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期::啟蒙園地-十四講表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簡說(二十)

信依信行與法行

因明立宗比量生
正信依量真皈依
法義破障成正覺
 
第三講表  
(丙)迷信與正信
 
●迷信屬他
所謂迷信是指一般人,而佛法是正信。丙表上方迷信,屬於其他非佛教徒。下方是正信,學習佛法的人有正確的信仰。迷信和正信的差別在對於宇宙事理的真相是不是真正明白,而所謂不明白,是指對佛法二諦的觀察不明白。
真正明白且深信不疑稱為正信,迷信是對於事理真相有錯誤的認知,同樣是相信不疑,但迷信的力量往往比正信的強。例如鑑定古董,鑑定假古董的人言之鑿鑿,導致整個古董市場把假古董當做真古董,讓一般人掏錢去買它,外相上往往比會鑑定真古董的人還識貨。
這些的迷惑和不明白,表現出來多是斬釘截鐵的肯定,這才是最可怕。如果人們知道自己是迷惑不明白的,內心還是會害怕,想要去弄明白,但如果說的跟真的一樣,這就是最恐怖的。所以此處「迷信屬他」裡面包括相似解、邪解和錯解,所說的人包括世間學者專家、媒體、外道、學佛法的外行人等,產生了對事理的錯誤見解卻毫不動搖的信心。所以,迷信的定義並非僅限於無知的愚夫,自以為是卻堅信不移的才是真迷信。而迷信又分為三類,下文述之。
 
●無謂有(渴鹿陽燄) 
沒有的東西說是有叫做「無謂有」。萬法的自體性是沒有的,但是一般人卻認為有。「渴鹿陽焰」是出自《楞嚴經》的譬喻:有一群鹿非常的渴,在春天水氣旺盛的時候,遠遠地望向遠方,誤以為有灘水在遠方,這些渴鹿以為真的有水,一路追逐,最後卻渴死了。比喻陽焰是不存在的東西,但是渴鹿以為實有一路追逐,就好像世間人把萬法的自體性執為實有,對境界追逐不捨。渴鹿陽焰其他同品喻有水月、空華、鏡中影、空谷響等。
譬喻必須跟有法結合,《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個譬喻必須要結合有法。因明學上,喻要結合因,才能夠立宗答辯。在「渴鹿陽焰」中,應知「渴鹿」指凡夫,「陽焰」指沒有自體性的東西顯現為有自體性。萬法顯現像有自體性,但其實是沒有自體性,並非沒有顯現萬法,所以李白的水中撈月,只有身體跳水,我們一般人是連心裡都跳水。
「無謂有」意指眾生無始劫以來輪迴的根本是無明,也就是看不清楚萬法的真實相是沒有自體性,以為有自體性而且執為真實以後,並且追逐不捨。例如世人追逐財富,顯現擁有財富是對自己最好的事情,可是實際上,擁有財富也有很多負面的面相,除了過患以外,還很無常,但是無常的抉擇並非空性的抉擇,兩者仍有相當大的距離;如同擇乳的鵝王,面對水跟牛奶融合時,鵝王可以喝到牛奶不喝到水,所以空性的抉擇必須要細思之。
而所謂財富的顯現,也不過是回應自己過去造作的善業。如果財富的顯現有自體性,又何必觀待善業?其次財富顯現的當下看起來宛然有,可是如果沒有市場、國家的支持,也沒有交易,財富的顯現何在?如果財富有自體性的顯現,狗跑到金庫裡也應該流連忘返,蚊子飛進去應該也不想走了,可是蚊子跟包青天一樣的清廉。所以財富的顯現沒有自體性,如果有自體性,大家看財富會呈現同一形象,因為沒有自體性,所以都是各看各的。
財富顯現當中不但是「渴鹿陽焰」的顯現,宛然有,實際沒有以外,又像房屋倒影在水裡,每個人看的角度不同,有人根本看不到,有人看到小小的,有人看到完整又富麗堂皇的房屋,代表業顯現時,是依著自己的名言去納受這個境界,當過去的善業在浮現出樂果時,假如是發起人,就看到水中的全部,假如是隨喜人,他看的角度只能看到一角,假如沒有造過善業的人,他會在另外一邊什麼都看不到。所以大家都進去股票市場,賺與賠都觀待過去的善惡業,到最後都是觀待福報在賺,當然也要看是什麼心態在投資,是不是結合有福的人一起投資。跟有福的人一起進場,也不一樣,他出場的時候你突然拉肚子,最後全賠光。所以當房屋顯現在水中的時候,他的角度看是全部有,不是那個業就什麼也沒有,所以也是各看各的,都是名言上的顯現,自體上是沒有的,諸法如幻到這種程度。
再舉例《影塵回憶錄》中,諦閑老和尚在重病的時候,碰到一位蒙古大夫,正好給他開一付藥,都不知道什麼病,把脈都不會把,隨便開個藥拿了錢就跑,法師一吃就上吐下瀉,結果老和尚的病竟然就因為上吐下瀉好了。天下像夢幻一樣,顯現像真實,其實哪裡有一點真。
所以第一個錯解叫做「無謂有」,就是沒有自體性的當成有自體性。皆是「未見而言」、「見蛇為龍」和「未究其理」。
 
