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期::啟蒙園地-十四講表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簡說(二十一)

消極能分善惡業

積極亦有善惡業
惡業消極真斷惡
善業積極真修善
 
第三講表  
(丁)消極與積極
 
【消極兩屬】,一般人也認為佛法消極,但所謂的消極是你有我也有叫做消極兩屬,而積極也是你有我也有。所謂消極和積極,到底是好或者是壞的,是由內容來決定,並非由表面決定。
《述記》引孟子云:「雞鳴而起,孜孜為善,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孜孜為利,蹠之徒也。」天剛亮時就非常努力去作善法,這是堯舜之徒積極的作善。同樣的,天剛亮就非常努力的謀私利,積極為惡是盜蹠之徒。盜蹠是魯國大夫柳下惠的弟弟,但他是一個擁有九千個徒眾的大盜,每天一早起來就積極作惡。盜蹠橫行齊魯邊界,一生為非作歹,八十幾歲壽終正寢。所以司馬遷不相信因果報應,因為盜蹠是惡有善報。換言之,極隱密的緣起要以聖言量去通達,但如果沒有在現量和比量通達無常與空性,不會把聖言當成量。
上述例子可知,判斷的標準是觀待所作的內容,論定其消極或積極。佛法和世間都有消極面與積極面,但是兩者對惡事與善事的消極和積極是不同的,所以丁表開出【消極兩屬】,佛家是對惡法消極,世間是對善法消極;也開出【積極兩屬】,佛家是對善法積極,而世間是對惡法積極。
 
◎善消極屬於他
先論【善消極】。世間人說佛法消極,佛法說你也消極,因為世間人對善法消極,所以屬於善消極的是你。消極就是不幹,所以對善法消極是世間人,「進德修業、濟困扶危、為眾犧牲」都是屬於世間的善法,對世間一般人而言,這些善法是不願意做的,即便做也是勉強少分做而已。
 
●進德修業
「進德修業」尤其是善法的講究處,「進德」即是智慧能力的增上,「修業」是修學各種學業,想要德學兼備就要進德修業。《述記》將世間人進德修業的種類,分為三種人:第一種人是既進德又修業;第二種人是只有修業沒有進德;第三種人是既不進德也不修業。現代人有修業卻不講進德,所以學歷愈高,犯罪手法越來越精緻。
但進德和修業亦可以是相互觀待的,一個想要追求德的人必須在學上用功,聞思修對道理愈通達,愈能進德,兩者可以相關。
《述記》云:「君子之澤,五代而斬,小人之澤,五代而斬。」此處君子與小人,是指在位與不在位,他們都有本慶和餘慶,大概延續三代、五代。《述記》中說唯有本慶非常純善的人,舉孔子與范仲淹這兩家,乃至於彭二林居士,他們可以擁有綿延不絕後代,都是指他為善非常深厚。
作善分兩類:顯而易見的善法與隱而不現的善法。一般人看不到顏回傳承聖道的善,所以不容易舉顏回,所以孔子過世的時候,魯國上下沒有感覺;子產過世的時候,鄭國整個家家戶戶都關門,生意不做了,萬人空巷,很多人到靈堂去弔喪。孔子過世,魯哀公來祭拜孔子的時候,說了一段很肉麻的祭辭,像十足的政客。所以維持正法,傳承正法的善,一般人是看不到的,但看不見不表示沒有,他的恩澤加被後世,就足以說明他本慶的殊勝。顏回為什麼會早死?因為眾生無福,顏回的氣象是宰相的氣象,所以春秋楚國的子西大夫才會說自己國家的宰輔沒有如顏回的氣象,這種善,一般人看不懂。
 
●濟困扶危
「進德修業」是約整體而言,「濟困扶危、為眾犧牲」可說是化他的一分。「困」是指他人有困難,「危」特別講國家危難可以伸出援手,此二者皆是善法,但一般人是不如此作的。《述記》引大禹與諸葛亮為例子。大禹王的例子出自於《孟子》〈離婁篇〉說大禹治水,他治水的心是「人溺如己溺」的悲心,眾所周知大禹治水八年在外,三過家門而不入,夙夜匪懈治理水患。另外「人饑己饑」則是講周朝始祖后稷,他也是想到天下缺糧,饑民無數,就好像自己餓肚子一樣來拯救,所以他帶領百姓種五穀,使百姓飲食豐足。上述「人饑己饑、人溺己溺」說明濟困的形象。
扶危的部分是舉諸葛亮,諸葛武侯不忍漢室傾頹,群雄作亂,生靈塗炭,所以他是全身投入,扶漢室的頹危,〈泰伯篇〉說「託六尺之孤」受君王臨終託付來輔佐幼君,「寄百里之命」把國家的政權,江山社稷托付在他身上。諸葛武侯就是典範,輔佐後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上是「濟困扶危」。
 
