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期::孔學一隅

孝道跨時代的意義與價值— 孝經簡說(十七)

揚名實質德與學

家庭做起辦政治

口碑建立人稱善

不枉不忝真孝子

 

君子如何顯揚於後世–〈廣揚名章第十四〉

 

—前言—

  名聲被張揚出來有好有壞,究竟怎樣的揚名是利或不利,而好的名聲要怎麼被發揚呢?是自我吹噓、還是有口皆碑呢?有位英國爵士溫頓先生(1909-2015,Sir Nicholas George Winton),二戰前是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的交易員,一九三八年耶誕節他前往瑞士渡假,發現捷克陷入戰爭風暴中。當時,德國著手屠殺蘇臺德區的猶太人,住在捷克的猶太人,莫不想要攜家帶眷逃出去,若實在不行,也要讓孩子衝出來。溫頓先生受友人託付前往布拉格,出面與納粹交涉繳交保證金帶離難民。自一九三九年三月至九月戰爭爆發前,計有七班火車運了六百六十九個孩子出來,得到英國家庭的收容。惟可惜的是,第八班火車上的兩百五十個孩子沒能運出,事後因邊境封鎖生死不明。

  這項救援工作的艱辛難以想像,隨後因二次大戰的慌亂,此事逐漸塵封。他四十歲結婚,沒對夫人葛蕾特(Grete)提起過這件事。一九八八年當他八十歲時,某天太太收整閣樓,無意間看到這件資料的清單,感到非常的震撼與訝異,便把它提交給英國廣播公司(BBC),這個故事就這樣宣揚出來了。BBC邀請他談談往事,節目中安排了當年被救的女孩,就坐在溫頓的身旁,當主持人突然告知時,溫頓既驚訝又感動。節目進入尾聲時,主持人問:「現場還有誰是被溫頓救出的人?」周圍的人紛紛起立。

  當時溫頓先生受到普世的尊崇,不僅英國女王頒予爵士爵位,連捷克總統也頒予國防十字第一等勳章,各種榮譽接踵而至。二○○九年,為紀念義舉七十周年,「溫頓火車」從布拉格開抵倫敦。許多溫頓小孩趕到英國,場面十分溫馨感人,當時救出的小孩已經白髮蒼蒼了。獲救之人不乏當今的社會名流,諸如:導演卡雷爾‧賴茲、工黨政治家杜布斯勛爵。人們稱他為英國的辛德勒,他的神情依舊謙虛淡然,對於所做的事蹟,他說:「看起來了不起,但我做時不覺得了不起,有人天生偉大,有人做到偉大,有人被賜予偉大,而我只是第三種人而已!」這就是揚名聲的人,其實他只是以德性來做善事,這個揚名聲是不得不然的,是時機所致。就如佛家所說的「龍天推出」,揚名聲原來是這樣發揚的。當他一百零六歲過世時,英國首相卡麥隆也給予最高的讚譽。

  世人讚歎他是英國的辛德勒,何謂辛德勒呢?乃二次大戰期間,德國納粹屠殺許多猶太人,有位辛德勒先生為了營救猶太人,在自家工廠裡僱用猶太人。為了安撫德軍的不滿,便招呼德軍高級軍官吃喝玩樂。有時做善法是很痛苦無奈的,但他保住一千兩百多位猶太人未被屠殺。日後這種救援猶太人的義行,都稱作辛德勒。英國有英國的辛德勒,德國有德國的辛德勒,中國也有一位辛德勒。何鳳山為中國外交官,一九三七年派駐奧地利領事館為一等秘書。一九三八年德國併吞奧地利,何鳳山改派駐維也納總領事。當時猶太人欲逃出境,三十幾個國家不肯發簽證,唯獨何鳳山拚命的簽發,惹得德國沒收領事館房舍。即便如此,他自費租一間小房子,繼續發給簽證,雖然政府記他一支小過警示,他也未歇手。隨後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與日本同盟,他再也不能發簽證了。有人說他發了上萬張的簽證,送出來的猶太人,有人在美國當過財政部長,有人是億萬富翁,何鳳山就是中國的辛德勒,這叫作「公門中好修行」。

  溫頓與辛德勒是私人行善,何鳳山是依著公家資源做好事。公家的事情須公事公辦,可以官腔官調依法辦理,也可以法外開恩多行善舉,所以何鳳山活了九十七歲。竊以為積陰德的人必有後福,這包括他的家庭和樂、壽命延長及災厄消除。雖然做善法很辛苦,要背負壓力、面對責難與排除障礙等,但就命理學來說,凡是經過考驗的善法,其陰德愈大、成就愈高、名聲愈響亮,愈讓後人懷念,這即是「廣揚名」之義。

