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期::孔學一隅

孔門心法 — 中庸之道(十三) 第十章:真正的強者(下)中道強

強者能剛亦能柔

和而不流倚中道

國家有無道皆然

用行舍藏仁與智

 
—前言—
  世間定義的「強」很多,何者最強?在追求強者的境界時,是否只有更強,沒有最強?強者的頂點究竟立於何方?透過二千五百年子路的一問,開啟後人了解何謂強者的眼力;又從孔子之答中,見識真正最強的風範。究竟如何成就天下無雙,是憑任武力,還是仰賴智力,又或者有其他超越世俗的答案?真正的強出神入化,真正的強高深莫測,真正的中道強就在中庸第十章:子路問強。
強的表現形式有多種,剛、柔、進、退、見地、降伏煩惱、精進不已、忍辱求和,形象皆不同,只有透過學習經典才能知曉。強者是能夠真正辦事成功、進德修業,能夠得到人才,反之,爭強鬥狠那不是強。
經文: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消文—
  子路問強者的形象。孔子回答:你問的是南方的強?還是北方的強?還是你所要學的強?心胸寬廣並且能夠替他人著想,以這種心量來教化他人,當對方無理取鬧,或者辱罵、傷害你,乃至面對惡人、小人的障難、迫害,都不會去報復,這就是南方的強。這種以柔來表現的強,是君子內心的意境。
  以武器和盔甲為席,枕戈待旦,隨時準備作戰,就算戰死也不後悔,這是北方的強,是勇士內心的意境。
  因此君子入世既能與他人和諧相處,又能堅守原則,不諂媚巴結、同流合污,這樣的強才是強中強。能夠立於形而上的中,不倚靠在世俗法上,不會被境界所轉,或者不偏於事或理,這樣的強才是強中強。當國家有道時,君子能夠被任用擔當重任,但仍然不會改變他們沒有出路時的道心,富貴不能淫,這樣的強才是強中強。當國家無道、小人在朝把持朝政時,君子即便窮苦潦倒,地位低微,在世俗上沒有出路,面對親友亨通發達,他們內心隱微處都沒有一點羨慕仰望,乃至到死都不會改變,貧賤不能移,這樣的強才是強中強。
 
—析疑—
一、強哉矯的語氣為何?
  強哉矯的語氣是一種讚歎的語氣,這樣的人,十萬人難得其一。
 
二、如何做到和而不流?
  和而不流,一定要懂「禮之用,和為貴」,依禮來進退,依禮來謀造和諧。禮是先王之道,是最美的,用禮來通人情世故、進退應對。善用禮者,才能夠與人和諧相處,謀造家庭、團體的和諧氣氛。
三、為什麼和而不流是強中強的形象?
  《老子》第十五章中言「古之善為士者」,古代上等的讀書人,「渾兮其若濁」,雖然有上等的智慧,深厚的學問道德,但他能夠入世,可以跟鄉間老百姓和諧相處,愉快聊天,這種人出神入化,非一般人所能想像。臺灣政治人物中,蔣經國先生是最能跟老百姓和的,可是不流,就是說這個人有治國的想法,蔣先生可以作為今日為政者很好的參考對象。
  大約從行政院副院長開始,經國先生就不斷深入民間,成為第一位臺灣走透透的行政首長。以行政建制來說,老百姓跟院長之間,至少隔了五道牆,老百姓的聲音,必須穿透這五道牆才能上達天聽,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喜歡跟民眾面對面,從親近去瞭解他們。這就是和而不流,雖然他是一個大政治家,但可以跟老百姓打成一片,使得他深得人心。
  我們如今只能從這裡去體會上等的讀書人的形象,老子所講的上等讀書人的氣質,可以出神入化,變化莫測。
 
四、誰是和而不流的典範?
  《論語‧微子》篇裡面說,「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柳下惠被貶官三次,一般人都會認為很丟臉。有人就說,你乾脆離開魯國去發展吧。他說,我如果是正直辦事,到哪裡都會被貶官。他甘願在魯國被貶官,這叫做和,不會跟人爭名奪利。可是不流,他不會因為被貶官,就開始逢迎巴結,蠅營狗苟找出路,是為和而不流。所以《孟子‧萬章》篇裡面,讚歎柳下惠是「聖之和者也。」以上是君子入世的修學法。
 
