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期::活動報導-戊戌年秋福州順昌行

二0一八年福建省閩清縣阪東鎮鄭家祠堂祭祖紀行

鉅細靡遺的記載

慎終追遠的延續
祖德流芳的仰望
後代子孫的效法
 
一、緣起
六百多年前,鄭家先祖在福建省閩清縣坂東鎮落腳,一九00年有黃乃裳先生帶領族人,前往馬來西亞詩巫(東馬沙勞越)開墾。鄭其皇先生祖父,後於一九二八年前往詩巫開墾,迄今已歷五代。鄭家大哥率家族,於十五年前返鄉重建祠堂,日後遷徙馬國的族人,遂於每年返回坂東鎮祠堂祭祖。鄭先生是位發心的佛教徒,因緣到學會參訪,對所開辦的論語、佛學講座等課程,生起好樂之心。鑑於家族返鄉祭祖,徒留於風俗祭拜形式,因而協請學會為之擬訂簡便儀軌,用作祭祖之依據,是為此次福州行的緣起。
 
二、出發
邀約助行,旋即組成十八人的團體。鄭先生本以為是趟粗勘簡祭,得知學會往行人數後,大感意料之外,便廣邀居於馬、汶的海外親族共會。如此一行人數達於三十以上,加上福州蓮友的襄贊,使得此行殊勝圓滿。
二0一八年九月九日,一行人集合於桃園機場,共搭廈門航空,於下午一時抵達福州長樂機場。出關時,鄭先生與親族們已等候多時,便一同搭車前往宗祠訪察。機場到閩清縣城約一百零五公里,再轉往坂東鎮約二十五公里。車子走S1531機場高速、G70福銀高速及202省道,接鄉道共費時約八十分鐘抵達。
 
三、參訪
約莫下午三點四十分來到鄭氏宗祠。宗祠位在空曠地上,四周環以田園,地形十分開闊,視覺縱目無礙,近前有梅溪抱繞,遠眺案台筆架山。依《重建鄭氏宗祠碑記》載:略以「梅溪鄭氏宗祠,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重修於一九零四年。一九三八年各支各代共同秋祭,始成為閩清縣統宗祠堂。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九二年,仁溪小學(今為舊址興校)一直辦在祠堂內。一九七二年原址重建,二00二年正月初九,不幸焚燬。鑑於祠堂是歷代祖宗靈位之處,不僅為敬宗祭祀活動的場所,也是宗族聲譽和源流的體現;因此,焚毀後十日內,族老向宗親發出呼籲信,號召族人團結一致,為建祠出謀出力、獻策獻資。除深得親族人響應外,僑親鄭發旺先生聞訊,即攜妻並邀請南洋許守恩先生,趕回祖地與族人共商建祠大計。期間獻巨資、出大力,堪稱族人楷模。新祠選址與二十六支鄭氏子孫之興旺發達攸關,經與地理師多方勘察,終於選定仁溪村「五丘頭」兩畝地,以舊祠址兌換新地。祠堂從奠基到建成,歷時一年六個月,耗資人民幣兩百萬元,終於二00四年秋落成啟用。」
常人將祠堂風水的好壞,看作是宗族興衰的關鍵,所以,新建祠堂的選置十分講究。一般鄉祠之選址,優先要求龍脈和生氣來源,採背山面水之勢;其次,考量宗族生活地域間的距離,以方便就近管理維護與集合議事。建築須方正,左右互襯,四勢勻和;明堂要寬大,陰陽相濟,虛實相生;水口得收藏,剛柔互補;這樣能避免衝突與爭鬥等現象。
