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期::孔學一隅-孝經簡說

孝道跨時代的意義與價值—孝經簡說(十二)

聖治天下有章法

家教根本社風厚
祭祀報本國有祥
禮乎禮乎聖治章
 
 
孝是聖人之德也無以復加|〈聖治章第九之三〉
本章的經文是:「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于嚴父,嚴父莫大于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析   疑
 
經文:「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這段文裡,有哪些是我們必須要懂的意思?
一、承歡膝下之子女,如何會養父母以日嚴?
宰我曾經問孔子:「為什麼要行三年之喪?」孔子告之:「孩子在父母親的懷裡三年,期間離不開父母親。若離開父母,不但有安全之虞,還有生命的危險。這三年當中,時刻都不能離開父母親的照顧,與父母是非常親近的,看不到父母就會一直哭泣。」為什麼會「養父母以日嚴」呢?這就是家庭教育。雖然他與父母親愛,但他的敬(日嚴)是怎麼來的呢?
《三字經》說:「養不教,父之過。」這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要讓孩子懂得尊重父母,沒大沒小出了社會一定受害。若此人在家中驕奢、放逸、亂言,試想在外誰能忍受你?你的朋友、上司、團隊能忍受你嗎?所以,在家中沒有這種教育,他怎麼出社會。
二、聖人為何因嚴以教敬?為何因親以教愛?
換言之,聖人辦教育是落實到家庭,讓家庭裡懂得教孩子、愛孩子。此章內容雖講家庭教育,但是許多人成家後卻不會教孩子,所以國家要重視家庭教育這一塊,若將之推展到家庭時,父母才懂得怎麼愛小孩、教小孩。國家領導人若能讓父母懂得愛與教小孩,此人所做的功業也與聖人一樣。
在家中要怎麼敬呢?譬如:孔子就是一位在家裡能讓孩子們懂得敬的人。孔子的兒子伯魚,經過父親身旁邊時「趨而過庭」,懂得對父親表示尊重。試想,他出去難道不會對長官、有道德學問與內涵的人,表示尊重嗎?他若在外面沒大沒小、嘻嘻哈哈,會得到人家的提拔、賞識與教導嗎?所以,現在的孩子們,在家裡若沒有好好的培養,出社會不知道要吃多少的暗虧。
此外,孝子在家中還要懂得給父母親生活的照顧。《禮記》〈內則〉告訴我們,在家中父母怎麼讓孩子,懂得去關心尊重長輩。這種教育雖在家庭中,可是為聖人所提倡,特別是有地位、居國家領導人的聖人,把教育推行落實在家庭中,將產生特別的效果。試想,一個家庭得到安定,家家得到安定,是不是國家就安定?而國家安定、各國安定,是不是天下就安定?不必講什麼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只要將教育落實在家庭中,必然達到非常美好的成效。這是為政的綱領與根本,也是孔子講《孝經》聖人治天下的本懷。
