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期::孔學一隅-三字經簡說
三字經簡說(六)
入國其教為所知
絜靜精微易之教
疏通知遠書之教
溫柔敦厚詩之教
經文: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
夏朝的《連山》、商朝的《歸藏》、周朝的《周易》,分別為三個朝代的易經,易經到了周朝已經詳盡完備了。
相傳上古時期伏羲氏畫八卦,此為易經的初始。夏代的易稱為《連山》,是以艮卦起首;商朝的易稱為《歸藏》,是以坤卦為首。伏羲氏的八卦有畫而無文辭。周文王作卦辭以文字說明八卦的內涵,分六十四卦為上下篇,又稱上下經,周公作爻辭,周代的易經稱為《周易》。
研讀《易經》就要學習六十四卦所詮人事種種趨吉避凶之道。孔子晚年好易,讀《易經》讀到韋編三絕,因此作繫辭十翼以解釋《易經》。孔子的學生商瞿學易又傳易,到了秦朝,因為將《易經》視為卜筮之書,因此倖免於焚書之禍而能代代傳授。
經文:有典謨,有訓誥,有誓命,書之奧。
尚書的文體有典、謨、訓、誥、誓、命六種,這是《尚書》的精深奧妙之處。
夏商周三代時期的官方文件皆名為書,《尚書》的內容多為古代的公文,所以先秦時期稱此書曰《書》,到了漢朝初年才有《尚書》之名,尚是時間上的高古久遠之義。後來因為此書名列群經之一,故又稱《書經》
因為《尚書》的內容保留了西周初期的文字語法,和後來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之學大不相同,以至於到了戰國後期,能理解《尚書》的人日趨減少,《尚書》的傳抄自然也出現了問題。秦朝焚書坑儒,《尚書》因此幾近失傳。
《尚書》在漢朝以後的流傳有各種說法,皆各有所依,在此僅略作整理以為參考。
漢文帝時向天下尋求《尚書》,找到了當時已經九十歲的伏生,伏生年輕時曾經將百篇《尚書》藏在牆壁中以躲避焚書之禍,經過秦末漢初之亂後,伏生取出《尚書》時發現只剩二十九篇,於是以此二十九篇教授生徒。也有一說是漢文帝向天下尋求《尚書》,尋得尚能背誦二十九篇文的伏生老人,因此派鼂錯向其學習。不論何種說法,這二十九篇由伏生流傳下來的《尚書》以漢代文字重新抄錄後被稱為《今文尚書》。
漢景帝時,魯恭王想拆掉孔子舊宅,卻在牆壁中發現多篇以古老文字抄寫的典籍,這些珍貴的典籍後來由孔子後裔,同時也是漢代儒學大家孔安國進獻給漢武帝,其中在魯壁發現的《尚書》比伏生老人的版本還多了十六篇,因為是用先秦文字寫就,所以稱為《古文尚書》。然而,孔安國所獻的《古文尚書》並未得到朝廷重視,當時的五經博士仍然以伏生版尚書為依據,以至於到了西晉永嘉之亂時全部散佚消失了。而我們今天普遍所見的版本則是東晉年間豫章內史梅賾上呈朝廷的五十八篇《尚書》,梅賾版除了保留伏生的二十九篇,其餘的篇章一直以來有真偽之辯,歷代不休。
《尚書》文辭精煉典雅、文義精妙深奧,現存的版本分為三個部分:虞夏書、商書及周書。文體有六,說明如下:
典:說文解字:「典,大冊也」記載帝王事蹟,例如堯典、舜典記載堯舜二帝的命官任職、嘉言善政,足以為後世施政典範,所以稱為典。。
謨:謨,謀也,記述君臣間商議政事的言辭。例如皋陶謨,即是記載皋陶和禹兩位臣子和帝舜對國事的謀議。
訓:訓是教誨,例如伊訓中記錄了大臣伊尹對商王太甲的說教言論。
誥:誥,告也。例如周公欲東征討伐管蔡之亂時作大誥以普遍告知天下人其出兵的用心與目的。
誓:誓是戰爭誓師之辭,例如湯誓即為商湯伐夏桀時的誓師之辭。
命:命是任使的意思,例如《顧命》乃周成王臨終時的命令,及成王駕崩後的喪禮和康王即位時的儀節。
經文: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
周公制定《周禮》,分設六官,劃分執掌,保存治國的體制。
《周禮》的主旨是治國的禮制。關於其作者有三種說法: 一是周公,二是戰國時期的綜橫權謀之士,三是漢代劉歆偽作。究竟真實的作者是誰,歷代各有爭論。但制禮作樂非位居高位的聖賢難以完善,周公在周武王駕崩後輔佐成王,制禮作樂,建立國家的體制並奠定教化的基礎,開啟周朝八百年的歷史。《周禮》的內容在於分示六官的的職掌權責,六官如下:
天官冢宰:掌邦治(吏),掌管官吏的升遷降調和銓敘。
地官司徒:掌邦教(戶),掌管稅收及國家財政。
春官宗伯:掌邦禮(禮),掌管禮制及考試事宜。
夏官司馬:掌邦政(兵),掌管軍事國防。
秋官司寇:掌兵禁(刑),掌管刑罰。
冬官司空:掌邦事(工),掌管百工技藝,但冬官一文早已散失,後人遂以考工記補之。
六官各由所司,只要六官皆能適才用任,天子就能垂拱而天下治。
因此《周禮》的價值可歸納有三:
