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期::孔學一隅-論語簡說

論語簡說(二十六)—子貢問政

國防民生與民信

有信甘苦共患難
外患來時一致抗
人和才是為政要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顏淵第十二篇第七章)
 
消  文
 
 子貢問為政之道。孔子回答:糧食要充足,兵力要充足,要取信於民。這三者不可或缺。子貢問,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三者必須減去其一,何者可以先除去。孔子說:除去國防。子貢又問:必不得已,要再減掉一個,何者可以先去。孔子回答:除去糧食,不能去民信。去食雖然有餓死的可能,然而自古皆有死,不足為患,只要人民信賴政府,雖無足食,仍可與國家共患難。若去民信,縱無外患,也有內亂,一個失去人民向心力的國家當然不能立足,所以說民無信不立。
 
 
 
子貢問政,是要問什麼?
辦政治的方法,有三個綱要。第一個是足食。
足食對於辦政治有何重要?
先談足食。民以食為天,雪廬老人說解決民生的需求。食物足,才能談禮義。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先有生理需求,再有安全需求,然後社會需求,再是尊重需求(需要被尊重,有名聲、地位),最後自我實現(實現人生目標、價值觀)。
食物充足,解決老百姓民生問題最為重要,如三民主義中的民生是最重要的。這代表孔子的務實。
為政者如何足食?
在《禮記·王制》裡面說,古代是一個井田制度,旁邊經營的是私田、中間經營的是公田,每三年的耕田,國家就可以貯存一年的糧食。這個時候如果有水災跟旱災,老百姓就不會餓肚子。這就是古代的足食政策。
堯也遇過旱災,舜也遇過水災,商湯繼位的時候也有旱災,如果沒有足食政策,眼睜睜地看著老百姓餓殍載道,這些災民到處亂竄,國家沒有糧食補濟,怎麼安頓難民?
足兵對於辦政治有何重要?
充足兵源,可以抵禦外侮、安定內亂,才能讓人民為生計努力。
此章的兵,應如何解讀?
一、士兵(現代):以前古代的兵是武器,到了秦漢時期,才有以兵為人。
二、武裝(古代):弓、矛、戟、殳、戈。用來保家衛國、殺敵。
為政者如何足兵?
古代的為政者足兵,是在農暇的時候訓練,當國家需要才充為兵。古代是徵兵制(每個人都要當兵),朝代慢慢演變成霸權,才變成募兵制(招兵買馬)。
足兵是為了保家衛國、盪平內亂、抵禦外侮,讓人民飽食、足衣。
夫子主張強兵霸權嗎?
夫子是藏兵於民,這種兵是需要的。君不見孔子當大司寇時,齊國為抗衡晉國,於是與魯國結盟。孔子當外交官,談吐都勝過齊國;論軍隊,孔子帶來魯軍兵車兩百乘,齊國僅一百乘。齊國耍詐自覺羞愧,就把鄆、讙、龜陰三處歸還給魯國。孔子主張「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武備是防範亂世,不是強兵霸權。
足兵與足食間的關係?
足兵才能保障人民生計安全;人民有能力生計之事,才有辦法繳交稅金給國家,讓國家發展,並養軍隊。
民信對於辦政治有何重要?
老百姓對國家有信用,大家能共體時艱。沒有食物,百姓合集;沒有兵力,百姓合資。
夏桀、商紂時有許多兵力,但商湯、周武王都能以寡擊眾。
瑞士雖然人口只有六百萬,但全國人民對國家有信心,因此德國不敢攻打。可見民信的重要。
在《史記》中,商鞅被秦孝公所用,商鞅就是深知建立國信之重要。
此章之信是國家之信用,還是人民對國家之信心?
國家的信用:政令能取信於民,不會朝令夕改,使人民無所依從。
人民相信跟著國家,會在生活上得到快樂,在生命中得到豐富。因為國家辦政治、辦教育故。
國家要爭取人民的信心,人民也要對國家有信心,這是國家建國的骨幹,因此兩者皆為孔子所談者。
國家如何建立信用?
一、法信:頒布的法令,人民願意相信。
二、恩信:老百姓在苦難時,國家會去拯救百姓。
三、幣信:國家發行的錢幣百姓有信心。
什麼情況下,要先去兵?
《大學》:「災害并至。」什麼災害來時要去兵?水災、旱災、蟲災、流行疾病。
去兵有兩個狀況:一是不與百姓爭糧,一是百姓家中一團亂,國家不敢用。
因為國家沒有兵源又沒有稅收,所以必須要去兵。
去兵不是沒有國防的力量嗎?萬一外國入侵或本國內亂而亡國,該如何是好?
為政者不讀《論語》,以為無助於國家民生。事實上因為不與老百姓爭糧、徵稅,自然無法汰換武器。雖然沒有募兵,但人民會願意與國家共體時艱。因此看來雖無兵,實則百姓人人皆兵。
古代有六軍,共七萬五千人。商周有千里之大,天子邦畿有五百一十萬戶,每家若有三口男丁,那就有一千五百萬人。因此,結合全國人民,軍力將超過千萬。
古人有先去兵的例子嗎?
楚漢之爭時,韓信打秦國,韓信只是訓練百姓,就可以上戰場。可見老百姓對國家有信心時,就能藏兵於民。
《論語》中有無去兵思想的篇章?
〈先進篇〉第二十五章:「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此時無食無兵。「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可帶領人民,使全民皆兵。
孔子所謂的去兵、去食,都是為了強調民信的重要。
若先去食而非去兵,有何過患?
兵強民餓,如秦國之時,老百姓不信國家愛人民、兵保家衛國,因此既無外患也一定有內亂。因此必先去兵。
什麼情況下要去食,而非去民信?
當整個情況危急,沒有辦法活下去了,要先懂得去食,意思是要與老百姓一起共體時艱。例如以前明崇貞年間,皇帝發不出糧餉,使得兵敗如山倒。李自成打入皇宮,卻發現皇宮內有許多黃金。
管仲說沒有食物就談不上禮義廉恥,或為暴民,如何能去食?
老百姓對國家沒有信心,才會有這種情況;若對國家有信心,即使沒有食物,也會願意為國家打仗。
例如,當時中國被日本打成焦土,但因中國人共體時艱,仍能臨敵。
古人有先去食之例嗎?
文天祥的正氣歌,談到張孫揚,死守昆陽城、抵禦安祿山,既使無食物,也能夠全力守城。
民無信的過患?
號令不行、綱常不維持、賞不認為光榮、刑不覺恥辱、士氣低落、決策不行。縱無外患,必有內亂。
試舉足兵、足食,卻因民無信而亡國之例?
一、隋煬帝:在河南的洛口有一個糧倉,周圍有三十里,米糧堆積如山,可是仍然很快就被唐朝滅掉。
二、陳勝、吳廣起義:老百姓對秦朝暴政已無信心,陳勝、吳廣砍木頭為長槍,拿竹竿為旗,短短時間就號召萬民起義,成為秦國強敵。
三、吳三桂:在西南方偷偷擴充軍力,儲備糧食,起兵造反時,剛開始勢如破竹,後面成為如強弩之末。所以,人數多寡不是問題,民心向背才是關鍵。
民信的功德?
號令能行,綱常能夠維持。得賞時百姓感到光榮,得到刑罰時百姓會感到恥辱,國家上下士氣大盛,百事可成。老百姓願意與國家站在同一方,一起盪平外患、掃平內亂。
足食、足兵和民信之間的關係,是三足鼎立還是循序建立?
若是三足鼎立,代表三者皆不可去,因此不能說是三足鼎立。若是循序建立,則為正確。
如何建立辦政治三要素,足食、足兵、民信的次第如何?
朱子認為順序為足食、足兵、民信。但我們看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總理,原本是廣州人。他在新加坡獨立後,先爭取民信,再讓老百姓的民生問題解決,最後再派兵到臺灣訓練。
 