鄭氏宗祠坐東南向西北,前廣場鋪以地磚,中道為赭色大理石,兩旁行植柏樹,各有一座化紙金銀爐。祠堂呈長方形,前開虎頭門,門額為青石橫匾,上書「鄭氏宗祠」四大字,字跡蒼勁。門前石鼓夾抱五道石階,白牆、綠瓦,黑脊,脊下有「旭日出海」的浮雕,兩側分別繪以吉祥的鹿(陸)與鶴(合),寓意「宗氏光明,親族六合」。大門貼了對聯,應是今年新春所寫,上聯為「銀花火樹千家曉」,下聯是「華月星歌萬戶春」,橫批「鏡燭輝煌」,無不具光宗耀祖之意。
門前左右各立兩道碑,右一碑為「仁溪老人會」感念僑親鄭發旺父子,慷慨捐資鼎力興建宗祠,為賦七律以誌紀念。詩云:「父子同心愛故園,建祠捐獻舉魁元。三公靈爽倫昭穆,百代規模福子孫。氣象莊嚴深念祖,親情愉悅貴知根。村間父老均懷德,長使勛名永世存。」
右二碑為「鄭氏源流考」,為鄭氏宗祠重建委員會,刻記於西元二00四年(甲申)仲秋,內容概為:「我國周朝始行封建制。對姬姓子孫及功臣封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並賜地為國。西元前八零六年,周宣王把陜西華縣叫『鄭』的地域,劃給弟弟姬友,封為鄭伯,諡號桓公。鄭桓公係黃帝三十五世孫。鄭桓公為幽王司徒(宰相)。《史記》載鄭桓公『和集周民,周民皆悅,河雒之間,人便思之。』納太史伯陽議,把鄭國向東擴大。西元前七七一年,周幽王死於『犬戎之亂』,鄭桓公因勤王殉難,成為名垂千古的忠臣。二世祖鄭武公繼承父志,護送周平王東遷,在滎陽建立新鄭國。武公繼任司徒,成為東周興鄭的賢君。《左傳》記『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鄭國強大引起諸侯忌妒,周平王棄信背義,強迫武公交出虎牢關地。可惜武公與桓公一樣愚忠禮讓獻地。西元前七四三年,三世祖鄭莊公十五歲接位鄭國,繼任周朝司徒。三世祖創業雖備受艱辛,但仍使鄭國小霸諸侯。梗概綜之,始祖桓公受封立鄭國,在位三六年,任司徒四年。武公合虢鄶十國,遷都滎陽,繼位二七年,任司徒二十七年。莊公完成『南建櫟邑、東到啟封、越河擴疆、西控鞏洛』的強大局面,在位四三年,任司徒三十七年,使鄭國成為強軍,戰車千乘,為周朝的『春秋小霸』。始祖『三公』,功垂青史。鄭國傳了一四世,二三君,四三一年。公元前三七五年康公時,韓國侵佔了鄭國,散民為紀念故國,便以國為姓,稱鄭氏。此後,鄭氏子孫漸雨葉開花,乃至旅居世界各地,各圖發展,根深葉茂,世代繁衍。二千多年來,隨著國人由北向南五次大遷徙,鄭氏從滎陽『隨軍南下』,又遇亂而南,構堂講學,『平而郡守』者甚眾。又從福建漂洋出海者,不乏其眾。全國發展成為八閩輩族。海外拓展史,是源自桓公、過江庠公後裔。據考入梅一千多年,人丁達萬眾。因遷入先後,來流小別,故有二六支派。各支旅居海外鄭氏華僑近萬人,業產千萬至逾億元者數十戶。查考三部《閩清縣誌》,自古至今梅川鄭氏,賢達蔚起,不愧為梅邑望族。公元一一五四年,鄭始登進士,一二0八年鄭自誠狀元及第,一一二三年鄭德起進士,一二二六年鄭睿進士,一二四一年鄭自任進士,加上進士鄭君瑞,宋朝梅邑鄭氏「五進士一狀元」,飲譽八閩。自始厥後,吾梅鄭氏功名,累擠不乏其人。至清朝廢舉止,梅川的鄭氏進士、舉人、貢生四十多人。滎陽鄭史主編宋國楨教授,著文褒揚鄭氏,其譽『公侯接武,台衡繼迹,連榮不衰,當以時代之台柱,歷史之樞機。』」
