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期::孔學一隅-孔門心法—中庸之道

孔門心法—中庸之道(八)

好察色言不受惑

隱惡揚善風氣厚

執兩用中形而上

兩端分析利入世

第六章:萬代政治的典範    用「中」治國的大舜

 

  前  言

 

中國古代的政治典範首推唐堯與虞舜,其中又以舜最為可貴,其公天下之成就,至今無人可及,從堯手中接過天下,又能選賢舉能,再將天下交付夏禹,傳公不傳私。孔子讚其大智,而其智慧則展現於辦政治,原來智慧才是治國的根本,行中庸之道才是富強國家的方略。這種辦政治的盛況及氣象,是今人難以想像,也是中國後世政治所未見。恰巧藉著本章經文,從孔子的角度,來看為政者應該具備何種能力,以及辦政治所應呈現的成果。

一個國家領導人,成功的秘密最重要的就是「用和」,泰國國王蒲美蓬就是一個能夠「用和」的人。他十八歲登基,八十八歲過世,在位七十年,他的定位和人生方向就是利他。比如說,他成立了很多的基金會,幫助受害、孤苦以及生病者,設立很多獎學金,為國家培育人才。他還投入很多的熱忱,解決國內的旱災、水災、水質污染、水土流失以及能源問題;還有上千項的農業發展,改善環境、提升農人的窮困。此外,以他崇高政治地位的影響力,他還搭起了泰國傳統與現代的橋樑,讓泰國一方面走入了現代,一方面也維持過去的傳統,得到人們的讚歎。雖然他只是一個有名無權的國君,但在他在位的七十年中,他發揮了和的影響力。在這七十年當中,有二十次的政變都賴他調停,才能夠和平收場。他是一個不搞對立的人,不搞階級對立、黨派對立、族群對立,他主張和諧,所以他深受泰國人民的歡迎,得到了人民的真心擁護。

當他病重的時候,泰國人民不想讓他離開,並且憂慮泰國的未來。當他過世的時候,全國自動為他服喪,所有的單位停止活動三十天,人民願意替他守孝。特種營業場所都自動關閉,全國只剩下黑白兩色。泰國不是依靠專制集權,不是愚民政策,而是在非常開放的政治環境裡面,他竟然得到這麼多的民心,在他過世的時候,老百姓如喪考妣,整個社會都陷入愁雲慘霧之中,是打從心裡面的傷心,用各種儀式來為他祈福。

不管是君主立憲或是民主制度,一個為政者,重要的是以老百姓的福祉為他的福祉,人的出路,政治的出路,都在利益老百姓。中國能夠深入民心的帝王有很多,但孔子特別讚歎的是堯舜禹這三位帝王,他們不只是能夠以公心來利益天下蒼生,更重要是他們傳承的不只是國家大政,還傳承「中」的心法。可是到孔子的時候,幾乎沒有這個傳承,所以孔子才會在上一章感嘆,懂得中庸之道的人太少了,對中庸之道不知不明,也不能行。

 

  科判分析

 

《中庸》總體科判:第六章是在《中庸》的第二部分,即分別顯示中庸的修學法和義理。

六、七、八、九四章科判分析:中庸可以如朱子或鄭康成那樣分成三十三章,也可以根據各章彼此脈絡整體來看,第六、七、八、九四章都在講用中。

第六章是正面讚歎舜的智慧能夠用中來辦政治,第七章是反面感嘆一般人受世間迷惑,不守中庸之道,在追逐世間的名聞利養中得到很多的災難,沒有學習中庸,是超越不了名聞利養的繫縛。最後結示中庸之道難證,在堯舜禹之後幾乎是斷了傳承,到了孔子才接續這樣的傳承而發揚光大,而孔門的弟子顏回得到了傳承,所以孔子在第八章裡面,特別讚歎顏回是擇乎中庸的人。第九章是感嘆世間人難證中庸,赴湯蹈火的人,心存公心、不要名聞利養的人,都可以找到,但中庸是難以達到的。一個通達中的人,在入世的時候,不會被名聞利養所繫縛,可是在世間不受名聞利養所繫縛的人,未必通達中,所以中是很難證的。