 
一、辦政治的三要素:足食、足兵、民信。
二、民信比食物還要重要,食物比兵備重要。
三、信的重要性,能讓老百姓懂得保家衛國,能夠讓百姓安於生產、讓國家足食,讓國家號令能行、上下一心。拚經濟當然能成,國防當然能成。必然近者悅、遠者來。
四、足食、足兵要建立在民信的基礎上,才是國家長治久安之道,才能讓兵備盪平內亂、抵禦外侮。
 
    問  答
 
問:一般人不辦政治,學習此章與我們有何關係?當如何運用於生活之中?
答:《論語》談的為政很多,一般人以為無用,其實不是。孔子的理想就是辦政治、辦教育。辦政治是為了辦教育,頂尖的人才要懂這個道理。辦教育要把學生培養成辦政治的人才。
這麼大的學問如何用於日用平常?必須要學這樣的大格局學問,如果我們能夠培養很多人才到各行各業,為國家所運用,吃這口飯必然值得。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是在談辦教育的必要,儒家就是一個培養頂尖人才的學問,要好好的研讀,使自己與他人成為人才。
 
問:在《論語》之中有許多為政的篇章,許多學生與孔子學辦政治,但為何孔子不大力鼓勵學生出來辦政治?
答:孔子把弟子培養成人才,可以為國家所用。但國家無道,孔子也不鼓勵學生為國家所用。過去魯國是君弱臣強,無道者執政,則孔子不鼓勵。子路去為政,孔子不阻擋。閔損不願出仕,孔子也認同。因為辦政治是千秋萬世之計,培養人才可以因應國家的需要;國家有道,則人才可被用;國家無道,則人才不被用,是國家、人民無福。
 
