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期::孔學一隅-孝經簡說
孝道跨時代的意義與價值 —孝經簡說(十一)
聖人功業修身起
推展家教風氣多
祭祀念恩孝為本
臨民德威畏愛之
孝是聖人之德也無以復加|〈聖治章第九之二〉
〈聖治章第九〉的第二回,重點是什麼呢?就是告訴我們家庭的出路,在於「蒙以養正聖功也」。這段話出自於《易經∙蒙卦》,孔子說:孩子從蒙昧無知時,即要「養正」使之開竅,讓他懂得孝順父母,以確保孩子一輩子的幸福。
此章架構,總說「孝是聖人的至德」,是最高的德行;分別來顯示,孝道為什麼是至德的理由,於前次已說明。
此回的進度是-「聖人辦政治興教育,以孝為根本」。總說聖人教孝,乃因家中父母,尤其是父親能夠(嚴)辦家政;所以,對孩子們有教育,孩子們就懂得敬父親;父親對孩子有親,孩子就懂得對父親有愛。其中也引申於對母親。
如果政教有孝道作根本,便能夠大治天下。總而言之,孝道是重在父母,父母除了對孩子有親,也如君臣之間的關係般主持家政。所以,聖人教孝時,一分講親情,一分講主持家政的「敬」,令孩子對父母有愛有敬。
反面告誡,若不從孝道來是悖德、悖禮。居上位的人推展孝道及各種品德教育,不以身作則會適得其反,產生很大的過患,稱作「民無以取法」。如此愈推展禮樂,愈加速禮樂的敗亡,謂之「禮崩樂壞」。所以,君子對於不以孝出發的品德教育與禮節,雖高位也寧可不要。進言之,居高位的人拚經濟,若不能讓百姓從孝道出發,提升內涵與品格,這種地位寧可不要。
下一次的進度是「依著孝道的行持,能夠具有成效」,具什麼成效呢?他的「言行」可以利益百姓,「德義」可以讓百姓遵守,「做事」可以讓百姓效法,「容止」可以讓百姓體察、觀摩,「進退」禮儀可以作為百姓的標準。合起來說,若為政者懂得以孝為本質,外在能夠表現這種氣度與威儀,會產生百姓對領導者既敬又愛,接受他的德孝並視若楷模加以效法,進而奉行領導者頒布的政令。所以,最後讚歎說:孝行是君子的行持與該有的修為,更是其在推展政令時該有的本質。
本章的經文是:「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于嚴父,嚴父莫大于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釋 義
經文:「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因嚴親以教愛敬)「膝下」指孩童幼小時,其高度及於父母膝蓋,可見「承歡膝下」一詞出自於《孝經》,膝下指的是小孩子,子女是承歡於膝下的,為什麼?因為他愛父母親,常見幼兒離開父母,若到了晚上還見不到雙親,就一直哭鬧,怎麼哄都沒有用,可見他天性上對父母親是十分親愛的。那麼「以養父母日嚴」呢?是說孩子慢慢長大,懂得道理了,所以能尊重父母。「嚴」就是尊重,他慢慢地懂得尊重了,這與家教有關。聖人因懂得尊重父母所以教敬,因懂得對父母有親情所以教愛。
經文:「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政教有本而大治)意即懂得聖人的教育,辦教育不必很嚴格肅殺,就能把人培養成人才。辦政治也不必嚴刑峻法,推行政務就能天下大治。這是為什麼呢?乃是所行皆有所本,這個根本就是孝道,孝道的推廣,必要以身作則,才會有人才團隊來輔佐。
經文:「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重在父母君臣)接著說整個家庭,既重親情,也重君臣之義。父慈子孝是天性,且帶著君臣之義。
