智慧,就是中,「明明德」就是明中;「親民」就是和,是用中。中庸的旨趣也是在傳承和發展大學的旨趣,《大學》和《中庸》就是孔門的精華與神髓。如果有這樣的中心思想來看《論語》中的每個條文,每一句話都不簡單。一般人所說的忠孝與孔子所說的忠孝,絕對不會一樣。如果你是站在一定的高度來看待某個道理,那這個道理雖淺也深。聖人在利益大眾時,有能力深入淺出,他的淺出是為了讓人好理解,可是這裡面仍然含藏著深入的道理。如果沒有深入的人,他的淺出就只能與世俗相合。聖人也講契機,但聖人契機的本質是契理,俗人所講即便契機,可是不一定契理。
 
問:「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志於道」,以及顏回的「其心三月不違仁」,這些是否都是指心心念念都在道上呢?
答:是的。「三月不違仁」是因為在戒慎恐懼下所以不違,運用起來就是須臾都不能離開。就如天氣炎熱如火爐,一隻鵝游到蓮池裡面,就會須臾不離。
 
問:想要七情不發,是否可以通過觀察所緣的境界,以及能發的我,其實都是自體性了不可得來做到呢?
答:這是在「中」的觀察下,而「和」的觀察是說,眼前要如何表達七情。比如別人在作善事的時候應該隨喜,或者在一位大德過世時表達哀戚,而非喜怒哀樂都不發。學儒、學佛如果沒有通達道理時,會學的沒血沒淚,看什麼都是假的,世間人會覺得很可怕。
 
問:情有過患和功德,性跟情是不同的,應該如何區別呢?
答:性是出世,情是入世。通達體性的人入世要用情,一個是形而上,一個是形而下,是不同的。本質是形而上,所以其實是不受境界影響的。但站在形而下入世時,要依禮節制情,藉著情來發揮大用,立善惡的標準,淳厚社會風氣。如父母過世時要哀傷,與人共做善法時要和樂,如果都沒有,就無法引導世俗。
 
問: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如何做到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呢?
答:不遷怒是說怒氣不會遷到下一個心念(對治自己煩惱的力量);不貳過是說,過失不會再犯第二次,因為他以智慧來觀察,所以不會重犯過失。
就形而下來說,能夠依禮節制,怒氣不會遷到下一念,有對治煩惱的力量;依禮觀察,過失不會再重犯;就形而上來說,通達形而上的人,能夠超越世俗,不但無怨亦無過,已超越世間,何來與世間相應的怒與過呢?
 
問: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但是他讚歎顏回「用之則行,捨之則藏」,顏回在四十歲之前就知天命了,子思在十六歲就作中庸,是否代表子思他更超越了孔子及顏回?子思他最後的證量,我們如何來得知呢?
答: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是他知道自己有傳承的天命,如儀封人所說,「天將以夫子為木鐸」。顏回「用之則行,捨之則藏」是說,辦政治時看國君是否是明君,我才決定是否被用,這是「四十不惑」,二者不同。子思通達中庸之道,是在聞、思、修哪一層次上的通達,這是不一定的。孔子五十知天命,是他在教法上完全得到了成就,他知道有傳承的天命,深淺是不一樣的。
 
問: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應用中的內涵呢?此外和是否可以理解為和諧、不爭呢?
答:用中的內涵是作有沒有體性的觀察,如在順逆境裡觀察「中」,順境不是自己生,是觀待造作善業,或者眼前處理問題得當而來。而且順境如果不好好把握,順境也可能會轉為逆境。比如高票當選成為國家領導人,可是如果不善用順境,過幾年就如水覆舟般被百姓唾棄。用中就是通達一切都是沒有體性的,好壞也是沒有體性的,順境中要好好珍惜,不可以放逸懈怠,不可以用煩惱對待,就能維持這個好的局面。逆境中要好好反省與警惕,反而會支助你作善。
要依禮來和,禮的本質是利他,利他要在心態、做法、進退、辦事的次序等方面講究。要好好學禮才知道怎麼和法,是表面的和,還是內心的和;是有共識的和,在理想和道上的和,還是見面嘻嘻哈哈握手的和,這也是要論見地的。(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