●為眾犧牲
濟困扶危相對可能會犧牲自己的時間、金錢乃至於生命,所以有為眾犧牲的精神,在濟困扶危這件事是在所不惜的,《述記》也引「殺身成仁、捨身救命」的典故來說明,這些都是屬於善法,但是世間人是消極的。
世間人要成為這樣人物,一定都得讀聖賢書才辦得到,事實上儒家絕不是現代學者所說一般學術,它必須帶著宗教情操,例如對天命、鬼神與祖先有畏懼,懂得進德修業、光耀門楣、對得起列祖列宗及聖賢,所以他們願意在進德修業之後濟困扶危、為眾犧牲,這些都必須帶著使命感和宗教情操,世間大多數作學問、寫論文的人是不會懂這個道理的。
 
◎惡消極屬於佛
對比消極面來講,一般說學佛者是消極,但是佛的消極是對惡法的消極,丁表就【惡消極屬於佛】,提出了「縱欲享受、營私害公、爭名奪利」三個面向,這部分佛教徒是消極的。
 
●縱欲享受
放縱自己在五欲六塵當中享受,起心動念沉迷於五欲六塵,慾壑難填;而且縱欲享受後也無法進德修業。
縱欲享受對比前面的進德修業,進德修業對世間人來說是不幹的、是消極的,對學佛者來說卻積極行之。《述記》舉出佛家「頭陀行」的苦行,乃至於他們對世間的慾望都是非常的淡薄,所有精力都用來修學。《述記》中舉了弘一大師、印光祖師與雪廬老人,大德們在修學上不但不會縱欲享受,而且所有精力都投入修學。
佛法的消極是就惡造作上而言,惡消極是惡的不幹。縱欲享受即是惡,縱欲享受一般人不會認知是惡,一般認為有錢富貴本來就該享受,認知上無法成立是惡。但凡縱欲享受與煩惱熾盛之人,絕無可能進德修業,進德修業對治的是縱欲享受,佛家不但不會縱欲享受,甚至還離欲出家。離欲出家包括出煩惱之家,形象上是身出世俗家,心也出煩惱之家,在家人雖身不出家,心也要出煩惱之家。
講表上下文互相對,兩者是相互有關聯的。
 
●營私害公
「縱欲享受」是就個人而言,「營私害公」是為了一己私利去傷害公家、公心,此處講到因果的概念是非常嚴謹的,非己之物,尤其是公家之物,是絕對不會拿來私用的。「縱欲享受」是指他家很有錢,他縱欲享受自己的資源,但這樣的人如果到公家來,一定會營私害公。
「營私害公」是把公家資源拿來經營私人利益,在公家裏面謀求私人的利益,這個比縱欲享受的罪過更大,例如:魯國的三家大夫,季孫大夫在魯國裏謀他之私,被稱為「季氏富於周公」。魯國只是一個小國,季孫大夫只是魯國的一位大夫,竟然比周天子宰相的財富還要多,這裡面全部都是聚斂而來,叫「營私害公」。
 
●爭名奪利
佛家不但不會營私害公,反而講究平等布施,利樂眾生。既不會營私害公更不會去爭名奪利,所以對爭名奪利這件事也是消極的。一般世人對名利非常看重,爭奪之後就會互相傾軋、上下交征利,危及國家。學佛者則對名利看得很淡。
進德修業的人正好就能對治縱欲享受,濟困扶危正好對治營私害公與爭名奪利,而且更能進一步為眾犧牲。
前段說縱欲享受的人,身造作的是殺、盜、淫,口造作妄語、惡口、兩舌、綺語,意造作貪、瞋、癡。而營私害公、爭名奪利的人,一樣造作這些惡業。
 
