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期::孔學一隅-孔門心法—中庸之道

孔門心法—中庸之道(六)

用中形象難辨明

善用情緒非濫好
內心隱微在出世
芸芸眾生何能知
 
第二章 君子小人之別,在於中庸
 
 
  前  言
 
科比意,他是現代建築之父。他的建築結構和形式內涵,引領二十世紀的風潮,在二十一世紀也延續著他的影響力。新一代的建築,如果要在建築的境界上樹立地位,只有兩種方式,延續他或者推翻他。
對於孔子,也是如此。孔子的學術價值是經得起百代的考驗,很多人罵他是為專制帝王服務的走狗,可是孔子的學說裡,很多都是在約束帝王,並非為專制帝權服務。若論對專制帝王有利,他們應該弘揚法家,為什麼弘揚儒家呢?因為儒家才能真正帶來百姓的幸福,引領全天下人民,走向希望幸福的康莊大道。
孔子的學說是中華文化的道統,包括內聖和外王的學問,整部《中庸》比較偏向於內聖部分。可以從《中庸》裡面,看出孔子在形而上的見地,他是一個出世的聖人,然而他又是一個能入世,具有悲憫天下蒼生情懷的君子。
《中庸》有三十三章,第一章子思闡述了「中庸」的重要性,在第二章,子思以「中庸」這個面向來觀察,辨別君子與小人。君子順應「中庸」,凡事恰到好處,符合時機;小人違逆「中庸」,不了解「中庸」的好處,而肆無忌憚的倒施逆行。順著「中庸」或者逆「中庸」而行,就決定了是君子或是小人,也決定人的一生,到底是要趨吉避凶,逢凶化吉,還是淪落趨凶避吉,伏藏凶兆,答案就在「中庸」裡。
本章科判分析
 
第二章是分別顯示中庸的宗義,「宗」就是修學法,「義」就是義理。
整體架構是君子與小人之別,分為兩段,第一段總標君子和小人的差別,第二段分別解釋君子學習相應中庸之道,小人是違反中庸。可見,中庸不但是凡聖之別,還是君子與小人之別。
 
   消  文
 
經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孔子說:君子是一個用中的人,小人是一個違反中庸的人。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
解法一: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為他具有君子的外相,而且內在的涵養又能夠時時的用中;
解法二: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為他能時時相應中道;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解法一: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是因為具有小人的外相,而且為了爭名奪利,無所顧忌害怕。
解法二: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是因為小人能夠為了爭名奪利,無所顧忌害怕。
 
「而」字,鄭康成注解為:而且,連詞;俞樾的《羣經平議》注解為:能。
 
闡釋義理
 
一、本章與前章關係為何?
第一章重點是說,以形而上的中入形而下的時候,能夠和諧萬民;第二章又告訴我們,「中」,不只是凡夫和聖人,還是君子和小人的差別。
 
二、為何此處是仲尼曰?
朱子認為,子思在第一章立論了中庸的重要性,而且我們學習中庸之道,是如人之於空氣,水之於魚一般不能離開。「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若能如此,修學必能成功,佛家稱為「淨念相繼。」第二章舉出仲尼曰,表示用孔子所說,來證明第一章的立論。
而且朱子還認為第一章是經,後面第二章到第三十三章都是論。而鄭康成認為,各章都是獨立的。
 
三、中庸是聖人的內涵,此處何故說君子中庸?
君子入世,要有出世之德,才能夠在入世時利益眾生。面對很大的順境時,如名聞利養、各種陷阱、誘惑、勾引,能夠不被這些境界繫縛;面對很大的逆境時,又能克服種種障礙,不會退轉。否則不但不能度眾生,反而被眾生所度。所以君子入世,要具有中庸之德,才能真正入世,真正利益天下蒼生,故說君子中庸。
 
四、本章孔子所語,其語氣為何?
此章是孔子感嘆的語氣,因為君子具有中庸之德,而小人是違背中庸的,這種內涵已經很久沒有人學了,或者是斷了傳承,或者是為政者、從教者,不會以它作為本質來辦政治和辦教育。
他的感嘆語氣如《論語·雍也》篇裡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可是老百姓離開中庸之道已經很久了,能懂中庸之道的人已經很少了。辦政治與辦教化的人,也不以中庸為本質,都是強兵霸權、追逐名利,人生只求眼前的享樂,目光如豆,沒有高遠的、出世的人生觀,所以這是孔子的感嘆。
孔子的感嘆語氣還有:「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在自己的家廟跳八佾舞,這件事情都做得出來,什麼事情他做不出來呢?三家大夫撤饌時唱雍詩,以大夫身份來僭越天子的禮。或者「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這種話我聽過,這種人我沒見過,像這種文句都是感嘆的,我們要讀出這種語氣。
 