本章經文是: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科判分析—

  「廣揚名」是《孝經》中第十四章,《孝經》總說是孝道的修學法,別說則突顯孝道的重要,並分別說明各階層人士要如何盡孝。若天子到庶人皆能盡孝,就能將天地和合起來,讓社會一片祥和,是為三才。所以,聖人以孝治天下,就會有許多的孝子出現,許多孝行被紀錄。反之,若違背孝道就要被處罰。此孝道的要道須被推廣,且是聖人最崇高的德性,能以孝道為本質來辦政治興教育,從家庭到社會國家,此人的名聲一定能推廣出去,能夠利益當代與後世。後人所懷念的名望,必是實際的公德,是名實至名歸。

  此章簡單的科判是說「能揚名」,分別顯示是「由內到外」。譬如:家庭的孝可以移到對國君的盡忠,家庭的悌可以移到對長官的順。那麼居家將家政辦好,可以移到為官將政治辦好,這樣的人一定可以揚名。

 

—釋義—

  首先,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對雙親行孝道,以孝道去對君王就是忠,可見古時君王把天下或國家,當作是家庭來經營。而孝子為國家辦事時,也把國當成家,叫作移孝作忠。譬如:在天子座下的公務員,把天下當作家;若在諸侯那裡當公務員,他就把國當作家。所以整個中國的政治,就是一個家政,由家擴大為國、為天下,本質有別於西洋。

  其次,「事兄悌」,把對兄長的友愛、恭順移於長,對長官就像對伯叔兄長般恭順。不論長官如法不如法,基本上還是要對他恭敬。對於不如法的事情,我們可以勸戒,三諫不從則可以離開單位。

  再者,「居家理」,即是調理得當,包括人、事,此治家的能力可移於官,即將辦家政移於辦國政,治理天下。

  接著說「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內」指家裡,以孝悌治理家庭,則理行成於內。然後由內而外,對國君盡忠,對長官順從,乃至於居官治理政事,像辦理家政這樣有條不紊。在人事中謀求和諧,而生起次序,此人的名聲就會立於後世。為什麼不是名傳於後世,而要用「立」呢?此立除了要傳名外,還包括後世依然會有孝、悌、禮這樣的行為。立就是以他為典範,此人不但自己做的好,還能影響當代、後代的人。

 

—析疑—

本章與前章有什麼關聯呢?

  前兩章是廣要道與廣至德,而孝道要怎麼推廣呢?即是我推廣孝悌之道,贏得孝子與弟弟們的恭敬與喜悅,這就是經營天下的和諧之道。那麼廣至德呢?即為了表徵我敬天下的父母,所以我推廣孝道;為了表徵我尊敬天下的兄長,所以我推展悌道。這就是聖人最崇高的德性。接續到本章,即是懂得在家裡辦好家政,並移出照辦這樣的國政,此人的名聲一定能推廣於當世、弘揚於後代。這是本章與前章的關係。

《孝經‧開宗明義章》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開宗明義講揚名,本章也講揚名,這兩者的關係如何?

  開宗明義講的立身行道,揚名後世,是指我能夠以德修身,並且推廣德(能行)與道(所行)而揚名於後世,就是報答父母親的方式,讓父母親與有榮焉,才無忝所生。本章也是如此,不僅說孝悌在家裡能夠進行,而且能夠把孝悌運用出去,治家與治國同是這樣,這也是廣揚名。兩者差異在於,這章的廣揚名較偏向於辦政治,而開宗明義章較偏向於自我的修道及推展道。

 

揚名有害、有利,其利與害為何呢?

