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期::孔學一隅-孔門心法—中庸之道
孔門心法—中庸之道(九) 第七章 何者才是真智慧?
雖云人貴是自知
若無學習亦難生
皮毛自知到究竟
至聖與佛真自知
前言
這世界上聰明的人不少,認為自己很有智慧的也大有人在,孔子所在的春秋時代,更是高人輩出;袁了凡先生亦云:春秋諸大夫,見人言動,億而談其禍福,靡不驗者,左國諸記可觀也。然而孔子說,世間人以為自己有智慧,卻受誘惑而入陷阱,不懂得避開災禍。到底什麼才是真聰明,怎麼樣才是真智慧,就在本章見分曉。
科判分析
第七章還是在《中庸》的第二部分,即分別顯示中庸的修學法和義理。
第六、七、八、九章,也可以合成一章,完整的講「用中」的概念。中道思想是我們文化的核心,以此為政,此人必是明君聖主,能帶來國家的太平及人民生活和生命殊勝的內涵,也是國家民族命脈之所在。第六章讚歎舜是個辦政治能用中的人,這一章是反面感嘆一般人都受名聞利養之惑,就算學中庸也不能守,因無法往上學而退轉。
第七章的架構是「反嘆受禍不守」,「受禍」是指很多人雖然培養了世俗的學問、能力、才華,但都被引誘到名聞利養的陷阱裡,而受到大災禍,甚至培養得愈高,受害愈深。「不守」是指學道的人雖然學習中庸,但擇而不守,大都撐不久。
釋義
經文:「子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孔子說:一般人(指不學習中庸之道的一般民眾和卿大夫、國君、天子)都認為自己是有智慧的,可是被利益所驅使,如同鳥獸那般掉入羅網陷阱之中,而不知道逃避。修道之人(學習中庸之道而遠離世俗名聞利養的人)也認為自己是有智慧的,可是雖然聽聞、思維、修學了中庸之道,卻不能持之以恒,維持不到一個月就退轉了。
「罟」,就是網,可以網天上飛的鳥,陸地上跑的獸,水中游的魚;「擭」,就是籠子類器具,可以捕鳥獸;「陷阱」包括夾子或者地上挖的坑;「辟」,逃避。
析疑
一、本章與前章有何關聯?
前章讚歎舜用中於民,就是他不會被名聞利養所繫縛,不會被順逆境所轉變,心態超然,所以為政可知利害兩端,有時眼前是利,未來有害;有時眼前是害,未來有利。他的抉擇非常準確,能讓老百姓得到很大的利益。
這章感嘆第一種是不學道的世間人,在世俗裡奔走能力很強、很機靈、很有聰明才智,卻受誘入禍;第二種是學道的人進進退退,活得越久,看得越廣,就知道一個人要始終如一是極不容易的。
二、人皆曰予知的形象為何?
就是自我感覺良好,包括兩種人:
一種是不想逃避危險,干脆墮落的。他以追逐世間的名聞利養為快樂和出路,消耗自己一生的時間和精力,所以他是不受勸的,如飛蛾撲火。
另一種是想逃避危險,可是看到他人下場不好時,會認為與己無關;或者自己出現危機時,也心存僥幸。他自以為很聰明,可是最終還是被誘入陷阱受禍,如鳥、魚入網,貓被夾住,如自恃聰明卻仍被籠子關住的老鼠。所以古人說,「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人生就是這樣。
三、為何會發生人皆曰予知的情形?
第一,不知道追逐世俗的過患;第二,即便知道危險,碰到可欲境界時還是認為自己受用仍可僥倖脫離危險,仗勢己有聰明才智。
這些都是教育的問題,在我們的教育裡,沒有遠離可欲境界的傳承、學問和見地,所以培養出來的人,心志不夠開,眼界不夠廣,肚量不夠大,動機不夠單純。在世俗中,那些書讀得越多,商場上越老練,政治上越風光的人,往往掉入的陷阱就越深。
四、鳥獸為何會莫之知辟也?
第一種是不知;第二種是知,但只見眼前利益,雖然小心翼翼,結果還是被誘進來,都是因為他沒有遠離境界的傳承、學問和見地。
五、「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顯示的含意為何?