五、為什麼中立而不倚是強者的形象?
  君子出世的修學法叫「中立而不倚」,「不倚」即不倚靠,內心不隨境界而轉,因為境界的體性空,所以不倚靠境界,不會在順境生貪、逆境生瞋、中庸境生癡,釋儒道三家講到最高的意趣是相通的。中立不倚者,才能降伏煩惱習氣,才是真正的英雄,是強中強,可以跟大家打成一片,卻又不流俗,可以降伏煩惱習氣,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與他人爭強鬥狠。
六、誰是中立而不倚的典範?
  《中庸》第八章中說,顏回此人「擇乎中庸」,《論語‧先進》篇說「回也,其庶乎,屢空」,這就是中立而不倚。孔子也是中立而不倚的人,《論語‧子罕》篇言「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當成就形而上的時候,在他的心識前看不到世間,這叫做無知。「空空」是講所證悟的體性是空空,但入世時能看到兩端,可以跟鄙夫清清楚楚的分析這兩端,如功過、是非等,讓鄙夫自己決定,孔子不替人作主。
 
七、國有道,不變塞焉,其形象為何?
  國家有道的時候,也不會改變,跟他在沒出路的時候一樣,塞就是還沒有出人頭地的時候。國有道的時候,這個人一定出人頭地,因為《論語‧泰伯》篇中說「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
  一般人沒出路時,姿態很低,有出路的時候,眼裡就沒有別人。不變塞指不管有沒有出路都一樣,是為強中強。
  《了凡四訓》言「即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一個人命運尊貴榮顯時,要常作落寞想,好像命運很坎坷,沒人搭理。有權勢的人,要體會失勢的人的落寞。「即時當順利,當作拂逆想」,而當你權勢大,沒有人敢忤逆你時,應做忤逆想,才不會處處貢高我慢,發號施令,因為無權勢時,他人不會聽從指揮,這樣就會珍惜他人的擁護,而不會隨便浪費大好時機。「即眼前足食,常作貧窶想」,眼前吃得好的時候,要想想沒有錢的貧,沒有房屋的寠,才會惜福。「即人相愛敬,常作恐懼想」,當你有德的時候,人家對你愛敬,要常作恐懼想,要慎獨,否則被人暗裡看破,一文不值。「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如唐朝郭子儀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家世望重,但要常做卑下想,這都是別人給的機會。「即學問頗優,常作淺陋想」,學問很好的要常作淺陋想,淺即少,陋即俗,以為自己很有學問,其實還差得遠。仔細推敲,可能《易經》、《禮記》、《詩經》以及老莊學說,還有很多沒有讀懂的地方。一個常作淺陋想的人,他才會想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所以了凡先生說「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是因循二字」,都是因循,自我感覺良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以至於被後來者居上,很可惜。進步的要領,是要常常感到自己的不足,才會進步,這就是「國有道,不變塞」的形象。
 
八、國有道,不變塞焉,誰是典範?
  《史記》中記載,周朝初年武王病逝,成王年幼,局勢不穩,周公代理天子職位,很多謠言對他不利,因為中央不穩,所以他不敢到魯國去當國君,就送他的兒子伯禽去就職。他對伯禽說,他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他對國家有汗馬功勞,在功成名就的時候,尚且「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其實他已經功成名就、萬人之上,尚且像在找出路那般戰戰兢兢,何況是伯禽呢?這叫做「國有道,不變塞焉。」國家有道的時候,他還是如同沒有出路的樣子,謙恭有禮,禮賢下士。
 
九、國無道,至死不變,其形象為何?
  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國家無道,大家蠅營狗苟,鑽營巴結,沒有人知道我,我也不會內心不滿,這就是君子。
  孔子還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下學」就是好好學習內聖外王的學問,「上達」是能夠達於天,獲得天命。天命有兩種,一種是趨吉避凶,另一種是會得到鬼神的加被。孔子雖然沒有辦政治的天命,可是他有辦教育的天命。
 
