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期::藝術賞析
孔門七十二賢淺說(二十七)—公孫龍
學海無涯每月進
有情有義願赴難
可貴所學統異端
俠氣不讓子路前
公孫龍,姓公孫名龍,字子石,春秋楚國人(孔子家語說是衛國人),小孔子五十三歲。
《史記‧魯世家》記載:魯哀公時,齊國的田常想要作亂篡權,於是讓齊簡公命人派兵攻打魯國,藉此減弱田常政敵的勢力,以便他乘此機會在齊國國內行事。魯國是孔子的父母之邦,面臨滅國之難,孔子憂傷,詢問弟子誰願出使為魯國解危,子路、子張與子石等一一請求出使任務,皆被孔子拒絕,最後子貢請行,孔子方允。子石之請雖未成,但他身為楚國人,願意獻身為夫子父母之邦赴湯蹈火之義行,甚獲肯定。
以公孫龍的人格特質而言,可以引用孔子所說:「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公孫龍行中庸之道,而能調和。其次具有中流砥柱之慨,對事對理,乃至與朋友之交,真有困難,願挺身就義。
子石於漢永平年入祀聖廟。唐玄宗追贈為黃伯。宋高宗贊公孫龍「黃伯著祀,公孫是云。彌縫中道,協輔斯文。藏修方異,漸漬甚勤。史詞不忘,播為清芬。」有位黃伯受人祭祀,原來就是公孫龍先生。其言行能合中道,勤於協助孔學的發揚,矯正異端學說,勤於學業,不斷進步,對於歷史能夠強記,清雅芳馨之名,永遠流傳。
畫中的公孫龍模樣粗曠,張口仰天,雙目神情哀戚,或許是對於世風日下表達心中的哀嘆。雙手緊握表徵道義之劍,是亟欲伸展胸中抱負的形象,是儒者知其不可為而為的入世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