●有謂無(近視斥星)
有的當做沒有,是指世俗緣起作用的關聯性是有的,並非錯解緣起是沒有的。這一分的同品喻,叫作「近視斥星」。就是大近視眼,往上看不到天空中的星星,就說沒有星星,把有的當做沒有。凡夫一旦將存在的當下,從無自體性當成有自體性(如上述渴鹿陽焰)生出常見;並將緣起有作用的結束當成斷滅無,生出斷見。
對於過去、現在、未來,在緣起上若沒有這種決定見,眼光是短淺的。緣起的當下,其實是觀待過去說現在,觀待未來說現在,可以關聯到百千萬劫的相續。一般人哪裡會相信,哪裡會想到那麼遠?對於眼前必須要能生起過去、未來、現在的觀察,而且是長遠劫的觀察。
所以這一生造了很多的善,結果受了很多惡報,學佛的人會以為老天眼沒長眼睛,佛法沒有用的,善沒善報。所以印祖〈文鈔〉裡面的陳了常優婆夷,也是佛化家庭,她小孩子十五歲過世,先生從此不信佛。緣起上沒有這種通達,就是近視斥星。
 
●偏陋執(轎付前價)
偏就是偏於一邊,對於事理的真實研究不清楚,無法對自體性空的道理深入了解,對緣起的道理亦不能做前後觀察,其實是偏於一邊,非常淺陋的,但是他又有這樣的執著,所以可能很看重表面、現實與注重形式。
對照前文「渴鹿陽焰」是對自體性沒有的說有,生起常見;「近視斥星」是對緣起有的卻生起斷滅見,不相信因果關聯。而「偏漏執」則是或執事、或執理,或只看到事或只看到理,而不曉得事和理是互相觀待,在事相裡面必須要把內涵研究清楚,而內涵要在事相上去彰顯。
大家都看過中國古時候的轎子,或者兩人轎,或者四人轎、八人大轎等。此人坐了轎子,下轎以後付錢,因為坐轎子的時候只看到前面抬的人,所以他只願意付前面抬轎人的錢,他說我沒有看到後面的抬轎子,所以不願意付後面抬轎人的錢,這叫「轎付前價」。
阿羅漢算不算偏漏執呢?不能把偏陋執講成阿羅漢,所謂的「偏陋執」,是不知道要從理去莊嚴事相;也不曉得要結合事相來說理。阿羅漢的理是從世間的戒律,乃至於他的禪定,對有情的慈悲喜捨去莊嚴出來的理,空性的理是這樣證悟的。
 