本章科判分析:此章分為三大段,第一段總的來讚歎舜是一個有大智能辦政的人,第二段分別解釋理由,第一,舜是一個能好問好察,而且是隱惡揚善的人;第二,舜是一個「執兩用中」的人。最後讚歎這就是舜之所以稱為舜的理由了。

 

  章 旨

 

本章的主旨是明君聖主的修學法,用中來辦政治,就是要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兩而用中於民。舜的修學法,可以用來辦政治,辦企業,經營一個團隊,領導一個家庭,都會給自己及他人帶來最殊勝的出路。

 

  消 文

 

經文: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消文:孔子說:舜一定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吧!因為他不瞭解、不明白的事情懂得向人請教,他還是一個能觀察言語之道的人,他能夠明察他人淺近的俚語、諺語、格言,或者他人的忠言、讒言。他會把惡人、惡事、惡法隱藏起來,不讓好人學壞,能讓壞人有所警惕,使惡的風氣不會蔓延。他舉發善人,發展善事,推廣善法,使善的風氣得到推展。他能夠在功過、是非、利弊的兩端中,把握時機,做正確的抉擇,能真正利益百姓,這就是舜之所以稱為舜的理由吧!

 

  釋 義

 

「邇」就是近的意思,「邇言」一種是指俚語、諺語、格言,另一種是指他人的回答,「好察邇言」就是能夠從「邇言」中明白很多道理,或者能夠明辨他人的言語是忠言或讒言。孔子叫作「六十而耳順」,就是從言語當中,不但通達言語的內涵,還通達對方的人品、見地和特質,所以說「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用其中」就是不受兩端的影響,把握時機,該用哪一端就用哪一端。有時候推展一件事情是功,可是時機不到的時候,推展這個事情是過。如王安石變法,君子不肯與他合作,老百姓也在舊法當中習慣了,沒有經過教育不懂得新政,這叫做時機不到,新政雖好但他在這樣的時機下強行推廣就不對了。這要依靠智慧抉擇,把握時機,改革才能成功,這叫作「執其兩端,而用其中於民。」

舜,姓姚,名重華,叫作姚重華,舜是他的諡號,就是「好問而好察,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而用其中於民」,舜的諡號就是這個內涵。

 

 析 疑

 

一、本章與前一章有何關係?前章是感嘆不論愚者,還是賢者,都不能行中庸之道,愚者是指爭名奪利的政治人物,他們是不及。賢者是空有理想,可是不知道時機,躁進的人易過。此章是說唯有像堯舜禹,這種有「中」的傳承和見地,善用人才,觀察風氣,以身作則,自我約束的人,才懂得把握時機。

 

二、「舜其大知也與」孔子此話的語氣如何?孔子的語氣是讚歎而肯定的語氣,舜一定是一個有大智的人,因為他好問而好察,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而用其中,因為能夠以智慧為本質,所以才能審時度勢,觀察時事,這樣的施政才能有益於民。如果是自以為是,關起門來幹活,不問不察,而且不懂得兩端,一意孤行的人,如宋神宗雖然是個好皇帝,可是他一意孤行,終致變法失敗。

 

三、舜之大智如何而來?舜的大智是從對「中」的明白和實踐中來,堯傳給舜的時候是「允執其中」,要相信而且執此中道。有「中」的帝王才能稱為明君聖主,否則頂多是個賢者,如周成王、周康王、漢文帝、漢景帝、唐太宗,成康之治、文景之治、漢唐盛世也不是真正中華文化的氣象,堯舜禹之治才能稱得上。

 

四、好問有何好處與壞處?好問的好處是透過清楚明白的問,將他人的知為我的知,集眾人之知來對治自己的無知、無明,另外透過好問使自己成為明白人,才能辦好企業,辦好政治等事業。好問的壞處是說,如果你沒有中心思想,然後問道於盲,問的是不懂局的,自以為是的人,這樣的好問就不好了。我們要善用好問的好處,去掉好問的壞處。