五、君子與小人之別,為什麼可以用中庸來區分?
君子與小人的差別,可以從多個面向來看,如君子是公,小人是私;君子是仁,小人是不仁;君子是利他,小人是利己;君子是修養自己的品德,小人內心是追逐名利。
中庸可以看出君子和小人的差別,因為真正有心要去利他的人,如果沒有學習中庸是不能利他的,反而在利他的時候會變質,隨著他的福報愈大,變質就愈多。俗話說,小權力使人小腐化,大權力使人大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順境腐化,逆境退轉,這怎麼利他呢?
所以君子如果要行君子之德,一定要懂中庸,立住自己的品格。小人不懂中庸,隨境而轉,隨著順境起貪,逆境起瞋,不能堅持品格,甘於下墜,所以中庸又是君子和小人之別。
可是中庸必須要透過教育才知,沒有教育,人做不了君子、聖人。所以辦政治的人,如果不懂得中庸之道,就無法把人真正變成好人。政治辦得不好,老百姓生活差,鋌而走險、治安敗壞;政治辦得好,老百姓享受,好逸惡勞、奢侈淫欲。所以,政治辦不好是危機、死路,政治辦得好也是危機、死路,可見中庸之德有多麼的重要。
 
六、君子的中庸從哪裡來?
君子一定要學中庸,才能夠成就君子的功德,子貢曾經跟著孔子周遊列國,厄於陳蔡的時候,子貢聽到孔子的性與天道,很感嘆的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中庸是待機而聞,首先,有心向上、福國利民之人,這樣的人是中庸之機;其次,這種人還要經過苦難歷練。孔子在周遊列國厄於陳蔡的時候,看到弟子們能夠接受這樣的考驗,所以孔子就談性與天道。子貢是個富可敵國的人,在陳蔡之厄時,願意跟著孔子共患難,當他聽到性與天道時,他非常的感慨,感到慶幸。那些沒有跟隨孔子周遊列國顛沛流離、共患難的人,雖然沒有吃到苦,可是中庸之道也沒有聽到。
人生到底要怎麼過才有意義呢?是學道的人生,還是吃喝玩樂的人生?那些貪圖享樂之人,在吃喝玩樂之後,他的內心還是空虛的。而真正學習中庸之德的人,他的內心是非常快樂的,叫作「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而且慢慢的會感應很多人跟他學習,「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種人不會在順境中退轉,也不會在逆境中失落,「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七、君子中庸其功為何?
真正學了中庸,就不會被形而下的境界所繫縛,這樣的人特別有風采、氣質,見地與世間人不一樣,很多的君子會對他贊同,很多人會死心塌地的跟他學習,古人說「得道多助」。他能夠堅持他的道德,也容易把善事做完,容易在眾人才的護持當中,建立殊勝的事功。反之,沒有學中庸的人,無法立住品格,不能得到君子的擁護,入世也顯現不出風采,只剩下吃喝玩樂。我們要經營有意義的人生,找到人生存在的價值,那種快樂不是世間人可以懂的。
 
八、君子如何相應中庸?
前面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可見聞很重要。要想與中庸相應,第一步就是聞,第二步是思,第三步是修。思,就是要從各個面相去想這個中庸的內涵;修,就是把道理運用在日用平常。我們能體悟的內心是德,所體悟的是中庸之道,所謂「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君子而時中」,當你能夠時時的相應「中」,你就會把握時機,清楚的知道該進則進,該退則退。
 
九、時中之「時」其重要性為何?
失去時機的人生有兩種,一種是時機不到,一種是錯過時機。時機不到,結果你卻要這樣做,這叫作躁進;時機有了,結果你不去做,這很可惜,時機失去了不會再來。
時機恰到好處就是該進則進,該退則退,整部易經,其實都在講這個「時」,孔子就是一個掌握時機的人。
在《論語.微子》篇裡面,孔子曾經說,他和伯夷、叔齊、柳下惠、虞仲、夷逸、朱張、少連這七個隱士不一樣,他是無可無不可,時機可,他就可;時機不可,他就不可,完全看時機。掌握時機,那是易經非常通達的人,他才知道掌握時機的重要,在時機到來時,很清楚的知道怎麼辦。
在《孟子》裡面形容,伯夷是聖之清者,因為他有讓位之德,所以是清高;伊尹是聖之任者,因為他擔當大任,商湯王過世,國家大任交在伊尹的手裡,伊尹能夠輔弼太甲,叫聖之任者也;柳下惠是聖之和者,他三次被貶官,都沒有關係,他是一個能夠和諧的人,不在乎個人的名聞利養;但是孔子是聖之時者,能夠掌握時機,這才是最高的。
 