◎正信屬佛
上文已經說明一般人迷信的三種理由,接下來要說明佛法是正信的理由。所謂正信是對於事理有正確的認知,而且是相信不疑,這屬於佛。是對事理的認識,透過各種推論定出「量」,以量認識世間萬法,成立對佛的信仰。在佛法中有關《量論》的論典,是以能量的心,量所量的境界,心識成為能量,而境界成為所量。心識如果量度境界而成立能量的時候,才會生起智慧。
佛法中「量」有「非量」和「正量」,正量是「現量、比量、聖言量」,除此之外都是「非量」。「現量」是現前的量知;「比量」是沒有現見,但是以正因理解類推得知;「聖言量」是聖人所說,是已經證悟者的言語,所以是能夠相信的。
《因明學》中的「因」必須是現量,要以看得到的現量(因)去推看不到的「宗」,而且兩者產生關聯性的時候就能生起比量智。舉最簡單的例子:有煙、山上有火、有煙故,山上有火,這是我要立宗的主體,「有火」沒有看到,「有煙」是看得到的,看得到的叫作現量,沒看到有火,只看到山上冒一堆煙,然後用火生煙的現量,去推比眼前雖只看到煙,然果從因來,所以生起雖然火沒有顯現,可是你心識通達有火,這是「比量」。
量是最重要的,是迷信還是正信,觀待你的量,學佛得到「聞所成慧」是非量,「思所成慧」是比量,「修所成慧」是現量。上課聽得懂的那一分叫做「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就是開始去議論,他人或自己從反面乃至各種立論去推翻自己的立論,推翻不了的那一分就是比量,在定中修學比量的智慧成為現量。聽了聖言量產生的聞所成慧,還是非量,除非這個聖言量拿來作為世俗觀察,那一分才能成為比量。聖言量必須要靠傳承,沒有傳承,聖言量顯現不出來,抱一本《楞嚴經》回家是沒有用的。聖言量是把佛經搞懂以後,內心在量度這個世間的時候,眼光和世間人不一樣,這就是比量通達世間,唯有靠聖言量才能通達世間微細的關聯性,雖然還不能顯現為現量,換句話說,聖人的經驗閱歷可以在你心中生起,這叫「比量」。
由上述可知正信建立的基礎在正量,到底是正信還是迷信,建立的基礎在現量、比量、聖言量;如果建立在非量上就是迷信。《因明學》說佛是一位量士夫,是能成為能量的讀書人。而佛法是否值得我們信任,就看我們是否能以現量或比量通達。
 
