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期::孔學一隅-論語簡說

論語簡說(二十九)— 子貢問管仲 憲問第十四 — 十八

千秋功罪難論斷

一字褒貶春秋筆

就事論事不袒護

知我罪我在春秋

 

經文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


 
 
 

前言

論人難,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有言「千秋功罪任憑說」,功罪沒有準則,一般論歷史人物的時候,都沒有很客觀、公正的言論,或者顛倒黑白,或者我假理想,甚至有言「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演變至今,諸邪見橫行,誰能一秉公心為天下蒼生找後路,誰又能從大局著想、從客觀處來論呢?孔子作《春秋》「一字之褒、一字之貶」,可以分辨清楚一個人的善惡,如此才懂得趨吉避凶,才是真正改變命運之道。

消文

  子貢問:管仲不能算是仁者吧?當時齊桓公殺了公子糾,管仲不但沒有為公子糾殉死,反而當了仇人齊桓公的宰相。孔子說: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匡正了天下,人民到今天還受用他賜予的好處。如果沒有管仲,恐怕我們早已被夷狄統治,外相是披頭散髮,穿著向左襟扣的夷狄之服,成為文化落後的民族。管仲哪裡會如百姓一般見識,為了守著小節小信,自殺於山野田間的溝渠,而沒有功績可以被人知道呢!

章旨

  子貢說管仲不為其主人而死,又輔佐仇人,此舉不仁。孔子聽聞而申論管仲的功業,嘉惠天下後世者至大。華夷之防,事關百世,不可以小節而廢大德。不但消解子貢的疑慮,也為後儒論人論事立下準據。

釋義

△ 子貢何以有本章之問?
  因為管仲是名聲響亮的大政治家,助齊桓公稱霸,表面看來有種種事功,利益齊國、利益天下。可是,他內心是不是賣主求榮呢?才有子貢這一問。不但有子貢這一問,還有前一章的子路之問。管仲是仁者嗎?利益天下蒼生應該是仁者,可是,如果就賣主求榮的那一分,管仲是仁者嗎?相同的問題子路也問過,說明評斷人物很困難。「千秋功罪任憑說」,可是到底誰來抉擇呢?今天有孔子的經學見地來做抉擇的時候,就可以少走許多冤枉路,避免很多的失誤、過錯。

△ 子貢對管仲評價為非仁,理由為何?
  其一,「桓公殺公子糾」,公子糾是管仲的主子,管仲不但不能為主子而死,還去做仇人的宰相,「又相之」是詩眼,公子糾被殺,管仲不但苟活,還到仇人的底下當宰相。 前一章子路只是說桓公殺公子糾,而管仲沒有殉節,是不是不仁?這一章再加上「又相之」,比子路探討得更深,而且歷史的情形也是這樣。

△ 桓公殺公子糾的歷史背景為何?
  齊僖公有三個兒子,大兒子齊襄公,二兒子公子糾,公子糾的母親是魯國人,三兒子公子小白(齊桓公),公子小白的母親是莒國人。齊僖公替公子糾找了管仲跟召忽輔佐,為公子小白找了鮑叔牙輔佐。小白在當公子的時候,就懂得跟國家的重臣像是高傒、國氏往來。
  齊僖公之弟生子叫公孫無知,齊僖公很喜歡他,讓他出入、服裝、車馬都比照世子。可是公孫無知跟世子處得並不好,齊襄公繼位的時候,就把公孫無知的待遇廢掉。
  齊襄公人品差,妹妹嫁給魯莊公,魯莊公來齊國時,他為了獲得妹妹,灌醉魯莊公,叫公子彭生把魯莊公勒死,為了要賠罪魯國,又把公子彭生殺死。此人不但亂倫,而且喜怒無常,常說謊話。一次派連稱、管至父去葵丘防守,他們問:「什麼時候可以回來?」襄公正好在吃瓜,便說:「第二年瓜熟的時候。」(瓜期而代)
  第二年不讓他們回來,連稱、管至父就跟公孫無知聯合,乘著齊襄公打獵的時候圍殺他。當時鮑叔牙就帶小白到莒國避難,等到公孫無知殺了齊襄公,齊國大亂,公孫無知繼位的時候,管仲跟召忽保護公子糾到魯國去,所以,公子糾在魯國,公子小白在莒國。
  後來,公孫無知暴虐無道,當國君只有幾個月,就被雍廩殺了。高傒、國氏派人到莒國叫公子小白回來繼位。公子小白從莒國回齊國臨淄,公子糾從魯國回去。小白先出發,公子糾後發,公子糾身旁的管仲帶著部隊兵圍射殺小白,剛好射到小白的皮帶帶鉤,小白連忙咬舌出血,管仲不疑有他,以為小白已死,於是慢慢地出發。想不到公子小白連夜趕進臨淄,高傒、國氏擁護他為國君,名分已定。
  公子糾到齊國的時候,發現小白已是齊桓公。兩國就展開一場大戰,小白把魯國部隊打得大敗,並且切斷後路。
 
