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期::孔學一隅

孝道跨時代的意義與價值—孝經簡說(十六)

教以孝悌風氣厚

君臣和合國家興
至德要道文化髓
曾子所傳稱宗聖
 
推廣至德感化人民 —〈廣至德章第十三〉
—前言—
  廣至德之意,即是推廣「至德」。這個至德是聖人的內涵,要怎樣將聖人的內涵推廣出來呢?聖人的內涵若自己受用,叫作「自受用」;推廣出去時,叫作「他受用」。至德推廣於天下,百姓才能得到幸福。
  哈佛大學做了一個長期實驗,用了七十六年、花費兩千萬美金,持續對兩百多人追蹤觀察。兩百人中,有的長命,有的短命,有的長命又收入高,生活幸福快樂,試問到底是什麼樣的秘密,讓他們有這樣的好結果呢?是來自於名、利嗎?是來自於事業嗎?結果發現都不是,這個實驗竟然只有一個結論,聽了你會覺得很值錢。即是雪公老師《常禮舉要》中說的:「通達人情世故」。這個祕密使一個人能夠長壽、健康、快樂、幸福、收入增加。
  這似乎難以想像。通達人情世故,要怎麼通達法呢?在家裡從孝悌之道開始,通父母親的心,通達兄弟姐妹的心,一旦相處和合人際關係就好,從這兒改變他的命運。很多人行善中,不知道通達人情世故的重要。雪公在《常禮舉要》講到人情世故的重要,且說:「《常禮舉要》只有我可以說。」這裡面含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老人一生能夠轉危為安、趨吉避凶的良方。《孝經》就是以孝悌之道,來謀造人際關係的和諧;而良好的人際關係,根本就是一個人情世故的通達。
  本章在《孝經》中為第十三章。簡單複習先前幾章,〈開宗明義章〉的「宗」,是講孝道的修學法,「義」是講孝道的義理。分別來說孝道的修學法,先說孝道的重要,文說:這是天子要推廣的,諸侯、卿大夫、士、庶人都要做的;甚至於大家若能在這本質上,推動家政與國政,則與天地合稱「三才」。常言:「天地人三才」,但是天地人要怎麼成為三才呢?《孝經》所說的修學法,就是天子以孝來治天下,即是聖人治天下之法。
  領導人以孝道為本質,來發展政治、教育等各項事業時,必然有許多好事發生;所以,就有〈紀孝行章〉。在善良風氣的攝持下,就有許多孝子的行為可被記錄。反之,不孝的人是要被處罰的,於是有了〈五刑章〉。
  孝道教育必須被推廣,其中分為三項,首先是推廣中能讓百姓喜悅。如何讓百姓喜悅呢?即是你推廣孝道,百姓便懂得愛敬他的父母;你推廣弟道,百姓就懂得尊敬他的兄長。如此,我恭敬他的父母,會讓天下的孩子們喜悅;我恭敬他的兄長,能使天下的弟弟喜悅;我恭敬國君,能夠讓天下的臣子喜悅。我敬的人少,喜悅我的人多。這裡分兩邊的經營。一分的經營,是我推廣孝悌之道,讓大家能夠孝順父母,愛敬長上;另一方面,我也懂得愛敬、尊重對方的長上,贏得後輩們的喜悅。這是經營天下的和諧之道,這能使國家強盛、民風淳厚、事業發展,既是成功的祕密,也是拚經濟的良方。
  其次,是「能成至德」。「廣至德」意即我推廣這個孝道,不但讓天下百姓敬其父母,同時表徵我也敬天下的父母,所以推廣孝道。我的德能是一種聖人的德能,聖人的至德就是推廣孝道。而聖人成功的祕密與內涵究竟是什麼?即是以孝道為本質的修學。我將這個內涵推廣,就是把聖人的功德推廣出來,讓百姓能夠受用,稱之為「廣至德」。
 
