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期::專題研學-大乘百法明門論簡說

大乘百法名門論簡說(二十九) 拾肆、心所有法 | 根本煩惱(四)

正確思維緣起法

通達關聯無自性

苦因苦果觀待滅

涅槃生死等空花

 

經文:四、煩惱六者: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疑。六、不正見。


  前述根本煩惱第六不正見已畢,對治不正見要靠正見,正見才能夠讓眾生離苦得樂,外道也希望離苦得樂,但非因計因或者非果計果,甚至不知無明我執的行相,縱有多智禪定現前,也無法出離輪迴之苦。正見的關鍵,在於通達諸法實相破除無明我執,契入聖者的智慧。修學正見所要觀察的內涵,可以歸納為四聖諦:苦集滅道。四諦之下又各有四種行相,稱之為「四諦十六行相」,因為欲界及上界(色界、無色界)都有「四諦十六行相」需要觀察,所以總共是八諦三十二行相。

  四諦中的苦諦,在說明苦果;集諦是苦因;滅諦是苦因苦果的滅;道諦是滅除苦因苦果的方法。苦諦下四個行相:無常、苦、空、無我。第一無常,是指有為法必定有生住異滅的變化,若依照有部的看法(世親論師所著的《俱舍論》就是有部的思想),法本來沒有現在有是生,存在一段時間是住,產生變化是異,沒有了就是滅。這樣的認知與一般世間的看法相近,例如花草,從種子到生長開花,維持一段時間後發黃、凋零,最後花朵沒有了,生住異滅如是呈現。經部以上的看法不同,主張的是生異滅,法是剎那的變化,沒有自相可得,無法不變的維持一段時間,每一個狀態都存在一剎那,第二剎那出現時,已經與第一剎那不同,此一剎那之生同時可安立為住、趨滅,一剎那若是實體法則何能安立三種不同的名稱,不過是依據功能名言假立。諸法在前剎那時的狀態,在後剎那已不存在,後剎那已變化成另一種狀態,某一狀態只有在剎那中存在,這是細品無常的觀察,若說眾生皆有死,萬物終將敗壞,那只是粗品無常。

  第二個行相是苦,眾生受無常所逼故苦。一般人以為,人生有苦有樂,怎麼可以說只有苦?苦也因為無常而會轉為樂,又怎麼可以說無常的本質是苦呢?因為快樂會被無常所破壞,比如許多的盛況、很大的事業,到老或死亡就無法維持,失去後的痛苦,又遠大於得到時的快樂,此其一。其二,某一時期的痛苦消失、快樂出現,其實只是另一個階段痛苦的開始。例如久站感覺到辛苦,坐下以後站著的苦消失,但坐著的苦卻慢慢開始出現。又例如小孩時期的痛苦消失,變成了青年,青年的苦開始出現;員工羨慕老闆,等自己成為了老闆,發現老闆也有許多的煩惱,三界就是如此,似乎有樂可得,其實只是不斷地在轉換吃苦的境界而已,佛也不反對有樂受、喜受、捨受,只是它們本質上都被無常所逼,是苦,唯有苦因苦果的離開才有快樂。

  苦諦下空及無我的觀察,無論是小乘部派的常一自在我空、獨立實有我無,或者大乘佛法的四大本空、五陰非我,都應該是道諦而非苦諦。提婆論師所論的苦諦,是「無常、苦、不淨、無我」,不淨所以苦,無我的意思是不能自主,我們在生老病死中都無法自主,被業所繫縛的眾生,哪裡有可以自主的我,所以是真苦。
  印度是因明邏輯很強盛的民族,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對於如何修行才能解脫,充斥著各種外道見解,能言善辯,所謂六師九十六種外道。四諦十六行相的觀察,分別都可以用以破除不同的外道見解。

  苦諦下四行,可破除外道執苦為樂,執無常為常,執不淨為淨,執無我為我的錯誤看法。

  集諦的四行相:集因緣生。集就是收集,造成苦果的苦因是收集和合而來。惑業的和合產生了苦果,苦果本身其實也是一個和合相。例如生病,苦因來自長年的飲食不節制、作息不正常、觀念不導正,生病後的服藥、行動不便、疼痛、煩惱等許多行相,合稱為病苦。果報既然都是和合而成,在因地和合時一定要好好講究,善業是一個人做還是團隊做,是經過思考或者粗心大意,是抱著歡喜心在做或者懷有不滿,都會影響所結成的果,這也是人有富貴窮通差異的原因。集的觀察可以破除外道唯一因的說法。

  集諦下因的觀察可歸納為六:相應因,俱有因,同類因,遍行因,異熟因,能作因。相應因就是心王與心所的相應造作;俱有因是心王與心所互相輔助。此二者都是在觀察心王與心所間的體用關係,因為心王與心所的相應與彼此輔助,能造作出未來的果。比如心王緣可愛境,使心所生貪,感應來世無財的果報。

  第三個是同類因,自種感自類果稱為同類因,即造作等流。比如過去生樂善好施,這一生也樂善好施;過去生樂善好施,這一生富貴則不是同類因,因為二者行相不同,領受等流不屬於此處的同類因。

  第四遍行因,造成苦果的十使煩惱遍行苦集二諦。苦諦下具足十使煩惱,集諦下也有七使,觀察這些煩惱會造成苦果,稱為遍行因。

  第五異熟因,是指會造成異世而熟的因,比如今生造善的引業,能夠使我們來世投生天道或者人道,十二因緣就是在說明異熟的緣起,探討的是引業不是此生的滿業。

  最後是能作因,根塵為能作,識是所作,根塵和合有力生識,當我們的身體接觸外境時,會產生什麼樣的心理作用,這樣的觀察稱為能作因。因的觀察,可破除外道執苦無因的說法,如裸形外道。