◎惡積極屬於他
●身殺盜淫、口四種惡及意貪瞋癡
所謂的積極,學佛者也很積極,世間人也很積極,但是世間的積極屬於十惡業的造作,佛的積極不但不造作十惡業,反而在十善業裏積極造作,乃至於離欲出家、莊嚴地獄、不捨一人、帶果行因。
丁表所列【惡積極屬於他】就是身三、口四、意三,十惡業的開展,這些惡業都是世間人積極造作的。
為說明佛法的十惡業與十善業,先說明法相呈現的方式分為「成法」和「遮法」兩種論式。「遮法」就是用否定的方式呈現,「成法」是直接呈現。
解釋法相可分為表詮與遮詮,表詮就是解釋成法,遮詮就是解釋遮法。遮詮即是用遮的方式詮釋法的定義。舉例空性是遮法,遮掉自性的,不是成立一個空性的,這是無遮的行相。
而布施等廣大行是成法。戒律中有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及饒益有情戒等三聚戒,但戒律的體性是以攝律儀戒為體性,攝律儀戒就是表相為遮法,如不殺、不偷、不盜、不淫其實是成法,何以故?若是遮法則為常法,常法不變動,若是成法則為無常法。
至於「非遮」是遮除之後引向餘義,例如說某人很胖,但早上不吃,此句是引向晚上吃很多,因為前面加了胖,所以這個叫做「非遮」不是「無遮」。「無遮」是整個遮掉,單純遮沒有引向什麼。詮釋法義可分「表詮」和「遮詮」,「遮詮」當中又分為「非遮」和「無遮」。以上述方式瞭解呈現的法相。
 
◎善積極屬於佛
十善業部分,將待第十表五戒十善處,再來深入分析。此處就講表上【善積極屬於佛】所列出的四點說明:離欲出家、莊嚴地獄、不捨一人、帶果行因。這是佛法積極處,而所積極的都是善法。
 
●離欲出家
「離欲出家」不像世間一般的縱欲享受、營私害公與爭名奪利,因為離開了五欲六塵、慾望,出了煩惱家,離煩惱之後有一顆清淨心,就可以進德修業、濟困扶危和為眾犧牲。
「離欲出家」本身就是為了進德修業,離欲就是身離殺盜淫、口離四種惡、意離貪瞋癡,離欲本身就是離縱欲享受、營私害公、爭名奪利。進德修業使自己能德學俱增,抱著不但可以濟困扶危,甚至為眾犧牲的精神莊嚴地獄,比世間人更厲害,而且時間不限今生,能夠長劫莊嚴。
看雪廬老人講表前後關聯,用字精準又要言不煩,老人自述讀書如此,有別於古來的祖師大德的註解,這種表解是古來沒有的,他善用這種讀書法。
《述記》最後講到出家是為了延續眾生的慧命,肩負救眾生慧命的重責大任,是最大的積極。最後這句話:「出家者,大丈夫之事,非將相之所能為也」,此處大丈夫之事,他要對世間濟困扶危,甚至是為眾犧牲、對治十惡業,並且能夠莊嚴地獄、不捨一人、帶果行因,皆非將相所能為。
 
●莊嚴地獄
離欲出家不只是濟困扶危、為眾犧牲還莊嚴地獄。《述記》舉出我們最熟知的地藏菩薩,以他的悲願來救護地獄眾生,發誓言「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獄是最苦難的地方,而菩薩長時劫留在地獄度最剛強難化的眾生,直至地獄空無一人,方成佛。
 
●不捨一人
代表的是救度眾生,不只是一輩子,還長劫救度,例如這一生只有度了一千個,還有一大堆沒有度,不捨一人表示生生世世都在做救眾生這件事,老人講表的次第分得很清楚。
 
●帶果行因
「帶果行因」是指已經證得圓滿佛果,成佛以後還是繼續度眾生。「行因」示現菩薩度眾生,例如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早就成佛,示現菩薩度眾生。長劫度眾生就像普賢菩薩十大願中:「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行願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也就是眾生沒有度完的一天,而我也不捨眾生。
雖成佛度化有情,一期因緣結束以後再發願作菩薩,努力累積在另一世界成佛的因緣,再去度該世界的有情眾生,這是「不捨一人」的行相,世間的將相比不上,這樣的人到世間,善業的力量實在太大了,到哪裡去都吉祥。文殊菩薩人稱妙吉祥,見到他的面都是有福之人,跟他講話都可以改變命運!了凡先生見雲谷禪師,一席談話就可以改變命運。我們凡人腦袋裏面什麼都沒有,每天消磨光陰、日夜顛倒、胡思亂想、晚上做惡夢,跟他講話聊天見面的無不中毒,就像每天吃地溝油、三聚氰胺,不曉得已經中毒,和同事們聊天吃喝玩樂,其實在退轉自己卻不知道,這要有很深的觀修力才會知道。(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