—釋義—
經文: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弟,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詩》云:『豈(愷)弟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
  這章經文是「能成至德」,當然也可說是至德的推廣,及成就至德的祕密。有兩個段落,第一段是要「興辦教化」,把聖人的功德推廣出來。在興辦教化中,重在身教而非言教,身教要教以孝、教以弟、教以臣。第二段是說此種崇高的德行,發展出來就是「順民」,即是百姓的心中都想離苦得樂,便順著他所想使之離苦得樂。可見聖人最核心處就是離苦得樂;整個中國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離苦得樂。
  而離苦得樂的修學法究竟是什麼呢?本章舉出《詩經‧大雅》提供一個離苦得樂的修學法,這樣的經營才是民之父母,且讚歎說:這種崇高的德行(至德),才能真去利益百姓(順民)。利益百姓是君子的情懷,也通聖人崇高的德行,這兩者是彼此相通的。因為具崇高德行的人不會徇私,反而會去利益他人。不自私的人是個聖人之德,而利他的是個君子情懷。雖然兩者的方向不一樣,但可以互相輔助。以下依次解讀每段的大意。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反顯)」此段在說:君子非僅言教而已。這裡的君子,是指天子。天子有時稱為「明君」、「聖主」、「君子」。此說:「君子之教以孝也」,就是君子用孝來教。應怎麼教呢?叫作「非家至而日見之也」。「非家至」就是非至家,不是到人家的家裡;「而日見之也」就是每天見他,告訴他孝的道理。孝不是這樣教的。
  他怎樣來教孝、教弟、教臣呢?「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孝)」此語有兩種說法,第一為教孝的目的,是讓天下的子女去敬父親。自然地,天子本身要先敬自己的父親,才能使天下人敬其父親。第二為何要教孝呢?乃因我敬天下的父母,所以我教孝。前一章說「我教孝」,是我教他去孝敬他的父母親,才是真正利他,本章是說因為我去尊敬天下人的父母親,所以我教孝。我教孝,讓天下人懂得去敬他的父母親。而我對天下父母親的恭敬,要怎麼表達呢?就是用孝道去表達我對天下父母親的恭敬。
  其次,教弟,怎麼教呢?「教以弟,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悌)」這有二說,其一、我天子在家族中,對堂兄、表哥這些兄長們的禮遇,推廣出去能讓天下人懂得弟弟尊敬兄長,晚輩能敬長。其二,我尊敬天下的兄長們,所以我教弟;而我教弟,是讓天下人尊重他的兄長,來表達我對天下兄長的敬意。
  再來,天子怎麼教臣道呢?「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教以臣)」天子之下有許多的國家,國家的領導者叫作國君,而這些國君的領導者就是天子。天子要怎麼教臣道呢?解法很多,其一、我教臣道,讓天下的臣去尊敬他的國君。其二、我尊重天下的國君,所以我教臣道,讓臣去尊重他的國君,來表達我對天下國君的恭敬。
  綜述本章的概意,即是:教以孝道,讓天下的人去恭敬其父,這就是我天子對天下父親的恭敬。教以悌道,讓天下的弟弟懂得去恭敬其兄,這就是表達我對天下兄長的尊重。教以臣道,讓天下之臣去恭敬其君,來表達我天子對各國君的恭敬。
  最後舉出《詩經‧大雅》泂酌篇云:「愷弟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舉詩經,贊至德順民)」愷者,和樂的意思;弟也,很平易;即是和樂平易的君子。此君子是懂得經營孝悌與臣道的人,能讓天下人和諧,這種君子就是民之父母。接著說:「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意即是,聖人最崇高的德行、至深的內涵,就是要讓百姓離苦得樂。這一能耐要怎麼去推廣呢?即是推廣孝道、弟道與臣道,此時才能讓天下和諧,使百姓能有真正幸福的感覺。
 
—析疑—
本章與前章的關係?
  前章為「廣要道」,本章是「廣至德」,回顧「開宗明義」,其中說到「先王有至德要道」,至德就是第十三章,要道就是第十二章。以「至德要道」來順應天下,百姓發揮用後就會和睦相處,這兩章的關係在此,細看蠻有道理的。譬如:我教孝,讓他能夠愛敬父親;我教悌,讓他能夠順從兄長。現在為了表達我對父親、兄長的恭敬,教孝道讓他們恭敬父親,來表達我對天下父親的恭敬。教悌道讓他們順從兄長,來表達我對天下兄長的恭敬。這是就兩邊來說的。
 
此章把天子說成君子,有何深義?
  天子有時說成君子,有時候說成明王。明王是指帝王具聖人之明、頭腦清楚的這一分,心不隨名利境而轉。而君子是指帝王具君子胸懷的那一分,以他的能力將所治的世間轉成太平盛世。如果將帝王說成明王時,就是屬於「至德」的這一分;如果將之說成君子,就是屬於廣要道的那一分。所以,儒家最高的目標,是要能成就為聖人、君子。成就為聖人叫作內聖,成就為君子叫作外王。內聖外王的學問,《大學》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通達內聖,以「修身、齊家、治家、平天下」來實踐外王。《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就是成就聖人之德;「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就是君子入世能調和人才團隊,發揮人才的功能,利益天下蒼生,內聖外王就是中國文化核心學習處。
 