莫知辟,第一種是不以財色名食睡等五欲為陷阱,而認為是快樂和出路。如在商場上打拼,業務員月入斗金,追逐男女之色,在演藝界、學術界、政治界、商場上的好名聲,美味的食物,住處的高品質,還有對時尚的追求。如一臺瑞典的手工打造的豪車,價值台幣一億四千五百萬,人民幣三千兩百七十萬,開出這部車的時候,感到非常的風光。貪圖這些生活上的安樂和享受,帶來奢靡和傲慢,陷入追求物質的陷阱之中,不想出離。
第二種雖然知道是陷阱,小心翼翼的要逃避,可因為沒有能力超越境界,還是被誘入其中,無力自拔。
在追逐世俗當中,我們得到的是:財富、美色、地位、各種名聲、美食、名車、舒適的環境等等,但這些也不過是一點皮毛,暫時的安樂而已。如《四十二章經》第二十二章上說,「財色於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愛斯基摩人在抓土狼的時候,把刀上塗很多的血,土狼看到後就拼命舔,結果舌頭被割斷,就倒在血泊之中。
第二十一章上說,「人隨情欲,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
在追逐世俗當中,我們失去的更多,消耗了身體、精神、時間、青春,沒有去充實自己的內涵,又在其中造惡業,與小人為伍,爾虞我詐,與人對立、結仇,甚至失去生命。如《史記·李斯列傳》上記載:「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秦始皇的丞相李斯,用他ㄧ生的才華去追逐名利,果然位高權重,可是最後他和兒子要被腰斬的時候,他說連想帶兒子出去溜狗打獵都不可得了,此時的一國丞相都不如一個乞丐自由自在。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種自利利他的快樂,不才是我們最應該追求的嗎?
六、不知禍的過患為何?
我們在追逐名聞利養當中,會失去良師益友、對正法的學習、對自己的充實,失去利益眾生的機會,而且如果起煩惱,造惡業,不但自己招禍,還禍延子孫,這不是因小失大嗎?
七、一般人怎麼會知禍不避呢?
一般人的知大都是淺知,沒有真知,所以沒有避禍的道統、學問、見地和能力,沒有像孔子、顏回和曾子那種見地,所以眼看災禍到來,明知它不好,還是知禍不避,還是想貪圖眼前的利益與快樂。
八、如何才是真正的知禍?
要在道統上的知,懂得中庸,懂得下手處,做正確的抉擇,懂得遠離禍患、趨吉避凶,這才是真正的知禍者,不是一面知,一面被誘入罟擭陷阱。
九、知禍的重要性為何?
知禍,比你的學歷高、事業旺和虛名浮利都更重要!可惜現在的教育沒教,也沒傳承。老師也未必有這種見地,教出來的學生就都沒這種思維,只會在世俗上追逐,很可惜!
第一段的「人皆曰予知」,包括一般世間人和有智之人的智慧,其實都是無知,掉入陷阱,浪費了一生,甚至那些學問、能力,正好拿來造惡業,跟眾生結惡緣,乃至禍延子孫。
十、第二段夫子重說「人皆曰予知」,有何用意?
第二段的「予知」是講修學正法的人,能避開世俗的名聞利養,可是都自以為真聰明,已超越了世俗,但在學中庸,學文化的道統、內涵、見地時,往往都「不能期月守也」。
十一、已擇乎中庸何以「不能期月守也」?
第一、得少為足。如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可是我們在追求世間名聞利養時,卻都能力具足;學習世俗技藝時,可以堅持到底,願繳高額補習費,還早出晚歸;學習道統時卻沒能力,只有三分鐘熱度,如鉆火未熱,半途而廢。
第二、緣務眾多。如孔子評價子貢,「賜不受命,而貨殖焉」,他悟性雖高,可是外務太多,事業太廣,就算他有能力入中庸之道,最後也是出局。
所以培養道統超脫的人才很難,越深入持久的學習,才越體會到孔子之言真乃萬世不移,百代所宗。
十二、哪一種人可以入中庸之道呢?