△ 管仲返齊經過
  開始談判,當時,魯國的賢臣施伯跟魯莊公說:管仲是大才,如果能被魯國用就用,如果不能被魯國用就要殺! 
  還沒徵詢管仲的意見的時候,齊國的使臣公孫隰朋來到了魯國,公孫隰朋是具有才智者,他跟魯君說:公子糾是我國君的兄弟,我國君不敢殺。但是你們魯國如果不殺,我們就要兵圍魯國,且你們魯君的後路已經被我方切斷,魯國恐慌,就把公子糾殺於生竇。
  魯君問施伯該如何處置管仲,施伯答:放管仲。因為鮑叔牙和管仲是好朋友,如果處置了管仲,鮑叔牙執政會為友報仇,魯國不需要捲入這場兵災。於是就把管仲、召忽送回齊國。
  管仲出,立刻知道魯國會後悔,定有追兵。於是編了一首軍歌,讓大家士氣高昂,一天就趕兩天的路。果然,魯莊公、施伯一想不對,派兵來追,管仲、召忽已經進入齊國境內。
  有一家的說法是召忽在魯國自殺;有一家的說法是召忽在齊國自殺。

△ 歷史上公子糾乃魯國所殺,子貢為何說桓公殺公子糾?
  這就是春秋筆,春秋筆誅心。這一章齊桓公是借刀殺人,他是主謀。在《左傳》的「魯莊公九年」,或者《史記》的〈齊國世家〉,都有講到這一段。

△ 本章從何關鍵字眼論管仲仁與非仁?
  「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貢論管仲「非仁」,孔子論管仲是「仁」,關鍵在「又相之」!子貢認為管仲忘恩負義、貪功忘義,不但不為主子死,還「又相之」,到仇人那裡去當宰相。孔子就從「又相之」的「相」講管仲是仁。 
  孔子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孔子從管仲做齊桓公的宰相開始說起,說管仲做齊桓公的宰相就是仁,而且是大仁!他稱霸諸侯,成為諸侯的老大,天下從此而導正,老百姓到現在還受到管仲之恩賜,包括孔子都受管仲之恩賜。由於管仲聯合諸侯抗夷狄,維護周天子,維護華夏文化,所以孔子那時,未成為夷狄之人,未用夷狄的風俗與服飾。

△ 桓公重用管仲的因緣為何?
  話說「管鮑之交」,關鍵人物是鮑叔牙,鮑叔非常了解管仲的賢能。一起做生意時,管仲拿得多;一起打仗時,管仲先撤退,鮑叔知道管仲家境貧窮,知道管仲有老母親要養,所以始終善待他,不曾有怨言。所以管仲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
  齊桓公咬牙切齒地想殺了管仲,鮑叔牙說:如果想要齊國富強,就用我和高傒、國氏;如果想要整頓天下,就非用管仲不可。從中可以看出齊桓公是一個納諫、志高義廣、不計前嫌的人,有霸主的氣度與心胸。後來,管仲坐囚車到了堂阜,鮑叔牙親自接見,並讓管仲戒齋沐浴,齊桓公也戒齋沐浴,兩人相見,齊桓公用非常隆重的禮儀讓管仲拜相,做執政大夫,而後齊國大治。