本章天子要如何幫助各國之臣皆能敬其君?
  此章除要天子教孝、教弟外,還特別提及天子要幫助各國的國君,怎麼幫忙呢?就是讓各臣子恭敬他的國君,若各臣子不恭敬其君,就會像魯國三家大夫的亂政。當魯國亂、齊國也亂,什麼都亂的時候,天子還怎麼治理呀?儒家的學問讓為政者懂得和諧天下、開展事業、家庭快樂。
  所以,天子要怎麼幫助天下的臣子去恭敬他的國君?第一,《論語‧八佾》云:「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意即君在用臣的時候,是合乎禮的。這合乎禮包括對他的看重,且是在正道上的要求,自然臣事君是回報以「忠」的。是故,若天子、君王在朝廷裡,讓臣子對他以忠時,這只是教臣道;教臣道須在各國中,要好好地來盡忠於國君。當然,此時也暗示諸侯,必須要依禮來對待臣子,不能用主奴關係來吆喝。何以要禮遇他呢?因為他在辦理國家大事,必須要禮遇他。
  往年,雪廬老人在莒縣當典獄長時,非常禮遇教誨師,因為他在辦獄政的教誨教育。古代國君路過大臣的辦公處所,是要下輦的,哪怕是沒人在也要下車。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天子小於大臣嗎?非也,乃是尊重大臣為國辦事,只要是為公發心戮力的,都要尊敬他。雪公在台中時,員警上門查戶口,雖警階低下,老人都恭敬地讓他清查。老人家為何要恭敬受查?因為員警在執行公務,所以無論官階高低,一體尊重。
  第二,《禮記‧祭義》云:「朝覲,所以教諸侯之臣也。」諸侯拜見天子時有朝覲之禮,即是依照時節朝拜天子。此時,諸侯要將臣子角色演出來,這才會以臣禮來待君王。譬如:你要先孝順父母,孩子才會孝順你。所以,諸侯朝覲天子時,要表達當臣子的禮儀,這樣你的臣子對你這位國君才會表達為臣之禮。不免有人要問:天子於重要時節召請諸侯來,而諸侯要對天子稱臣,何需這種繁複的禮節?有時儒家繁複的禮節中,大家忽略了背後的含義,此含義就是教臣道。當諸侯對國君如此恭敬時,他的臣子便看在眼裡,也會對他這樣的恭敬。當國君冒犯天子時,他的臣子也會對其冒犯。當我們對父母無禮冒犯,自己的孩子也會對我冒犯,其理就這麼簡單。
  古時隨便提一個禮,它背後的含義很深,今人若不將義理究出,便歸罪說: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在玩主奴婢僕的關係。吾人須知禮含藏著許多的人情世故與吉凶禍福。所以,雪廬老人說:許多年輕人出社會時處處碰壁,自己不曉得為什麼碰壁?原來,學校沒有好好地把禮的精神、重要性、效果及作法教給孩子,使得他們在社會上處處碰壁。雪廬老人以一個碰足釘子的過來人,編撰《常禮舉要》,其目的就在讓年輕人不要因不知禮而吃虧。果然能夠在禮上經營、懂得趨吉避凶、與人和睦相處、尊重別人,才會贏得他人的友誼,這叫作人際關係。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才是個真正幸福的人。
  第三,天子怎麼教臣道呢?北京城有座天壇,是皇帝祭天的地方。古代的祭天為郊祭,即是在郊外祭祀上帝,行祭禮時,上帝是君,天子是臣,這是在教臣道。何謂臣道?就是這樣地表達我為上帝之臣時,天子之臣就懂得要恭敬天子。然後,諸侯看在眼裡時,諸侯之臣也會去尊重他的國君,這就是教育。所以祭祀之中,不僅是敬奉天,祈求天能夠加被德澤、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其背地裡的本質就是一個教育。
 
教以孝弟,其推廣的形象是如何?
  《禮記‧祭義》中說,推廣的形象從朝廷開始,換言之,當從朝廷裡開始做起時,無論行於鄉里或軍旅都能推廣。因為倫常關係講究了,從朝廷裡做起,其影響力大,引申到公共秩序時便懂得尊重別人,社會風氣自然都良善了。但若不去做時,社會亂象及缺德之事就層出不窮。
 