左一碑為捐資建祠者的芳名。左二碑為「重建鄭氏宗祠碑記」,同為重建委員會所刻記,內容前已概述,後略補如次:「吾梅鄭氏祖先,仕第、賢達輩出,曾出狀元宰輔、八位進士朝官,舉人、貢生更任知縣、千總、教諭、主簿。今萬年寶蓋落成。立於祠前廣場,前有綠帶環腰,舉目遠眺,山巒猶雄偉衛士,後有巍巍靠山,前呈案台筆架,堪稱勝景寶地。宗廟祠宇白瓷裹表,玉色琉璃屋面,飛簷畫棟,氣勢恢,虎頭門上『鄭氏宗祠』石匾蒼勁偉力。柱刻四幅,人物石雕栩栩如生。步入祠門,環廡木雕彩繪相襯,廊欄二十四孝石雕精品,映入眼簾,孝親典故感天動地。願子孫效法其精神,尊敬長輩,順親睦族,團結鄰里,共建美好家園。祠堂從奠基到建成,歷一年六個月,耗資百萬多元,族內捐資極廣,更有不少宗親大力資助,許多賢達及門下,不計酬勞嘔心獻力,各支代表及海外宗親,鎮臨賜教,鈞表謝忱。」
閉合式的宗祠,特徵為通氣孔與窗少,採光與通風透過宗祠內部獲得,象徵家族內部團結。門柱的家訓篆刻碑文,在加強宗祠的莊嚴與凝聚力。鄭氏宗祠除前開大門外,兩側亦有偏門,各券刻以「入孝」、「出悌」二字。至於兩扇大門,則寫著「祖德宗功」四字,乃令進門的子子孫孫,觀望祖宗的功德,努力光宗耀祖。
入虎頭門後,中間是開闊的天井,置放一座天公鑄鐵大爐。內部空間結構安排有序,正眼所見為以祭祀為主的正廳。正廳面闊三間,進深七楹。中間正座設立神龕,奉祀鄭氏始祖桓公、二祖武公、三祖莊公之畫像,名之為「三公紀念堂」。桌案上供奉著南宋狀元鄭始等歷代神主牌,另兩旁設有長生、祿位副座。正副依個別功能按序大小排列,裝飾元素頗為複雜,雕樑畫棟自不可免。廊柱檐坊撐弓花飾,精美顯出莊嚴華麗,與附屬空間的樸實,對比出主次分明井然有序。
宗祠亦設書院,佈在兩側,作兩層結構。下層為迴廊,上層挪出三間,作為紀念室。書院二樓前欄鑲嵌二十四孝青石浮雕,匠工精細,物象栩栩如生。鄭發旺紀念室為紀念其向、其煌先生的父母,有聯道:「慷慨胸襟揚祖德,恢弘氣度劭鄉情」,概已說盡發旺先生愛鄉重建宗祠之願力。另祠內二十多副楹聯施漆描金,長句短詞各異,無非敘述著鄭氏的淵源與輝煌的歷史。以下僅就所記者略加說明:
家祠正廳第一楹,有聯寫道:「滎陽家聲遠,南湖世澤長。」這道出南湖(今莆田。元初,開莆鄭氏十二世鄭源深,遷至福州南郊高湖村定居,為不忘祖地,所建祠堂稱「南湖鄭氏宗祠」)鄭氏族人來自於滎陽(今鄭州市下轄縣),而滎陽鄭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鄭國,鄭國滅亡後便以國為氏。
正廳神龕楹聯寫道:「受封立國拓土東遷支撐周室擎天柱,抗節成仁揮師西禦切諫烽台捧丹心。」上聯之意是-西元前八0六年,鄭太始祖桓公(姓姬,名友。一說其為周厲王之子,周宣王之弟;另一說為宣王之子)初封於鄭(今陜西省渭南市華州區)。周幽王(宣王子)時,周朝局勢不穩,犬戎屢屢進犯,桓公便遷都於雒水以東、黃河以南之地「滎」,稱作新鄭。桓公時任周朝司徒(管理人民與土地),位居三公,戮力輔佐周室。下聯之意是-周幽王寵愛美人褒姒,為贏得美人癡笑,每故舉烽火讓諸侯進兵勤王,引得各路諸侯的不滿;雖桓公多次勸諫不可兒戲,但幽王並不聽勸。西元前七七一年犬戎進犯,再舉烽火召兵勤王,惟諸侯以為假訊而未發兵。桓公領軍西行抵抗,不料兵敗被殺,而幽王亦被誅殺於鎬京驪山下。