  揚名若未究其實質而揚之,此揚名是有害的。《論語‧顏淵篇》中說:「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意即我裝個樣子,表現出一付仁人君子,表面上似乎在利益別人,但實質上是裝個樣子。「居之不疑」是說,自己以為四處結善緣的目的是為了發展自己的名利,且認為自己是仁人君子。這種揚名是傷害自己的陰德,被人識破時反是一文不值。又〈里仁篇〉亦說:「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內心如果沒有仁,怎麼可以成名呢?可見內心不仁厚的人,揚名對他很傷害。內心只求做表面工夫,只想爭取名利、拉幫結派,這種名聲愈揚愈害自己的德性,被他人識破則一文不值,此即揚名之害。揚名要講究揚名的本質,前所說的溫頓爵士與何鳳山,皆是心存仁厚,其名聲是後人幫他弘揚的,此謂之「廣揚名」。

  此處例舉王莽來說。白居易〈放言〉詩之三說:「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放言」即是放肆地說一說,此為白居易與元稹遭流放時所作。大意為:人生有一法能夠將疑惑解除,既無須占卜也不用試人。想試一塊玉要燒上三天,試柴質要等七年。當年大家認為周公會造反,身上揹負了多少的壓力。王莽還沒篡位的時候,大家認為他是謙謙君子。假使當時周公與王莽都早亡,王莽成了仁人君子,而周公是萬惡不赦的小人。可是天道好還,當時間拉長了,就見出王莽是小人,周公是君子。這詩中所說,告訴我們看事情不是一時的,占卜沒有實用處,須經過審慎觀察及時間歷練,才有斷事與認人的能耐。認人絕不簡單,揚名也是一樣。王莽的揚名,反而加速了他的滅亡。

  以上是揚名之過,是沒有本質的揚名。現在許多人的揚名不講究這些,不覺得是在傷害自己的陰德,不覺得是在傷害子孫,等報應來時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再者反說,揚名之功及其案例如何呢?揚名之功的意思,是你真有實質的揚名,即會彰顯父母,父母生你與有榮焉,這是報答孝順父母的一種方式。此外,因為名聲被實質發揚出去,讓人家認作是典範,便以你為標準。譬如:虞世南有一首〈蟬〉詩:「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意即:蟬的嘴型尖尖的,像戴著一頂帽子,宛若天爵的帽子,觸鬚像帽帶般垂下。牠爬上高高的梧桐樹,代表慎於選擇出處;叫聲響亮又傳得遠,意謂聲名遠播。然而這聲遠,並不是藉著秋風(指時機)而得,乃是自身的德行與修持(飲清露)所致。此意即是,一個人性德清白,又能慎選出處,名聲自然能傳揚出去;傳揚之由有三,第一、能夠榮耀父母;第二、成為世人典範;第三、眾人仿傚學做。舉《孔子傳》對話為例,當時孔子名聲傳揚出去後,諸國弟子前來向孔子求學,其中有衛國的子貢(十八歲)、陳國的子張。如果孔子的名聲沒有傳揚出去,他們怎知道魯國有高人呢?

  子貢‥魏國商人端木賜,字子貢,慕孔夫子之名前來拜見。

  孔子‥請。

  子貢‥我有一事不明,想請教於夫子。

  孔子‥請講。

  子貢‥如果一個人能夠得到眾人的喜歡,他能稱得上是個仁人嗎?

  孔子‥不能。

  子貢‥那什麼是仁人呢?

  孔子‥一個人如果好人都喜歡他,壞人都厭惡他,也就接近於仁人了。

  子貢:這兩件事我請教過許多人,只有孔夫子的回答令我信服。……我要拜孔夫子為師。

  以上這段對話就是揚名,《論語》中說「一鄉之人好之,何如,未可也」。大家都喜歡他,他是好人嗎?未必。他可能是壞人,因為兩邊討好,鄉愿德之賊。一鄉人討厭他,他就是壞人嗎?未必。這個人或是很有眼光,可是得罪了當時的人。那麼不如怎樣呢?不如好人喜歡他,壞人討厭他,這就是孔子的答案。子貢十八歲來親近孔子,一直到四十二歲孔子過世,都沒有離開老師。此後四十二歲到六十五歲間,是子貢發揮才能的時光,這與他在孔子座下的勤習好學有關。

  揚名聲有好處,也有壞處。不講究實質的揚名,是有壞處的,而且是大壞;講究實質的揚名,或許有好處,讓人知道有典範,使與之學習遵從父母,此種揚謂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不揚名亦有其功過,它的功是什麼呢?有何案例呢?