第一、上智者。如顏回,「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他用盡才能,跟著夫子亦步亦趨,不在乎生活的享受,不在乎他人升官發財,他能對治欲望、對治享受,而且能持續用功,這種人就是學習中庸之道有能耐的人。
第二、下愚者。如曾子,「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他雖然是魯鈍之人,可是他以道統傳承人的心態來學習,下百千倍的功夫,最終傳承中國道統,擇乎中庸的竟然是一個魯鈍的曾參,這叫作「雖愚必明,雖淺必深」。
雪廬老人曾經講「性相近,習相遠」,「惟上知與下愚不移」,花了好幾個鐘頭,來發揮其義。就要有這種能耐的人擇乎中庸,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三分鐘熱度,讀一讀不會了就退轉的人,要抓一般人在追逐世俗一直往上衝的覺受。
十三、擇而不守的過患為何?
《論語‧子路》篇上說,「人而無恆」,「不恆其德」。人如果沒有恆心,大概不會有什麼功德,而且退轉後,想再學就沒勁了,退轉到世俗的時候,反而對世俗會更加追求。
十四、擇而守之的利益為何?
一個人見地愈開,心志愈高,動機愈純正,心量愈大,就愈能離開境界的繫縛,而且願意助成他利益眾生事業的君子愈多,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他是個能夠福延自己和子孫的有福之人,人稱妙吉祥。
十五、如何才能擇乎中庸而永久守之?
要知中庸之道的重要,知道恆常地守住中庸的殊勝。孔子讚歎顏回好學,人要不斷求學,要有法喜,叫作「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不能離開良師益友,叫作「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而且要遠離名聞利養的繫縛,叫作「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十六、夫子說此話時的語氣為何,如何善讀此章?
孔子是很感嘆的語氣,不論是不學中庸的世間人,還是雖學中庸但不能恆守的修道人,最終都掉入世俗的陷阱。越覺得自己厲害,能力越強,越能在各行業競爭的人,掉得越深。再回首時,已是白髮蒼蒼,身體虛敗,兩眼無神,世間的名聞利養,乍似得到,其實失去的更多。所以不要做一個被孔子感嘆的人,要作被孔子讚歎的人,那才是好命。
十七、學習本章對於日常生活有何助益?
讓我們知道少欲知足,遠離名聞利養,學習道統是重要的。如果配合下一章來講,顏回能夠上求下化,擇乎中庸,對利益眾生的善法拳拳服膺。若能學此,則善緣會愈結愈廣,心胸會愈來愈開,命運會愈來愈好,子孫也會因為你陰德的加被,愈來愈有出路。
總結
一、人生難能不退轉。
人生要不退轉是很難的,以前有學生北上要離開雪廬老人,他就問雪廬老人說,「有沒有不退轉的方法?」雪廬老人說「沒有!全退!」如果我們沒有在師友的環境裡好好來學習,想要維持不退,不是第一種被誘入罟擭陷阱,就是第二種撐不久,在那孤芳自賞,沒幾天就退轉。退轉以後,還會走入第一種,被誘入罟擭陷阱,後面的命運如何,不算也可知了。
二、自行化他守中庸。
我們一定要擇守中庸,「擇」包括自行和化他,自行的擇是透過聽聞、思維、修學而了解、體會中庸,化他的擇是契理契機的幫助他人聽懂和體悟中庸。如此他會是天下最好命的人,因為他能帶來自己、家庭、子孫、他人,乃至於國家、民族的出路。
總而言之,此章言淺意深,說易行難,裡面充滿了夫子的經驗閱歷和感嘆。誰才是夫子真正讚歎的人?古有顏回和曾子。處在我們這個充滿了爾虞我詐、名聞利養、世俗誘惑的時代,誰才會成為夫子所讚歎的人?我們是否有顏曾的風采呢?這也考驗到我們的「予知」,到底是真聰明,還是假聰明?是世俗人認定的聰明,還是聖者認定的聰明?這章提供我們這樣的內涵,值得我們反思。
問答
問:不知中庸,如孔子所說的掉入陷阱,有這麼嚴重嗎?現在社會的人,像我們大概是掉了多深呢?