△ 齊國大治的原因是什麼,何以能夠一匡天下?
  《史記》記載,管仲稅法公平,徵稅的主要用途是救濟貧窮與養賢,但這還不是齊國真正大治的原因。
  齊國大治的原因是管仲懂得用人薦才,公孫隰朋的言語和外交禮儀的行持我比不上,委任他當外交部長。甯戚擅長開墾荒地、建築城牆、收聚人口,在我之上,聘他做大司田,就是農業部長。王子成父治軍嚴明且不怕死,能夠保家衛國,請他做大司馬,就是國防部長。賓虛無,能夠判斷案情,公正、廉明,而且不畏權貴,請他做大司寇。東郭牙,敢冒犯國君勸諫,能把問題說到恰到好處、導正國君的錯誤,請他做大諫官。這些人專長都比我強,但是本事不如我。換句話說,慎選總理跟行政院長不是用專長取勝,是靠用人的本事,齊國大治靠的是人才團隊。

△ 霸主的形象為何?
  「霸者,伯也。」諸侯之長叫「伯」。《黃氏日鈔》說:當國王、天子的朝政沒辦法推展的時候,由「伯」去主持。後來「伯」聲音一轉轉成「霸」。「霸者,把持也。」邢昺《疏》引鄭康成說,轉成「霸」的意思就是天子衰弱,諸侯稱霸,把持朝政。政教從諸侯出,不是從天子出。

△ 桓公與其他春秋霸主的不同處為何?
  春秋五霸中,齊桓公這一霸最好,齊桓公的霸主是「正而不譎」,就是正直不耍權謀,其他的霸主是「譎而不正」,就是耍詐而不正直。例如齊桓公在葵丘會盟的時候,是大家朝拜周天子。而晉文公的踐土之盟召周天子來,以臣召君。所以,孔子才會說:以臣召君,不足為訓。

△ 孔子所在的年代管仲過世已久,人民真的還受其賜嗎?
  春秋五霸當中,齊桓公這一霸讓大家至少心目中還有周天子,不會互相侵犯。家裡面,兄弟如果還有父母親,至少維持表面的和平,如春秋時期,至少還維持天下的安定,沒有夷狄的入侵,不用被髮左衽,維持了中華文化與習俗,都是受管仲之賜。

△ 被髮左衽形象及意思為何?
  被髮是夷狄的髮式。「左衽」就是左扣衣襟,夷狄是左扣衣襟,我們漢人是右扣衣襟。披髮左衽也就是變成夷狄了,即君不君、臣不臣。因為夷狄不講究禮儀,沒有長幼、上下、尊卑。在《論語正義》裡面說,夷狄如果打入中國,必變華夏。華夏的風俗文化一定變調。如果一個民族,風俗、文化、服裝都被改變,等同於滅亡。

△ 匹夫匹婦的形象為何?
  當時齊國的首都臨淄城,據說人口將近百萬。《白虎通》裡說,庶人「匹夫匹婦」,也就是一男一女互相匹配,守著自己的家庭,過著恩愛、幸福美滿的日子,這是一般的普通人,沒有什麼德能夠播於一方。

△ 古今匹夫匹婦的不同處為何?
  古代的匹夫重然諾,「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說話算話。而且,行為一定有恆心,最後一定有結果。雖然不知道變通,可是人不錯。古代的匹夫匹婦是能夠誠信地來守住人格。現在的匹夫匹婦不行了,是非紛擾,成天打官司,律師請不完。

△ 從本章中可得知,管仲的事功,最重要處為何?
  管仲真正的事功不只是讓齊國國富民強,而是讓齊桓公跟諸侯會合,穿著文人的衣服,不以兵車相見,維持天下的安定。
管仲帶領諸侯去朝見周天子,心目中還有周天子,這是所有霸主裡面態度最好的。
  當時周朝發生外患,管仲平定犬戎。周天子非常高興,要以上卿大夫的禮接見管仲,管仲謙讓三次,堅持不要。周天子改以下卿的方式接見,管仲才勉強接受,可見他很懂得分寸。
齊桓公當霸主到後來,想以天子之禮祭泰山、祭地、祭天,阻止他的就是管仲,而且管仲對國君懂得忠告而善道之,能善巧方便的勸諫。

