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期::蓮池海會
戴文郎老居士往生見聞記
積善之家有餘慶
留學翻譯助上公
妻逝助念印象深
次子成就往生緣
戴文郎老居士生於民國十九年十一月七日,家中排行第五,居士的父親戴賢廷醫師在新莊職業,常常為了行動不便的患者,帶著診療包到患者家中出診,對於家境貧困的患者,便不收取醫療費用。文郎居士深受影響,自幼便有悲天憫人的胸懷。
老居士十二歲時父親病故,但不影響老居士熱愛學習和努力向上的決心。求學期間,課業精益。小學六年和初中三年接受日本教育,之後考進當時優秀的成功中學,大學進入師範大學生物學系。大學畢業後在中學教了五年書,繼續前往日本京都大學留學,在琵琶湖畔研究浮游生物。回國後,在臺灣科學教育館任職到退休。
後來因老居士精通日文,受前史博館館長,也是台灣漢服史研究耆宿王宇清教授找來協助翻譯論文,王教授看完老居士的論文翻譯後跟老居士是說到:「你的日文真是不錯,但是深度不夠,希望你可以多花點時間充實經典。」老居士雖然是理科出身,但本身偏愛儒家思想,從此以後就開始跟著王宇清教授學習經典,並透過王教授的牽線,經常協助孔德成先生翻譯,成為兩位老師的小跟班,之後並擔任日本孔孟學會的翻譯,閱讀了許多日文版的論語書籍典故,經常為日本孔孟學會、論語普及會翻譯,此外還擔任日本學校法人文化學園的第一個海外支部的負責人,並舉辦講座邀請孔先生到日本講學。每年日本的孔孟學會等機構前來在臺北孔廟的祭孔,都必定由老居士接待,數十年來始終沒有間斷,一直到老居士幾年前身體不適後才中斷。
大學畢業之後,和同校美術學系的陳曉冏女士結婚。兩人鶼鰈情深,育有二子一女。兩人同心,身教言教用心栽培兒女,各個秉持家風,學業有成,婚姻美滿,傳續居士內外孫輩,一家和樂融融。
十四年前,夫人因肺腺癌病逝,老居士驟失所愛,深感人世無常,皈依佛法,一心期盼臨終之時,能遇有緣人助念。三年前,老居士因為壓迫性骨折必須終日坐輪椅,但他積極面對生命的難題,堅強又勇敢。每周下樓三次,在家附近診所做復健,和所剩不多的老友寫寫信,還會用傳真機互通友誼。
有一天,老居士對長子國仁說:「你是醫生,如果哪一天,分別的日子來到,我可以選擇在家裡離世嗎?」國仁因為在日本大醫院裡待了好幾年,看了太多虛弱的病人,要忍受許多檢查與治療,就算是抽血、照X光、CT都已經是非常折騰了,更別說是插管或電擊,當下心中就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讓父親最後一段路程走得自在安詳。
二0一八年九月初,老居士開始食欲不振,血壓很不穩,體溫時高時低,女兒國瑛擔心父親的身體狀況想送醫院,同時次子志成致電兄長說明狀況,長子國仁立即在電話中,安撫姐姐及弟弟,請他們不用急著送醫院,因為他家都知道父親的個性,他會希望有尊嚴的活著,絕對不會想去醫院,若有任何問題他願意承擔。長子國仁在安排好日本的工作休診後,返回臺灣一週為老居士診療觀察並抽血檢查,想要明白是否發炎指數太高抑或器官老化,「發炎現象」和「器官老化」互為因果,老居士雖然虛弱,仍可以自己吞嚥進食,吃些稀飯和流質食物,兒女詢問有沒有哪裡不舒服,老居士會搖頭虛弱的說:「覺得累,想睡覺。」
在老居士身體開始不穩定時,老居士任職於臺北弘明幼兒園的次子跟學長請教臨終關懷應注意的相關事項,並於十月二日下午邀請學會師姑及學長們前去探望老居士,除了跟老居士開示要厭離逐漸敗壞的身體,欣求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也陪伴著老居士一起發願念佛求往生,老居士雖然很虛弱,但還是隨著蓮友的佛號聲,盡力將雙手合十一起念佛並迴向。在蓮友離開後,老居士表示想聽佛號聲,子女便將佛號機放在枕邊播放著。
十月四日清早,老居士就在佛號聲中安詳辭世,子女發現隨即開始排班助念,並通知學會協助安排蓮友前來助念,老師在週四下午三代共修講座結束後,下午四點前來為老居士迴向,最後的開示讓老居士心無罣礙,放下了一切。瞻仰遺容時,只見老居士安詳臉容,嘴口微張,似乎還念著「阿彌陀佛」的「阿」字。
老居士一生無論讀書、做事,都保持一顆「誠懇的心」,並懷著「責任感的態度」有始有終地完成所有的事情。對子女的教育雖然嚴格,但也為子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質地都非常的好,才能接受正確的知見,讓老居士得以順利於家中助念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