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期::孔學一隅
孔門心法—中庸之道(十一) 第九章
入世君子行
提起能放下
出世聖人德
仰讚彌高堅
第九章:天下能捨,性命可去,唯中庸難得
—前言—
中庸六至九章皆論及用中,本章結示證得中庸之難能可貴。捨棄天下,不受爵位,不惜性命,赴湯蹈火,這些都是一等一的難事,然而這樣算是達到中庸了嗎?本章將比較中庸與上述事例的同與不同,深入了解為什麼得到中庸是如此可貴,能夠超越一切難行之事。看事情須看本質,而非表面,透過中庸的學習讓我們增長智慧,一起當個明眼人。
本章說,國家天下要「均」,就是要財富平均,貧富差距不要太大;或者說「均」是能夠任用人才團隊,找有德的人共同分擔國家大政,如此國家天下才能夠免於內亂和外患。
—中庸總體科判—
第九章還是在《中庸》的第二部分,即分別顯示中庸的修學法和義理。
六至九章都在談用中,第六章正面讚歎舜是能用中治國的人。第七章反面感嘆一般人在世間追逐名聞利養好像動物掉入陷阱一般。而且就算學中道的人,大多不能持之以恆,容易退轉。最後說明中庸是很難證的,尤其是形而上的道。而顏回是一個能夠在形而上不退轉,在形而下能夠學習利益眾生善法的人,具備辦政治、辦教育的能力,雖然未辦政治,但在辦教育上能幫助孔子的弟子通達聖道,顏回的事功一般人看不到,只有懂局的人知道顏回事功的殊勝。
—本章科判分析—
本章「世人難證」,中庸難證。分為兩段說明:形而下是可成的,「約君位」是指天子和諸侯可以找人才團隊來治國,共同分擔國家大政,甚至把國家禪讓出去。「約爵祿」是指爵祿可以辭。「約生命」是指可以赴湯蹈火。這些品德雖然在世俗上都很難能可貴,然而卻不是中庸,中庸是聖人的修學法,所以叫「形上難證」。很多人誤解中庸,以為中庸就是凡事不依靠兩邊,或是很多事情折衷處理,或是好人、壞人兩邊都不得罪。其實中庸是一個明心見性、形而上的學問,如果讀一些形而上的典籍,如老子、莊子、佛家的般若,或者學習易經,慢慢的對「中」就會有皮毛的了解。
—章旨—
孔子列舉世間最難達到的境界,比如說,天下國家可以給別人,爵祿可以不要,為國家、理想或者抱負,可以犧牲生命,這些都是世間最高的品格,可是卻無法與中庸所經營的內涵相比。前者是可能達到的,而中庸如果沒有傳承,沒有透過聞思修是不可能成就的,故中國最有風采的讀書人就是顏回。
經文: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
釋義:「均」有以下幾種解釋:一、朱子解釋為平,能夠把國家治理太平;二、平均,解釋為貧富平均;三、分擔,就是把國家大政分擔給人才共同治理,非由一人獨裁;四、禪讓,把國家讓給有德的人來治理,這是最殊勝的。
消文:孔子說:擁有天下的天子,或者擁有國家的諸侯,能夠把天下國家治理的很太平,或者讓國家貧富平均,或者把國家大政分擔給人才共同治理,乃至禪讓給有德的人來治理。
經文:爵祿可辭也,
釋義:「爵」是指卿或者大夫,或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祿」包括兩種,薪水和封地的祿。像魯國的三家大夫,陳國的陳大夫、高大夫,他們不但有爵,還有祿,所擁有的財富非常可觀。
消文:爵位與俸祿是可以辭去的。
經文:白刃可蹈也,
釋義:「蹈」是及或踏的意思。
消文:當雪白鋒利的刀口架在脖子上,或者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時,面不改色,視死如歸,對國家忠誠,甚至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如文天祥。
經文:中庸不可能也。
消文:中庸是形而上聖人的內涵,是孔門性與天道的傳承,沒有傳承與下苦功的學習與實踐,很難達到中庸的境界。孔門只有顏回和曾子得到,而子貢只在聞思上有體悟。
—析疑—
一、本章與前章之關聯為何?
上一章是讚歎顏回在形而上擇乎中庸,在形而下是得一善而拳拳服膺,他並不是急著去造橋舖路,去做很多善法,而是去學習利益眾生的善法。這章特別講到中庸是很難達到的,以此來烘托第八章顏回的難得,那些世間有品德的人都比不上顏回。形而上的通達實在太可貴了,以形而上來入形而下的時候,他的見地、涵養和品格,都不是形而下的人可以懂的,具有形而上聖人內涵的君子,比世間的君子殊勝太多了!我們常說的君子,一般是指此人不欺暗室,能夠慎獨,像曾國藩就強調慎獨,卻未必是中庸。
二、天下國家可均也的形象為何? 所指對象為何?