如此推廣會具有何種成效?
  《禮記‧祭義》中說,推廣的成效是大家會為了這個風氣而效死,也就是願意保護國家;所以,一個很和諧、風氣好、氣氛佳的國家,實際上是很有凝聚力的國家。前曾例舉:希特勒把波蘭、奧地利消滅了,將法國大部分佔領了,但對於只有六百萬人口的瑞士,為什麼不去消滅它呢?奧地利表態「中立」,希特勒照樣消滅它。中立的瑞士為什麼安然呢?原來,瑞士這個國家社會和諧,而且舉國皆兵,當國家受到侵犯時,全國人民一起保護國家。所以,往昔天子真心治理天下無須多兵,當全國百姓皆誓死保護國家時,眾志成城的力量是很可觀的,這就是推廣起來的成效。
 
天子要如何將孝弟,從朝廷發起達至於州縣,乃至於每條大街小巷?
  教孝之中,雖然父親不在了,但我用祭祀的方式(祭祀是一種教孝),來表達孝子的情誼。所作所為都是光宗耀祖、讓父母添增光彩的,這種孝心的表達即是「發乎朝廷」。而弟要怎麼經營呢?孝除了孝順父親外,也懂得禮遇叔伯們。而弟,除了自己的親族兄長外,要怎麼去表達呢?《禮記‧祭義》中說:「三老五更。」相傳古代統治者設三老五更之職,以尊養老人。「三老」可指國家三公,「五更」是國家重要的臣子,其退休後,天子在太學中宴請他們,以表達尊養之禮義,這是一種方式。其二,或說天子宴請社會上賢德之人,用以表達禮遇,等同於禮賢下士、尊重賢德、敬愛長者,這是天子的弟道之教。
  教孝弟從朝廷出發,然後達於大街小巷,使整個風氣改變從善。所以,《論語‧子路》篇中孔子說:「善人為邦百年,可以勝殘去殺。」而仁人呢?仁人比善人更高明,仁人就是指君子,他必是三十年就可以改變風氣。孔子又說:「如果用我呢?期月而已!」意是用我為政,一年就可以改善,三年就有成就。這為什麼呢?因為懂得方法,本身又以身作則,能善用人才團隊,社會風氣就快速地變化了。
   至於教臣道呢?特別是對為國效忠、與民謀利且懂得行臣道的人,以立廟祭祀來表達,無外也是一個方式。譬如:諸葛亮的「武侯祠」,就是一位盡臣道者的祠堂。中國的廟宇,不要小看了它,它就是一個典範,一個教臣道的典範,不會因為主弱臣強而篡位。這種倫常關係的維護,使他成為中國士君子的風骨,變成民族的延續,可貴的是文化。
  最後舉《詩經‧大雅》云:天子是「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民之父母」就是把天下、國家當作家庭來經營,若遇到路上有餓死的人,視其如子如親。當推展孝悌之道時,實際上就是把天下當成家庭來經營。有人或說中國亦有貴族之世襲呀!但這不能怪罪儒家,儒家的情懷並沒有要為統治階級服務,儒家只是要求統治階級要如此做,這樣才能延續政權,獲得百姓的擁護,國家才能強盛久遠,但統治階級不做,儒家也沒有辦法。
 
而本章所舉的《詩》,其原意如何?
  周成王年少繼位,由周公與召公輔佐政事,「愷悌君子,民之父母」八字,乃召公告誡成王的話。意即,你成王經營天下,是要經營天下的和樂氣氛。雖然要拼經濟,讓百姓生活過得好,但這究竟是幸福與成功嗎?若能推展孝悌讓天下和諧,讓富而好禮、貧能樂道,便是把天下當作一個家庭來經營。所謂家和萬事興,把天下、國家當家庭來經營時,這才叫作「民之父母」,否則,沒有資格稱「民之父母」。
  由此可見,周公與召公的輔政,乃是希望天子成為天下的大家長、諸侯成為一國的大家長、大夫在封地裡成為一地的大家長。上下一起來經營和諧的關係,社會一片和樂,沒有以下犯上、奸盜邪淫之事,百姓生活就不需要另外謀劃了。當大家互相為對方著想時,就不會有餓殍載道;當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時,社會就不會有慘絕的事情發生。所以,古書的好處,實難以形容它內涵的殊勝,更難描述它推廣起來的氣象。因為典籍上雖有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但不透過對古書的瞭解與重新推展,我們都無法知道它究竟有多麼殊勝,只是認為載於古籍而已!事實上,魯國與周天子沒有給孔子執政的機會,所以很難想像這個孝悌之道推展出來以後,用禮來運轉大同世界的天下氣象。因為沒看到,就沒有覺受,即便載在古書典籍上,依然生不起覺受。
本章的結論:「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乃說因為是「至德」,所以才「順民」。順民之順到何種程度呢?
  即順到教孝、教悌、教臣的程度。可見,順民要透過辦政治與教育,才是真正的順民。順民並不是百姓作奸犯科時,依順於他;是要辦政治與教育時,讓百姓懂得孝悌之道,懂得經營人際關係與和諧,這樣順民才是至德,才是聖人最崇高的德行。最崇高的德行是什麼樣子呢?原來聖人是最能夠經營人際關係,把它推展出去時就是君子。聖人自受用時就是聖人,這是至德的形象。推廣至德就是把聖人最崇高的德行、最隱微處的見地弘揚出去,讓大家都得到聖人的受用,這就是君子,就是順民。
 
