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期::孔學一隅

三字經簡說(十)

 《三字經》最後的這個段落中,先說明典籍勤學法,再舉物勸學、勉勵幼學壯行成就孝道,最後總結《三字經》可以做為經營人生的方法。

 

口而誦 心而惟 朝於斯 夕於斯

  讀書的要領:口誦心惟。口裡念出聲音、諷誦吟詠,心裡要思惟其中的義理,而且必須從早到晚用心,學問才能成為自己的。

  讀書時通常率先啟動的是視覺,再搭配指字讀書或手寫演練,這時候,口誦心惟則是讓自己能更專注於所學。口誦時不僅是口裡唸出聲,聽覺也會隨之啟動。心惟是讀書的方法,思考是為了幫助自己通達學問,甚至能對所學提出問題、尋求解答;反之,如果口不誦心不惟,就算整日坐在書桌前也難有受用。

  「口不誦心惟」是一般人常使用的讀書法,但容易在思考中陷入迷思或者昏沉、甚至迷失方向、鑽牛角尖。「口誦心不惟」,只有嘴巴念誦卻不去思索,所讀的學問往往入不了心,缺乏融會貫通,不清楚自己到底懂了多少。

  另一層次地說,就是對自己感興趣的、所學的學問隨時隨地念茲在茲、反覆思索、不敢或忘。這不但是反覆地串習,也是許多做學問者往往能靈光一閃而發出創見的原因。

  以下列舉出勤學的典範,其中有聖賢如孔子、高官如趙普、苦學中有缺乏書籍者、自我激勵者、環境條件不佳的、也有在生活中奔波仍手不釋卷的;有中年發憤如蘇洵、大器晚成如梁灝、幼穎的神童如祖瑩,也有女流之輩如才女蔡文姬和謝道韞,已及七歲任官如唐朝劉晏者。


昔仲尼 師項橐 古聖賢 尚勤學

  從前孔子曾向七歲的項橐學習,古聖先賢尚且如此勤於學習。

  關於孔子跟七歲的項橐之間的故事與兩人的對話,並未直接見於典籍。目前所能知道最早同時提到孔子與項橐的文字紀錄出現在《戰國策‧秦策》,文中記載著秦國宰相呂不韋跟神童甘羅的對話,呂不韋想說服張唐出使燕國,卻被張唐拒絕。才十二歲的甘羅自告奮勇去說服張唐,呂不韋斥責甘羅不自量力,但甘羅卻回答:「夫項橐七歲而為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歲於茲矣!」,後來甘羅果然成功促使張唐出使燕國。

  目前坊間所流傳的孔子與項橐的故事版本多半脫胎自於敦煌出土的唐代抄本《孔子項橐相問書》,故事中敘述孔子東遊時遇到正在玩泥巴做城池的小孩項橐,一老一小因此而展開一場論難激辯,內容包括:何以不戲、何不避車、年少知事、何山無石、共游天下、平卻天下、屋上生松、夫婦與父母誰親、鵝鴨何以能浮…等一系列涉略廣泛的問題。項橐面對孔夫子對答如流,甚至難倒了孔子,孔子因而長歎:「方知後生實可畏也!」

  此文本以民間故事的方式流傳,甚至日本、越南均可見到改編版。雖然無足夠的史料佐證孔子與項橐的真實往來對答,但孔子的勤學是無庸置疑的。因為在典籍中我們可以讀到孔子問禮於老聃、學琴於師襄等,而《三字經》取項橐的民間流傳故事為例,既有以聖賢勤學勉勵後進的意味,或也藉此彰顯聖賢的不恥下問、學無常師、無厚古薄今、不貴耳賤目的胸懷。

趙中令 讀魯論 彼既仕 學且勤

  宋朝的中書令趙普,經常研讀論語,已經是當朝宰相,仍然勤勉地學習。

  趙普參與發動陳橋兵變,推舉趙匡胤黃袍加身,趙普因此成為建立宋朝的功臣之一。他協助趙匡胤繼位後,有鑑於唐末地方擁兵自重、藩鎮割據之亂,而建議宋太祖收回兵權,採中央極權並重用讀書人。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後,從此奠定宋朝重文輕武的政治形態。

  趙普一生三次出任宋朝宰相,根據《宋史》記載,趙普年輕時對學術毫無研究,太祖勸他多讀書,自此一生手不釋卷。他每每下朝回家就關在書房裡讀書,第二天上朝時,總能剛毅果斷地迅速處理決議公務。趙普過世後,家人打開他的書箱,發現裡面就是放著論語二十篇。有人曾說趙普是山東人,只會《論語》。皇帝問他這個傳言,趙普說過去他以半部《論語》幫太祖平定天下,現在願以另外半部論語輔佐皇帝治天下,此為「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由來。《三字經》中以三次任相的趙普為例,說明即便身居高位者仍勤學不輟,況乎一般人呢。