十、聖之時者,如何是聖人中最高的境界?
孔子自述他的一生,到最後叫作「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就是身體、言語、內心怎樣都不會超過法度,這是因為能夠把握時機。當形而上的學問通達到究竟,入形而下的時候,清清楚楚知道它的緣起在哪裡,該進則進,該退則退。只有通達甚深的形而上,才能夠通達甚深的緣起。
君子不會有心犯罪,但君子會犯過,就是不能把握時機,該進沒進,該退沒退。譬如子路,該勇的時候勇,不該勇的時候繼續勇;冉求該退則退,但該進的時候還是不進,這就是過。君子入世要除過,一定要學中庸。孔子整個一生,都是在中庸上學,十五志於學中庸,三十學中庸而立,四十學中庸而不惑,五十學中庸而知天命,六十學中庸有耳順,七十學中庸從心所欲不踰矩,這一章也可以這樣讀。
 
十一、論語中,君子得中庸的形象為何?
在《為政》篇裡面,就講到「君子不器」,就是講到君子得中庸。器,就是指世間,不器,就是不被世間所繫縛,通達形而上超越世間,這是聖人的證量。
在《憲問》篇裡面也說,表現君子之道有三個,其中一個叫作「智者不惑」,就是學中庸不被世間所迷惑,世間的名聞利養、功名、榮華富貴、妻子兒女、家產田園,這些境界都不能繫縛學中庸的君子,他們能夠超越境界、超越世間。這種人在世間只依道依禮而行,用再大的名聞利養,再大順境、逆境,都不會讓他改變志向。
《陽貨》篇裡說,「不曰堅乎」,這個人的心志堅如鉆石,怎麼磨都不會變薄。就是說君子學道、利益眾生的心,無論怎樣考驗他,都不會改變志向。「不曰白乎」,像美玉一樣,怎麼染都不會變黑,就是君子入世時不會被染污。一般人在名聞利養的場合裡面久了以後,心都變黑了,他退轉了自己都不知道。又堅又白,就是君子學中庸成就君子之德的形象。
 
十二、小人如何反中庸?
小人在世間裡面,他只會看到富貴權勢、名聞利養,人生的安樂,生活的享受,與人交往只看是否對他有利益可圖。他不會有利他的想法,不會有感恩的心,他是遠離道德、遠離經典的。經典裡面講到利他,超越名聞利養的繫縛,講到人生要怎麼去充實內涵,追求道統,他都是很討厭聽的,聽到這些教法也是悶悶不樂。他對道德、學問,對這些聖人和君子,也是遠離的。
 
十三、反中庸之過為何?
小人的過患是會把好的風氣敗壞,會把風俗變得刻薄,國家如果運用這種人,他們容易結黨營私,上下交爭利,則國危矣。和這種人交朋友,你人生也注定不好過,娶到這種太太,嫁到這種先生,你也注定不會幸福,生到這種小孩,你也很頭痛,以上就是小人反中庸之過。
 
十四、無所忌憚的形象為何?
小人反中庸就會無所忌憚,因為沒有了解中、形而上的內涵,不能像君子那樣,不受名聞利養等形的繫縛,超越世間,他也不知道入世去利益世間,所以小人無所忌憚。小人不會有道德的約束,內心不會害怕君子和聖人,害怕道統,害怕這些正知見,害怕天道報應。小人所忌憚的是對他不利,或者是巴結不上那些權貴之人。
在《論語》裡面,對小人無所忌憚的形象有很多描述:
第一、「小人窮斯濫矣」,小人如果窮途潦倒的話,就會為非作歹;
第二、「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小人如果貧困就會為非作歹,富樂也會驕奢淫逸,敗壞社會風俗;
第三、「小人喻於利」,小人只會在乎利益;
第四、小人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因為風氣、局面愈亂,對他愈有利;
第五、「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小人內心裡面沒有正法為標準,所以容易貪贓枉法;
第六、「小人同而不和」,小人容易同流合污,就是在名聞利養上同,但他內心不是利他的,自然不會真正與人和,團體能和一定是互相替對方著想,如果都只替自己著想,這個團體必不和!如果一個團體只剩下利害關係,這個團體是可悲的;
第七、「小人求諸人」,小人對自己不要求,處處要求別人,犯過時一定推給別人。
 