 

五、誰是好問的典範?第一個是孔子,「子入太廟,每事問」,孔子到太廟,在當陪祭者之前的演禮,他進去問禮,包括問禮器、禮儀、供品;問樂,包括問樂器、音樂以及裡面的內涵。他懂得祭祀與天地的關係,懂得祭祀中慎終追遠的內涵,和其中承傳的孝道文化。所以孔子說,「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治國就像看手掌這麼簡單,關鍵是要找到根本、方向和重點。

第二個是顏回,曾子曾經稱讚顏回是「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顏回是拿他不懂的去問他人,比如顏回有十分之九的懂,十分之一不懂,但是透過問以後就全懂了。

 

六、如何依好問而得人生之成就?《論語》裡面就說,「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是說一個敏捷之人要問懂局的善知識,他才能給你真正的出路,而不是問道於盲。善知識根據你問的語句、方法和誠意,來決定是否和盤托出。如劉備去請教諸葛亮的時候,他是公心、誠心和謙卑的問,諸葛亮就立刻替劉備分析天下局勢,因此而三分天下,這就是好問的功德、價值和出路。

 

七、地位崇高時如何不恥下問?一般地位崇高的人,認為官大學問就大,放不下架子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所以要知道不恥下問的好處才行。不恥下問可以讓自己不斷充實,做一個明白人,可以降伏自己的慢心,可以找到好的老師或朋友,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可以知道對方的人品、心態、見地和格局。

 

八、在論語中誰是不恥下問的典範?下問就是問比自己地位低的、輩分差的、學問不足的或者學歷低的,不恥下問是幫助降伏慢心的方法,也可以補充自己的不足。在《論語》〈公冶長篇〉裡,孔子讚歎衛國執政大夫孔文子,是不恥下問的人,所以他的謚號為文。而衛國雖然國君衛靈公昏聵,但因為有這些很有特質的大臣,所以才沒有亡國。

 

九、不好問有什麼過患嗎?不好問有很多的過患,如事理不明,自以為是,慢心很高,不知他人之賢與不肖,善與惡等。

 

十、邇言包含的範圍為何?邇言包括格言、俚語、諺語這些近言,這些雖然是老生常談,你覺得太平常,可是古人說:恰是平常最奇絕,成如容易卻艱難。如李法曾版的三國電視劇裡,有一段是赤壁之戰前,大破曹軍需要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已經進入了秋冬,到底會不會吹東風?諸葛亮由一個老漁翁那聽來的俚語當中,知道會吹東風。諸葛亮問老漁翁十月的冬天是否有東南風,老漁翁以俚語回答說,「十冬難見東南颳」,十月的冬天是冬至的時候,「冬至一陽生,陽生地氣生」,冬至的卦叫作地雷復,上面是坤卦,下面是震卦,陽氣從地底生的時候,會吹一陣子的東風,諸葛亮是有意的問,老丈是無意的答,藉著俚語,他知道地底的陽氣生會吹東風,這就是好察邇言。

 

十一、好察邇言,有何好處與壞處?邇言有兩種:一種是格言、俚語、諺語,第二種是你去問他人的時候,他人的回答。好察邇言的好處,就是能夠明白很多的道理,可是如果沒有分析抉擇、分辨善惡的能力,中了他人的讒言、謊言都不知道,尤其是為政者,權力越大的時候,聽的謊言就越多,聽的阿諛奉承、歌功頌德的言語就越多,變得沾沾自喜,自以為是,乃至誤判形勢,這就是不好察邇言的壞處。

 