  一般君子是憂患沒有能力,而不憂患人家不知道我,這就是不想揚名。別人知不知道我,不是我所在意的,我在意的是有沒有能力充實德學、利益他人。不揚名的典範是誰呢?《論語‧公冶長》中顏淵說:「願無伐善,無施勞。」顏回不誇耀自己的善,這就是不揚名其實功。實際來說,不揚名的人就不會有太多的應酬,得許多時間來充實自己。佛經上也說,一個人名聲大揚時,便會有許多人來親近你、向你請教,就像眾鳥倚靠在樹上,這棵樹不久就枯折了,你沒辦法應付這麼多人跟你求學。其次,你根本不是那一塊料,大家表象上在跟你學,實際上是在浪費大家的時間。自己不僅沒上進,反而一直在退轉,所剩下的就是一個空名。所以,不揚名有不揚名的功,顏回就是一個典範。

  孔子叫顏回去當官,顏回不要。當官將政治辦好,不就是揚名了嗎?顏回不要,那他要什麼呢?不揚名,可以少掉很多的應酬,多出來的時間可以用來學習聖道。顏回說他一生最盼望的,就是傳承孔夫子的學問,所以終其一生沒去當官,默默無聞的在孔子身旁學習,盡傳孔子全部的精華。如此試問:顏回有無揚名呢?有的。孔子讚歎顏回,不就是幫顏回揚名了嗎!受得起孔夫子讚歎的有幾人?《論語》中孔子讚好學的有誰?顏回。當得起孔子說仁的是誰?顏回。擔得起夫子說智慧屢空的是誰?顏回。這種揚名是真揚名,顏回得到孔夫子真正的讚歎,孔夫子的一字之褒、一字之貶,顏回得的都是孔夫子的褒。千載之後,大家除了知道孔子外,一定也知道顏回。之前到山東曲阜去祭孔,到孔廟時也很渴望到顏廟,雖然顏廟不起眼,但想要去看看這位千古好學及獨得孔子精華的弟子到底何樣?所以,不語揚名者,其實也揚名了。

 

接著來說不揚名的過。不揚名有什麼過?其案例又是什麼?

  《論語.陽貨篇》中云:「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意即一個人到四十歲,還讓人家討厭,好名聲揚不出去,這個人大概沒有用,很難改變了。人過了四十歲以後,有很恐怖的感覺,因為個性大概都定了,別人不太敢講我們了。雪公晚年時說:「人到老了很麻煩,好處是經驗閱歷豐富,麻煩的是個性難改了。」有過失不能改、不肯改,即便他人見著也不敢講。這樣的人活得愈久,過失領得愈多。

  快樂是來自於過失的對治,障礙是來自於過失的累積。《論語‧子罕篇》言:「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一、二十歲的人是可畏的,怎麼知道他將來不如你呢?後生的年紀輕、體力夠、吸收力強、分辨能力足,所以發展潛力狠大。但如果到了四、五十歲還沒沒無聞,其道德、學問、能力不足,就沒什麼可畏的了。如此說來,四、五、六十歲的人,是否人生就沒有前途可言了?其實,此話是一種警惕,意即我們可不要像一般四、五、六十歲人這樣,人生在無謂的忙碌中過完了。尤其許多人退休時,便放棄了學習。既放棄了希望,也不知道對治過失、累積功德,當過失累積得愈來愈多,這個人生是不是愈過愈恐怖呢?

  春秋時期的齊景公,生前財富有馬四千匹,相當於現在有四千輛奔馳、寶馬。馬是當時財富的象徵,當他去世時,民無德而稱焉,即是百姓說不出他有什麼功德。一個國君一生庸庸碌碌,無名可揚,這叫作不揚名的過失。有些人喜歡一生庸碌,然而一生庸碌,對治煩惱的能力愈來愈薄弱,過失愈來愈多,煩惱愈來愈重,生活愈來愈無聊,子女與你的距離愈來愈遠,對生命愈來愈無奈無趣,然後活的愈久愈痛苦,這種活命有什麼意思呢?

  不揚名有這樣的過失,什麼叫作揚名?即是你真的有內涵、功德與善法,可以被人稱述的。雪廬老人說:「人生在世是你用之於社會,你也必須要去服務社會。」你從早上穿衣、吃飯、喝水,乃至於用的各種東西,樣樣是別人努力的付出與服務,才有一生的享受,怎麼可以不自我充實增上,不貢獻自己服務大眾呢?這是良心問題。

  如此說來,君子欲揚名嗎?話說不揚名有它的過,那麼君子要不要揚名呢?揚名的意義與案例是什麼?《論語‧學而篇》云: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即無須憂患人家不知道你,要憂患的是你不能真認知一個人。人想揚名沒有錯,但是不要憂患名聲不揚,這叫作「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不想揚名是因為不想揚名的過失,想揚名是因為想揚名的功德,其標準是要能夠去利益別人。若真能充實自己,即便名聲傳不出去時,也無須生氣懊惱,還是要好好的充實自己,等待機會。