答:孔子講的只是淺比喻,其實更嚴重。因為那些鳥獸被捕住的時候,只是牠自己受難;我們掉入世俗的名聞利養,甚至跟人結怨的時候,不只自己受害,還禍延子孫,所造成的影響是很恐怖的。有些人為了在學術界追求地位的時候,他翻案、批判聖賢,來壞人眼目,那個罪業是很可怕的。所以孔子講的只是淺比喻,其甚深過患,比鳥獸掉入罟擭陷阱要厲害得多。
鳥獸入罟擭陷阱,就知道已入進去,身處現代社會的我們,卻不知已入進去。在陷阱裡,還每天運用腦筋計畫籌謀,費盡心思,惡業越造越多,把自己囚禁的力量越做越強,煩惱業的繫縛比那鳥籠更厲害,讓自己的思維被困住,陷入煩惱堆裡面,外面還有對立、結怨的人,也被人情包袱綁起來,這些比鳥籠、陷阱更嚴重。
問:如果沒有功利思想,人類就停止前進的動力,如何帶動世界發展?反面說,如果沒有功利思想,會不會使世界停滯不進呢?
答:功利思想當然會帶動世界發展,但這種發展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利他的發展,所以發展到最後,會造成貧富懸殊。為了刺激經濟,破壞秩序,能源消耗,空氣污染,那種功利思想的發展,帶來人類未來的惡夢,禍延下一代。
沒有功利思想並不會使世界停滯不進,功利思想是自利,我們換成利他的思想,社會還是會前進的,而且這種前進是互助合作、為他著想、有公德心、富而好禮、貧而樂道的前進。
問:就當前的形勢,如果我們擇乎中庸而守之的話,可能就變成社會的弱勢,那又能對這個時代造成什麼樣的改變和影響呢?
答:我們學道的人不與人爭,結果變成社會的弱勢,這是當今教育的問題。一個自私自利,動機不單純,心思狹隘的人,如何成為領袖呢?二十一世紀,要重新定義領袖,領袖應該是一個心胸開闊,動機純正,見地高遠,有利他思想,與人結善緣,並可以帶給他人內心出路,擇乎中庸的人才。把這種人推出來當領袖,可改變世界,其實,文化就是培養人才、領袖、見地和未來。
問:現代沒有中庸的教導、弘揚和傳承,就沒有人知道中庸,所以就註定這個時代要往下沉淪嗎?
答:孔子在《易經·繫辭傳》中,在論語裡面,像「空空如也」,「志於道,據於德」,「性相近,習相遠」的思想都是在講中庸之道;還有子思的中庸之道,老子講的有關形而上,佛家講般若的部分,都是中庸的學習。
我們要平心靜氣,不要有門戶之見,好好去掌握這些內涵。回過頭來,就知道中華文化的精華,孔子的要語,及堯舜等明君聖主的中心思想,那就是培養人格特質的學問,這種人一旦出來當領袖的時候,會帶來團體殊勝的未來。
問:有些人不懂中庸之道,但也能避開名聞利養,因此一定要懂中庸才能夠避禍嗎?
答:一般人根本得不到名聞利養的,這種莫論。這裡特別講「予知」,就是有頭腦,腦筋動得很快,分析能力強、成績好、有學歷、有競爭力,可以脫穎而出的這種人,往往是社會中的佼佼者。
我們盡全力培養精英,如果培養的是一個動機不單純,自私自利的,只考慮眼前,急功好利的,當然這個時代是愈來愈亂,所以一定要有中庸的學習,這樣的人領眾,才能帶給大家未來的幸福。
如果沒有學習中庸之道,能力愈強,會產生三種狀況:第一種,像飛蛾撲火一樣,那是無知;第二種,雖然明知,可還是掉進去;第三種,就算不想進去,也沒有對治的方法,最後還是掉進去。很多人才就這樣消耗一生,做不了利益眾生的事情。
問:堅持行中庸之道,是否能贏過功利主義、強權主義?另外,只靠中庸就有辦法讓世界進步繁榮嗎?