十二、好察邇言殊勝的形象為何?(一)不接受讒言。《論語》<顏淵篇>篇說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讒言就像水逐漸滲透那樣,或者如灰塵逐漸污染皮膚,不知不覺當中被浸潤染汙。伊朗的「灰塵爺爺」阿莫哈吉一生不洗澡,空氣可以讓他的身體變得非常髒,髒的硬塊已經洗不掉了。人受讒言到這種程度的時候,也是無法洗掉的,當積非成是,聽多了歪理的時候,別人再告訴他忠言、正理,他已經聽不下去了。就好像要賣假古董給他人,要先教他怎樣鑑定假古董,當有一天他學會時,再賣假古董給他,他會高價收買,而拿真古董給他的時候,他會當破銅爛鐵給丟掉,一個人可以被洗腦成這樣,所以最殊勝的好察就是不接受讒言。孔子說這種人是明白、有遠見的人,這種人辦政治,才知道方向在哪裡,才懂得誰是善惡對錯。如狄仁傑幫武則天擋住很多的讒言,而且仗義執言,救了很多的忠臣,為武則天推舉大量的人才,所以唐朝才能夠中興,狄仁傑是關鍵的人物。

(二)「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君子不要因為他的話說得好聽就用他,還要看他說話的動機,言行是否相符,也不要因為這個人品德差、學問不夠、輩分低或者年輕而廢言。如戰國時趙國的趙奢將軍,就算一個小兵跟他建議,他都會聽一聽,分析看看是否有道理。他的兒子趙括剛愎自用,比他職務低的小兵的建議是不會聽的,所以在秦趙長平之戰時,因為他的失誤,致使趙軍戰敗,被坑殺四十萬,他本人也被殺死。所以孔子才會說:「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好察邇言就是能夠體察他人是忠言,還是讒言、謊言,從他人引經據典的格言、俚語中明白很多的道理,這就是舜的大智,舜的耳順,所以舜是明君。

 

十三、隱惡揚善的用意為何?舜不僅是好問而好察邇言,還有一點是我們現在人不會的,叫作隱惡而揚善。隱惡就是把惡人、惡言、惡法、惡風氣隱住,揚善就是把善言、善的內涵去執行、去推展,營造出好的風氣,用好的人去辦出好的政策。雪廬老人說:隱惡揚善,不只是讓壞人有所警惕,也不會讓好人學壞,社會風氣也不會變壞。

 

十四、舜如何隱惡揚善,其事例為何?效果如何?在《了凡四訓》裡面說,舜以前在山東雷澤,見到漁夫都找水深的地方去撈魚,而老人被擠到淺灘,舜只是默默不言的把深水讓給老人去捕魚,而且只要有年輕人也這樣做的,舜都大加讚歎,從此風氣改變,這就是隱惡揚善。「隱惡」的目的有時候是讓惡人警惕,讓他不要囂張,有時候不揭發他的惡,目的是不讓他狗急跳牆,有時候是不讓好人學壞。

《了凡四訓》裡說,「期年,皆以深潭厚澤相讓矣。」在舜的帶領下,一年以後,整個山東雷澤地區相互禮讓的風氣盛行。

 

十五、隱惡不會變成縱容惡人嗎?了凡先生也說,「見人過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則令其可改,一則令其有所顧忌而不敢縱。」隱惡的目的一個是讓他有改正的機會,一個是讓他有所顧忌而不敢放縱。

 

十六、揚善時應注意哪些?揚善時要看做善者是否是真心,是否夾雜名利,是否是小人故意做善法來沽名釣譽,所作善法是否以正見為本質,以及你的揚善不會變成幫助他人爭名奪利。

 

十七、好察邇言與隱惡揚善有何關係?雪廬老人說,邇言當中的惡要隱住,善要發揚,就是好的話要聽、要執行,好的政策要兌現,好的見解要讚同,如果邇言是讒言、謊言就要隱住,但不代表我不知道,只是想要讓他改善,讓他警惕。

 

十八、執其兩端有何殊勝?「執其兩端」,執功過、是非、事理兩端,懂得離開過得到功,離開弊得到利,懂得在事當中用理,理要藉著事去表現。

就利害兩端來講,要看眼前的利是不是真正的利?如從長久來看是否還是利。舉例來說,子貢贖人而不受獎金,顯示了他的廉潔,所以眼前看是利。可是就長久來看,他人沒有子貢富有,再遇到贖人的時候就會有所顧忌,影響了魯國救人的風氣,眼前看是利,後面卻是害,所以在這兩端當中,一定要小心抉擇。