●現量
要確立「正信屬佛」就需要從三個量來量各個法。先說「現量」,它是現前的量知,不會夾雜虛妄分別在當中。述記云:「凡夫眾生無始以來是無明妄動的分別,在前六識量境的時候,只有第一剎那為現量,第二剎那以後有分別妄執」,這是屬於經部的說法。
見到眼前的鬧鐘是不是現前量度?現前量度的這一分包括前五識,眼識看鐘,加上第六意識中五俱意識的眼俱意識,這就是現前量度境界。為什麼第一剎那是現量,第二剎那就成為非量的再決識?第二剎那實則是再決識(非量),只不過依第一剎那現量的力量再次決定境界,如眼識見物。
述記云:「必也修止觀定慧,入定中現量。」一般現量係前五識與第六識所現前量度,而定中現量則惟有第六識量度。「定中現量」是在止當中修觀,例如觀無常與剎那性得到的現量。以眼前看到這本書為例,一般人不會看見這本書的無常性與剎那性,因為這不是前五識的境界,這是定中的修學。諸法無常的變化,是屬於所作性、無常性,是這本書所呈現的面相,要在定中現量通達,絕非眼識,因為眼識只見現前,眼識沒有見到前後的變化,眼看書,這本書未成書之前,以及成書之後的壞滅,在當下是不會顯現的,要靠定中意識去分析,分析到並不是這本書在無常的時候才說無常,這本書才生起就有敗壞性,這個敗壞性是在定中不斷的推理以後,該意境呈現在你的心識面前,所以你回看這個世間都是變動的。
例如選舉的時候,政客拚命握你的手,你可以從他的整個歷史背景去分析,握手時,心是假不是真,從他真誠的動作當中看到他的虛假,這需要第六識去分析,眼識看不到。眼識、耳識及身識呈現的都是賣力的表現,唯有你去分析,才能立刻從他的表情上知道這是虛情假意的,這是定中現量,用意識去分別,不是前五識的境界。
再舉例,這個人走進來,立刻從他走路的姿態知道未來的吉凶禍福,但當下並沒有發生倒楣的事,可是倒楣的事可以在他走路的時候呈現,這是第六意識的定中現量或比量,經過不斷的串習,能夠伴隨前五識生起,所觀的意境可以直接呈現在你的意識前。所以雪廬老人說他晚年的時候,看到人走進來的姿勢、走路的樣子,此人的吉凶禍福百分之七十都可呈現,此人只要再講一句話,百分之九十都會出現。只有學者依著傳承深入經藏,歷境練心才有這種能耐。
述記云:「然後開發聖智現量;如此斷惑證果,轉識成智,寂照德顯。」修學者在定中修止修觀,以空性為所緣,能夠破二障,證得聖者的智慧,即是聖智現量,能同時見緣起的顯現,同時自體性什麼都沒看到。「寂」是空性,「照」是空性的智慧,以空性的智慧照空性,心識前顯現空靈靈,什麼都沒有。六道觀待業果可以顯現,可是六道的自體性是沒有。如果沒有惡業,尋覓不到地獄;如果沒有慳貪惡業,也尋覓不到餓鬼道,當慳貪的惡業被對治時,鬼道就不會出現,所以六道的自體性是沒有的。
述記云:「方能寂然不動,朗照分明,現前如實量知。」是指聖人現量親證事理的真相,證得空性,看到萬法是沒有真實相的。所以現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凡夫的現量,一種是聖人的現量。凡夫現量就是前五識的境界,聖人現量就是第六識的境界,世間人看的為什麼和聖者看的不一樣?就是心的體會不一樣。世間人雖然看山,可是看到山的時候,聖者看到山的無常、剎那性、所作性、空性;世間人只看到山的美麗。所以修行的功夫高下不是禪坐的高下,是從量分高下。正信的基礎建立在量,沒有量不要對它生起信心,如果不是以量所成的佛法不要學。
 
●比量
「比量」不是現前能見,比量的定義就是由此依理則推彼,而得正確結論,透過佛法的「因明」推理而得到。因明的推理要辯論某一個主題,對這個辯論的主體下一個結論,然後用一個因去成立這個結論,最後以一個同品喻來讓眾生懂。所以慈航法師「相宗十講」《因明學》部分,在〈因明入正理論講話〉中,就講到因明學非常重要。例如:否定出家人的立宗,叫做出家人有法,是寄生蟲,因是不事生產,比喻是乞丐。那我們要保護佛教要怎麼保護?總統有法,是寄生蟲,因是不事生產,如乞丐。學生有法,是寄生蟲,因是不事生產,同品喻是如乞丐。
《述記》中舉一個例子,玄奘大師在戒日王座下設無遮大會,也是用因明論式來打敗外道和小乘。整個因明論式裏面最厲害的就是中觀因明論式,你成立你的宗,設你的因,用你的同品喻,拿你的因成立另外一個宗,你就倒了。不必另外立一個因明去打敗你,拿你的矛攻你的盾,對方就倒了。所以今日之下一定要培養對佛法有認知正見的人才,才能夠保護佛教維持正法。
所以比量是學佛者一定要去通達的推理法,因為很多佛所說的道理都不是現見的,要透過推理才能夠通達。佛所說的無常、所作性、剎那性與空性都是隱密而不現見的,我們要用比量通達,佛說現前的事情眾生可以現量通達。但書本顯現的剎那性、所作性、無常性、空性,都必須要透過它的邏輯推理,去顯現它的面相。這一本書在眼識前顯現,這一本書的剎那性竟然在第六識顯現。所以難怪聖者和世間人看的不一樣,這本書的無常性竟然在聖者的意識顯現,但是在我們卻顯現為常性。這本書有自體性竟然在凡夫顯現,這本書的空性竟然在聖者顯現。所以才說修行的功夫是以量來較量。
 
