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期::佛學幽覽

大乘百法明門論簡說(三十二)拾伍、心所有法—小隨煩惱(一)

正知能見煩惱相

善巧對治非理相
正念能緣善法相
推理串習精進相
 

經文:五、隨煩惱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惱。四、覆。五、誑。六、諂。七、憍。八、害。九、嫉。十、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沉。十七、掉舉。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亂。

 

  隨煩惱就是隨著六種根本煩惱而起的煩惱,依照與根本煩惱的關係,可分兩類,第一類是分位煩惱,第二類是等流煩惱。分位煩惱是根本煩惱某一分的行相。例如瞋,可以表現為拍桌子罵人的忿,也可以表現為心中暗暗地記恨,「忿、恨、惱、害、嫉」的本質都是瞋,所以說「以瞋一分為體」。分位煩惱既然是根本煩惱的某一面向,那就只是「假立」,並不是另外有一個獨立的分位煩惱存在。

 

  「覆、誑、諂」是以貪癡一分為體,貪與癡相應而起時,可以表現出隱藏自罪、保護自己過失(覆)的樣子,也可以是欺誑(誑)他人或諂媚(諂)他人的樣子,本質都是貪、癡。比如保護自己的過失(覆),是因為圖名利(貪),而且不相信因果報應(癡),在起覆的同時,就有貪與癡的心理作用在其中,無貪癡則不生覆,誑跟諂也是如此。分位煩惱中「憍、慳」是以貪的一分為體,「放逸」以懈怠及貪瞋癡四法為體,「失念」以念及癡各一分為體,「不正知」是以慧及癡各一分為體。

 

  另一種等流煩惱,是以根本煩惱為因所生出的果,所以它與根本煩惱為同等流類,離開根本煩惱就不會有等流煩惱,但等流煩惱已經變異,不屬於根本煩惱某一分的行相,它與根本煩惱行相不同,分別有:無慚、無愧、掉舉、昏沈、不信、懈怠、散亂。以散亂為例,心無法專注於所緣境,到處流蕩,這與六種根本煩惱的行相都不相同,但如果沒有根本煩惱,也不會出現散亂的情形。

 

  隨煩惱依據生起的範圍,是否具有「自類俱起、徧不善性(心)、有覆無記」的特性,可分為大隨煩惱、中隨煩惱與小隨煩惱。「自類俱起」就是同類中的煩惱可以同時生起,小隨煩惱不會自類俱起,生忿就不能生恨,生恨就不會生惱,這些煩惱行相不同,一時間只會生起一種,不會同時有兩種以上的小隨煩惱出現。中隨與大隨煩惱皆能自類俱起,例如生無慚同時生無愧,不信同時可以懈怠,甚至八種大隨煩惱都可以一時俱起。

 

  「徧不善性」是指煩惱可以遍及一切的不善,與之相應而起。例如中隨煩惱,當一個人不具慚愧心時,貪瞋癡的分位或等流煩惱都可能相應出現。但小隨煩惱則不具備此特性,屬於瞋的分位,就不會跟貪的分位或等流煩惱相應出現。大隨煩惱也能遍不善性,而且還遍及有覆無記。有覆無記就是我執所攝持的無記業,執我的心障蔽無我的真理,所以稱為有覆,雖有我執,但仍有可能造善,例如世間沒有破我執的慈善家。大隨煩惱在本質上屬於無記,所以才能與有覆無記相應而起,比如某人忘記過去所學的正法(失念),但他仍然是一個好人,只是障蔽了對真理的了解,此人可能造善、可能造惡,所以失念不能記別為善或惡。

 

  對於根本煩惱及隨煩惱的特性與內涵若能了解,就懂得如何觀察自己的心識,很容易認識自己的心,並且在心上找出路,孔子與顏回就是知道人生要在內心中找出路,所以孔子回顧自己的一生,所說的成就都與心境有關,而非外在的功名,所謂是: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以下分別說明十種小隨煩惱。第一個是「忿」,《百法直解》云:「依對現前逆境,憤發為性。能障不忿,執杖為業。此即瞋恚一分為體。」善心惡心一定要對境,忿所對的就是現前的逆境,憤發就是憤怒發展,這是忿的定義。依著定義所生的作用,就是能把不忿的心障住,拿著武器傷人。所以拍桌子罵人、打架、拿刀棍群毆等,通通是忿,可見我們是依共相的定義來認識忿,忿之下還有各種不同的別相,所以忿也只是名言安立,連所面對的逆境,也要觀待我們的認知去安立才能成為逆境,即便境界讓人不舒服,透過不同的想法,也不一定要起忿,可見煩惱都是自己找的。

 

  《論語》顏淵篇載,子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發起一個忿,忘了他的身,忘了他的家人,難道不是惑嗎?忿最能招災難,這是一種對治忿的觀修法,在利害關係上多思考。雪廬老人曾說,「趙氏孤兒」這樣的悲劇,就是起因於忿。趙盾與晉靈公起衝突,居然大罵晉靈公,屠岸賈在旁邊等到趙盾一走,聯合晉靈公就把趙盾三百餘口抄家,這就是一朝之忿的後果,所以孔子的這段話看似平常,卻是很厲害的觀修法。

  第二個恨,就是懷恨在心。《百法直解》云:「由忿為先,懷惡不舍,結怨為性,能障不恨,熱惱為業。」懷惡就是討厭對方,結怨在心,不恨的心就會被障住,產生的作用是熱惱,心裡面很不舒服,好像火在燒。恨的定義也是一個共相,有三十年的恨、有五十年的恨、有來世當毒蛇也要報仇的恨,有冷笑的恨、有緊閉雙唇的恨,通通是恨。

 

  但恨的人真的要以忿為先嗎?忿會表現出來,有些人卻不會表現憤怒,只是記恨在心。所以應該如《俱舍論》所說:「恨者,謂於忿所緣事中,數數尋思,結怨不捨。」不一定要忿在先、恨在後,只是兩者都是緣違情境界而生。數數尋思,就是一次一次想著,一次一次感到不舒服,怨恨心就一直相續。所以對治煩惱的方法除了空性,一般人可以結合利害關係,修行人更要觀察煩惱如何生起,讓自己在千變萬化的境界中,能夠忿恨不生。例如可以觀察逆境給自己的磨練、心智的成長、惡業的消除,或者憐憫對方也是被煩惱所繫縛,才會有這樣錯誤的言行,如同醫者見到發瘋的病人那般。這些如理的思維,都能斷除忿所緣事中的數數尋思。

 

 

  《順正理論》中談到「恨」與「忿」的差別:「如樺皮火,其相猛利,而餘勢弱,名為忿。如冬室熱,其相輕微,而餘勢強,名為恨。」忿的怒火就像樺皮樹的火,看起來燒得很猛烈,但一下就沒有了,恨如冬天家中所燒的木炭,慢慢燒,燒到以為沒有了,風一吹火相又起,餘勢強,可以一直延續下去,其實恨是愈久愈厲害,木炭燒的比喻還不足以表明恨的行相。如袁盎與晁錯,十世追怨不捨;又如琉璃王滅釋迦族,釋迦牟尼佛三次親自阻擋他,都擋不住他滅釋迦族的決心。然而忿恨終究只是帶來長時的熱惱與痛苦,以及跟冤冤相報無盡的輪迴,所以找到對治這些煩惱的方法,才能真正找到出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