問:辦政治是否只需要三個要素?
答:還需要有公心、理念和作法等,但這些都是為了民信而存在。新加坡的成功固然因民信而來,但儒家民信的根本在於道德觀念的建立。
 
問:現代是打科技戰,國與國之間的軍備競賽會不會民窮財盡?為何孔子不答民信就好?如果國家有完善制度,是否就不用司法單位?
答:足兵是國防。中國自古以來只有國防沒有國攻,若不爭取民信,則國防無法抵擋內亂。孔子的足兵,不會淪為軍備競賽,反而讓全國人民都想維護國家,即使不用武器,人民的士氣也會引起世界的支持。
爭取民信要在足食、足兵的基礎上建立。要顧及人民的民生與安全。再說,民信是足食、足兵的基礎,但禮樂教化等都是民信的經營。
古代的監察御使都是防護,今日也是一樣。監獄並不是要鼓勵人民犯罪,消防隊也不是鼓勵人民放火。兵源的設立不是為了鼓勵內憂外患,而是讓小人、惡人不會成為國家的影響力,且會有所恐懼。
 
問:足食,足兵,民信,為立國大綱,其中義理是否可以運用在家庭、團隊和個人?
答:民信是企業爭取員工的信任,足食是考慮員工的待遇,足兵則是管理與安全政策。
 
問:此章了解了信用對於國家長治久安的的重要性,那麼小到個人,人與人之間相處是不是信用也同樣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呢?如果之前曾失信於某人,那該通過什麼具體的方法爭取他人對自己的信心呢?
答:事前沒有辦法答應的事就不應答應,事後也要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羊跑掉了,管羊的人把缺口補起來,下次就不會再跑羊。過能改,如日月之蝕,大家都能見。
 
問:民信的來源是什麼?民生經濟是不是?
答:一般民信如民生、民生建設,或是以法治來治國,言出必行、貪官法治,這些都是國信的建立。
李光耀總理若能夠貫徹道德教育,更能讓新加坡永垂不朽。
一般以為道德教育不務實,但今天如果不把人教好,家庭不和諧,公司不安定,國家不清明。因此道德教育很重要。
 
問:孔子的為政理想是否太理想化,因此不被春秋時各國所採。若放到今天,是否孔子的理想也不被世界各國用?
答:衛靈公問孔子兵政,是故意嘲諷孔子,孔子才說吾不會。孔子是契理契機,很多話看人說,但孔子也說我戰則克。當時冉求打敗齊軍,是學自孔子。
中國人與西洋人不同,西洋人值得驕傲,中國人內斂不宣。
各國不用孔子,是他們的沒有福報,不是孔子的悲哀。
 
問:民無信不立,這是不是所說的治國平天下的「民本思想」?管仲所說的民本思想都有哪些內涵?
答:管仲之器小哉。管仲說:「國有四維,禮義廉恥」,其實應該是孝悌忠信。器小哉是看不到問題的核心,必須要在經學見地上講究,而不只是讓人民過得好日子,更不是虛偽於外表的禮儀。
 
問:請教老師以法治國和以禮義治國的區別?
答:以法治國是以嚴刑峻罰防止人民犯錯,然人民只求苟免而無廉恥心,若犯錯而人不知,彼亦不覺羞恥。但以禮治國是以法維護禮,禮的本質在孝悌忠信,去維持風氣、品德,讓社會有敬老尊賢,孝養父母,朋友有信的風氣。
若一切依法辦理,則人民的淳厚之心何在?依禮而行,是從內心出發、良心出發,百姓有恥且格,懂得斷惡修善才不會恥辱,因此即使暗處,人民也不願犯罪。如宓子踐治單父,即使四下無人,人民也不願犯罪。許多刑罰備而不用,如皋陶是掌監獄的祖師爺,他的教化讓監獄長草,無人被關,監獄荒廢無用。
 
問:必不得已去兵是指什麼情況下?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國家推行諸如減稅等惠民政策,可以理解為去食的一種內涵嗎?在當今中國大陸,民信很有問題,老師有什麼好的治國方略來重新樹立民信?
答:減稅是去食,減少稅收;若在廉能政治上更好,則能發揮更大的功能。失去民信如何改善,領導人要先守法守禮,先有廉能的政治,教育上重視品德教育。
 
問:以美國或歐洲德國來說,兩強是否有做到孔子所談到的民信呢?
答:國家必然有做到民信,在法律與規章上能夠達到廉政。但若能在道德教育、見地上找出路,則國家會更加富強。
道德教育不妨礙足食、足兵,本質是道德教育,也是內心的出路。若無道德教育、經學的見地,百姓無以處理內心的問題,則無法達到國家的長治久安。(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