三、對人要從何時教起,才有具體成效?
《易經》蒙卦上說:「蒙以養正聖功也。」乃是孔子解釋文王的卦辭。孔子解釋文王的卦辭有兩個,一個叫作「彖傳」,一個叫作「象傳」。「彖傳」是決定文王這一卦的卦義,「象傳」就是這個卦的相。
蒙卦(  ),上面叫作「艮」,下面叫作「坎」;上面叫作「山」,下面叫作「水」,謂之「山水蒙」。山水蒙的山,艮有「止」的意思;水有「險」的意思,就是止險,把險止住。
為何要把險止住?須知,孩子是蒙昧無知的,你若順著他的蒙昧無知、沒大沒小,順著他的胡言亂語、不知進退,這就慘了,你止不住他的險。所以,叫作山(外卦)下有水(內卦)。第二、三、四爻是個震卦,震卦是開蒙相。山裡的水流動出去,如果有次序、有軌道、有方向,它便能夠潤澤萬物。意即,在孩子蒙昧時懂得啟蒙。從建立品德開始,建立品德要從愛敬父母親開始,如此出去就懂得愛人、敬人。這樣的人會沒有出路、不被提拔、沒有好老師教他嗎?不會的。
這種教育叫作聖人的教育,且「蒙以養正聖功也」,也是培養聖人的方法。古代的大家族,要培養接班人從哪裡開始呢?就從小開始培養。現今許多家庭,認為孩子小,可以沒大沒小、隨隨便便,為何這樣呢?孩子本來就不知道禮,隨他嘛!在外不會叫人稱名,如「張叔叔、李伯伯」等。試想,他從小就不把人看在眼裡,不懂得尊重別人,又怎麼與人相處呀!
雪廬老人深知「蒙以養正聖功也」的道理,辦孩子的學習班不叫作「讀經班」,也不叫作「安親班」,而稱作「啟蒙班」。讀經只是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見地開通,懂得用孝道來作為人生的起點,以孝道為本質,來圓滿一生的善行。這個教育從小開始,一直到大,直到功成名就,本質都是孝道的經營。
老人在臺灣的歲月,他說:「我比臺灣人更愛臺灣。我愛臺灣的不是阿里山,也不是日月潭,我愛這裡的人心。」《尚書》中謂之「食其毛,踐其土」,就是吃這裡的飯,喝這裡的水,愛這裡的土地。怎麼愛呢?就把這裡的人教成人才。所以,小孩子要培養他恭敬的心,即是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安靜中的儀表,行動下的禮儀,吃飯時的規矩,睡覺時的弓臥,乃至於體能的健康與才藝的培訓。
啟蒙班結業典禮時,老人親自出席,孩子們的禮儀自然展現。從小看大,教育要從根扎起。這是我看過最了不起的大德,重視最基礎的事情。我相信孩子這樣培養上來,一定是各個有氣象。惟這種教育也得在家庭中配合落實。印光大師說:「家庭教育是天下太平的根本。」
 