本章旨趣與古籍中的一段話類似,是哪一段?
  《禮記‧表記》載:子言之:「君子之所謂仁者,其難乎!《詩》云:『凱悌君子,民之父母。』凱以強教之;弟以說安之。樂而毋荒,有禮而親,威莊而安,孝慈而敬。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親。如此而後可以為民父母矣。」在這段文中,孔子說:君子之所謂仁者(原來這章把天子稱作君子),就是君子要行仁是很難的。試看《論語》中,有誰被稱許是仁?只有顏回,其他的叫作「日月至焉而已矣」。連德行科的仲弓(冉雍),孔子都說他「未知其仁」,可見仁有多難!
  仁的根本是孝悌。若這人懂得在辦政治與教育時,發展孝悌之道到最好的狀態,使天下和諧便是位仁者。可惜的是,孔子與顏回都沒有執政的機會,即便是辦教育時,也沒有執政者大力支持。所以,見不到仁者的胸懷,看不到聖者的見地,是中國文化最可惜的地方。其後說「凱悌君子,民之父母」,就是經營和樂的人際關係,是把天下當成大家庭來經營的人,這才能稱為民之父母。
 
—圖解—
  以下來看畫家怎麼表達《孝經》的章句涵義。首先北宋李公麟,他的表達法很有趣,就是畫一位孝子來供養父親,送個禮物就是教孝。南宋馬和之,畫孩子送禮物供養父親,人物後方有屏風,一旁栽有芭蕉樹。至於元朝的趙孟頫,表達的方式也差不多,只是將場景由室外換到屋內。
  而江逸子老師怎麼表達呢?整體來看,畫作中有兩道景,一主一從,由此可知左上角的聊天,為畫面補景之用,真正的主題在右下方。當天子教孝、教悌、教臣時,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就是推展於鄉野時,會演禮示範。演禮很重要,大家見了就會開始學習,講究回去後該怎麼表達對父母、兄長、師友等的尊重。演禮的重要,在於調整心態、訓練儀規、整齊動作,是謀得趨吉避凶的方法,是通達人情世故的方便,當百姓都重視,普及到鄉野,社會也就建立了和諧關係。江老師這一幅畫的義趣,就在表達《孝經》透過演禮來廣泛推展。
 
—總結—
  文說:「至德要道。」首先,至德就是內心的出路,要道就是給別人出路。所以,整個中國文化就是給自己出路、給別人出路。其次,這個出路一定要透過辦政治與教育,辦政治是環境,辦教育是給人見地。人有了見地才有出路,沒有見地就沒有出路。
  整篇〈廣至德章〉告訴我們要上行下效,天子除懂得以身作則,還要懂得推廣的方法,這樣下面的人才能效法。至此,家庭整齊了、國家治理了、天下也太平了,就達到禮運大同的世界。禮運大同的世界,其實就是一個和諧的世界,是一個以孝悌為本質的社會;臣對君忠,君對臣禮,這個和諧關係就是一個大家庭的經營,叫作天下一家。天下一家的人,才有資格說「天下為公」。這種聖人的情懷、君子的情操,是中國文化的本質,也是讀書人要辦政治、輔佐長官的見地。如果我們把見地傳播出去,有一天領導者肯用此辦政治,也懂得以孝悌為本質來推廣教育,則禮運大同的世界就不遠了,這也是儒家對世道人心、對民族的貢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