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期::孔學一隅

論語簡說(三十三)— 憲問第十四—第三十五章 子貢問師歎,顯唯天知孔子

語似平常義難明

廣大知識方能解
一生學問與經歷
民族由他說意義


—前言—
  問路時,要在意的是此人是否知道路,而非在意他的穿著、相貌。學習者要有依止善知識的眼力,找對人、學習方向須正確。大多注解把此章當成孔子的牢騷話,但此章其實是中華文化之神髓所在。

—經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消文—
  孔子感嘆的說:真的沒有人知道我。子貢認為夫子周遊列國已名滿天下,怎麼會這樣說,所以懷疑的問:怎麼會沒有人知道夫子您呢?孔子便說:真誠行道,卻遭逢種種橫逆,然我不埋怨上天不加被於我,因為天命如此,就得承受,也不會責怪他人對我的誤會與傷害,不論遭受何等逆境,都不怨不尤,且一步步學習形而下、形而上的學問,上達到最高境界,這不是人所能知,真的知道我孔某的,只有上天了。

—章旨—
  孔子感嘆道不行。

—科判分析—
  此章分兩段,第一段孔子反嘆沒有人知道他,「子曰:莫我知也夫。」意即大概沒有人知道我了吧,感嘆萬分。子貢問夫子:為何你感嘆沒有人知道你呢?孔子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正面說明唯天知孔子。
  不怨天指命運雖然很乖舛,可是不會怨天。不尤人指在人事上遭到很多的挫折、障難,可是不怨恨別人。下學而上達。皇侃說是下學、上達天命,故知道我的,大概是天了吧!

—釋義—
此章夫子之嘆,其歷史背景為何?
  魯哀公十四年春,叔孫氏的車夫鉏商打獵獲得異獸以為不祥,請孔子往觀。孔子去看時,此異獸被殺傷前左腳,且已死。孔子說:這是麒麟啊,牠是有仁道的靈獸啊。牠的出現是有德天子出現的吉兆,但牠卻生在亂世,又被人打死,莫非我道已窮。
  因自古麒麟出現,一定是像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樣的明君在位,百姓知其為祥兆,均不忍傷其身。魯國當時政治紊亂,並無明君在位,麒麟出現,又遭殺害,麒麟是最仁慈的野獸,代表孔子最想推行仁道,可是屢受傷害,一生未遇明君,雖有救世之道,終不能行於世,於是絕筆〈春秋〉。其中包括自己不被用及沒有人知道我的感嘆。

夫子之嘆語氣為何?
  「莫我知也夫」,也夫就是大概吧,是一種保留的語氣,大概是沒人知道我了吧!孔孟最大的差別在於孟子說話武斷,孔子說話不武斷,語帶保留。

孔子大名鼎鼎,卻說「莫我知也夫」,豈非欺人?
  孔子大名鼎鼎,其一,他在中都做中都宰,把中都治理得很好,人人稱頌。其二,他當魯國大司寇,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其三,周遊列國時,與各國國君平起平座,並向孔子請教國家大政,揚名國際。其四,《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說:「使孔子名布揚于天下」,名聲揚名於天下,是「子貢先後之也」,子貢先前的推廣、後面的推廣。且孔子晚年回到魯國,講學的時候是盛況,不但有本國人來學,還有外國人來學。唐玄宗〈經魯祭孔子而歎之〉一詩中道「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表示孔子過世以後,會得到很多人的仰望,死後大家朝拜。而孔子說「莫我知也夫」,並非感嘆他人不知其名氣,而是感嘆他人不知道其內涵。

子貢用什麼樣的語氣反問孔子?
  不以為然的口氣。用意是要引出孔子牢騷話後面的意義,孔子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孔子說自己是一個「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的人,知道我的大概是天吧?

夫子有何可怨天之處?
  其一,孔子是大善人,可是命運乖舛,七十歲時造化弄人,兒子伯魚過世,差一點斷了後代,還好有遺腹子延續香火。其二,孔子七十一歲時,顏回過世,差一點斷了傳承。還好後來曾子能夠「一以貫之」。其三,孔子七十二歲時,愛徒子路枉死。其四,他七十三歲過世。孔子內涵豐富、心態是極致的大善人,但是命運乖舛,應該最足以怨天。
 
夫子有何可尤人之處?
  怨、尤互文,皆為埋怨之意。孔子為國為民,懂得辦政治、教育,治理魯國時,卻受到只想要鞏固一己私利的三家大夫的掣肘、為難。魯國王道政治行不通,孔子周遊列國第一次至衛國時,衛靈公未用他,他就到了匡地,被匡人誤以為是陽虎而慘遭圍困。後來孔子回到衛國,還是沒被重用,於是轉而到曹國,亦不受用,至宋國,遭「宋人伐木」,在大樹下與弟子演禮時,掌管軍事的司馬桓魋派人把大樹砍倒,追殺孔子。孔子終於逃出宋國,到了鄭國。後來回到衛國又不受重用,只好到陳國、蔡國,準備入楚國時,被陳蔡大夫圍困,讓孔子一行斷糧七天,這樣有利於天下蒼生的人,卻處處受到人事上的災難!