△ 管仲與召忽同輔佐公子糾,召忽殉主的理由為何?
  《管子‧大匡篇》裡召忽跟管仲說:主子被殺已經夠羞辱了,今天魯國還要再用我,更增加我的恥辱,因不想以恥辱過生活而選擇自殺。並言:我是死臣。可是召忽從來沒有責備管仲沒有循主而死,反而對管仲說:我是要盡死,而你是生臣,你一定可以幫助國家、幫助齊桓公稱霸諸侯,維持天下的安定。劉寶楠《正義》:召忽言,我是受齊僖公的命令輔佐公子糾,從來不會改變,而我奉公子糾,公子糾死了,我也不敢再偷生。這是召忽死的原因,每個人都有自己做事的根據點,召忽既然盡忠職守,當然是仁心。因為仁是全德,忠是仁的一部分。

△ 管仲與召忽同輔佐公子糾,管仲不殉主的理由為何?
  管仲與召忽共同輔佐公子糾,管仲說:若社稷被破,國家祭祀的壇被滅了、宗廟被滅、祭祀被絕了,那我願意死。換句話說,國家滅則管仲滅,國家存則管仲存,管仲是與國咸休,他若死對齊國不利,活則利齊國。管仲是為為了國家效命而活,最後的事功也證明他是為大義而活。

△ 到底召忽對還是管仲對?若管仲才是對的,難道召忽錯了嗎?
  管仲是安天下之才;召忽是盡人臣之忠,兩者中沒有對錯。只不過,管仲的事功比召忽大得多。
  劉寶楠的《論語正義》言,如果有管仲的才情、有管仲的事功可以不死。否則,還不如召忽的守節。
  《集解》說,公子糾那時還沒當上齊國的國君,所以召忽跟公子糾嚴格來說,還不是君臣關係,談不上什麼君臣大義。所以,管仲不死,也不足以深責備;召忽死了,也不足以很深的嘉勉。再則,管仲也沒有背叛齊國,公子糾並未當到齊國國君,君臣之義還沒有達到,今天管仲只是沒有為公子糾死。而管仲還為齊國闖出一大事功,尊王攘夷,維持華夏文化的正統,沒有管仲之力,誰辦得到?
  孔子跟子路說「如其仁,如其仁」,管仲就像召忽之仁,孔子讚歎管仲,也沒有反對召忽。

△ 召忽何以為仁?其立論點為何?
  召忽忠於齊國,忠於齊國當中,他特別忠於公子糾,這是他為仁的地方。魯國的施伯要用他,他選擇自殺,可見他是為了齊國,忠於齊國,忠於主子,當然是仁。

△ 本章如何看出春秋之志,以及孔子讀歷史的眼光?
  春秋之志有三個重點,第一個是論心,管仲跟召忽都是心存社稷,而一個選擇生,一個選擇死。第二個是論公,論公則管仲更有公心,管仲是重在安定天下。第三個是論後世。管仲更是在後世有功,民到於今還受其賜,沒有管仲,我們都要被髮左衽了。孔子的春秋之志就是從大處著眼。
孔子讚歎管仲,也沒有否定召忽。孔子重視大義,可是孔子也重視節操。

△ 本章有哪些處是春秋筆法?
  像桓公殺公子糾,就是春秋筆,雖然是魯國殺,但真正的背後主謀就是桓公,這叫做借刀殺人。還有,從「又相之」當中,孔子是從公上論、從心上論、從後世論,管仲都禁得起考驗。

△ 由本章可知人難論、仁難知,吾人該如何論人論事?
  雪廬老人說,要多多地依聖言量,也就是聖人的眼光、見地。多讀《論語》,《論語》是十三經的精華與門戶。

△ 學得論人論事的本領,對我們到底有何好處?
  可以練眼力、練見地,知興衰、知禍福,可以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人才,什麼才是我們真正要擁護、依靠、發揚、真正要走的方向。其中包括命運的改變、趨吉避凶,人生的