披蒲編 削竹簡 彼無書 且知勉

  西漢路溫舒劈斷蒲草葉編織成冊,把借來的書抄錄其上。公孫弘把竹子削成竹片,將借來的春秋經抄寫在竹片上學習。他們兩人連書本都沒有,尚且知道要勉力讀書。

在印刷術發明和普及以前,書籍的取得是極為不易的。在此是勉勵人不能因為環境的困乏而放棄求學

  路溫舒的事蹟記載於班固的《漢書》,路溫舒的父親為守門人,他命路溫舒去放羊。路溫舒取生長於水澤中的蒲葉編織成冊,將借來的書籍抄錄其上以方便反覆閱讀。路溫書當獄卒時,因為學習過律法,得以轉作獄史。縣裡的人遇到有疑惑的事必定問路溫舒,太守見到他如此好學,感到奇特。他又學習春秋、通曉大義,獲舉為孝廉,最後當上地方官。在漢昭帝駕崩後,漢朝曾陷入短暫的皇位之爭,漢宣帝順利即位之後,路溫舒反對嚴刑逼供,曾經上書漢宣帝,主張尚德緩刑,但並未受到重視。

  公孫弘為漢武帝時的宰相,根據《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記載,公孫弘年輕時家境貧困,在渤海濱養豬,奉養後母孝順謹慎。武帝初即位,建元元年招賢良文學之士,當時公孫弘已經六十歲,也被徵召入京,並被派出使匈奴。返國後的報告不合上意,漢武帝認為他無能,公孫弘於是稱病免官回家。雖然已是耳順之年,但公孫弘仍讀書不懈,沒想到十年後,武帝徵召文學之士,古稀之年的公孫弘又被推舉,公孫弘認為自己先前已經因為無能辭官,因此而拒絕,但仍被堅持推舉給朝廷。漢武帝看了公孫弘的對策,將他拔擢為博士。公孫弘為人恢弘奇特,他認為人主之病在度量不夠大,人臣之病在不夠節儉。他每每上奏事情,武帝若不同意,他不在朝廷上爭辯,常等到皇帝空閒時再去報告、推論。六年後,公孫弘出任宰相,封平津侯,公孫弘開相府東門作為延攬有才學之士的地方。公孫弘擔任三年宰相,病故於宰相任內,享年八十歲。漢武帝統治期間任用了十三位宰相,公孫弘是少數能得到善終的。

頭懸梁 錐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晉朝的孫敬都念書念到很晚,為了避免讀書時打瞌睡,於是把頭髮綁在屋樑上。戰國時期的蘇秦發奮讀書,用尖錐刺自己的大腿來提醒自己。他們不需別人督促引導,就知道要自動自發勤勞苦學。

 

  《太平御覽記》引《漢書》記載:「孫敬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繫頭,懸屋梁,後為當世大儒。」好學的孫敬擔心自己晚上讀書打瞌睡,於是從屋樑垂下繩子綁在頭髮上,以此警醒自己,飽讀詩書的孫敬後來成為當時大儒。

  歷史上唯一一位六國宰相蘇秦是戰國時期的人物,他曾師事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習成下山後遊歷數年竟不見用,形同如今的失業青年。蘇秦回到家鄉後,史家司馬遷寫道:「兄弟嫂妹妻妾竊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產業,力工商,逐什二以為務。今子釋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

蘇秦得知家人妻妾都私下笑他不事生產,只會逞口舌之利,視其為輸家,蘇秦甚感慚愧,於是閉門不出,遍覽所有藏書,得《周書》陰符,伏案苦讀經年後,終於有所心得,他揣摩出合縱之術後,再次出行遊說各國國君,成功聯合韓、魏、齊、楚、燕、趙六國共同對抗秦國,使秦國十五年間不敢越過函谷關。

  孫敬和蘇秦都是對自己的學習有高度要求者,或許他們懸梁刺股的方法已不合時宜,但他們對於追求學問的執著、要求和自我激勵的精神是我們可以學習的。

如囊螢 如映雪 家雖貧 學不輟

  晉朝的車胤因為家裡貧窮,買不起點燈的油,到了夏天,就把螢火蟲放在透光的紗囊裡,利用螢火蟲發出來地微弱光線讀書。孫康也是因為家貧無法燃油燈,所以在冬天的夜晚藉雪地反射的光線苦讀。車胤與孫康雖然家境不好,但兩人都勤學不輟。

  車胤的故事出自《世說新語‧識鑒第七》以及《晉書‧車胤傳》。車胤十多歲時,當時的郡守王胡之幾次出門時曾經在竹籬中見到他,發覺這孩子氣質與眾不同,對車胤的父親說:「將來這孩子必得大名」,後來和朋友交遊聚會,王胡之常召車胤奉陪。車胤成年以後,風采翩翩、博學又機敏。得到當時東晉權臣桓溫的賞識,桓溫是個文化素養不高的武人,車胤是個能引經據典的文人,只要有重要盛會必定指定車胤參加,如果車胤不在,桓溫就不開心,晉書上說:「無車公不樂」。