「天下國家可均」的形象,我們特別要講的朝代就是大清帝國,七十萬的滿族統治五千萬的漢族,他們是用文化來治國,在治理邊疆的時候,懂得尊重他們的文化,「可均」包括讓邊疆的民族自治。所以在清朝末年,邊疆最動亂的時候,英國慫恿西藏獨立,西藏都不會獨立,這就是均的力量。
孔子以文化的內涵來辦政治、辦教育,培養的是人的見地、理想、品格和氣度,所經營的氣象十分殊勝。如果沒有這些,教育就會淪為應付考試,政治只以經濟為導向,實為可惜。
「可均」還包括國位都可以讓,典範是伯夷、叔齊,伯夷是為了孝,叔齊是為了弟,寧可不要國君之位。
三、爵祿可辭也的形象為何?所指對象為何?
爵祿可辭的形象,就是一個人對國家充滿熱忱,但是他心裡面可以不要名聞利養的,如果不合乎道,即使利祿再多也不要。像孔子在魯國有六萬石的薪水,原憲是孔子的家宰,薪水是九百,孔子的薪水是原憲的六十倍。但是當理想不合,不能施展抱負的時候,孔子絕對不會尸位素餐,這就是爵祿可辭的形象。
我們再舉一些故事來看「爵祿可辭」的形象:
1、趙盾辭官
趙相國曾對國君說道:「主公你不明是非,不辨忠奸,從不想親政愛民,只知道橫征暴斂,縱情聲色,常言道:天下乃仁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像你這樣失仁失德,總有一天官逼民反,眼看著大好山河就要斷送在你手上。…這是老臣最後忠言,聽不聽任憑於你,我趙盾不能助君王,挽危局還有何臉面留戀相位,老臣告退。」趙盾的忠心可昭日月,他官大薪水高,但是爵祿可辭。不過趙盾勸諫國君的言辭畢竟太過激烈,所以和屠岸賈忠奸不兩立,最後屠岸賈把趙氏抄家滅族,這也是在進退應對的禮上沒有講究所帶來的過患。
2、包公鍘美
包公在開封做府尹時,曾經斬了陳世美,中國式的歌劇有一段演出,包公對秦香蓮唱道:「我不能眼看你含冤負雪返家園,聽著,這頂烏紗我不戴,也要把倫常綱紀正義辦。」此即中國式的歌劇,唱腔好,跺的官步顯示出高貴的氣質,包公在斬陳世美的時候,那種正氣就是爵祿可辭也,官可以不做,這在世間很難能可貴,所以包青天才能傳頌到現在。
四、白刃可蹈也的形象為何? 所指對象為何?
白刃可蹈就是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尤其是武官,當然文官也可以,如文天祥。文天祥被俘後被關押在監獄裡三年,最後要被斬的時候,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被殺時神色不變,從容就義。元朝皇帝忽必烈對他非常欽佩,當他後悔想刀下留人時,文天祥已經被斬了。文天祥本來是公子哥,想不到當國家危亡時,立刻成為忠臣,而且是一個能夠白刃可蹈的民族英雄。這與佛門的弘一大師一樣,早年風花雪月,但三十九歲出家後,一變而成為律宗的祖師。所以當人有改過、幡然向上的那種魄力時,是一般人的小善難以比擬的。有些人雖然是大惡,可是當他忽然反轉的時候,變為大善,一般善良的人只能維持小善而已。
白刃可蹈特別要講的典故,就是秦趙澠池相會,因為秦國要打楚國,所以拉著趙國來會盟,趙國不得不來。會盟時,秦昭襄王想要把趙國當成屬國,威逼趙王彈琴,藺相如毫不懼怕,針鋒相對,終於憑藉他的膽識,迫使秦王擊缶。在小國與大國聚會的時候,小國也可以據理力爭,維持國格,藺相如的這種舉動,讓會盟的兩君平起平坐。
後來廉頗大將軍心中不平,認為自己功勞大過藺相如,所以處處為難他,藺相如則處處躲避。他人就說:你這個宰相是不是怕將軍?他說:在澠池會上,我都尚且不怕秦王,我還怕廉頗?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將相和,國家才能興,我是站在國家的立埸,所以才如此。這種忠臣既不愛財,又能白刃可蹈,一個國家如果都是這種人,國家哪裡會不興盛呢?