夫子究竟有何能力不怨天、不尤人?
  答案就在下文「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孔子通達整體,所以他才能夠在利益眾生當中不怨天、不尤人。很多君子入世時,雖有能耐,也懂得下學,可是往往人生的挫折很多,牢騷滿腹。像蘇東坡問太太朝雲:你看我大腹便便,裡面裝什麼?朝雲回:蘇學士滿肚子牢騷。人越入世,越有情懷,牢騷越多。孔子的修養極好,爐火純青。在患難還能堅持自己的志向,在逆境中成長,下學而上達。

下學的形象為何?
  皇侃說:「下學的是人事。」《黃氏後案》說:「練習世間的事。」總而言之,就是六藝,或者是世間的技能,或者是辦政治、辦教育的學問,或者是通達人情世故的內涵,都是下學的形象。

上達的形象為何?
  上達是通達於上,一是通達吉凶禍福,他懂得斷惡修善。二是通達形而上,不會被形體所束縛。上達者不會被眼前境界所轉,他知道順逆境都是考驗他做善的能耐、決心、心量,心不隨境轉。
  而下學的人是很多利益眾生的方便他都會,懂得以心轉境。改變命運就是心不隨境轉,內心沒有煩惱,而能以心轉境,廣作善法。心不隨境轉是智慧的力量,以心轉境是廣種福德。

「知我者其天乎」,此處的天指什麼?
  此處的天有兩種解釋,一種是通達吉凶禍福之理。第二種是指《中庸》或者是其他儒家經史所講的天地鬼神,冥冥當中都知道孔子,如揚雄《解嘲》中說:「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意即孔子暗地裡都被鬼神看透。

天又知道孔子的什麼?
  知孔子的形而下的仁心,包括他入世的情懷、心量、見地、能耐、情操、抱負,能以心轉境。知孔子的形而上的智慧能力,使他不受形體的繫縛,進入本體,心不隨境轉。《易經‧繫辭傳》就是形而上,心不隨境轉,《易經》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是形而下,以心轉境。

孔子到底是命好還是命壞?
  一,孔子是通達經學的人,二,有機會在貴族世襲的政治制度下,做到中都宰及大司寇,短暫地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三,在齊魯的夾谷之會,得到外交的勝利,使各國歸還侵占的土地,在政治上達到巔峰。四,他能夠群言惑亂,折中於他,以他為准。五,他過世後,弟子守喪三年,子貢廬墓六年。六,他的孫子子思,經孔子的弟子還有曾子的教導,成為儒家性與天道的傳承者。七,他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座下三千弟子、七十二賢、入門十哲,人才濟濟。八,各朝代的君王皆推尊他,連元朝、清朝入主中原都推尊。九,子孫綿延至今八十代,香火不斷。十,第七十七代的孔德成,得到諸多耆老的教導,並得到雪廬老人當他五十年的家臣,孔德成先生在雪廬老人過世時,寫了一幅挽聯:「數萬里流離備嘗甘苦與君共」,顛沛流離,一起逃難,更感人的是下一句:「五十年交誼,多歷艱難為我謀」,種種的艱難考驗,雪廬老人都替孔上公找出路。以上都說明孔子的命好。

常言「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命運到底是天注定還是人決定?
  不肯努力、不肯親近善知識、不肯下學而上達的人,當然是天註定!肯親近善知識、肯修學內涵、下學而上達的人,當然是自己決定!

