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期::藝術賞析
華夏精魂千秋(二十七)— 明倫史畫 孝儉致化 趙咨
混亂動盪的時代
情操冰雪的品性
能感動賊的孝行
薄葬歸去的人生
—史畫—
趙咨,字文楚,東漢兗州東郡燕縣(今河南省延津縣)人,生卒年不詳。父親趙暢,曾為博士;年幼喪父,事母至孝,州郡推舉孝廉不任。桓帝延熹元年(西元一五八年),大司農陳奇舉薦為博士,掌管經教,累官至涼州敦煌太守。
桓帝年間,宦官與士大夫間的矛盾激化,黨錮之禍連起,彼此相互殘害。靈帝建寧元年(西元一六八年),太傅陳蕃與大將軍竇武,謀劃要誅除中常侍曹節,因事機洩漏反遭王甫與宦官所殺。趙咨因感朝綱紊亂,以病請辭,返回東郡自耕自食。
當時各地賊寇流竄。某天夜裡盜賊來搶,他怕母親受到驚嚇,先到門口迎接,並設宴款待,抱歉地對盜賊說:「母親年老體衰需要靜養,家中並不富裕,還請大家高抬貴手,留點衣糧以奉養母親。」至於妻孩之需,一點都沒提起。賊人聽了既感動又慚愧,跪下辭別說:「我們太無理了,不該侵擾賢良的人。」
靈帝知其賢孝,屢召為徐州東海國相,推辭不得而赴任。途經滎陽時,昔日所舉薦的敦煌令曹暠,特地在路旁等候迎接拜謁,但他過而不停。曹暠對下屬說:「趙君德高名重,經過我的縣境卻不及迎拜,實是生平的憾事。」於是追至東海(今山東省郯城縣),拜謁之後辭官歸鄉。
趙咨為官清廉生活簡樸,有人送他兩條魚乾,竟然兩年都未吃完,鄉里豪貴聞知不敢奢侈,民風歸於淳樸。東海相三年勞瘁而身病,上書請求免職,獲召為議郎(顧問),帶病至雒陽述職。
趙咨病重自知來日不多,臨終前對舊屬朱祇、蕭建等交付後事,要他們買來一口素棺,底層鋪上黃土墊底,好讓屍體迅速腐化早歸后土,莫讓子孫改變了殮葬計畫。當送喪到家時,兒子趙胤不忍父親屍體與黃土并合,想要改變殯葬的方式,但朱祇等人仍依遺命辦理薄葬,時人稱讚他是明達之人。
—圖解—
趙咨少年喪父、侍母至孝,先被州郡推舉孝廉不任,後又為大司農陳奇舉薦為博士掌管經教,可見其為人品德學問具優。桓、靈二帝期間,朝政因官宦黨派爭亂不已,便告病辭官返鄉耕食,並不以官場厚祿為戀。民初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其位在杭州餘杭的故居,刻著一道遺訓:「凡人總以立身為貴,學問尚是其次;不得以富貴而驕矜,因貧困而屈節。」正說明人生在世,萬勿妄自卑賤,不可足恭諂笑,須做個對得起天地的人。
此幅畫中,江老師特別描繪「暗夜盜劫」之景,來彰顯「孝儉致化」一題。東漢末年社會動盪不安,貧寒者紛起盜賊之心,乘機打家劫舍、中飽私囊。暗夜裡,盜賊來到了東郡鄉里,趙咨聞見主動迎請入內款待,難道他不怕凶狠的盜賊嗎?原來他考量的是,莫讓母親受驚嚇了。此說明他既是個孝子,也是個正人君子。即所謂:「平日不做虧心事,暗夜不怕鬼敲門。」
然而,凶狠的盜賊於一頓飯後,為何跪下拱手辭別呢?原來趙咨還特別為他準備些衣糧,且抱歉地說:「家中並不富裕,望能留下一點奉養母親。」環顧趙咨的住家,為荊籬茅蓬所建構,雖曾在京城為官,但返鄉後真也是個兩袖清風。常言:「盜亦有道。」此道之所在,乃是遇上了孝子,即便再凶狠的匪徒,都要良心發現為之感動又慚愧。江老師雖簡單畫出二人的應對,但卻十分精準地將「致化」表現出來,這也是趙咨被舉孝廉、薦博士的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