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期::孔學一隅-三字經簡說

三字經簡說(八)

解詩了風俗

學禮能立身

講易見天心

讀史知興衰

 

經文: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周轍東,王綱墜。

周武王因為紂王殘暴失民心因而起兵討伐之,建立了周朝八百六十七年的基業,是中國歷史上國祚最綿長久遠的朝代。周朝因為犬戎之亂致使平王東遷,建都洛陽後史稱東周。自此朝廷的綱紀法度衰落不振。諸侯國間為了擴張勢力而濫用武力發動戰爭。說客遊走於各國之間,為了功名利祿,以機巧的言論求取諸侯的寵信與任用,在東周時期蔚為風氣。東周始於春秋,終於戰國。春秋時期,五個大諸侯爭強作霸主;戰國時期則有戰國七雄稱霸爭雄。

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後,未及兩年就因病過世,成王年幼即位,由周公旦攝政。然而,武王其他兄弟對於周公有所不服,因而結合紂王之子武庚發動管蔡之亂,周公東征平叛將近三年之久,亂事平定後為了維持東方的勢力穩定而營建東都雒邑,命為「成周」,舊都鎬京則稱為「宗周」。

周公東征勝利之後,為了治理廣袤的土地與人民、維持國家的長治久安,周公實施了幾個重要政策,例如井田制度、宗法制度、階級制度和分封制度等,在此僅就和東西周裂變和春秋戰國的亂局最相關的制度說明如下:

 

一、分封諸侯 

周朝有兩次封建,一次是武王克殷後以鎬京為中心分封同姓宗室、酬報功臣及安撫遺民並以此爭取民心。二是周公東征後以東都雒邑為中心重整分封勢力和土地人民。基本上可分為四類:

(一)姬姓同姓親戚:例如周公之子伯禽在魯,武王幼弟康叔在衛。

(二)異姓功臣:姜太公受封在齊。

(三)先聖後裔:舜的後代在陳、夏禹後代在杞。

(四)殷商遺民:微子在宋。

 

二、階級及宗法制度

分為貴族、平民、奴隸三種階級。宗法制度則有大宗和小宗之別。

貴族階級必須受禮樂的約束,貴族包含天子、諸侯、卿大夫和士。天子擁有的國土稱為王畿。諸侯和卿大夫享有世襲的爵位並擁有土地,諸侯的土地稱封國,士大夫的土地稱采邑,兩者不但擁有土地權也有封地的統治權。士,接受文武合一的教育,出征打仗的是士,士雖然是貴族,但所持有的食田和俸祿是不能世襲的。

平民和奴隸是周朝社會的勞動生產主力。平民,多數為職業世襲的農民,少數為依附在貴族下的工商業者,但當時土地為貴族所有,農民因此必須向貴族供奉粟米、布縷和勞役。

奴隸的來源主要是戰爭俘虜或犯罪平民,和平民一樣是社會的勞動力,最主要的差別在於奴隸的人身自由,例如人們熟知的百里奚,就是秦穆公用五張黑羊皮換來的奴隸,翻身變名相。

周朝建立嫡長子繼承制以穩定統治權、減少爭權位的紛亂。然而當西周末年周天子率先破壞宗法制度,就預示了後來春秋戰國時期的倫常崩壞。

周朝的衰弱始自周厲王時期,周厲王即位後推行專利制,國都附近的山林川澤都收歸管理,人民必須繳納高額稅金方能進入伐柴、獵捕、採集,因而民怨連連。周厲王為了阻止輿論,下令只要有誰敢誹謗國君就處以死刑,人們只好對王室的貪婪剝削積怨在心但噤口不言,周厲王見此,竟高興的對召穆公說:「我能消弭百姓的毀謗之言,人們再也不敢有意見了。」召穆公說道:「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堵塞的河水一但潰堤必然釀成災害,堵塞百姓之口也將如此。所以治水要疏導河川,治民要讓百姓發表意見。周厲王不聽召穆公的勸諫,一意孤行,終究導致百姓的反抗,周厲王倉皇逃難。自此周朝進入長達十四年無國君,也就是所謂的周召共和或稱共和行政時期。司馬遷的《史記》記載此時是由周公(註一)和召公共同行政,和衷共濟,稱為「共和」。但根據後來出土的文物資料顯示,是有一個共伯名和的諸侯因為受到百姓愛戴而被請到王都代行天子職權,目前學界多以後者之說為是。不論真相為何,周厲王流亡在外過世後,代理者還政於周,擁立逃難在外的嫡長子即位,是為周宣王。