十五、有所忌憚就是合乎中庸嗎?
有所忌憚也未必合乎中庸,譬如說,狷者就是指那些保守的人,有所不為,可是該為的時候他還是不為,這也不合乎中庸,這種有所忌憚是處處害怕,處處顧忌。如果是處處怕犯法,怕為非作歹,這是對的,但如果做善法也害怕,害怕傷到自己,這未必是中庸之道。
可是中庸之道,一定有所忌憚,就像曾子說的,「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可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人,未必是修道人。世間有很多人很膽小,什麼都怕,做壞事也怕,做好事也怕,所以雪廬老人說,有時候浪子回頭比什麼都厲害。世間的人只要對自己不利的都怕,有時候反而還不如浪子回頭的人,作惡到最後想反省,跺腳不幹就不幹,以此狠勁拿來做善,往往那些小善人都比不上他。
所以我們要把孩子培養成人才,不是把他培養成乖乖牌,要讓他能夠走入這個時代,能夠擔當大任,能夠真正去利益別人,發揮他所學的功用,而不是為了一己之私,從小一直學到大學、碩士、博士,雖然有這麼高的學歷,但內心是自私的,這麼多的資源,最後拿來自己享受,這樣的人生有何意義呢?
 
十六、縱觀君子合乎中庸仍多無用於世,要如何生起對中庸的信心?
《論語.憲問》裡面說到,「不怨天不尤人」,對命運不好不會抱怨,對他人對我的傷害不會怨恨,「下學而上達」,下學就是對世間的學問,如六藝等加以學習;上達是學中庸。二者合起來的時候,這種人的命,叫作「知我者其天乎」,大概只有天才會知道他有多好命。
中國讀書人中最好命的就是孔子,孔子下學六藝,乃至於利益天下蒼生的學問,上學中庸,具備利益世間的心態、能力和道德,以及組成人才團隊發揮大用,他的好命是沒有人可以知道的。
 
十七、儒家中誰是君子而具中庸的典範?
除了孔子,還有「其庶乎屢空」的顏回,還有「一以貫之」的曾子,還有中庸的作者子思,這些都是儒家中君子而具中庸的典範。
 
十八、學習本章對我們人生的幫助為何?
第一、《易經.繫辭傳》裡面說「物以類聚」,你如果好好的學中庸,慢慢的你會聚一些有道德的有志之士,這叫物以類聚。
第二、你會具有處世的原則,不會因為得了世俗的名聞利養而生喜,也不會因為失去而生悲。會變得道德高超,見地高遠,心思開朗,煩惱會比一般人少很多,心情比他人愉快 ,能夠交到真正的朋友,做善法的時候得到的幫助,是別人想像不到的。
 
十九、吾人處世,若求不到中庸的君子,當如何是好?
《論語·子路》篇裡面說,「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如果你找不到學中庸的君子,那就找那些狂狷之人。狂就是說這個人雖然進取,但有時候該退他不退;狷是有所不為,可是有時又失去時機,但這兩種人質地都不錯。狷的人不會害人,狂的人有心要去利益別人,只是有時候往往利益的不如法,但他們的心思都是單純的。狂狷之人來學中庸,能夠使狂者收斂,狷者進取,所以找到狂狷的朋友,大家一起來共學,「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這個人在世間是最快樂的。
 
    總  結
 
第一、中庸稀有難聞,要珍惜。不論是在線上或在現場學習,都應該當成很難得、很稀有來學。然後我們按照正確的註解來學,而且是分章、有次地的來學,有問題的時候,能夠互相切磋琢磨的學,而且是大家一起來共造善業的學。如此你必定會有一個開闊、幸福、光明,能夠給後代帶來典範的人生,而不是一生只有庸庸碌碌的過日子。
第二、中庸之道長遠,要用功。學習中庸是一條長遠的路,因為它要花很多的時間,要投入很多的心血,要把全部心志用上,而且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共造善業,要有倍感幸福的感覺,因為這是人生唯一的出路。
 
  問  答
 
問:此處的「中庸」和「中和」有何差異?
答:中庸的「庸」,可以解釋成「用」,用中;或可解釋成「常」,就是說「中」是一個長久不變、萬古恆常之道。中和的「中」,是形而上;「和」,是形而下,是入世的運用。
具備中庸的人,他不但能夠在形而上合乎中,在形而下也能和,一個不在乎名聞利養的人,不受這些名聞利養的境界繫縛,入世的時候自然能夠發揮利他的功能,而且依禮而行,能和。所以用中的人,他不但能夠成為出世的聖人,也可以成為入世的君子。
 