  《論語》有一章說,我們會怪時機沒有歸我,怪我沒有機會、遭逢厄運。可是孔子反問弟子,有一天你真有那個舞台與時機時,你該怎麼辦?所以,人應該好好的充實自己,雖然想揚名也必須要有實質內涵,即便名聲還是揚不出去也無須怨怒不滿,儘管充實自己,好好地斷惡修善,一定會有時機的。

  《論語》中雖說,君子很害怕死的時候「名不稱焉」,名聲沒有流傳出去,君子也是害怕無實質可稱述。而揚名的目的,是我真的有實質去貢獻大家,真的有內涵去供養大家,而我的名聲為大家所稱述。

  以上將揚名與不揚名間的交集點分清楚,不揚名是因為我要有很多的時間充實自己。如果我沒有實質可揚呢?這個我也必須檢討。當我有實質的時候呢?我的揚名對眾生有幫助,這也是我的福報。可是當我有實質,名聲卻揚不出去的時候,我也無須怪罪別人,依然樂天知命,充實自己,等待時機。這就是本章〈廣揚名〉所要談的。

 

君子很樂於宣揚君子的名聲,可是當君子的名聲被揚出來後,容易遭到小人的嫉妒與迫害。名揚出去如何不遭嫉,它的方法為何?

  方法要很幽默,如達巷黨人對孔子說:你這個人太了不起了,博學到不知道要怎麼成名;禮樂射御書你都會,不曉得要從哪裡來說你的名聲。孔子竟然很幽默的說:我沒有辦法成名(無所成名),那我到底要怎麼成名呢?是要駕馬車成名?還是射箭成名?我看我還是駕車成名比較好。這就是中國式的幽默。換言之,名聲發揚遭嫉的時候,有時幽默可以化解尷尬與嫉妒。

  但是名揚還是會遭嫉,尤其在亂世,又該怎麼面對呢?孔子說:甯武子這個人,在國家有道時就表現智慧發揚名聲,在國家無道時就變成愚笨,這就是大智若愚、明哲保身。名揚在亂世時,要懂得把才能收藏起來,須知才能愈多名氣就愈大,在亂世時就愈倒楣。有個寓言故事說:莊子某天到他人家作客,主人殺了一隻會叫的雞宴請。會叫的雞寓意是有用的,此處要說的是「大智若愚」。處在亂世時,名聲要收起來,揚名對你是有害的。而在治世天下太平時,你卻無德可被傳揚,這就得怪自己。

 

又他人有實質之名,你要揚他的名,這樣對大家都有幫助,須把握何種標準?它的典範為何?

  標準:對方是有德有學的人,他的名聲發揚對眾生有幫助,那麼一定要幫忙發揚他的名聲。典範就是子貢。孔子的名聲能夠傳遍天下就是靠端木賜。《史記》上載:「夫使孔子名布揚天下者,自貢先後之也。」意即子貢在孔子生前死後盡力發揚老師的名聲,讓孔子的名聲家喻戶曉。當孔子的名聲發揚出去後,當世許多人依著孔子的名聲來學,過世後人也依其名聲繼續學道。所以,發揚他人的名聲是有功德的。

 

本章言:若居家治理的好,就有為官的能力。居家要怎麼治理呢?

  除了對父母盡孝、對兄長盡悌道外,還要成為太太的榜樣。《詩經》上說:「刑於寡妻。」意即要成為太太的榜樣,要懂得善教子女,為孩子找好老師,與善知識往來,以助長家風,這叫作「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此外,要懂得說話的場合,不任意得罪人,以幽默來化解尷尬。何以大家庭可以培養人才呢?上聯叫作「動則得咎」,下聯叫作「面面俱到」,橫批是「國之大臣」,就是這樣培養起來的。以前人才都是家族培養出來的,現在的小家庭就沒有這個功能了。

 

明年是雪廬老人往生三十週年,農曆三月五日是他的忌日。雪公老師就是家庭教育培養的,可知他的祖父李壽春老先生是怎麼磨練他的嗎?