周宣王前期勵精圖治,史稱宣王中興,臺灣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即是記載著這段時期歷史的重要文物。但可惜周宣王在位將近五十年,後期耽於享樂、脾氣暴躁、殺戮無辜,積怨甚多。周宣王任內有兩個決策深深地影響了接下來的四百年歷史,一是將西邊曾被西戎佔領的土地歸秦國管理,並封秦莊公為西垂大夫,秦因此有了土地和官爵,晉升大夫之列。二是周宣王喜愛魯武公的幼子戲,執意命魯武公立戲為世子,武公過世後,戲即位是為魯懿公。武公的嫡長子一脈心有未平,武公的嫡長孫終究在懿公九年造反,謀殺懿公自立為君。周宣王於是率軍親征魯國,討伐魯君並另立新君。周宣王干涉諸侯國,廢長立少、以天子之尊率先破壞宗法制度,導致威信下降、自此諸侯有所不服,逐漸不從王命。

周宣王過世後,周幽王即位,幽王為褒姒傾倒,烽火戲諸侯只為搏美人一笑。且為了立褒姒為后、其子伯服為太子,而廢了申后及太子宜臼。申后的娘家父親申侯因此結合西戎攻入首都鎬京,幽王被殺,申侯立太子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然而戰後的鎬京殘破不堪,平王在鄭國、晉國、秦國等國的協助下東遷雒邑。因為護王有功,鄭國和晉國君得以擴張封地,而秦國躋身諸侯之列,鄭國因此成為春秋初期最重要的諸侯國,而晉國和秦國在此次的變革躍昇之後,於春秋時期相繼稱霸。然而,周王室卻封地縮減,且因為周平王涉及結合犬戎推翻父親,悖離周朝立國以來賴以維繫的禮樂精神,因此周天子的聲望下滑,於諸侯間的號令日漸難以推行。此即「周轍東,王綱墜」中,王綱墜的原因之一。

周王室東遷後,周平王駕崩時,魯國不前往奔喪。後來周桓王欲討伐鄭莊公,竟號令不了大國還被鄭莊公射傷,可見王命已不行。王命不行所引發連鎖效應是:列國接連爆發內亂,以下篡上時有所聞。諸侯國彼此兼併,例如楚國併吞了四十二國、晉國十八、齊國十、連魯國也併吞了九國……等。諸夏之國混亂,則蠻夷戎狄必然橫行侵擾中原。當時內有篡位弒君之事外有兼併掠奪之危,因此齊桓公、晉文公等建立的春秋五霸霸業對維繫崩壞中的東周秩序大有貢獻。

所謂的「霸」有四個意義:尊王、攘夷、禁抑篡弒、制裁兼併。尊王自然是尊重周王室;攘夷是驅逐防堵外族入侵;禁抑篡弒是指有某個國家發上以下弒上的篡位之事,則同盟諸國非但不承認,而且會出兵協助平亂;裁制兼併,同盟國間互不侵犯且若有遇到外敵入侵,彼此必須出兵相救。

霸業衰微後,諸侯國的大夫勢力崛起並進而篡位篡國,例如魯國的三桓之亂、田氏篡齊和三家分晉。周朝因此進入了所謂的戰國時期。

春秋時期,諸侯國間即便兵戎相見,多少還守信義和盟約,戰爭規模也不大,以車戰為主,戰爭侷限於貴族之間。但到了戰國時期,貴族階級崩壞,平民崛起,農民步兵成為主力,戰爭死傷慘重,例如長平之戰,趙國的四十萬大軍被秦國坑殺。

從春秋到戰國,眾多的封建小國在多次戰亂後變成少數幾個軍事國家,即所謂的戰國七雄:秦楚燕齊韓趙魏。但也因為社會秩序和階級制度的變動,促成了商業的發展和民間自由學術的興起。最亂的時代中,卻是百家爭鳴、中國思想史大爆發的時代。

 

經文:嬴秦氏,始兼并,傳二世,楚漢爭。

經過了春秋戰國將近五百年的變局後,到了秦始皇二十六年併吞了六國,建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帝國。但秦朝只再傳兩世就進入楚漢相爭的局面。