再就事理兩端來講,論語裡面說,「攻乎異端,斯害也矣!」「攻乎異端」,就是只重視事或者理這一端是有害的。只重視事的這一端,那只是表面功夫,忽視了內涵。只重視理的這一端,沒有事相去表達,內涵也無從去表徵。

 

十九、如何能執其兩端而用其中於民?孔子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無知」就是通達能知所知的體性空,能知所知是互相觀待的,只有對所知的道理瞭解透徹,我們才能夠真正成為能知,而這個道理也要觀待能知者,才會成為所知,道理不會在愚癡者的面前成為所知,這叫作「無知」,無能知所知的自體性。「空空如也」也是這個道理,而不是腦袋空空,因為孔子非常好學,韋編三絕,也不是說孔子一貧如洗,他在魯國做大司寇年薪是六萬石,是縣長的六十倍。因為孔子「空空如也」「無知」,能知所知自體空,所以他在做事情的時候,能夠叩其兩端,做事非常清楚,道理明白,通達人情世故,通達功過、利弊兩端,而不是無知妄作。有時候是眼前有利,未來有害;眼前有害,未來有利;眼前是障礙,未來是順緣;眼前是順緣,未來是障礙,這些兩端要好好的抉擇。兩端也會因人而異,對謹小慎微的季文子、冉求來說,再思是功,三思是過,對莽撞的子路來說,三思是功。孔子只是把兩端的道理分析清楚,至於你決定如何選擇,孔子是不替你做主的。

 

二十、施政時執兩用中,人民如何受益?施政的人如果懂得「執兩用中」,他就會懂得長遠的經營,正確的抉擇是非、善惡、功過的兩端,懂得用人的分際,老百姓就受益多了。如泰王在他的主政當中,有時候看起來過程很緩慢,可是長遠的來看對人民是真正有益的,二十次的政變當中,都是被他極高度的耐性化險為夷,事後也不會搞對立,所以他說他為政七十年,要創造的就是和諧,這叫作「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所以當他過世的時候,泰國人是如喪考妣。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當沒有打家劫舍的時候,好像不需要員警了;當國力非常堅強,沒有外患的時候,好像不需要軍隊了;老百姓都互助合作的時候,好像不需要訴訟委員會了;當老百姓發生問題的時候,就可以自己認錯,好像不需要法官了,整個社會一片祥和,好像就不需要政府了,這才是真正的無政府主義。

《論語》裡面對舜的讚歎,第一個是說,「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舜的人才團隊核心有五個人;第二個是說,舜「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他自己以身作則;第三個是說,他懂得治官之道,「舉皋陶不仁者遠矣」,他懂得去找好官,去除壞官,最後老百姓好像不需要政府都可以了。他的音樂也是最和平的音樂,因為當他接受堯天下的時候,沒有權力鬥爭,沒有殺伐,所以叫作「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孔子稱讚只有韶樂才能表彰舜的德,其他人是沒有辦法有這種音樂的。

 

二十一、舜之所以為舜的理由為何?「舜之言充也,仁盛聖明曰舜」,舜這個名號就是內心充滿對天下蒼生關懷的仁,以及形而上「空空如也」的聖人智慧。

 

二十二、舜如此殊勝的境界,一般為政者又如何達得到?孟子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一個想要有所作為的為政者,先要有效法舜的胸懷。《中庸》第八章說,「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顏回不論是形而上的內涵,還是形而下利益眾生的善法,他都能緊緊握持,不會喪失,正因為他如此的用功,所以從堯舜禹傳承而來的「中」,此心法被孔門最不起眼的顏回得到,在周遊列國時,大家都知道他是高人,孔子也在典籍上讚歎他說,上古的聖人也不過如此。

 

  總  結

 