十、孔門弟子中,何人有中道強的氣象?
  中道強是在任何時候,不論順境還是逆境,對中道都有信心。在順境時有信心實屬正常,而在遇到逆境、困苦、障難、挫折的時候,還對中道有信心,這才是強中強。在「厄於陳蔡」的時候,孔子趁這個機會考驗弟子子路、子貢和顏回。
  舉孔子傳片段為例:
  孔子:孔丘之道並非邪惡,為什麼不被世人所理解,而像野獸一樣在曠野中徘徊?仲由啊!你說呢?
  仲由:也許是我們的仁德還不夠,所以世人才不肯相信,或者是我們的智慧還不夠高,所以世人才不肯接受。
  孔子:如果說,有了仁德,就能得到世人的信任,那麼世人沒有比伯夷、叔齊更有仁德的了,可他們卻餓死在首陽山上。如果說有了智慧,世人就能夠接受你的主張,我看殷朝的比干就夠聰明的了,而他卻被殷紂王剜心而死的。(孔子的因明論式)
  孔子:端木賜,你說說?
  端木賜:弟子覺得,是不是夫子之道過於高深,所以才難為世人所理解,如果夫子之道稍為靈活一下或降低一些,也許…(商人的習氣)
  孔子:善於耕種的農人,未必會有好的收穫;能製作精美器具的人,也未必會遇到真正的識貨者;一個持大道的君子也是如此,未必會被世人所理解。
  孔子:顏回啊!你說說?
  顏回:天下不容夫子之道,正說明夫子之道的高深,如果夫子之道不求高深,那是夫子之過。如今是高深的夫子之道不為世人所接受,這就非夫子之過,而是天下執國政者的過錯。
  孔子:知我者回也。
 
  孔子很高興地說,假如顏回是有錢人,我願意當你的家宰。孔子是一個在任何苦難當中都很有幽默感的人。很多人遇到挫折時,都會像子路、子貢那樣,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聖人推展大道,本來就有順境和逆境,可是有時候未必都是自己的問題。國家無道的時候,持大道本來就會有逆境,這時應該要至死不變,這才是強中強。外表不能夠剛強,要和而不流。
 
十一、應如何較量以上三類強者?
  南方強是以柔來表現強,北方強是以剛來表現強,而孔子心目中,能夠守大道的才是強。守大道的人,內心能夠中立而不倚,對外是和而不流,老子《道德經》第十五章裡面講的「古之善為士者」,就是此道理。
 
十二、顏回有南方強的形象嗎?
  《論語‧泰伯》篇裡稱讚顏回是「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犯而不校」就是別人冒犯我,我不會計較,這就是南方強。
十三、顏回有北方強的形象嗎?
  《論語‧子罕》篇裡孔子稱讚顏回是「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一直不斷的往前走,至死不悔,就是北方強的形象。
 
十四、國無道,至死不變, 所不變者為何?
  所不變的就如《論語‧泰伯》篇裡的「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善道」指內能夠中立而不倚,外能夠和而不流,就是內聖外王,是最殊勝的善道。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持守這種善道,就算像《老子》八十一章中有很多變化、權變,但都是在彰顯中立而不倚,和而不流的大道,而不是像子貢那樣把「道」降低,這叫做守死善道。世間人在維護榮華富貴之道是守死,無所不用其極,他們都守死他們的道,若君子沒守死自己的道,反倒不如小人了,要抓住這種覺受。
 
十五、學習本章對我們實際的用處為何?
  見地非常重要,有了此章的觀念,才知道要如何去表現強。有時候表現剛強才是強,有時候反而要示弱才是強;有時候進是強,有時候退才表示強;有時候跟人家和合表示強,有時候要跑掉才是強,《易經》的遯卦叫天山遯,都是不一定的。所以有智慧的人才能辦好事、趨吉避凶。
 
十六、本章的主旨為何?
  南方強、北方強固然是強,孔子更要我們進入中道強。中道強是在國家有道的時候,也不會因為富貴而淫,國家無道時則「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能淫、不能移、不能屈的就是「中立而不倚,和而不流」的中心思想,中道的見地和處世的原則是不會改變的。
 
—總結—
  儒家說「隱居以求其志」,其志業就是學習強中強,「行義以達其道」是辦政治、辦教育時,也用強中強的學問。在用人上,要用南方強的人,用北方強的人,乃至於用中道強的人。以中道治國,才是真正的強。所以君子在形而上是中立而不倚,在形而下是和而不流,這才是君子的強中強。
 
—問答—
一、籧伯玉跟甯武子是不是中道強? 
答:籧伯玉是位君子,國家有道時做官,國家無道時隱藏起來,不隨波逐流,就形象上言他像中道強,但到底是不是中道強,還是要看彼見地,不過孔子讚歎他是君子。甯武子,在國家有道時表現智慧,國家無道時表現愚癡,這反而是他的高明之處。後來因為衛成公用了他,衛國延續三百年,都是甯武子造就的大業。「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這一分,像君子的行為,但是不是有中道的見地,這是難以論斷的,只能說這些都很難得了。
 