●聖言量
聖言是指佛的言語、佛所說的法。佛對宇宙人生已經研究得非常徹底,理解得最圓滿,智慧也是最圓滿,他所說的是現量通達而說,成為我們依據的標準,這就是信聖言量的部分,能夠成立正信。
立聖言量的理由是,修行人在比量通達無常、所作性、剎那性、空性,甚至以現量來通達時,對佛生起非常殊勝的崇拜,因為煩惱解脫了,生死了了,回過頭來對佛所說的全部相信,對佛聖言量講到極隱秘的事情,百千萬劫後的事情全部相信。所以阿難尊者才說:日可令冷,月可令熱,佛語不可異也。可是百千萬劫的事情誰看到?誰相信?佛在說的時候簡直像天方夜譚、天馬行空,如果今天我從來沒有在比量和現量上,去通達過佛所說的無常及空性,得到解脫而產生極大快樂,佛在講百千萬劫甚深緣起的時候,如何坐得住呢?佛經很多時候講的都不是現前事,為什麼這些人都乖乖坐得住?佛說極隱秘的事情,例如某人對佛禮拜供養以後,歡喜得跑了五里路,佛說五里路中的每一粒沙都是轉輪聖王的福報,你會相信嗎?他又沒有做什麼大善業,他只是很高興的禮佛而已,要如何相信佛所說?所以當佛在說甚深緣起的時候,沒有無常與空性的現量和比量做基礎,要以聖言量通達極隱秘的緣起法,凡夫辦不到,因為沒有辦法信解,內心無法成立為聖言量。
現量、比量、聖言量都是指心的這一分。所以佛在論因果、甚深的緣起、信佛皈依乃至於發大悲心、菩提心來皈依三寶。三界眾生所成立的功德就像一杯水,佛所成立的功德像大海水,我們難以相信。雖然口頭上自稱學佛,但是看法不會跟佛一樣,所以不能成立為聖言量。佛經放在家裡也不會成為聖言量,聖言量必須是心上認知才成立的。
所以是「正信屬佛」,正信建立在量上面。佛是「量士夫」,能夠使眾生在現前事上以現量通達,空性及無常等隱秘的事情則以比量和現量通達,而甚深緣起等極隱秘事,眾生以聖言量通達而成立比量。因為眾生不可能對聖言量成立現量,連阿羅漢也只看到八萬大劫以內,佛在講八萬大劫以外的事情,阿羅漢也不現見,所以不可能以現量見甚深緣起,此時只能比量得知,比量得知就是,雖然境界沒有生起,可是我相信在那裡。就像看到煙,雖然沒看到火,可是我相信火在那裡。
以前周利槃陀伽出家,出家以後什麼都不會,他哥哥叫他還俗,因為哥哥看到他八萬劫內沒有得道的善根,佛說你哥哥只是阿羅漢,未見甚深的緣起,佛重新調整教學的方式,後來他成為證果的羅漢。所以甚深緣起的那一分,必須要用聖言量去通達。
《述記》中說聖言量還有一個評量標準,就是三法印:無常、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以三法印來印可聖言量,依著三量確立學佛的正信。
最後總結,沒有量就無須對它生信心,可是世間都不是以量成立的時候,我們卻對世間產生正信,佛以量成立的我們卻說他是迷信,這不是顛倒嗎?以上說明三量。(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