1.為後世政府組織之借鑑。2.為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及政教、社會制度的重要史料。3.為考古學者之重要參考文獻。
經文:大小戴,註禮記,述聖言,禮樂備。
漢代的戴德和戴聖註解《禮記》而有《大戴禮記》和《小戴禮記》,書中傳述聖人的言論,以及完整記錄各種關於禮樂的儀節。
《周禮》、《儀禮》、《禮記》合稱三禮。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不學禮就不知如何立身,孔子的教育是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禮是立身處世的關鍵。禮經即是《儀禮》,《儀禮》的作者有一說是孔子和弟子所作,也有人說出自春秋戰國時期學者之筆。記是記傳,乃經之附庸,記錄經文不備足之處,兼記載經外遠古之言。《禮記》就是一部專記禮事之散篇雜文的叢編,內容主要是解釋《禮經》。
秦朝以後,漢初魯地高堂生傳有《儀禮》十七篇,後於魯壁又發現五十六篇,但後來還是散佚了。在漢朝時《禮記》則有一百三十一篇。
前述的《周禮》和《儀禮》記載的都是先秦時期的禮儀制度和政治制度,經過時間和朝代的變遷,逐漸和人們的生活愈顯疏遠。禮的傳承四傳至后倉,后倉再傳給弟子戴德、戴聖這對叔姪,後來戴德(大戴)講解《儀禮》時,取《禮記》一百三十一篇中的八十五篇,編訂為《大戴禮記》做為上課教材。而戴聖(小戴)則取了四十九篇編纂了《小戴禮記》。後來《大戴禮記》和《小戴禮記》成為《禮記》的普遍稱呼。東漢以後,由於鄭康成註解、傳續的是《小戴禮記》,因此研究《大戴禮記》的人愈來愈少,後來逐漸沒落、散佚,現存僅餘四十篇。是以,我們今日所接觸到的《禮記》多為《小戴禮記》。
經文:曰國風,曰雅頌,號四詩,當諷詠。
國風、大雅小雅、頌是《詩經》的四種體裁,應當諷誦吟詠。
《詩經》是中國文學的精華,也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選集,收錄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約五百年間的各國詩歌共三百零五篇。早期僅稱為《詩》,約在戰國到漢朝之間出現了《詩經》之名,後由於其被列為六經之一,而廣稱為《詩經》。據傳《詩經》原有三千多篇,經孔子刪定之後留下三百零五篇,另有六篇有目無詩,若取整數,則稱「詩三百」。
孔子曾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詩,便不知言語之道。孔子在鼓勵弟子學詩時,也說過詩可以興起志向、指物說情,可以觀民風之厚薄,可以和合眾人的志向,可以記載民怨,從近處說可以行孝道,從遠處說可以事君,又能記得很多鳥獸草木的名稱。《禮記‧經解篇》:「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可見溫柔敦厚就是詩的教化的效用。孔子多次論詩,在《論語》為政篇中,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經三百篇皆無虛意,全為真情流露之作,正合《尚書·堯典》中提到「詩言志」,詩可以抒發情感、表達志向,毫無虛偽。
《詩經》的內容有風雅頌三類,但因為雅分大雅和小雅所以是四種體裁。
風:周朝及其諸侯國的民間歌謠,采詩官採集各地歌謠上貢給天子,天子透過這些歌謠即能得知各地的民風,及政治狀況。共為十五國風,一六O篇,時間橫跨西周至春秋中葉。
雅:雅,正也,是正式場合演奏的詩歌。
大雅:諸侯朝見天子時所吟唱的詩歌,共三十一篇,多為西周時期作品。
小雅:天子宴饗賓客時的詩歌,也有反映朝政缺失喪亂的詩,共七十四篇,時間從西周到東周初年。
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三類,是祭祀宗廟的詩歌,除了《周頌》作於西周初年,餘二皆作於春秋年間。(下期待續)
參考資料:
一、明倫月刊中庸相關論文,作者:徐醒民老師。
二、孝經圖示。
三、讀易簡說,徐醒民撰,臺中蓮社印行。
四、尚書今註今譯,屈萬里註釋,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
五、儒學簡說,臺中市佛教蓮社印行。
六、禮記今註今釋,王夢鷗註譯 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
七、春秋左傳今註今譯,李宗侗註譯,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
八、春秋穀梁傳今註今譯, 薛安勤註譯,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