二、學習中庸的目的是不是為了要成就中道強?
答:中道強固然是《中庸》要講的強,可是想要成就中道強,就要通達《中庸》裡「中」的學問,以及《大學》中內聖的學問,《易經》繫辭傳所言「易無體而神無方」,老子講的形而上,都要好好通達。乃至於形而下的依禮進退的抉擇,都是屬於中道強,極不簡單,不容易達成,但那是目標。
 
三、有注解說不變塞是不忘本,好比飛黃騰達後,不忘初衷,是否可采?
答:一般說的不忘本是指不忘恩負義。但是此章的不變塞應該特別指「中立而不倚,和而不流」,與世間人的不忘本是不同的,如做生意發達後,回報曾經幫助過他的人,或者是很有抱負的為政者,當他有機會辦政治時,仍然能夠把他過去的初衷都拿出來,可是未必有中道的見地。
 
四、不變塞焉,有註解說儘管自己的時運不濟,那也不會改變自己的操守,請問這樣的註解可採嗎?
答:此註解不能採,因為國家有道的時候,你不可能貧且賤焉,不會時運不濟。儒家的觀點是,邦有道時,孔子和顏回這樣的人一定是富且貴焉。不變塞是指榮華富貴時依然像時運不濟時那樣戰戰兢兢。
 
五、蘇軾的《留侯論》上說:「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可歸屬何種強呢?
答:看起來是北方強,像張飛、關公,關公刮骨療傷,就是北方強很勇悍的形象,大部分人都會認為這個叫做強者。沒有透過孔子這樣定義,我們還不知道南方強和中道強,而且中道強是強中強。所以子路是北方強,像子遊這些人可以叫南方強,而顏回是強中強。
 
六、《菜根譚》上說:「做人要脫俗,不可存一矯俗之心;應世要隨時,不可起一趨時之念。」可謂「和而不流」的處世之道嗎?
答:人要脫俗,不可以矯俗,可是和而不流的時候,有時還是要很俗,老子說:「渾兮其若濁」,我跟他們很和,但不同流合污,因為我內心的想法跟他們不一樣。入世的時候,因時而變,與家人和諧相處,可以完全入俗,但內心是脫俗的。
 
七、良知良能與中道意思相同嗎?
答:良知良能是指你本性裡有知、有能,如《三字經》上說「人之初,性本善」,然後你要好好去開發它。可是「性相近,習相遠」,是說人都是差不多的,要好好的培養,才有正知和正能,如果反向培養,就叫做邪知邪能。而中道是說,當你通達萬事萬物是沒有體性的時候,了解到人可以變得很好,也可以變得很壞,二者不同。
 
八、有注云,國家有道時,始終不變為標奇立異,有錯就改過自新,才是強哉矯的完人,這樣的說法可以嗎?
答:不變塞,解釋成不標奇立異,矯解釋為矯正,這樣文氣是不通的。不變塞是說,在國家有道時,我變得顯赫了,但依然像過去沒有顯赫的時候那樣,強哉矯應解釋為強中強。前面的南方強、北方強,孔子都同意是強,但中道強才是真正的強,這樣語氣才順暢。
 
九、歷代的名臣,如范仲淹,包青天等,都是國有道不變塞的人,可以說是中道強嗎?
答:范仲淹做參知政事,包青天做樞密副史,在宋朝都叫做宰相,尚書左僕射、門下侍郎都是宰相。他們雖然官居宰相,功成名就,仍然與未發達前一樣,不貪名圖利,但是這些人都不可以叫做不變塞。不變塞是說,中立而不倚,和而不流,孔子深深期許的是,君子要具備中道正見。
 
十、有注解說 ,中立不倚當然很好,但不可矯枉過正,變成一味倔強而不通人情世故,那也要加以矯正,這種說法可採嗎?
答:這家注解的中立不倚是指過分中立不倚靠是不對的,或正因保持中立不看時機就變成騎牆派,所以要強哉矯,要把他矯正過來。中立而不倚是指我立於中而不倚靠世間法,這是在形而上的見地,叫做空空如也。這樣解的依據是以經解經,因為《論語》說「空空如也」,就是沒倚靠才空空的,「其庶乎屢空」,就是沒倚靠才會屢空。
 