既然不怨天不尤人,夫子何必又歎無人知己?
  不怨天、不尤人意思是個人是否有出路都沒關係,但夫子感嘆的是內涵無法被推廣、天下蒼生無福。

他人若能知夫子的內涵,有何殊勝之處?
  《漢書‧五行志》言,領導風氣者,如果能夠知政治如何辦、教育如何推廣,如何引導人心,則能夠讓災難消、福報興。顏師古的注解言,人君如果能夠「下學而上達」,通達吉凶禍福的道理,不但能趨吉避凶,還懂得「精誠」的重要,是以「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能帶來國家、民族的昌盛。民間如果有這樣的高人,能幫國家培養辦政治、教育的人才,此國家帶來的強盛不可言喻。


—總結—
  一、人生要追求的是內涵、而不是名氣。當有一天被人家知曉的時候,必須要反思自己是否真的有這樣的內涵。
  二、天知孔子有多麼好,因為天知孔子的情懷、內涵、理想、抱負,所以最後說「天將以夫子為木鐸」!意即此人是傳承文化的木鐸,平民百姓出生的孔子竟然最後成為文化的「天子」,他的命令大家尊崇,解經大家尊崇!是文化界的領導者,這種天命是上天賦予的。
  三、要檢視自己的學問是否真的可以下學而上達。
  四、「不怨天,不尤人」是非常好的修養,孔子的不怨天,不尤人是經過種種考驗而得,這種修養又是從他好學而來的。
  五、雪廬老人說「不怨天,不尤人」是不變,「下學而上達」是隨緣,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也是經文中最高的意境,是大乘經典最高的意境。
  六、上達是能夠心不隨境轉,下學是以心轉境,這又是改變命運最好的方法。

—問答—
問:孔子此章特別向子貢吐露牢騷,是否有特別的用意?
答:孔子對自己的出路是「人不知而不慍」,沒有牢騷,可是對於自己的內涵無法推廣,無法利益天下蒼生則有牢騷,故向子貢吐露心聲。孔子吐露的本意是:君子固然要在意名氣的流通,但更重要的是自己是否具備讓他人認識的內涵,是否能夠下學而上達,這才是中華文化的本質。

問:學習惟有天知的內涵,反過來就是世人都不知,這樣不會很孤單、落寞嗎?連孔子這樣的聖人都感歎沒有人知道他,這樣做有何好處?
答:寂寞是因為他人不知道你的內涵,但是天知,所以也不寂寞,天會賦予另一條出路,就像孔子雖沒有政治的出路,卻有辦教育的天命。
  夫子的孤獨落寞有幾個,一,俗人不知道夫子,這種孤獨落寞有何不好?二,孔子也是「近者悅、遠者來」,很多人千里迢迢來向他求學。三,亂世不用孔子,孔子正好趨吉避凶。四,他能夠充實自己、培養人才、等待未來。
聖賢有兩種,一種是隱士的聖賢,一種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聖賢,正好在亂世中充實自己、有力作為,給予天下蒼生出路,更顯出其修養、內涵。

問:東漢張衡言上達就是佐國理民,也就是治理國家、人民之道。也有注解說上達指王道,此註解可採嗎?
答:治理國民、乃至於這些王道,都是形而下,是下學,而非上達。上達指形而上,看不到形,像《老子》的無為。形而上是無為,形而下是無不為。所以孔子的學問是無為無不為,無不為而為。治下理民的事情都是形而下,可是要靠形而上的修養幫助,方能使他不怨天、不尤人。

問:不怨天、不尤人與下學而上達是否有因果關係?
答:真正的「不怨天、不尤人」就是「下學而上達」的不怨天、不尤人。下學的人,如果去利益天下蒼生,除非是盛世,如果在亂世當中,他要不怨不尤是不可能,一定要有形而上的修養,形而上的修養才是真正煩惱的正對治,才是真正能夠不受境界所轉的那一種修養,要靠上達,不是靠下學。

問:有注解說四書五經都是講下學,只有將胸中怨尤之情都斬去,方能下學,這個注解可采嗎?
答:四書五經也有講上學之處,如《論語》中顏回屢空,孔子空空,《中庸》言喜怒哀樂之未發等等。心中的怨尤完全除去一定要上達的修學法,下學而上達是下學而且上達,一個是形而下,一個是形而上,是兩件事,不是下學而後上達。

問:如何定義形而上與形而下?
答:形而下包括仁心、入世的方便、六藝的學習、人情世故的通達、各種技藝,這些都是下學,讓君子入世時能以心轉境。上達是心不隨境轉,脫離形體的繫縛,進入本體的修學法。所以中國文化裡有本體論、有現相作用論,叫體相用具足。

問:在《論語》其他章節中,孔子也曾經感嘆「吾不復夢見周公」或者是說「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其中這些感嘆也是牢騷話嗎?還是有其他深意?
答:都是牢騷話。感嘆生於亂世而內涵不被知,無法撥亂反正,很可惜。站在天下蒼生無福的立場上,難道不感嘆嗎?這種情緒的語言是發而皆中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