好處通通都在裡面。

總結

  首先,召忽不事二主,這樣的品德是我們應該要佩服的。
  其二,管仲的才情跟事功,是我們要隨喜的。
  再來,論歷史的時候,要像孔子一樣「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論心、論公、論未來。
  有大德說:「有千古的見地,才有千古的品格;有千古的品格,才有超方的學問;有超方的學問,才有蓋世的文章。」文章一定從學問來,才能架構清楚,內涵豐富,而學問一定從道德來,有道德學問的文章才可觀。道德一定從見地來,懂得吉凶禍福,知道對未來、對子孫、對國家、民族都好,有見地才會尊重、弘揚道德。 
  了凡先生論人的善,不只是要論現行,還要論未來、論久遠,論流弊、論天下。雪公老師說,論人要論公心、論事要論大局、大體。為人處世有這樣的眼光跟心胸,有這種見地學問的時候,命理學對你是不定的。


問答

問:《論語》當中,亦有貶損管仲非仁的篇章,難道這是前後顛倒、次序錯亂嗎?我們應該如何理解?
答:孔子在其他章有說管仲的不好,例如,管仲的氣度太小、奢侈僭越,排場跟齊桓公一樣。此是就事論事,不夾帶個人恩怨,不以偏概全。就本章,孔子讚歎管仲胸懷大局、尊王攘夷、維護文化。

問:究竟桓公與公子糾到底誰是兄長?
答:這是注解上的問題,「二程」在解釋此事時認為只有一種說法可以通,就是齊桓公是哥哥,公子糾是弟弟,所以哥哥殺弟弟可以,否則就是以下犯上。
可是這樣的說法沒有依據證明。《史記》裡只有說,齊國內亂時,公子小白跑到莒國,公子糾跑到魯國,這樣而已。 
  《論語》完全就公子糾跟公子小白要回國的時候,公子小白是被大臣召回去,而公子糾在路上兵圍小白。再來,管仲去輔佐齊桓公的時候,孔子是在論大局,君的名份已定,管仲以臣子的名份來穩住齊國,維持天下安定、維護文化道統。五倫中,君臣為大倫。

問:現今社會講究的是兼容並蓄,尊重多元文化,是否也要包容這些外來文化呢?
答:外來文化也有其可觀之處,然若提倡功利,重視慾望,則非所攝取之處。多元文化一定要有中心思想,要能吸取精華、去其糟粕。

問:夫子教我們評論一個人是否是仁者,要看他處世發心,如果發心為公即為仁,發心為私即為不仁嗎?
答:仁是全德、是總相,包括很多的德行在其中,仁最強調的是動機,其次是做法。動機雖然藏在隱微處,可是在事相中會表現出來,「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動機是隱藏不住的。論管仲,從他私下跟召忽的對談,他後來的事功,他對君主的建言,都可以看出他是心存天下、尊王攘夷、維護正統,嚴防華夏跟夷狄之分。

問:孔子在其他篇章評價管仲不夠儉約,且管仲的理念「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與孔子的「去食去兵」理念衝突。這樣看來孔子對他的評價應該是褒貶不一,稱他仁人是否讚譽有點過了? 
答:孔子是就事論事。就「又相之」來說「如其仁」,管仲的「相」是要「匡天下」,維護華夏,就這一點,要肯定他。至於管仲所說有些立論不對,那是他見地不到。像子貢跟孔子的見地有些不同的時候,也不妨礙子貢是大賢,這是要慢慢修正,不是一蹴可及、一次到位的。

問:鮑叔牙和管仲誰的境界高?
答:管仲高。因為管仲能夠維持齊國、匡正天下,鮑叔牙沒有這個才能。而且鮑叔牙容不下小人,管仲可以跟小人相處。齊桓公身邊有易牙、豎刁、開方三個小人,終其一生,管仲從來沒有跟他們對立。因為他知道齊桓離不開這三個人。而齊桓公也知道要任用管仲,但管仲一死,齊國就內亂,齊桓公就是亂源。