  譬如,帶出去作客時,要雪公看他怎麼當客人;回家後要說吃了那幾道菜,教你事事留心。有客人來家裡時,讓雪公在旁邊看他怎麼招待客人。所以,這個在練膽識、氣象。雪公就是在這種家庭教育下被培養出來的,當你懂得提攜後進,懂得替長輩辦事,懂得看場合說話,懂得化解尷尬,這叫作「居家理」,此人出來一定是人才。難怪莊太史(陔蘭先生)為孔家找人才的時候,就推薦雪公老師。雪公除了是家教培養出來的外,還有莒縣獄政的歷練,對他極其重要。

  人的教化行成於內,若此人將孝、悌、禮治理的很好,出來一定是個人才,必能揚名於後世,這個典範是誰呢?江逸子先生畫了一百幅的明倫史畫,第一幅是「天子朝親」,即是舜這個人。舜的家庭很難調理,帝堯將兩個女兒嫁給他,看他如何持家。接著啟用他作官,讓他經歷各種職務,試練統理國家的能耐,最後將天子的大位傳給他。舜成為天子後返家,見到父親時立即趨前請安,這就是教孝於天下的最好方法。雖然父親是個瞎眼的老頭,繼母是個囂張的惡娘,弟弟是個不敬長的人,但是他都能夠一一地化解狠戾,讓父親變成慈父,讓繼母變成慈母,讓弟弟能夠尊敬兄長。這就是行成於內而揚名於外的最佳典範。

 

又本章與士章有什麼關係?

  士章也是講究孝可以成忠,悌可以成順,但本章更重要的是士人為官的能力,是在家裡培養起來的。中國許多傳統官人,考試及第後就能夠當官理政,這與其家族有關。現今人們考試及格卻不通達人情世故,不懂得長幼尊卑,不能夠進退應對,無法在言語上與人溝通,不曉得怎麼利益眾人,這是沒有用處的。所以,這一章就是士的養成,士人的能力在家族裡培養,如此出任官職,自然能將政治辦得好,能利益天下蒼生,能將名聲立於後世。以上是這一章的大意。

 

—圖解—

  最後來看畫作。北宋李公麟的畫,表現此人為官,斷案審判明確,意即他在家裡能夠主持公道,為官時是個很棒的司法官,就像包拯、子路一般。其次,南宋的馬和之與元朝的趙孟頫,圖作與李公麟相似,也是說此人在家中懂得理家,入仕就懂得為官與君臣相處,成為一位好的父母官。

    江逸子先生的畫作整體氣象分兩邊來看,右下是此人在家中恪盡孝道,讓父母很愉悅。左上是他能夠將理家的能耐,用於為官與君臣相處,懂得進退應對。這些能力都在家裡培養起來,而名聲就會悄悄地被宣揚出去。左下方兩人交頭接耳講話,就是揚名的意涵。所以整體畫作的氣象,就是「廣揚名」。所以,家族是培養人才與經營人際關係的地方。

 

—總結—

  最後,以一個故事來作為本章總結。哈佛大學教授羅伯.威丁格(Robert Waldinger)是「快樂」研究案第四代的主持人,這個研究前後進行七十五年,計訪問七百二十四人。這些受訪對象分兩類,一是哈佛出身的,一是貧民窟出來的,後來發展有成為總統、部長、教授、醫生、乞丐者,把最好與最壞作一比較。經七十五年,看他們由少到老的情況,追蹤他們的子孫,看幸福到底在哪裡?結果顯示,愈孤單缺乏人際關係的人,其個性愈是難以相處;此種人身心有障礙,頭腦退化得快,壽命普遍不長,終成孤苦之人。反之,善於良性互動的人,其人際關係是建立在品德上。此研究指出朋友不必在多,在於實質。為什麼在實質呢?這與品德有關。品德好人際關係自然好,懂得關懷別人也受到別人的關懷,能夠與人廣結善緣。這種人際關係有助於身體的健康,有益於心靈的活躍,能使腦筋不退化。許多年長的老人,腦袋靈光不退化,與孩子住在一起,同親友往來相處和睦。這種人際關係所展現的幸福,包括:成功的事業、健康的身心,長壽少病。七十五年的研究耗費兩千萬元美金,期間有人半途退出,有人生命早早結束,最後「幸福」的結論與祕密,導歸於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

 

    原來中國人的孝道,就是人際關係的開始。你與父母、兄弟、親友間相處得不好,試問還有什麼人際關係呢?沒有人際關係的人,具有口碑嗎?身體會健康嗎?能得到他人的關照嗎?能久活於世嗎?以上都無,則身心障礙、心情鬱悶,乃至於頭腦退化,最後提前死亡。由此觀之,竟然許多成功的祕密,在經書中可以聞見,所以讀經「開卷有益、取善無窮」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