問:如果君子他已成就中庸了,為什麼不稱他為聖人呢?
答:君子跟聖人是兩回事,君子,不一定成就中庸,這裡講「君子中庸」,是說真正入世做君子的人,要合乎中庸,他才能夠真正入世。其實具聖人之德的君子,才是真正的君子;具君子之德的聖人,才是真正的至聖。孔子就是具君子之德的聖人,而且入世的時候,是具聖人之德的君子。
 
問:鄭康成(鄭玄)將「無忌憚」解釋成「無畏難」,請問這是甚麼意思?這樣可以通嗎?
答:無畏難是不怕困難,而這裡無忌憚的意思是說,小人沒有道德的軌範,良心的譴責,也不相信天理報應,他沒有這些顧忌,心狠手辣,做惡事也不會害怕。但是小人也有顧忌,害怕做了很多事情東窗事發,害怕為了利益互相殘害。
所以,上聯是:小人也有無顧忌,也有顧忌;下聯是:君子也有顧忌,也有沒顧忌。橫批是:從你的顧忌當中,看出你是君子還是小人?從你的不顧忌當中,看出你是君子還是小人?
 
問:「君子而時中」和「發而皆中節」,時中和中節,它可以說是同樣的意涵嗎?
答:「中節」是說,入世的時候合乎禮的節制,該進則進,該退則退。孔子回到家鄉的時候,就要以長幼尊卑來論,到朝廷的時候,要論地位高低,這就是依禮,不同的場合、身分,要有不同的做法,這叫作中節。時中是說,時時的跟中庸相應,中庸形而上的見地是時時不離開,然後用這種見地去抉擇形而下。
 
問:在十三經的注疏本裡面,關於「小人之中庸也」這一句,王肅把它改為「小人之反中庸也」,請問這樣可以嗎?
答:醒公說,「小人之中庸也」比「小人之反中庸也」更好,「君子之中庸也」,君子是時時跟中相應。「小人之中庸」,小人是無忌憚的,就算他碰到中庸之道的君子,心裡不會真正看重他,看到中庸的教法,也會覺得毫無分量。進德修業,利他的見地,以及聖人處世的經驗閱歷,這些真正的趨吉避凶之道,在小人心中是一毛不值的。現代人對《論語》也是如此認知的,認為是糟粕,與所追求的榮華富貴毫不相干。
 
問:小人無忌憚跟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是否有不同處?
答:二者相同。
 
問:有註解是這樣說,以性情言之,則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則曰中庸,這樣的註解是否可採?
答:其實中和,是約法的通達而言,不是依性情來說,中是講形而上,和是講形而下。中和就是以形而上的中入世能和,用中能和,然後依和來顯中,這樣能夠通達兩邊的人是非常厲害的。中庸的確是一個德行,德就是智慧力,用中是一種智慧力。
 
問:夫子是「聖之時者也」,是否可以引用《論語》上所說,「空空如也,叩其兩端而竭焉」的入出同時來證明呢?
答:「空空如也」是講他「形而上」的成就,「叩其兩端而竭焉」他是入世的能耐,這是可以的。
 
問:現在很難遇到能用中的聖人,請問像狂與狷的善人,在辦事時要如何做到和合使意見統一呢?
答:很難!所以孔子才會說:「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雖然這些人都不錯的,可是必須待有「中」的人去裁,使狂的變成不狂,狷的變成有所進取。小人與小人和不來,有時君子和君子也和不來,必得更高之人去調和他們。所以如何充實自己,然後與君子結成團隊,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生出路。
 
問:這一章提到,小人不知天命,是否小人一生就不會有人度他呢?
答:小人有兩種,一種是指不學無術,而且心術不正之人,君子唯恐避之不及,當然不肯度他;另一種是指一般的庸庸碌碌之人,然而如果有一天他翻然改悔有心進取的時候,何嘗不是他得度的機緣呢?
 
   結   語
 
中庸是凡聖之別,也是君子和小人之別,從凡夫到聖人,從小人到君子。真正離苦得樂的關鍵就是中庸,這也是孔子的心法。學習《論語》、《大學》、《中庸》、《易經》等經典有關「用中」的語句,以及參考道家和佛家,你對中的體會就不是泛泛的。如果對中都沒有辦法聞、思、修,那該如何用中?不能用中,怎麼和?我們都說和,但如果不是透過學習經典,在見地上和,在品德上和,在很多人生共同的看法上和,是做不了大事的。一般都是要求大家忍辱負重,表面上的和,這是沒用的。(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