還有一個特別有名的例子,就是諸葛亮到吳國去借兵,那時候曹操已經派人到吳國去,逼吳國投降,吳國的文官都贊成投降,魯肅希望諸葛亮說服吳國的文武官員,一起聯合抗曹。諸葛亮一個二十八歲的年青人深入吳國,如果他外交失敗,他就可能會被吳國捉去見曹操,就會有性命之憂,所以這叫做白刃可蹈。
五、以上三喻所要顯示的涵義為何?
這三個比喻所要顯示的涵義是,這三種人的品德非常令人欽佩,世間雖然少有,但還是可以找到,然而中庸的內涵卻更為難得。懂得中庸之道的人,他在世間所造的善法,前面這三種人達不到,因為這是在見地上論。如果以中道文化去經營一個國家,那所展現的氣象難以想象。
六、為什麼中庸不可能也?
「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中就是能夠明心見性,學習中道可以明心見性,對治煩惱,超越世俗。「不可能」是說,或者沒有明師傳承,或者沒有好的法本,或者有的人雖然學習中庸,但大概都是進進退退。像冉求也跟孔子說,「非不樂子之道,力不足也」,孔子說他不是力不足,而是他劃地自限。很多人都是如此,認為他沒有這個根器,或是沒有時間,或是學起來很困難,畏懼困難而退縮。像子貢有能力通達中庸之道,卻因要處理的俗事太多,沒有投入足夠的時間學習,障礙了他學習中庸之道。
七、中庸真的不可能嗎?
如果一個人有決心又有傳承,又肯好學,又能夠摒棄門戶之見,能夠從《中庸》、《論語》,或者是《易經》,或者是老莊,或者是佛家的般若當中,幫助理解中庸,而且花時間好好的細細的去研究,透過思惟、修學來體會中庸,可以達到中庸。「回也,其庶乎,屢空。」屢空就是屢屢達到中庸之道,顏回就是一個能夠達到中庸的人。再有就是曾子,孔子告訴曾子說,我的道是一以貫之,以中道來貫穿世間的道理,曾子領會了孔子所講的中道。還有子思作中庸,就是根據中的道理來寫的一本論典。
中庸的境界太高了,老百姓不能已經很久了,如果沒有這種傳承和法本,任憑你學習世間何種學問,都學不到中庸。世間人雖然很努力的學習,可是沒有人來講和指點中庸之道,沒有人來聞、思、修中庸之道,沒有同儕互相切磋中庸之道,沒有人以中道來辦政治、辦教育,人們沒有方向、門路,最終還是「道其不行矣夫。」中道大概是不能行啊!剩下的只是強兵霸權、拼經濟,教育就是只講功利、應付考試,培養的大多都是世俗的人才,辦不出一個有氣象、有品味、有見地的政治局面。
八、孔子說此話的用意為何?
是說君子的修學法是可以的,而聖人的修學法很難得,這一定要有引路者,不是在外相、事功上論的。如果以聖人的內涵來進入君子的領域,以仁心去利益他人,那種君子之道也不是世間的君子之道所能比的,如之前所講的顏回的功德,是一般人所看不到的。儒家的禮與世間的禮不太一樣,世間的禮是提供很多親切的服務,但是這種氣象還算是末流,當真正進入到形而上時,所展現的禮儀叫做「禮乎!禮乎!」「禮啊!禮啊!」只有內行人才看得懂!這叫「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九、不達到中庸有什麼關係嗎?