第一,我們要學習孔子看歷史的眼力,正確的認知評價歷史人物。第二,要知道「中」不是談玄說妙,它是一個心裡面的覺受,而且是一個能夠實行的學問。第三,用中最殊勝的就是辦政治,因為只有政治穩定,企業和教育才能發展。比如說,有一個安定的環境,老師才能安心的教學,學生才能安心的受教,所以「中」最殊勝的地方就是辦政治。當然透過辦教育才能培養「中」的人才,培養文化的人才,培養企業、社會、國家、民族的人才。「中」,就是文化的核心,民族的命脈,治國的精神,人們應該有的中心思想,就是「中」。

 

  問 答

 

問:根據歷史的考證,堯舜在當時,其實只不過是整個華夏地區的部落共主而已,假設舜來到現代,當前的政局、社會、制度,非常詭譎多變,民意、民嘴意見很多,要用中道是可行的嗎?他會怎麼去運用呢?

答:不論政局怎樣混亂,「百變不離乎中」,只要一個領導人,他是有中心思想、有胸懷、有公心、有見地的人,能夠任用賢人,他的施政能夠在兩端上講究,懂得好察邇言,好問而學,能夠用和,看起來國事如麻,但是如果懂得抽絲剝繭,懂得去調理,很複雜的事情都會慢慢變得簡單。歷朝歷代,開國的時候都是一片焦土,可是如果懂得治理之道,可能兩三年就呈現太平景象。孔子說:「茍有用我者,期年而已矣,三年有成」,一年就可以,三年就有所成就,看起來好像很複雜,百廢待舉,如果能夠如前面所述那樣的治理,局面會慢慢的改善,會越改越好。子產就是在亂中成為執政大夫的,他執政的第一年也是老百姓不瞭解,對他不滿,第二年也是平平,第三年是沒有子產不行。再如開始所舉的泰國國王,他在當國王的七十年間,竟然有二十次的政變,一個沒有實權的國王,都可以發揮這麼大的作用,更何況是一個有實權的國王呢?

 

問:好察邇言會不會讓人認為是有疑心病?

答:疑心病是懷疑對方想要害我,對我不忠,或者是要給我設圈套。好察邇言是我聽了他人的言語後,能夠經過我內心的抉擇,知道是讒言還是忠言。有時候逆耳的是忠言,好聽的話反而是讒言,頭頭是道的反而是謊言。雪公說:董事,董事長,你懂得事情嗎?你聽懂了嗎?孔子叫「六十而耳順」,果然是好察邇言,好人、壞人他知,好政策、壞政策他也知,而且透過好察邇言,他也知道彌補他的不足,不能善用當然也是有壞處的。

 

問:舜的優點很多,最有名的就是他的孝心,本章為何只提他的好問好察和執兩用中呢?

答:舜是大孝,他能夠推展以孝為本質的德教,可是此章的重點是講一個辦政治的人,他要具備「中」的智慧,要懂得觀察時事,懂得聽言,懂得辨忠奸,他懂得運用人才團隊,來彌補他的不足,使好的政策得到推展。

 

問:舜用中道來施政,請問是由堯所傳授給他的嗎?

答:舜能夠繼位有三點原因,第一、是他接受各項職務的歷練。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他,看他處家庭的能力;把九個兒子給他教,看他調眾的能力;然後再歷練各種政治職務,包括如何去面對各方來的使節,歷練後作國家的宰相時,已經孰悉各種職務,絕對不是把老百姓當白老鼠試驗。第二、他常常去向堯請教,所以也得到了堯為政的能耐。第三、堯最後傳給他為政的心法,叫作「允執其中」。

 

問:孔子如此的讚歎堯舜,但如果以孔子與堯舜來比較,結果不知如何?

