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期::專題研學-大乘百法明門論簡說

大乘百法明門論簡說(二十七)

煩惱稱根本

生起不易斷
種子與習氣
串習認知斷
 
拾肆、心所有法|根本煩惱(二)
經文:四、煩惱六者: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疑。六、不正見。
前面說明了煩惱與十使的關係,接著開始分別說明六種根本煩惱:
 
一、貪
《百法直解》中貪的定義及業用為:「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善根,生苦為業。」有是指三有,即三界;有具是指資助三界的種種條件,也就是三界中的各類事物環境。對於有、有具產生染著就是貪。怎麼樣才稱得上是染著?因為愛我,為了讓我快樂而在三界中不斷追求,想要擁有,是為染著。所以修習四禪八定的行者,雖然必須以慈悲喜捨為助伴,修持種種善法以資助禪定,但內心深處是為了三界中的快樂而修,仍是屬於貪。
無貪、無瞋、無癡才能造善,故稱為三善根,而貪能夠障礙無貪,這種想要擁有的心,會使人造作許多惡業,並滋潤過去的惡業結果,生出種種痛苦,特別是三界中生死的大苦。所以貪必須要被對治,想要對治則要找出貪的根本,就是無明我執。所有根本煩惱都是因為無明我執而起,執著有我,所以為了使我快樂而貪著不捨。對於三界或者三界中的各種事物環境,應知皆無自體性,不過是過去所造業的顯現而已,就像魔術師藉由咒語將木石變成讓人喜愛的金銀財寶,並不真實,所以要有兩種體悟:一、有及有具皆是過去業的顯現,只要造善業就可以現樂果,貪反而是造善的障礙,那又何必貪。二、業所現者是無常法,有如夢幻般無自體性,既不真實,何必貪著?
 
二、瞋
《百法直解》中瞋的定義及業用為:「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瞋,不安隱性,惡行所依為業。」苦有逼惱之義,苦會逼惱身心,三界中有無量無邊的各種苦,所謂苦苦、壞苦、行苦等;苦具是指造成苦的各種條件。對於苦、苦具的逼惱,生起憎恚之心就是瞋,瞋有許多過患,所謂:「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墮惡道之因緣,法樂之冤家,善心之大賊,種種惡口之府藏。」瞋會破壞禪定,所以修定的仙人皆是慈眉善目;瞋也會破壞異熟果,障礙投生善道;還有所謂的火燒功德林,若瞋心太強,過去和現在所造的功德,都會為之燒盡(感果功能已被破壞)。瞋心能令有情生熱惱而不安隱,隱是指內心不為人知的清涼,在這樣的熱惱之下,很容易造作各種惡行。
要如何才能對治瞋?關鍵在於對苦、苦具的正確認知,修行不是在正確的觀念之外別有修行。例如:(一)、苦來自於惡業,惡業由自己造,只有受苦才能消除惡業,沒有其他的方式可消,故無需瞋。(二)、佛教徒發願代眾生苦,需要承擔力,受苦時不怨天尤人可以培養承擔力。(三)、在比較中發現,太多有情眾生的苦超出於我,為何還對現狀不滿?(四)、孟子所謂:「天將降大人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苦是脫胎換骨前的考驗。(五)、瞋無功德,充滿過患,《論語》顏淵篇上孔子說:「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六)、瞋是在苦中緣到境界可惡面相而生,不是無因生,也不會在可愛的境界中生,如是觀察苦境對我的好處,瞋又如何能生?或者在苦境中專注緣念佛號,瞋也不生。
 
三、慢
《百法直解》中慢的定義及業用為:「慢者,恃己所長,於他有情,心生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倚仗著自己的所長,認為自己高於他人,不把他人看在眼裡,是慢的行相。共同修學的同法者中,因為互相比較容易生慢,如此則無法和合。應知同法者的功德如同三寶,沒有同法者將無法在佛法中繼續修學,所以對於慢心要謹慎對治。慢的行相,細分有所謂的七慢:
(一)、慢:對於同等之人,認為彼此相等不必敬重;對於比我差之人,認為就是比我拙劣。此種心態下容易忽視別人可能勝過我的優點,或者若干年後別人可能超過我。
(二)、過慢:過於上述慢心,對於同等之人認為比我差,對於比我高者,認為與我相等。這種慢比前述的慢過分,稱為過慢。
(三)、慢過慢:比過慢又更強的慢心,稱之為慢過慢,其行相是對於勝過我的認為不如我。
(四)、我慢:因為執我而生起慢心,把自己高舉,所有慢心皆因「我」而生,此為七種慢的根本。
(五)、增上慢:增上者強盛之義,指修行人因為精進修行產生瑞象,自認為高於他人,或認為已經證果,實未證得。
(六)、卑劣慢:包括與人相比實在差太遠,確認為只差一點;或者明知他人勝過我,但不肯對他人起恭敬心,向他人學習。
(七)、邪慢:惡人仗勢惡行,心生高舉者。
無論何種慢,都會讓人心生高舉而不願虛心求教,所以會障礙不慢,當認為別人不如我,就會阻礙德行進步,得不到善知識的教導,由惡見生出苦果。
憍慢時常合稱,但憍與慢有所不同,憍是小隨煩惱,是對於自己的盛況深生染著,屬於貪的分位(某一分的行相);慢則是根本煩惱,自恃所長,把自己高舉,凌駕他人。
生起憍或慢的原因可以很多,懺公表解中舉出七種:無病、少年、色力、族姓、富、貴、多聞。而最重要的是末後告訴我們,謙能治慢。孔門中顏淵能夠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就是謙謙君子卑以自牧的最佳形象,所有的學問都不專屬於誰,而屬於願意謙虛受教之人。
《百法明門論》是為修行人所造之論,在修學時如何對治慢心,要多觀察同法者的功德,同法者有哪些功德呢?我們所有的佛法觀念都是因為同法者才能學得,佛法能以團隊的方式學習,力量最大,同法者間所結的法緣勝過世間的情緣,佛法的生起處才能讓眾生離苦得樂,所以同法者的團體所造的善業是最大的善業。(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