經文:「對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政教有本而大治)聖人的教育,如果是這樣的教育,不必嚴肅,政治也不必嚴刑峻法。
一、教不肅,如何教出人才?政不嚴,如何整頓民風?
有人說:教不肅,怎麼教出人才?《三字經》不是說:「教不嚴,師之惰」嗎?政不嚴,怎麼整頓民風?須知,如果重視孝道的人,能充實自己去榮耀父母親與祖先,這種人還需要你嚴格來教嗎?曾子是個魯鈍的人,可是曾子是孝子,他讀書是「人一能知己百知,人十能知己千知」;你學一遍我學百遍,你學十遍我千遍,最後得到孔門的傳承!試問這樣自動自發的人,還需嚴格要求嗎?懂得關懷別人,懂得尊敬長輩的人民,政治上還需要像法家一樣嚴刑峻法嗎?還需大批警力維護社會治安嗎?所以,家庭教育真是天下太平的根本。社會若能重視品德的教育,一定能維持安定。
日本某鐵道曾發生事故,有四個車站臨時斷電,約十五萬人受到影響,其中五千人趕著上班上學。他們要沿著鐵軌走到下一個車站,然後出站去搭車。這五千個人井然有序地行於軌道,沒有吵鬧埋怨,媒體也不見縫插針,胡亂地搶著訪問。試想,若家庭教育不好,他便一路走一路罵,然後媒體也痛批政府,好像政府都是仇人一般。如此更見出品德教育的美好。
二00八年五月初,緬甸發生了嚴重的風災與水患,大約一百萬人死亡。許多難民無家可歸,可是他們的表現卻十分有水準。當我們去賑災時,難民們家家戶戶盛情提供他們剩下最好的食物,心情好像沒有遭受過災難一樣。接受賑災物資時,沒有惶恐的樣子,秩序井然態度從容。試想,如果這種災難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有這樣的表現嗎?
二、愛敬父母乃由家中風氣而來,何必聖人再教之?
因為有聖人的教育,所以家中父母才知道要這樣愛小孩、教小孩,且要讓孩子懂得愛敬父母,及種種的體貼方法,這有助於他在外與人相處時,懂得去愛護、尊重別人,成為一位成功的領導者,而這樣的成功,是在家庭裡培養起來的。
家庭風氣無論如何好,若聖人不把教育推展於學校、社會,當孩子們進入學校時,學校老師不是這樣教導,社會不是這個氛圍,便糟糕了!家庭教育也教不出好的人才。所以,如何讓國家的領導人是聖人,或者是他所做的功業像聖人的功業,這民族才得延續,國家始能長治久安。
三、此處聖人所指為何?
「聖人之教」的聖人指的就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種人,這種人叫作「明王」,明就是「聖」的意思,明王的教育能推廣於全國,必落實到家庭。然作法上可以因地制宜。譬如:現今有許多作法不能夠循古,但在精神上要延續。換言之,要延續「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道統,此道統是懂得辦教育,來維持國家的安定,來培養國家所需要的人才,來延續民族的內涵,來成就民族發展的大業。這麼好的道統,為什麼不延續呢?
四、此處聖人愛敬之旨趣,與〈天子章〉是否相同?
頓然發覺到《孝經》真是一環扣一環,第九章的〈聖治章〉與〈天子章〉竟然是遙遙相扣。回顧〈天子章〉,經文:「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是說天子在家裡,懂得對父母愛敬,這種德教加於百姓,便可以作為四海的典範,使天下太平。這與本章中所說:聖人推展愛敬父母的教育,是能夠不嚴肅而培養人才,不嚴格而大治天下的。試看,是不是都一樣?
五、〈三才章〉亦有「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與本章有何相近之處?
此章經文:「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是說:孝道呀!懂得推展孝道就像天一樣的光明,懂得推展孝道讓百姓互相扶持,善行互相開展,社會欣欣向榮,就像地在養著萬物。這種孝道的推展,最順應天下,讓百姓在家裡過快樂的日子,使父母親能發揮慈愛的功能,孩子們能發揮孝敬的功能,這個社會就是生生不息、彼此互助、觀功念恩的社會,百姓就能過得舒服快樂。
六、父母何有嚴君之相,令子敬之?