延續命脈是家庭最重要的事情。常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家庭要延續,民族也要延續,成立團體辦道場也重在延續。延續家庭除了有親愛的風氣外,還有君臣的關係,叫作「君親臨之」。對著小孩,父親的這種恩德是最厚的,除了懂得與孩子們有親情,還要有君臣之義,讓孩子有尊敬長上的禮節,這對日後進入社會太重要了!現今許多年輕人離家後,不懂得尊重別人,不曉得要吃多少虧、碰多少釘子。雪廬老人說:「人生呀!許多的道理都不懂,要吃多少的暗虧。」這包括死後棺材封釘,還是會碰釘子,一路碰釘子碰到死。為什麼呢?人情世故不通之故。若家庭教育不從這兒好好教起,年輕人不知道要走多少的冤枉路,要吃多少的暗虧。這怪孩子不懂嗎?有時父母也得擔一些責任。
經文:「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愛親-悖德)反之,若對父母親沒有親愛,而去愛他人,這叫作「悖德」,即是違背品德。德性是一種能力,若能力是自私自利的,其愈發展愈糟糕。
經文:「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不敬親-悖禮)至於不尊敬自己的父母,反而敬他人者,這叫作「悖禮」。禮的本質在敬,若違反禮敬,因虛假而愈發展愈糟糕。換言之,根本不是發自內心去尊敬別人,愈發展這樣的禮,風氣會愈來愈糟糕,謂之「禮崩樂壞」。禮崩樂壞不是沒有禮、樂,而是發展禮樂的人不以身作則,反而加速禮樂的崩壞。
經文:「以順則逆,民無則焉。」(民無以取法)欲使百姓順從,百姓卻效法你的逆行。諸如:雖然推展的是品德教育,但百姓效法的是你內心的違逆。此心之違逆就是不敬父母,所以沒有品德的人推行政事,百姓反而會效法你無品的心行。譬如:一個喜好貪污徇私舞弊的君上,三令五申要官員廉潔,要百姓遵守秩序,這是不可能的。
經文:「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君子不求無德禮之位)若我們的善不從孝行出發,所有的善將導致於痛苦,這叫作「皆在於凶德」。即便可獲致極高的權位,君子也不要,不看在眼裡。因為不好好的由孝道來推展品德教育,其位置愈高,引發的災難愈重。
經文:「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約言行)所以一般來說,利益天下蒼生的君子,他寧可是從孝道本質出發的「言思可道」,言語想著是利益別人的話才說。那麼「行思可樂」呢?在行為上,想著能讓人家快樂,這樣的行動才去做。
經文:「德義可尊。」(約德義)「德」就是內涵,「義」是見地;他的內涵與見地,是百姓可以遵守的。
經文:「作事可法。」(約作事)再者,他的行事是可以效法的。
經文:「容止可觀。」(約容止)他的容貌舉止,是可以觀摩的。
經文:「進退可度。」(約進退)他的進退禮儀,可以作為百姓的標準。
經文:「以臨其民。」(合明)用這種內涵與外相,來面對他外在的威儀及廣大的百姓。
經文:「是以其民畏而愛之。」(民畏愛)「畏」是恭敬,百姓既恭敬他、又愛戴他。意即此一領導者,能夠把國家或天下,當成一個大家庭來經營,自己成為大家長。百姓對待他像對待大家長一樣,謂之「又愛又敬」。又愛者,是因為知道這位領導者,是個勤政愛民的人;又敬者,是這位領導者懂得辦教育,懂得讓百姓建立人格、尊敬長上。
經文:「則而象之。」(民效法)「則」是有榜樣;「象」是可以效法的;意即百姓有可以效法的榜樣。
經文:「故能成其德教。」(受德教) 「成其德教」是接受教育,且政令能夠風行朝野,上下一致遵守。所以,君王推展的德教是有成就的,不會沒有效果。譬如:推展文化教育,到頭來百姓反是不尊崇;推展品德教育,百姓不會作奸犯科。
《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讚孝行為君子行,舉詩經曹風)這樣的氣象是什麼呢?《詩經∙曹風》說:「淑人君子,其儀不忒。」淑人是善人,是指懂得經營內在、從孝道出發的善人君子。「儀」指人的外在,包括言語、辦事、行止、德義、政令等,都不會有差錯。因為,此人懂得家庭經營的和諧之道,用此來經營團隊、國家與天下,如此是不會有差錯的。
附註:因篇幅過長,析疑與總結下期刊登。(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