答:孔子講「祖述堯舜」,就是講到辦政治,根本處就是堯舜,他們就是中國辦政治的典範。但這是孔子的客氣,其實如宰我所說,孔子賢於堯舜多矣,就好比堯舜是在地,孔子就是在天;有子也說,自生民以來,未有如孔子也;子貢也說,「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總而言之,孔子比堯舜高太多了,只可惜在當時沒有孔子施政的機會,如果楚昭王給孔子書社七百里地,我們就會看到一個非常有氣象的公天下出現。

 

問:堯舜跟孔子,他們治國真的能夠達到禮運大同嗎?如果他們這種治國的氣象,能夠抵擋像現今帝國主義的入侵嗎?

答:堯舜公天下本來就是禮運大同,就是說老百姓覺得根本就不需要政府。大家都很守規矩,就不需要交通警察;訴訟的時候,知道正理為何,就不需要法官;大家都能守望相助,就不需要控訴,不需要成立受害委員會,這些都是禮運大同的氣象。孔子就是有這種能耐,而且孔子有人才團隊。

用中的人會盱衡兩端,會看到時代的趨勢。所以雪廬老人說,讀古書不能食古不化,可是也不能趕時髦。古代的制度,現在不能用的就不要用,現代的奢靡、驕縱、浮華、說謊話、亂開支票,這樣的時髦當然不要趕,時代也未必全好,但是你要瞭解時代的進步,可是也要認知傳統的優勢。所以人們讚歎泰王,就是說他七十年來用和,而且他最殊勝的一點就是,他自己就是傳統與現代的橋樑,讓傳統跟現在交軌,而不是用現代否定傳統,與傳統格格不入,然後標榜時代,卻又說不出一個中心思想,也不知道時代前進的方向,這樣的入時代也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問:關於「允執其中」這樣的能耐,如何能「成己成物」?

答:「允執其中」就是相信並且抓住中不放,成己成物都要靠中,辦政治、辦教育是最能成物的,成物就是把人培養成人才,成物包括辦政治讓人們生活快樂,辦教育讓人們生命豐富,而本質都是中,讓人能從形而下的和通往形而上的中,最後能夠斷除煩惱,明心見性,得到心裏面真正的快樂。

 

問:《易經》上的乾卦九二爻的文言中提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就是說,人君領導的德行,跟此章的關聯是什麼呢?

答:「庸言之信,庸行之謹」就是說,平常說出來的話要有信用,平常的行為要謹慎,越是平常越要在意。能夠管住自己平常言行的人才是國家需要的幹才,因為國家幹才要注意動靜觀瞻,旁邊有人在效法學習,會影響風氣,不可以不謹慎小心。如果用的是那種隨便說、隨便幹的人,國家就非亡不可。但這與此章的中是不同的,中是說通達形而上來入形而下,知道趨吉避凶之道要有這些的經營,可是有這些的經營,未必能通達中。

 

問:《尚書》裡稱堯舜為明君,是否跟本章有關聯?

答:是的,中就是明的意思,用中的人才是明君,所以《尚書》裡面稱堯是「欽明」,稱舜是「文明」。明就是說他心裡面非常的清楚,不受煩惱物欲的影響,不受境界的繫縛,就好像我們坐在飛機上才看到下面各條路的狀況,一定要超越形體繫縛的時候,回來才能真正入世。用中的人同樣講孝順,可是他知道用孝來趨吉避凶,來通達人情世故,用孝來找人才,來經營風氣,這跟單純的盡孝道,如給父母洗洗腳,搥搥背,那是不一樣的。

 

問:這一章的內涵要怎樣用於日用平常呢?

答:我們辦家政,辦企業,辦事業,辦國政,不管是辦什麼,一定要對這個工作明白,就要透過好問來補充自己的不足。如要學技術,對方如果是專家來指導,有不懂的地方就要不斷的請教,透過好問,他那三十年的功夫,我們可能三個月就會了。如果不問,那永遠是我們的問題、障礙和無知。此外還要有聽話的能力,對時勢的觀察,對利弊得失的分析,有長遠的見地,又知道眼前要如何下手去做,此章對於日用品常有很大幫助。

 

問:有人說堯舜他們都是傳說中的人物,請問老師,歷史上真的有舜這樣的人物嗎?