  集諦下的緣,是觀四緣能生苦果,以緣的觀察,來了解苦果為何生起。四緣是親因緣、所緣緣、等無間緣、增上緣。緣的觀察,可以破除數論師自性變化苦樂的思想。印度的數論師認為,有一個自性變化苦樂給神我受用,修行就是讓神我發覺自性的引誘,這個自性就像害羞的姑娘,被男人識破奸計以後,會慢慢收起來,不敢再變化,如此神我就解脫了。緣的觀察就是破除有自性變化苦樂的看法,苦樂來自於各種不同的緣,不是自性的變化,而依靠神我的概念去修行,縱然不受誘惑也不能解脫,因為始終有一個「我」。

  集諦下的生,是觀察苦會不斷地生,所謂身後還生後有苦。苦會不斷地生,並不是一個業可以感多次果,業只有一次感果的功能,所以惡業感苦果、善業感樂果的功能出現後,便不再感果。苦多次生,是因為惑(無明我執)不除,就會繼續滋潤其他惡業,或者讓有情再造新業,是故苦果無有窮盡。

  既然業因感果只有一次性,學佛之人若遭遇逆境,要懂得觀察逆境的恩德,因為惡因只能靠果報成熟才能消除,沒有其他的方式。修行時能感苦果最好,就像生病正好碰到名醫,可以輕鬆解決病苦。修行時的善心與智慧,可以讓苦果的解除變得很簡單,如戒賢論師的病痛以及高僧大德所受的迫害,對他們來講很簡單,對我們來說就很複雜了。生的觀察可以破除苦是大自在天生的外道見。

  滅諦所攝的四行相:滅盡妙離。第一個滅,指苦因苦果的滅,破除以為根本沒有涅槃的外道見,涅槃就是苦因苦果的滅,其實涅槃包括諸果滅,不是煩惱滅而已。

  第二個是盡,意思是輪迴的五蘊窮盡,五蘊是盛苦的器具,外道所認為的解脫,仍保有輪迴的五蘊,比如證得色界天美好的形象,以為這就是解脫;或者證得無色界天,只保留了受想行識的意想身,一片空蕩蕩的境界中,好似解脫。其實這些都不是解脫,解脫是輪迴所攝的五蘊必須窮盡,滅諦所攝的盡,可破除外道認為有漏身是解脫的宗派見。

  妙是指安樂的體性,苦因苦果的滅才是安樂的體性,除此以外一切的安樂,都是以痛苦為本質的安樂,理由如前苦諦所說。外道見認為某些快樂的境界是解脫,比如仙人在山上修行,清心寡欲是解脫,其實不然,因為執我未破,苦因苦果未滅,用我相去受用一時的安樂,都只是以苦為本質的樂。

  最後是離,離是就輪迴的現象來說,當被輪迴所攝的五蘊身窮盡,就離開輪迴的現象。沒有眾生的五蘊,哪有輪迴的現象?輪迴的現象可以永離,破除解脫後仍會退轉的宗派見。

  道諦下的四面向:道正迹乘。第一個道就是無我的修學法,以此為因,能至涅槃的果,涅槃即前述的滅諦。此處指出無我的修學法能滅除苦因苦果,真正解脫痛苦,破除認為根本沒有解脫道的外道見,他們認為痛苦永無止境,雖然有時可以壓伏,但是又會出生。

  正是說道品非顛倒法,破除認為證得無我不是解脫道的宗派見。例如數論師認為神我脫離自性才能夠得到解脫,此中仍有一個我去解脫,與佛法所說無我才能解脫不同。

  迹,指道品是聖人行處,只有無我的修學法,才是聖人的行處,破除誤認禪定修行是解脫道的看法。無論禪定功夫多高,神通多廣大,都不是聖人的行處。滅諦的滅盡妙離都是在說明修學無我所能達到的目的地,道諦的道正迹乘都是在講修學無我的過程,但著重面向不同,迹與道看似相近,第一個道著重在過程,是真正能通往涅槃的過程;第三個迹著重在聖人所行。

  最後一個是乘,修學無我的過程能幫助行者達到三解脫:空、無相、無願。所以道品不但是聖人的行處,道品也可以幫助行者達到三解脫,聖人的行處凡夫也可以走,這是凡聖的共法,當凡夫走的路跟聖人一樣時,就是一個能夠成為聖人的凡夫,此人的命運將不可限量。

  苦集滅道四諦,苦諦的四面向是四個法去分析,為何世間的真實相是苦。集諦、滅諦、道諦都是就一個法(一個狀態)的四個面向去觀察:(集諦)苦因從何而來?(滅諦)涅槃的行相是什麼?(道諦)什麼樣的修行過程可以證得涅槃?

  每個人都想解脫於痛苦,也都在追求他自以為的解脫,富貴榮華是解脫?禪定是解脫?順境是解脫?預知時至是解脫?預測世間的吉凶禍福是解脫?結果居然都不是,可見四諦十六行相的觀察有多麼的重要,也唯有四諦十六行相的觀察,才是真正的破外道顯正法的觀察,所以禪宗說:「貴爾見地,不貴爾行持。」正見生起,祖師的位置就傳給你,不論輩份,不論出身。行者修此十六行觀,能夠觀察明白,即得正見,這才是佛法最核心的想法,有這樣的正見才是真正的內道弟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