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期::佛學幽覽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簡說(二十八)第四講表 

人生當前之所受(觀受是苦)

 

受苦行相廣且劇

惑業為因相續生

追求微樂難出離

愚盲遇法縛解脫

 

(丙)三界統苦

  苦有前一表所言的三苦、八苦,這一表言三界以內的一切眾生都得受苦,無一例外。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三苦為能遍,三界為所遍。

●欲界—苦苦、壞苦、行苦 

  欲界的眾生統受三苦,欲界包括六層天(四天王、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以及他化自在天)和下面的五趣雜居地(其餘五道所居處,我們人類即居此中)。因為此範圍的眾生,都有飲食、男女、睡眠等種種的欲望,故名欲界,煩惱障中以貪欲為首,貪欲是一切煩惱的根本,貪染欲塵,是一切苦的根本原因。孔子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不只人類之大欲,也是眾生之大欲,有此大欲,則不能出欲界,也免不了受苦苦。


●色界—壞苦、行苦

  色界眾生兼受壞苦和行苦。色界包括四禪,共十八層天(初禪三天,離生喜樂地;二禪三天,定生喜樂地;三禪三天,離喜妙樂地;四禪九天,捨念清淨地)。

此範圍的眾生,因為有禪定的功夫,已無男女飲食的欲望,卻仍保有色身和宮殿樓閣等色相,及禪悅的樂受,故名色界。可是,身為苦本,仍然不離生、住、異、滅,為生死繫縛,所以仍有壞苦和行苦。


●無色界—行苦

  無色界眾生單受行苦。無色界包括四層空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此界的眾生,所入禪定更深,名四空定,不但無飲食男女欲望,也沒有色身的執著,只留神識,以虛空為所緣,但是執我的心未破,故名無色界。神識為招苦之緣,為一切妄念所依起,所以仍有遷流生滅的行苦。

由此可見,只要是三界內的凡夫,都得受苦,無一例外。所以佛學教導離苦的辦法就是必須脫離三界。


(丁) 受苦益起顛倒

●解苦妄作,復造苦因

  一般凡夫受苦時,都想要立即離開痛苦,然而沒有正知見,不了解真正離開痛苦之道,無知妄作,不但不能解苦,反而造下苦因。


●加苦續苦,無有已時

  眾生受苦之後,並不是從此完結。因為煩惱不斷,會起惑造業而結果,惑、業、苦三者惡性循環,輪轉不止。


●喻如揚湯止沸

 

  這種情形,猶如在沸湯上揚風,使其暫不沸騰,然終非治本之道,最後仍是滾上加滾而已。而治本之道便是要釜底抽薪,破障斷業,脫離三界,不再感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