孔子又說:家庭裡重在父母君臣,父母愛護孩子是親情,主持家政時又像君臣,有嚴君之相。《易經》〈家人卦〉,孔子:「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此卦上卦為巽,巽為風;下卦為離,離為火。所以叫作「風火家人」。風火家人要怎麼看?它的上面是風,風又是木,下面是火,火是因為木而火,有木頭所以火可以燒。而風呢?有風所以火越盛。
意即,一個家裡,第二爻是媽媽,陰爻站在陰位上是正的;第五爻是爸爸,陽爻站在陽位上是正的。換言之,爸爸正,媽媽也正,兩者是口令一致。現在的家庭教育,往往是父母不配合,爸爸說一套,媽媽做一套,孩子該怎麼辦呢?父母的觀念不一致,要怎麼教小孩?聖人的教育讓父母親的觀念一致。
此時家人卦中,父母的觀念一致,且懂得培養孩子孝敬之道。譬如:孩子給爸爸一杯水時,媽媽說:不用。孩子給媽媽拿拖鞋時,爸爸說:不用。試想孩子怎麼辦?他如何表達對父母的愛?還有孩子對父母禮敬時,若父母也覺得「不用」,那他怎麼表達敬?愛敬都不用表達,那麼他到社會的時候,怎麼去關懷、尊敬別人?既不會關愛也不能尊敬別人時,試問他在社會能做甚麼?頂個學歷能做什麼?現在學歷掛帥,空有文憑無實質內涵,沒有人情世故的通達,沒有長幼尊卑的應對,重點在於應付考試,這是現在教育的瓶頸。若果能這樣經營,則自能感覺到家庭美滿興旺。所以,這時再讓年輕人去成家,他便願意。
《易經》的道理,在說趨吉避凶及生生不息,這叫作「生生之謂易」。當看到家庭的可愛時,孩子將來長大了,他也想成家。若家庭不可愛,父親沒辦法慈,子女也沒辦法孝,家庭裡找不到溫暖,子女的印象中,會想去成家嗎?所以,現在便搞得男不婚、女不嫁。雪廬老人說:「到最後,就叫作滅族主義」。男不婚女不嫁,孩子無從生了,這族不是就滅亡了嗎?
七、以周公而論,文王對他有兩種殊勝形象,故恩德厚重無以回報,配天祭祀焉?
再者,文王對周公而言,有兩種殊勝的形象,此恩德之厚重無以回報,所以將之當成上帝來祭拜。第一種恩德,是文王對子女的親愛;第二種是文王把子女培養成人才,像武王、周公都是文王培養的人才。所以,文王對周公自然是恩德厚重,一方面對他很愛護,另一方面又將之培養成人才,培養成可以主持國政的人才,周公後來代理天子七年,期間制禮作樂,開創周朝八百年的天下。
雖然文王積德,但其德要上溯到后稷,真正開創周朝制度的是周公旦,所以孔子說,他最佩服的聖人,就是周公旦。此不是說周公的內涵勝過堯舜,而是指開創周朝八百年基業,這是孔子最嚮往的。試想,這種能耐是誰培養的?是文王所培養,對周公來說,父親的恩德就像上帝一樣。是故,中國的上帝是指父母。雖然世間也有上帝,可是上帝不是造物者,只是管理人間的神明,我對祂尊重。好比說,你對國家的領導人表示尊重,但不是造物主的概念。
中國所謂的上帝只不過是個政局的領導者,中國的上帝,講究的是加被善人,懲治惡人。
八、周公如何以愛敬之教於成王,令彼成為王者之象?
對於自家孩子,一定要讓他懂得對父母的愛與敬,這樣未來才能在社會上有一番作為。試問,周公管理國政並輔佐成王,他要怎樣讓成王有這個氣度呢?
文王有許多兒子,其中最了不起的是武王與周公。而成王是武王的兒子,伯禽是周公的兒子。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兩年後就過世了,年五十四歲,當時成王只有十三歲,周公要怎麼輔佐他呢?周公代理他父親的角色,且成為君,以君臣的關係教導他。可是成王是一國之主,是法定的天子,周公便以伯禽代成王,若成王有錯,就處罰伯禽;成王如果不守規矩,他就責罵伯禽,罵伯禽給成王聽。所以,成王就懂得要敬,不能沒大沒小、我行我素,不能以為父親過世了,我是天子就沒人敢管我。
往昔孔德成先生,雖然出生時父母都過世,但家裡有很多人才與幫傭,但也有管他的老師,不能讓這個孩子為所欲為。所以,孔先生說他小時候,一飯不能超過四菜。家中的傭人,需稱呼張叔叔、李伯伯,而不是小張、老李。請人幫忙,要很客氣地說:「可不可以?」事情做完要稱謝,這樣訓練他,使懂得長幼尊卑與愛敬,才能夠主持大政。否則,什麼都不懂,要你做什麼?
成王最後能將國家主持的很好,細想起來都是周公的功德。所以,成王准許伯禽在魯國以天子之禮來祭周公。可是這就麻煩了!孔子說:「禮是不可以僭越的。」禮一僭越以後就糟糕了。魯君可以用「八佾舞」來祭周公,那麼三家大夫也以「八佾舞」來祭他的祖先,如此魯國是不是亂了?禮是絕對亂不得、僭越不得的,禮一旦亂且僭越,後面會有災難發生。
 