答:孔子祖述堯舜,《尚書》裡面從堯舜開始,而且孔子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修春秋。如果真的沒有堯舜,那孔子刪詩書的時候應該刪掉。孔子講「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也。」意思是說孔子說話都要根據典故,典故足,我說話底氣十足,典故不足,我說話的底氣不足。孔子還說「書云」、「詩云」,孔子都引經據典,如果說沒有堯舜的話,孔子就不會說祖述堯舜了。很多歷史典籍都毀於戰火,再經焚書坑儒,經過朝代變化,很多的文獻都不足了,在孔子當時,可能接觸的典籍更多,更能夠瞭解以前的時代,他認為有堯舜,應該是有所根據的。再如現在有人批評劉備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假情假義,如果劉備是假情假義的,那為何諸葛亮、張飛、關公都看不出來呢?一千多年後又不在現場的我們卻形容的活靈活現,諸葛亮會為了一個假情假義的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嗎?我們現代人要有眼力明辨這些觀點。

 

問:隱惡揚善中的惡也包括近言,可否請老師再加以解釋?

答:邇言就是近言,包括聽到的格言、諺語,也包括你去請教對方,對方所告訴你的,有的人為你分析事情,有的人告訴你是非善惡,有的人對你歌功頌德,有的人在批評你,這些近言當中,會讓你瞭解很多的事情,明白事理,知道是非善惡,但是惡的近言要隱住。

 

問:此章是舜在辦政治當中把中道運用於民,對於辦教育來說,要如何運用於學生呢?

答:前面所舉的能知所知,就是中道思想的運用。能知,沒有自體性,所知,也沒有自體性,並不是否定能知所知,而是說你有所知,你才有能知,沒有所知就不會有能知,所以獨立的能知沒有。你教學生的時候,你要成為能知者,一定要在所知上成為能知者,所以教學生一定要教成明白人,絕對不可以教出糊塗蛋。再有,要把學生教成明白人,老師本身要是明白人,雪廬老人說,明白人還未必教出明白人,但是糊塗蛋絕對教不出明白人。我們現在的老師也要有傳承,不能把學生當成白老鼠實驗,要好好的在書本上、道理上去聽聞、去思維、去通達。這樣講書的時候才能夠活用書,否則把書講死了,讓人不辨方向,或者煩惱不能對治,或者沒有中心思想,或者只看眼前的利益,以小確幸為人生的幸福,這樣老師們其實都是沒有辦法真正利益學生,殊為可惜。

 

問:泰王在治理國政中,是無為而治還是用中恰如其分?

答:泰王應該不會用中,用中一定要有中的傳承,但是他懂得在入世的時候去調和,他不在乎他的名聞利養,不在乎他皇家的面子,雖然不是中,可是他有一點接近。他之所以能夠調和大眾,第一是他本身能夠以身作則,這樣去調和時大家才會聽;第二是不能自私,自私的人是不能調和的;第三是心存為公,他改善農業,設立獎學金,成立很多的基金會,救助醫治了很多的難民、窮人、病苦的人。所以要有調和的能耐、本質、品德、眼光、耐性,大家都接受他,他才能調和。泰國的軍政府政變那麼多次,爭名奪利,可是他出現的時候,大家都要收斂。一個國家一定要培養幾個這種人,在局面出現混亂時,如果沒有這種人出來,局面會更亂。《大學》上說,「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人才是真正的國寶,是國家的命脈和出路,比經濟更重要。

 

結  語

 

《中庸》這本書極不簡單,孔子這個人極不簡單,舜之所以為舜的理由是甚麼?叫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斯其所以為舜矣!」我們能不能像孔子這樣,三言兩語就說清楚,雪廬老人說,文學博士洋洋灑灑寫了五萬多字,還寫不到這個重點。我們果然知道了文化的美,文化的見地,文化的傳承,文化的內涵,文化的氣象,一定會把一個地方帶出它生命的泉源,它的未來,它的出路都是以這些文化來彰顯。(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