正廳兩側楹聯之一寫道:「夢蘭占吉兆斑衣戲綵聯翩華冑盛東周,帶草溯先芬箋注猶存風雅名家冠後漢。」上聯之意是-鄭文公的妾燕姞,夢蘭而孕生一子,名蘭,日後繼位為穆公。穆公有十三子,兩位先後為國君(靈公、襄公),三位被滅,一位不為卿,其餘七位為卿。襄公時,七位兄弟輪流執政,稱作「七穆」。七穆之一公子發,字子國;生子產,名喬,以國為氏,稱公孫喬或國子產。子產執政時,改革內政慎修外交,鄭國舉足揚眉於東周,後人評價其為宰相典範。下聯之意是-經學大師鄭玄,在山東高密長學山收徒授課,山中多書帶草(又名麥門冬),學生常取來束書,時人稱為「康成書帶」,讓書帶草蒙上了書卷氣。鄭玄博通今文經學,遍注群經,著有《毛詩箋》、《三禮注》等,為東漢集經學之大成者,世稱「鄭學」。
正廳兩側楹聯之二寫道:「桓開國武東遷莊擁強藩傳百代雲昆長存廟貌,周移民晉南渡唐稱望族利一方水土蔚起人文。」上聯之意是-鄭桓公開國,死後兒子姬掘突繼位,是為鄭武公。時幽王之子宜臼繼位為周平王,因鎬京破落東遷定都於雒邑(今洛陽)。武公娶申侯之女為夫人(史稱武薑),生兩子,寤生與段,武姜偏愛次子段。西元前七四四年,武公病重時,武姜有意立段為太子,未果。武公去世後,寤生繼位,為鄭莊公。莊公在位期間,鄭國國勢強盛,除併吞戴國外,還擊敗周桓王率領陳、蔡、虢等聯軍的「繻葛之戰」,確立了鄭國的「小霸」局面。期間武姜勸姬段反叛兄長,釀成「共叔段之亂」,此即《春秋》所述「夏五月,鄭伯克段於鄢」。莊公後裔綿延至今已百代,其豐功偉績長存於家廟中。下聯之意是-我閩地鄭氏族人,乃西周末年東遷至滎的移民。西元前三七五年,韓國滅鄭,子孫再播遷至陳、宋之間(地跨河南、安徽、江蘇三省),以國為氏。西晉永嘉之亂後,中原大量人口南遷,鄭姓四十祖昭,率族人於此南渡入閩,因喜愛莆田當地的山光水色,便將河南的十二個祖墳,遷葬於南湖山,日後繁衍成為四大族之一,人稱望族。至唐宋人文蔚起,計出了八位宰相,兩千餘人及第進士。
正廳兩側楹聯之三寫道:「兄弟聚南湖教化風行一郡人猶懷馬帳,才華震北闕編修望重千秋比不讓龍門。」上聯之意是-莆田鄭氏為鄭昭後裔,第十七世孫鄭露、鄭莊、鄭淑三兄弟,在南湖山創建閩地第一所學堂「湖山書院」(此地有南湖),教化風行文風漸盛,書院林立人文薈萃,由唐至宋始得「十室九書堂,龍門半天下」之局面,當地人無不懷念三兄弟的傳教(東漢馬融授徒時常坐在絳紗帳裡,後人就稱講座或老師為「馬帳」),尊為南湖三先生。下聯之意是-南宋鄭樵與兄長鄭厚二人,四處借書窮讀,立志讀遍古今書,刻苦力學三十年,鄭樵編寫《通志》二百卷,與《通典》、《文獻通考》合稱三通。其才華震動朝廷,宋高宗詔升為樞密院編修,其文史千秋之業,不虛讓於南湖三兄弟的「龍門半天下」。