經文:「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愛敬他人,若不從本源、孝道出發,就會導致悖德與悖禮。
 
經文:「以順則逆,民無則焉。」(民無以取法)悖德與悖禮最嚴重的現象是什麼?就是你想讓百姓順從你,但百姓反而看到你最不孝及不遵守品德的一面,以致無從效法。百姓失去了榜樣,無從遵從你的政令。意即一個很自私的人,想讓百姓行善,那是不可能的;一個荒唐的家長,欲使子女能夠進德修業,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教育除了政策要好,領導人的以身作則很重要,是最後的關鍵。
 
經文:「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君子不求無德之位)此語換言之,若非從孝道出發的善,其下場是不好的!
一、上述之人如果得到人爵,有何不幸?
試問最高的人爵是什麼?於天下言就是天子;就國家說是國君。若不從孝道來出發,推展的品德教育是愈來愈糟糕;推展禮樂教育會愈推展愈虛偽,這叫作禮崩樂壞。為什麼呢?《大學》有言:「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以暴的「暴」即是桀紂雖然號令天下要順從國家,其實百姓是不順從的。因為桀紂的內心殘暴,行事非從孝道出發。
從孝道出發,為了尊崇父母及祖先,所以,要好好地把位子坐好,這個位子包括了品德、學問、涵養與威儀。而桀紂呢?其只顧自我享受,哪裡會有孝道。所以,「暴」就是只想到自己,這種自私的人,傷害百姓也不在乎。欲讓百姓順從你,百姓不會順從,只會學你的暴行。如果家長放逸,欲教孩子精進圖強,孩子只會學家長的放逸而已。這叫作「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如此,一個比一個自私,一個比一個刻薄寡恩,天下還會太平、國家還會大治、團隊還會上軌道、家庭還會和諧嗎?所以,《大學》說:「君子有諸己,才能求諸人。」自己先要有品德,才能夠要求別人;自己沒有過惡,才能夠去批評別人。
二、人君若不以道來修身應世,他的權力地位如何不可貴?
不以道的「道」,就是依孝道出發來辦政治興教育,且以身作則落實到家庭,那麼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有標準可循,這個標準是國家訂定的。可惜現今沒有標準,雪廬老人的《常禮舉要》,或許是現在的標準。標準者,即是家庭教育要這樣經營。子女要用什麼樣的動作、形象來表達對父母的愛敬?譬如:「冬則溫,夏則凊。」就是表達對父母的愛,但做法可以隨時代改變。又如「出必告,返必面。」來表達對父母親的敬。這或許是家庭教育的「一以貫之」吧!若雪廬老人的《常禮舉要》,再不普及推行,真不曉得還有什麼特效藥?
 
  總    結 
 
 中國幾千年的家庭教育,從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形成的道統代代相傳。雪廬老人說:「過去時期,是上亂下不亂。」什麼是上亂下不亂?改朝換代的時候,是上亂下不亂。可是到了民國初年,西風東漸以後,是上下皆亂,沒有標準了。一個沒有標準的時代,國家沒有禮樂,沒有標準可循,各行其道,各說各話,沒有標準。
此時,我們要如何從頭來延續民族的精神?岳武穆說:「待從頭收拾舊山河。」要如何從頭來?或許《常禮舉要》可以是個非常棒的入門,《論語》的經學見地,是振興起弊的關鍵,是向上發展的動力。它能使民風淳厚、民族延續、國家強盛,將風氣推展出去時,讓近者悅、遠者來,各國爭相效仿,相信那些恐怖暴力,當會消弭於無形。
例如:大唐在太宗「貞觀盛世」之時,曾經感得猶太教十三個大家族歸順,來中國學習文化,這就是消弭歧見。長安城裡,有五十萬外國人,他們以來中國學習文化及入歸中國為榮,這就是文化的魅力,也是解決社會亂象的最根本方法,是近者悅、遠者來的妙方,是泱泱大國應有的氣度。(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