十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可否用天地分別對應北方強與南方強呢?
答:君子以自強不息,如果是在中道上自強不息,在學問道統上自強不息,就不只是北方強。君子以厚德載物,和而不流,能夠入世和,「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也不能說是只有南方強。所以這是很難論斷的,還要看到底有沒有中道的見地。
 
十二、有注云,中立而不倚,是不倚於欲,是不迷於欲,若迷於欲則無法中立,如此可乎?
答:中立而不倚,就是不依靠在順境和逆境上,順境和逆境的自體性了不可得,沒有境界的實體性可以倚,所以就不會有貪和瞋。所以不倚並不是不依靠,保持中立,決不表態、不發言,也不是不迷於欲,有時反而迷於欲才保持中立,不得罪兩邊,當個騎牆派。
 
十三、《論語》上說,君子和而不同,與和而不流是否同義?
答:是的,和而不同就是雖然可以和俗人相處,但不會和他們的想法一樣,與和而不流同義。
 
十四、請問中道如此難學,若能安忍其中,好好學習,是否也是強的形象呢?
答:是的,安忍在其中學,就是在聽聞、思維、串習修行時,真的想辦法弄懂中道,花時間去慢慢研討、品讀,克服種種困難學會,就是進入中道強的領域了。
 
十五、孔門中還有沒有誰問過強?
答:子路本身就是強者,孔子曾讚歎他「好勇過我」,所以由他來問強比較合理。透過子路的提問,孔子把強的種類都說盡了,再問大概都不會超出南方強、北方強、中道強。不論是塞或通,國家有道或無道,都顯現為中道強。
 
十六、老子的「渾兮其若濁」是和而不流,這是入世,下一句的「孰能濁以靜之徐清」,是不是形而上,中立而不倚呢?一般人是和而流,濁而不能清,是嗎?
答:濁以靜,這個人能夠在濁當中安住,止而安住靜。在越濁的地方,越能以靜安住中道,心水澄清,這都是刻意練習與成效。
 
十七、強是否就是不動的意思呢?
答:就南方強來說,如果能夠安住在柔上,北方強如果能夠安住在剛上,君子居之,強者居之,不動如果是指安住在此內涵上,可以名為強。
 
十八、和而不流,中立不倚,國有道,不變塞焉,國無道,至死不變,是否這四者都具備才叫做中道強,如果只有其一就不算呢?
答:是的。通達中道的人,他在見地上是中立而不倚,在形而下,他懂得和而不流,如老子所說「古之善為士者」是「渾兮其若濁」的形相,那一章都是在講形而上。而且入世在禮上很多的抉擇,都和中道正見有關,所以持戒或者是在禮上要清淨的人,都要以中道正見、因時因地制宜的變化抉擇,而不是呆板教條的去做。
 
十九、中庸的「至德」跟仁的「全德」有什麼關係?
答:仁的「全德」是指孝弟忠信、禮義廉恥,這些德目通通是仁的範圍,仁是總相,這些是差別相。比如說「忠」,我盡忠才能跟上級和合,而和的目的是為了利益天下蒼生,所以忠也是仁。再如「孝」,家裡面經營和諧的風氣,就是我要經營國家的和諧風氣,所以孝也是仁。「信」,只有守信,朋友才會和我們合作,跟朋友合作,才能辦出利益眾生的事業,所以信也是仁。可是中庸「至德」的德是講智慧力,是所有智慧中最高的智慧,形而上的智慧,沒有這種智慧很難入世。
 
二十、南方強是君子居之,中道強也是君子的內涵,兩者區別為何?
答:孔子也說君子不應該只有形而下,也應該在形而上來成就君子的內涵,聖人是有君子內涵的聖人,君子是有聖人內涵的君子,這才是儒家的全貌。儒家當說君子的時候,就含藏著聖人,說聖人的時候,就含藏君子,有時不能單純的看君子是形而下,看聖人是形而上。
 
—結語—
  經學見地越來越高,對世間就越來越了解、越來越融入,跟世間人就越來越和樂。此是能夠利益天下蒼生的學問,是要延續的道統,也是民族的命脈。經學的通達,是我們現代人更應該具備的正見,才能走入時代、領先時代、莊嚴時代、利益時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