正廳兩側楹聯之四寫道:「敢上流民圖發遞銀臺傾崇直節,為雪亡國恥誓師金廈竭盡忠忱。」上聯之意是-北宋縣官鄭俠,上《流民圖》疏於神宗帝(宋時有銀臺司,掌管天下奏狀案牘),論新法以濟民,若所言越分乞斬於宣德門外,時人都稱讚他正直高節。下聯之意是-明末鄭成功為力保大明江山,誓師於金門與廈門,分路出兵與清軍對抗,竭忱盡忠反清復明。
正廳右堂上書寫「長生」二字,意乃祈求子孫消災延壽,先祖節義永存。正中有聯寫道:「撫侄成名矢志艱辛姑大德,榮宗守義堅貞淑慎女中魁。」此聯實在難解,概是在說兩位偉大的鄭氏女性。上聯之意是-兄長去世了,作為姑姑的艱辛撫教侄子,使之功成名就。下聯之意是-鄭姓女子榮耀宗族,其意志堅定、操守貞節、為人良善、處事慎密,乃女中魁首。唐朝散郎侯莫陳邈之妻鄭氏(侯莫陳,三字為複姓),因其姪女受策為永王妃,撰《女孝經》一書戒以為婦之道,除申以執巾之禮外,並述經史正義,其餘沒有浮誇之詞。
正廳右堂側聯之一寫道:「師紫陽友西山重道儒千秋卓識,宰中書官樞密膺將相一代英才。」此乃特指南宋鄭僑。上聯之意是-鄭僑師法理學大師朱熹(朱熹父親曾在歙縣紫陽山讀書,後居崇安將廳房題為「紫陽書室」,後人稱為紫陽先生),又與蔡元定為好友往來(蔡元定,號西山,為堪輿學家,曾於西山頂苦讀,與朱熹為兒女親家),三人修道重儒,被譽為「朱門領袖」、「閩學幹城」,著作有《書衡》三篇。下聯之意是-孝宗乾道五年,鄭僑禮部殿試舉第一,授官著作郎。歷任鎮南軍節度判官、禮部郎中兼太子侍講、福州知府、吏部尚書、樞密院事,後以觀文殿大學士銜退休。去世後光宗贈太師、郇國公銜,諡忠惠,實乃一代英才。
正廳右堂側聯之二寫道:「經學仰司農黃卷通修稱浹漈,文明搉博士青氈苜蓿守清廉。」此聯指鄭眾、鄭樵二人。上聯之意是-東漢經學家鄭眾,專研《春秋左傳》,章帝時官至大司農,因此被稱為鄭司農。宋代史學家鄭樵,於浹漈山築草堂,所著《通志》為學者所必讀(黃卷指書籍),世稱浹漈先生。下聯之意是-鄭眾著有《春秋難記條例》和《春秋刪》,鄭玄曾收錄他的六書,即「象形、會意、轉注、處事、假借、諧聲」,其文采光明,為春秋博士(搉,敲擊),以清廉正直聞名。鄭樵於浹漈山築草堂三間力學著書,期間衣青氈(氈,毛毯)、食苜蓿,一生清廉無外求。
正廳左堂有「祿位」二字,意乃祈求子孫福慧增長,先祖餘蔭庇護。有聯道:「碩德鍾祥翰院生蔴遷首輔,采薪還箭軒車夾鹿(路)拜三公。」上聯之意是-鄭氏歷代人才輩出,進士及第者凡兩千四百餘人。有因德養而致福(鍾祥謂得福)者,有因才學而供翰林者,更有因功績而位居宰輔者(官至宰輔十八人,尚書四十一人,侍郎五十餘人,御史百有八人,歷知府、知州、知縣者千有五人)。下聯之意是-此如東漢鄭弘,本為鄉農樵夫。某日上山砍柴拾得一箭(南朝宋孔靈符《會稽記》說:射之南有白鶴山,鶴為仙人取箭),不久見一人尋箭,即還之。此人問:「有何希求?」鄭弘知其為仙人,說:「我常為若耶溪載運薪柴所苦,但願能早上吹南風,下午吹北風。」後果然如此,人稱「鄭公風」。後舉孝廉為騶令(馬官),為政仁惠,累遷至尚書令。曾上書開零陵、桂陽山道,日後成為交趾七郡與中原地區的要路,往來商旅大車川流不息。章帝拜其為太尉,位居三公。