位在西陲的秦國的富強,有賴於來自東方的商鞅、張儀、范睢、呂不韋、李斯……等人。秦始皇從二十六年統一天下到三十七年駕崩,短短十一年間,除了焚書坑儒建長城之外,他還推行了郡縣制確立了此後兩千年中國版圖的大致輪廓。另外統一度量衡、建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制度,以文化統合百姓。但秦朝法令嚴苛、賦稅繁重,加上過度役使百姓,自然引發民怨,秦始皇一過世,各地勢力紛紛崛起,其中以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的楚漢相爭最為人所知,項羽出身楚國貴族階級,世世代代是楚國名將。但劉邦率先進入秦國首都咸陽,與百姓約法三章後在關中自行稱王,劉邦聽從張良的建議,封存所有宮室府庫,未有破壞。但項羽一到咸陽,即蒐羅婦女寶物並且屠城,一把火燒了所有宮殿,天下百姓對項羽大失所望。因此身邊有張良、蕭何、韓信等賢臣名將的劉邦,由此得以在這場爭戰中取得最後勝利。 

 

經文:高祖興,漢業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興,為東漢,四百年,終於獻。

劉邦建立了漢朝,是為漢高祖,開創中國史上第一個平民政府,建立漢朝統治大業。漢朝傳到了孝平帝時被外戚王莽所篡。光武帝劉秀復興漢室,稱為東漢。兩漢共四百三十九年,最後一任漢皇帝是被曹操挾持的漢獻帝。

漢朝大業包含文治與武功,在實際的武功上,漢景帝統一中原;在文治上,漢武帝將漢文化的發揚光大。西漢的文治思想,由賈誼率先提出,他提出教育太子、尊禮大臣、闡揚文教、移風易俗等的重要性,並提出治國由法律刑罰到禮樂教化的思想。漢武帝時採納董仲舒的意見,設立五經博士,大興儒術。漢代在天文觀測、造紙、地震科學、醫學等技術均已領先世界。但從漢武帝、昭帝、宣帝之後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元帝時昭君和番可知當時國力的日漸衰弱,成帝縱情聲色,哀帝寵愛男色,平帝九歲即位,這種種都促成了日後外戚王莽的篡位。在漢平帝之後,王莽自稱假皇帝代攝政權,並營造出將近四十九萬的官吏、百姓共同上書推舉王莽繼位為真皇帝。王莽建立新朝,但國祚僅短短十五年便被劉秀推翻。

西元二十五年,劉秀即位,是為漢光武帝,遷都洛陽,史稱東漢。劉秀登基後下令成立太學、尊崇儒術、提倡孝道並改革吏治。光武帝之後的明帝、章帝,史稱明章之治。但漢章帝三十一歲駕崩,即位的和帝年僅十歲,他的母親竇太后一族把持朝政,和帝長成後結合宦官驅逐竇氏的勢力,自此之後的東漢,一代復一代地陷入外戚漢宦官爭權的循環之中,根據統計,東漢從第四任漢和帝到第十任的桓帝,短短八十年經過了七個幼小的皇帝、四個太后,七個小皇帝只有四個有機會長到成年,這四個都利用宦官誅殺外戚。平均每十年政權輪替一次,每次都是同樣的外戚與宦官的惡性循環。

從桓帝到漢朝最後一個皇帝漢獻帝,這段東漢末年的時間裡,接連爆發黨錮之禍、黃巾之亂、董卓之亂,最後則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進入三國魏蜀吳的分裂。(下期待續)

 

備註一、春秋和戰國之名何來?

春秋:這是以孔子所作的春秋命名,在孔子之前的古史皆稱春秋,因為各國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舉行。公羊傳:春為生物之始,秋為成物之終,始於春成於秋。

戰國:孔子絕筆後稱戰國(源自劉向的《戰國策》),但因為這時候的諸侯毋須再畏懼孔子的春秋筆,從此戰禍不斷。

 

 

備註二、參考資料:

1.國語-周語

2.國史大綱,作者:錢穆,臺灣商務印書館。

3.另眼看歷史,作者:呂正理,遠流出版社。

4.始皇帝的遺產,作者:鶴間和幸,臺灣商務印書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