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期::佛學幽覽

大乘百法明門論簡說(三十二) 拾肆、心所有法—根本煩惱(五)

岔路行中分岔路
小乘亦分利鈍修
現證無常非初果
聲聞二部非了義

 

經文:四、煩惱六者: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疑。六、不正見。

 
  從修道位至無學道斷除思惑的歷程,要在各種所緣境中觀察無我的真理、四聖諦的內涵,使能執的心愈來愈弱。所以學佛若道理不明白,也無從修起,破我執是整個佛法的核心,學佛不學此,好比買櫝還珠,十分可惜。我們雖然沒有破見惑的智慧,但日用平常間也可以提起般若的道理隨緣觀修,有助於減低煩惱、增進般若的習氣。對於佛法的真理沒有勤加學習、練習,就好比醫生開藥,病人卻不願意服,此時不能說醫藥無用、佛法不靈。
  修道至無學道都是在三界中漸修,三界分為九地,每地都有貪瞋癡慢(但上二無瞋)的煩惱各九品,一共八十一品,稱思惑八十一使。欲界為五趣雜居地,由地獄、餓鬼、畜生、人、欲界天所構成,雜居就是都住在一塊,唯有入禪定者才能脫離此地。此地的九品思惑,又分為上中下各三品(其他八地也是如此區分)。對境很容易生起煩惱者稱為上三品;中三品要面對強烈的境界才會生煩惱;下三品者對著猛利的境界,煩惱只會徐徐而生,而且剛開始沒有感覺,需要不斷地誘引才生。比如世間美好安樂的順境不斷地慢慢誘引,行者貪戀世俗的心才會出現。
  色界天有四地,依《俱舍論》,離生喜樂地是以戒律離開欲界的男女、飲食、睡眠,得到內心的喜樂,因為整個戒律的重點就在對治此三者,此為比丘戒的三大精神,欲界中再厲害的人物,都無法離開男女、飲食、睡眠;定生喜樂地是因為二禪時禪定工夫成就,由定生出喜樂。三禪叫離喜妙樂地,此地慢慢離開第六識的喜,只剩下前五識受用身輕安之樂稱妙樂,一個人如果沒有內心的喜悅無法繼續向上,所以初禪、二禪都要靠內心的喜去修行,三禪禪定功夫更上一層,喜悅反而成為禪定的障礙,所以只保留前五識受用身輕安之樂,這種快樂勝過世間所有的享樂。
  第四禪天是捨念清淨地,連身體的快樂也捨去,因為此時身體的快樂也是禪定愈發增上的障礙。四禪連身體的快樂也不緣念,渾然忘我,爾時容易妄認已經解脫,所以有些外道認為這就是解脫道,但其實執我的心仍在與解脫無關。
  再往上至無色界的四空天,是因為厭離色身,使他進入沒有色蘊的生命狀態。老子也說:「吾有大患,為吾有身。」但老子所修與無色界天不同,因為老子通達無我的道理,了知此身無自體性,不是無色界天的厭離色身。空無邊處是以虛空為所緣的厭離色身;識無邊處天是冷冷地看著自己的心識,使心識不緣境;無所有處天連心識都厭離,什麼都不想了,空靈靈的;最後非想非非想處天更是空靈靈的,不過還有微細的想我。以上四天都有我執,有一個我在受用這種空靈靈的境界,所以也都不是解脫。
斷見惑可稱為聖者,是破所斷的煩惱才能安立為聖人,不是神通廣大。斷見惑的聖者從五趣雜居地至非想非非想處地,共有九十一品思惑要斷除,每品也都有無間道、解脫道,可分為四向四果,稱八輩上人。預流向就是見道位的前十五心,第十六心證得初果(須陀洹)。證初果後,人間天上要來回七次(潤七生),此階段稱為一來向,才能斷除欲界六品思惑,證得一來果(斯陀含),人間天上只剩一次來回。斷欲界下三品思惑的過程為不還向,斷盡稱為不還果(阿那含),就是不會再到欲界。三果以前都在欲界中,可見欲界煩惱最難斷,而且又以上上品煩惱為最,需要潤兩大生才能斷除。在欲界中是正見的力量使行者不入三惡道,如果沒有般若正見,順逆境都很容易生煩惱,透過在境界中不斷捕捉我相予以破除,愈發練熟則煩惱愈輕,並可以發現上界更細微、徐徐而生的無明我執。
 
  執我的心既然是有為法,體性無常,就不會一直起現行,須待緣而生,所以唯識宗認為第七識執第八識的見分恆以為我,中觀宗並不同意。禪家祖師為何要趁行者不注意時狠狠地給予教訓?就是要讓他在大逆境中去捕捉「我」,我的感覺生起,才能透過正見推理去破我。無始劫的輪迴中,我們遭遇各種的苦,所謂:「脫馬腹,入牛胎,閻王殿前幾度回,始從帝釋殿前過,又到閻君鍋裡來。」這些遭遇比祖師大德的苦行還苦,但卻沒有成為我們學佛的資糧,就是無法在這些境界中捕捉我,並用般若正見觀察。
  阿羅漢向是從色界離生喜樂地開始,至無色界有頂地(即非想非非想處,三界以此為頂),一共八地,每地皆有九品思惑。在斷無色界有頂地的第九品(最後一品)思惑時,所入之定稱為金剛喻定,比喻此定如金剛般堅硬,能斷無間道(破我),第九品已斷,稱為證解脫道,成就小乘無漏的聖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