答:功利思想、強權主義,目前真的是整個時代的主流,如果我們真的把中道思想弘揚出去,它就是一個領袖的教育,假如我們多來培養這種精英份子,走入時代,領先時代,相信是可以對抗功利思想與強權主義的。讓大家去比較,到底是功利思想、強權主義,還是擇乎中庸,在善法上、品德上的實踐及正法教育的推展,會帶給人們生活的安樂、生命的豐富,相信大家是「予知」的,會去選擇。擇乎中庸的人,他真的走入時代,帶領時代,會比功利思想、強權主義好太多了,強權主義、功利思想只有過患,沒有功德。
擇乎中庸當然會帶來整個世界的進步與繁榮,因為這種人不會貪名圖利,爾虞我詐,知道什麼才是真正利他的,而且在利他當中,講究公平,資源共用,而且把資源用在品德教育、善良風氣的推廣,整頓治安,讓社會風俗淳厚。
問:孔子之道已經傳了兩千多年,但現見還是戰亂多於安定,所以孔子之道真的有用嗎?
答:多年來中國的戰亂,如果沒有孔子的教忠教孝,最後一定亂到沒有人收拾的地步。教忠,至少國家有忠臣願意穩定國政;教孝,雪廬老人說,「至少整個中國的朝代是上亂下不亂」,上亂,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爭權奪利,內幕、黑幕重重,但是下面人心穩定,風俗淳厚。雪廬老人說,「自從西風東漸以後,是上亂下亂」,那就很慘了。所以如何把孔子之道保住,讓上不亂下不亂,造就大同世界,開萬世太平,何嘗不是一個很好的文化推廣呢!
問:現在的教育講求速成,而且偏重對未來就業一定要有十足的幫助,可是如果功利主義、功利教育,有這麼多問題,為什麼現在世界上還是以功利主義為主流?
答:這就是沒有看到中庸教育、道統教育、品德教育的殊勝。現在很多歐美的企業,也慢慢的認識到品德教育的重要,如果一個高階主管沒有品德,他帶來的危患,可能會讓公司一夕之間就翻盤了。為了功利思想,沒有在品德上講究的發展,付出的成本和代價太高了。
教育,本來就不應該是速成的、生產式的教育,應該是人格的教育,假如我們為社會培養出來的都是有人格、有分析能力、能為大局著想的人,互相不爾虞我詐,而是互助合作,這些人用在企業,企業是可發展的;用在政府機關,國家是進步的。
問:有注解提到,這一章其實是孔子的自謙之詞,因為前一章是讚歎大舜,所以這一章就自謙自己沒有智慧,而這樣的感慨,正好可以體現孔子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偉大之處,這個註解可以採取嗎?
答:「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如果孔子真是一個有陷阱還避不開的人,那孔子會離開魯國大司寇年薪六萬(縣長薪水的六十倍)的位子嗎?再有,到衛國面臨南子誘惑的時候,為什麼沒有被甕中捉鱉呢?孔子怎麼是這種人?他雖然謙虛,也不能謙到這種程度。
「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孔子也不應該這麼謙虛,孔子在論語裡有謙的部分,可是該承擔的部分他也承擔。比如孔子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他不敢承擔是聖人、君子,可是朝向於聖人和君子的因,孔子是承擔的。如孔子說他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而不厭是上求,誨人不倦是下化,傳不習乎就是擇乎中庸。孔子可以謙虛說,我未達中庸之道,可是謙到連擇乎中庸都沒有,連一個月都守不住,孔子未免謙過頭,孔子不是這樣的人。
所以要以經解經,不能望文生義,若孔子謙虛到以上地步,怎麼有資格指導顏回呢?又怎麼有資格去指導子貢呢?
問:名譽財色的危害這麼大,因生見惑而造業,雪公說,「不但道破名障,幻身亦被名損。」如果懂得中庸之道,就可破除這樣的惑和業了嗎?
答:中庸之道,其實就是通達體性不可得的智慧,就是形而上,不被形所繫縛,懂得世間其實都是變化莫測,互相依存的。所以,依存著名聞利養,就會有大禍;依存著利他的學問,禮儀的內涵,就會有大福,入世就可趨吉避凶,中庸之道實在太重要了。
沒有中庸之道的人,君子都做不成,因為君子就是想要利益他人,如果不導向中庸之道,怎能真正利他?那與世間的善人有何分別?君子所以成為君子,就是懂得把人導到中庸之道;善人,就不懂得把人導到中庸之道,頂多做一個慈善家,就被世間歌功頌德的不得了。君子默默的學習中庸之道,來表達對世道人心的關懷,辦教育培養人才,改變時代,往往這個時代的人是不會知道的。
問:財色沒有自體性,關鍵在於如何運用、經營,若求財的目的和運用,像子貢這樣把錢用在刀刃上,用來培養人才、弘揚聖道,這樣子也是有功德的,可以作為修道的資糧,但是即使有這樣的資糧,自己不欲,又不用心的話,是否也沒辦法達到中庸之道呢?