正廳左堂側聯之一寫道:「榮矣棠棣繼盛風光旖旎眾尋根,偉哉祠堂重開氣勢巍峨人念祖。」此聯乃記觀功念恩。上聯之意是-榮耀呀!鄭氏歷代族輩相繼昌盛(古詩《棠棣》,乃周人宴會時,歌唱兄弟親情的詩,指兄弟),祖地風光旖旎,後人遠渡重洋尋根建祠。下聯之意是-偉大呀!鄭氏祠堂重建新開,巍峨的氣勢無不在感念先祖的恩澤。
正廳左堂側聯之二寫道:「注經史主博通風範後昆仰康成,題巉崖揚書法蹟昭佳境尊僖伯。」上聯之意是-鄭玄字康成,為東漢經學家,力主博通遍覽群經,創立鄭學,往來求學者眾,門閭能通馬車,後人稱仰謂之「博經堂」與「通德門」。下聯之意是-北魏書法名家鄭道昭,字僖伯,少時廣聞好學,綜覽群言,官至青州刺史。擅長書寫正楷與隸書草,是書法魏碑體寫法的鼻祖,書藝精湛被譽為魏晉書法的「北聖」,與東晉二王(王羲之、王獻之)齊名,其代表作摩崖石刻《鄭文公上碑》及《下碑》,尤其《下碑》被尊為「隸楷之極」,為後世所推崇。
約莫參訪九十分鐘後,驅車前往閩清縣城,此處位於閩江與梅溪的交匯處,是福州往南平的必經要道。晚間下榻於解放大街上的啟源大酒店,飯後難得無晚課,好讓大家休養生息,明日一早備辦祭禮。
 
四、祭祖
來到宗祠,鄭家族人早先抵達,掃地、擦桌、洗果、備饌……分路齊行。因為此行是為鄭家祭祖,提供一套簡便莊嚴的儀禮,所以,一切都在備辦中適實教導規正。例如:花果與酒饌的數量、位置,盛物器皿的材質潔淨等,無非在示現一個「祭盡誠」之心。主祭陪祭與祭者,衣著要素淨,儀容須端莊,感同「祭神如神在」。這場祭祖活動中,學會人員居於協助立場,分別擔任各項執事,以唐老師為「通贊」主持儀禮,另由兩位師長擔任「禮生」引贊,其餘從旁協助祭禮之進行。
祭祀開始前,主祭者其向先生就神龕前中位,陪祭者依「左昭右穆」之序,於後排成兩列同祭。司儀唱喊「啟扉」,領其向先生到虎頭門,開啟宗祠大門。繼又唱喊「迎神」,由大門處走向天井鑄鐵爐,匝繞一圈引祖宗神靈至神龕受祭。祭禮開始,依次「上香」、「獻花」、「獻果」,再由主祭者「恭讀祭文」。讀罷,全體向上行三鞠躬禮。隨後「飲福受胙」,司儀先領主祭者,將祭酒分灑於各處;再捧糖果分食於親友,讓大家共享祭祀的美好成果。隨後撤饌、送神、闔扉、撤班,一場簡單隆重的祭禮就完成了。當然,中午少不得要辦桌宴會,讓同宗親族共飲暢懷。
 
五、後記
祭祀祖先若行以報本還恩、慎終追遠的心情,非但不會流於形式,反是最好的教孝之舉,更能使家族團結、風氣淳厚、祖先受供、子孫蒙福,此些觀念皆載於《論語》、《禮記》等經典中。祭祀父母祖先從三代開始,直到明嘉靖年間,民間開始修建宗祠,宗祠祭祖才漸普及於社會。其他,如黍稷酒肉是祭祀必備之物,而隆重儀式的進行,更體現了對祖先的感念,生起無祖宗何有父母,無父母何有己身之思。此乃祭祖所以教本的勝解。學會隨喜鄭先生家族祭祖之善行,而興辦此次福州、順昌行,唯願三寶加被,鄭家家族團結盡孝,多與善友聚會,而有正知見,並維護傳統,弘揚文化。相信家族能輩出人才,或為法門龍象,利益家鄉、社會與國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