  桓溫之後,以謝安為代表的謝家掌權,謝家是風雅之家,但車胤的博學和風采讓謝安只要舉辦宴席,也必定請車胤與會。車胤在晉孝武帝時曾伺講孝經,並被拔擢成為當時的國子博士。車胤一生為官剛正不阿,不屈權貴,一路做到吏部尚書。《世說新語》裡說他「清通於多士之世」也就是在人才濟濟的東晉,始終保持心地清淨,才能青雲直上、官運亨通。

  孫康,東晉人,晚車胤一百多年,資料有限,除了唐代的啟蒙書籍《蒙求》中有孫康映雪的故事之外,唐初史家李延壽編的《南史‧列傳》中提到其子孫伯翳時有提到:「父康,貧常映雪讀書,清介,交友不雜」。

  以上為囊螢映雪的典故,旨在勉人不因家貧而放棄求學。


如負薪 如掛角 身雖勞 猶苦卓

  西漢朱買臣是個樵夫,常常挑柴返家時會邊走路邊讀誦書本內容。隋唐時的李密從小就有心向學,長途跋涉去拜師時,就在牛角上掛一部漢書,一邊趕路一邊閱讀。他們兩人雖然身體勞累,但仍能在勞苦中奮發讀書。

  會稽人朱買臣負薪讀書的典故出自《漢書》。樵夫朱買臣家境貧無立錐,但卻極為好學,常常揹著柴薪邊走邊誦書。誦,指的是讀誦、背誦、念誦,以口從文。朱買臣的妻子也跟著挑柴,她屢次阻止朱買臣不要在路上讀誦出聲,但朱買臣卻愈念愈大聲,他的妻子以此為羞恥,要求離開。  朱買臣笑說:「等我五十歲時就富貴臨門了,現在我已經四十多歲,妳辛苦很久了,等我的富貴後一定回報妳。」

  朱買臣妻子生氣地回答:「像你這樣的人,最終就是餓死在溝裡罷了,怎麼可能有富貴的一天呢!」朱買臣挽留不住妻子,只好讓她離開。此後,朱買臣仍然獨自邊走邊讀誦,有一次朱買臣揹柴經過墳地時,遇到前妻和新丈夫在掃墓,他們看到朱買臣又餓又冷還招呼他吃飯。

  幾年後,朱買臣跟著上京當差到長安,遇到當時很受皇帝重視的同鄉嚴助,嚴助向皇帝薦舉朱買臣,朱買臣數十年苦讀,一朝得用,他在皇帝召見時講了《春秋》、《楚辭》,皇帝非常高興,提拔朱買臣為官。後來被任命為會稽太守。

  會稽的地方官聽說新太守要上任,發動百姓整理道路。太守一行人進入吳縣境內後,朱買臣見到他的前妻和丈夫正在修整道路;朱買臣停下車,叫後面的車輛把他們夫妻一起載到太守府,將他們安置在園裡、供應他們飲食。住了一個月,朱買臣的前妻自縊而死,朱買臣給她丈夫錢,安葬了前妻。朱買臣後來又找來往日的熟人,與他們一同吃飯;曾經對他有恩的人,皆一一報答之。

  朱買臣的多年勤學,連最親近的家人都不相信他有改變命運的機會,然而當時機到了,一舉飛黃騰達,扭轉命運。

  隋朝人李密是貴族之後,《舊唐書》有李密列傳。李密因為父親的關係成為宮廷侍衛官,某天隋煬帝見到他,對宇文述說:「此人顧盼之間非常人,別讓他當侍衛了。」宇文述就勸李密以才學顯世。李密大喜,於是稱病辭去職務,奮發讀書。李密騎牛去尋訪名士包愷,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邊走邊讀。途中遇見越國公楊素,楊素看他勤奮,問他讀什麼書,李密答《項羽傳》。楊素和李密交談後覺得此子不凡,回去後對兒子楊玄感說:「我看李密不是等閒之輩。」楊玄感於是傾心和李密結交,楊玄感曾經私下問李密: 「隋煬帝是個猜忌的人,隋朝歷史恐怕不會長久,一但中原有事,你和我誰先誰後?」李密說:「兩軍決戰取勝,我不如你。但招攬天下英雄歸附,你不如我。」

  隋煬帝末年,楊玄感叛變,李密成為他的謀士,但楊玄感卻沒有採納李密的戰略,導致兵敗被殺,李密後來投靠瓦崗軍,幾經戰役後,投奔唐主李淵麾下,但在和李淵的互信關係薄弱的狀況下,李密最終大勢已去。

  朱買臣和李密二人均能把握時間讀書,且在時機到來,遇到貴人時能一展勤學之功,讓自己一舉得到重用。負薪掛角,靜待時機,一躍而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