答:子貢是賺得太多了,已不需要忙於外務,孔子勉勵他並不是因為他很有錢,而是認為他是可以學習中庸之道的,孔子不會勉勵一般的財團這樣做,因為他們是不會走這個路的。子貢本可以被引入中庸之道,可是外務太多,孔子感到很可惜。
如果沒懂中庸之道的重要,就算賺了大錢,也不會去護持中庸之道。春秋時代,有兩個富人,一個是子貢,一個是范蠡。范蠡富可敵國,三次把財產散盡,三次把錢賺回來,表明就是看他想不想賺而已,可是范蠡的錢並不是用來護持中庸之道的。一般商家有對聯,上聯是「行商不讓陶朱富」,作生意不讓陶朱公專美於前,這太俗了;下聯是「貨殖何妨子貢賢」,賺錢何妨像子貢這樣的賢,橫批是「沒幾個」。
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這樣是知禍不避,還是自不量力呢?
答:兩個都有,一個是自不量力,去就被老虎吃了;一個是知禍不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是陷阱,偏向陷阱行,那不是找死嗎?
有的人是不知,像飛蛾撲火;有的人是知禍,可是他認為應該可以僥倖脫困,不應該這麼倒楣,結果真的就這麼倒楣;有的人想避可是避不開,因為他沒有避的能力,可見避的見地多麼重要。民主時代,很多人在台下的時候,對老百姓非常熱誠,自以為避得了;上位之後,小權力小腐化,中權力中腐化,大權力大腐化。在下面時,仗義直言;選上後,謊話說盡,就知道極不容易。如果沒有學習中庸之道,能力越強,「曰予知」,位越高就越慘。
問:現代的教育,大都在引導追求名聞利養的享受,人們對於中庸這些中華文化卻很陌生,作為家長,應如何引導孩子來學習呢?
答:家長本身要先學習,如果自己都不學習,都沒勁頭,都沒熱誠了,又怎麼引導孩子學習呢?不要急著引導別人,先引導自己,才是當務之急。
問:我們學習要有「人而無恆,不可作巫醫,不恆其德,或承之羞」的精神,可是真要做起來非常不容易,面對名利種種的誘惑,我們應該怎麼保持這種心態呢?
答:其實我們還沒得到名利的誘惑。什麼是名利的誘惑?民主國家選上總統的時候,像美國,下面有上萬個職位等著他安排,資源多得難以想像,沒有上去是不會知道的。
一個人一生最重要的是學習。不管在什麼樣的角色,都要抱著學習的心態,否則很容易掉入社會的罟擭陷阱之中。所以如何保持清晰的頭腦,純正的動機,活到老,學到老,甚麼時候不用學呢?孔子帶著子貢出遊的時候,指著墳墓說,入了那個地方,就可以不學了,趨吉避凶談何容易。
問:世間那麼多陷阱,要怎樣提高警覺性來辨別陷阱?
答:辨別是沒有用的。如果那陷阱真的套到你,你也逃不掉,除了學中庸之道,沒有一個逃得掉。就像雪廬老人跟那個學生說:「全部退轉,沒有一個例外。」不要以為自己逃得掉,「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人生只有學習,沒有第二條路。讀書會有討論的對象,要像寶一樣的珍惜,那是世間財富買不到的。
結語
很多人都想要名聞利養,並自以為能超越名聞利養,自以為能扭轉乾坤,殊不知極難。所以中庸的學習、道統的維持和傳承太重要了,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命脈。培養出這種人來當老師、當領袖,那是整個國家民族的出路!
最愛中國的就是孔子!很多人愛國家,就是捐很多的錢,做很多的善事,這也不錯,可是若能好好的學習、傳承道統,來改善人心,這才是最愛國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