不學習、不達到中庸,老百姓還是一樣的過生活,朝代還是繼續演變,照樣強兵霸國,秦國不用孔子之道,用法家治國也使國力強盛。
可是中庸上卻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中道是心中隱微處的中心思想,以此來經營每件事情,你是否有中心思想,所呈現出的氣象是不同的,懂局的人能夠看得出來,他能夠從你所做的事情當中,看出所含藏的中心思想,含藏的你對道的體悟和尊崇。
—總結—
一、三喻辦政國家強,中庸經營真出路。
國家的大政,如果是一個可均的人當領導者,可辭爵祿的人做大夫,能夠白刃可蹈的人為文武百官,這個國家在世間一定是一個非常強盛、無人敢欺負的國家。但是中庸的內涵,才是這個國家更應該經營的中心思想,辦教育的本質,國民內心的出路。
二、明君治國盛世現,聖王用中更難得。
一個英明的領導者,可以把貧富差距縮到最小,可以任用人才團隊治理國家,也可以像成王、康王一樣治國四十年,而使監獄長草,不像現在監獄人滿為患。但是堯傳位給舜的時候,他講到為政者的心法,就是「允執其中」,允執其中的氣象,一定要聖人治理國家,才可以辦到。
三、智愚皆可得中道,朝聞夕死又何妨。自行化他不離中,無可不可隨機應。
聖人並不是遙不可及的,不論是愚鈍的曾子,還是有智慧的顏回,都可以透過學習,最後能夠得到聖道的傳承。《論語》上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有人說道是指仁道、君子道,但是最難能可貴的解法是配合中庸說「朝聞中道,夕死可矣!」因為那是人生最重要的學問、見地和意義所在,人活著不能如行屍走肉一般,也不是為了世俗名聞利養而活,是要有意義的活著,就是聽聞中道、思維中道、修學中道,以中道自行、化他,以中道辦政治、辦教育,以中道來經營君子之道。通達中道的人,他在後得位入世的時候,他是天下國家可均可不均,爵祿可辭可不辭,白刃可蹈可不蹈,孔子說,「無可無不可」,那就是中道的抉擇,這是中華民族最殊勝的地方。中國的中,不是地球的中間,因為地球是圓的,沒有所謂的中,中國的中是中道的中,文化的中國才使中國有真正的出路。
—問答—
問:有注說,天子、諸侯、大夫皆位高而富有之人,將土地、財富分人實非難事;清高之人為求後世榮名,放棄爵祿,故非難事;勇士志在成名建功,捨身蹈白刃,亦非難事,此解可乎?
答:這樣的註解不可採,這些都是很難得的,只是觀待中庸之道的時候,就說不難,但是觀待世間人,他們是很難得的。勇士拋頭顱灑熱血,這怎麼不難?一般人是不可能的。清高之士能夠不去追求榮華富貴,到手的榮華富貴可以不要,一般的讀書人哪裡能夠做得到。天子、諸侯、大夫把所擁有的土地分送給他人,如泰伯、仲雍三讓天下,孔子稱讚說,「其可謂至德也已矣」,又稱讚伯夷、叔齊為古之賢人,怎麼不難呢?爵祿可辭未必是清高,清高之人也未必是求後世之名。這裡所說的爵祿可辭,並不是指清高之人,並不是在求後世之名,而是說一個人雖然有爵祿,但是如果理想抱負不能實踐的時候,他寧可不要,像文天祥或諸葛亮。諸葛亮是一心光復漢室,安邦定國,「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所以白刃可蹈,面對曹操、孫權,爵祿可以不要,這是君子的行為,未必是清高之士。
問:有註解說,中庸是平常之行,視之似易,行之實難,這種說法可以嗎?
答:中庸雖然是平常之行,但卻並不容易。顏回「擇乎中庸」,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只有曾子懂,這怎麼視之似易呢?要通達中庸很難,行之更難!但是「視之難,行之易」,當你真正通達道理的時候,做起來真的不困難,困難是在道理不通。
問:李白和杜甫,他們都是仕途不得志,這樣是否比爵祿可辭還要略遜一籌呢?
答:爵祿可辭是說,一個人雖有名利但可以不要,李、杜也是名利可以不要的人。仕途不得志,他們也很在意,但他們並不是在意名利本身,而是在意國家大亂,他們空有才華,卻不能施展抱負,所以鬱鬱不得志,對不能用於世而感到無奈。
問:上一章講到顏回是得一善而拳拳服膺,一善是指顏回擇乎中庸,得到的形而上的智慧嗎?
答:不是,得一善是講入世的時候,辦政治、辦教育要有能力,包括六藝、識人、禮樂的運用等能力,這些都是利益眾生的善法,都要好好的學。
問: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是賢人還是清高之士?
答:分辨清高之士與賢人,要看其見地。陶淵明的見地,一看就知道是賢者,一定有形而上的思想。慧遠大師想要陶淵明出家,甚至可以答應他留頭髮,可以娶妻生子,可以喝酒吃肉,然而陶淵明卻反問慧遠大師說,那我幹嘛出家,我不是在家就好了嘛!從此可以看出,慧遠大師對他尊重到這種程度,他不是普通清高之士,簡直就一位通達形而上的賢者。
問:孟子裡面有,「挾太山以超北海」、「為長者折枝」這兩樁故事,可否用此來比喻中庸之道難行與可行的心態呢?
答:「挾太山以超北海」也不難,有的人有毅力時是很可觀的,如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真是鬼斧神工,愚公的移山填海,雖然都很難,但是都不如中庸難。因為難在沒有門路,沒有傳承,難在各說各話,難在師心自是,難在以非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