問:史上定位管仲為法家代表之一,這與孔子視管仲治理齊國的作為是仁的看法是否有衝突?
答:姜太公在治理齊國的時候,本來就是依法來治國,所以效果快。可是周公跟伯禽說,縱然齊國以法來治國,一時會強盛,可是魯國依禮來治國,會存在久。果然如周公所說,齊國被田氏篡位以後,魯國還可以相續十代。所以,不要看一時的成功,要看以後的發展。
管仲用嚴刑峻法,犯罪的時候斬手斬腳,齊國市場上到處販賣假手假腳,其實要像孔子從禮上、道德上去導民,這也是齊國不及的地方。

問:唐太宗開創了貞觀之治,即便是有公心及對後世有事功,但卻是通過玄武門兵變殺了自己的兄弟,當上皇帝,應該如何評價呢? 
答:唐朝之所以有天下,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勞,唐高祖李淵是坐享其成,按判斷,李淵應讓李世民當國君,但李淵竟然先立建成為太子,建成容不下李世民,想置他於死地,終於發生玄武門之變,唐高祖就不得不讓位給李世民,而且天下本來就是李世民打出來的。所以,錯誤點是從唐高祖李淵開始犯起的。這跟公子糾、公子小白要回來繼位不一樣。

問:孔子稱讚管仲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可是,孔子又說「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如此看來,夷狄也不錯? 
答:這是就事論事。「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在孔子那個時候的霸主,已經沒有把周天子放在眼裡,只是聊備一格。所以,「不如諸夏之亡也」還不如夷狄就是一個國君,只是就這個立場來論。

問:孔子稱讚管仲,但是也沒有貶低召忽,有注解說到,魯國有個地方叫做「溝瀆」,相傳就是公子糾被殺的地方,那最後,孔子講「莫之知」,是講召忽之死,不如管仲之生。請問這樣的注解是否可采?
答:公子糾被殺的地方叫做「生瀆」。公子糾被殺,召忽並沒有在那裡自殺。有一種講法是召忽跟管仲到齊國境內的時候,召忽自殺,死在自己的母國,故不必有太多的聯想。不管召忽在哪裡自殺,他不是「匹夫匹婦」的自殺。召忽是奉齊僖公之命輔佐公子糾,主人死了,就算回到齊國,也不忍偷生,因為有辱齊僖公的使命。這跟匹夫匹婦為一點點小信用自殺於溝瀆大不相同。

問:本章孔子在回答子貢的時候,比對回答子路還更加嚴正,甚至針對子貢沒有看見管仲德業的這個過失來闡述,這個注解的推論是否正確?
答:子貢以「又相之」來問孔子,孔子並沒有責備子貢,孔子也是就「又相之」來論管仲的仁,從「又相之」看出師生見地不同。

問:無論是論人或論仁,也都是就事論事嗎?
答:當我們看不到他的心的時候,可以從事項中去分析、討論,因為心是很難知的,除非像孔子這種有經驗閱歷的聖人,「知幾其神乎」、「有顏回者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有這種眼力,則另當別論。其餘的就是要從經學的見地下手,分析事相,最後「人焉廋哉」。舉例來說,管仲如果是一個貪名圖利的人,在周天子以上卿大夫之禮待他的時候,管仲應該自得意滿而接受,可他堅持不要。而且齊桓公當以霸主的身份自得意滿的時候,管仲要他謙讓。周天子的王臣來時,曾經跟齊桓公說,你年紀老大不要下拜,管仲在旁邊說要下拜。甚至齊桓公要以天子之禮去祭天、祭地、祭泰山的時候,管仲都想辦法去諫止他。可想而知,管仲哪裡是志在功名利祿、偷安苟活、貪名圖利之輩呢? 

問:同一個學校由許多教職員工組成,彼此有文化差異、價值觀的衝突。今晚這一章對學校維護文化正統,人才選用,有哪些啟發?
答:雪廬老人說,讀歷史要從前因後果去推論,如果他的動機對、事相對、做法對,後面會結出好結果;反之,動機錯、做法錯,又不肯修正,後面果報會顯示出來。懂得這樣讀歷史的人,能夠有見地去修正自己,去斷惡修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