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期::孔學一隅

孔門心法—中庸之道(十四) 第十一章:孔子的不為與不能

素隱行怪中途而廢
君子聖人不為不能
雖求中庸過與不及
不妨為賢而為大才

—前言—
  一般人對於修道人的想像,不外乎是煉丹的道士,修仙的隱士等等,他們不僅道行高深,也是人人欣羨的對象。然而這樣是真正的修道人嗎?對於修道我們應該有什麼樣的認識,孔子於本章中提出了他的看法。真正的修道應是修習內聖外王之道,於此基礎,孔子有其不為,亦有其不能。就在這為與不為、能與不能之間,彰顯出正道的可貴,還有孔子不同於常人的胸懷與心志。
張載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中庸就是往聖的絕學,尤其是中,通達體性、形而上,是民族的命脈和道統,有這種道統才能稱為優秀的民族,所建立的國家才成為一個實質的國家,而非只有經濟體制。
  很多人都喜歡奇聞異事,比如來無影去無蹤,能夠知過去、未來,行蹤飄忽不定,說話富有玄機。這樣的人有些是跟名利相應,固然不可取,可是有些雖然是超脫於名聞利養,但也不是入世的君子,他只不過是一個行為詭異,或者是思想很奇特的人物。
  《麻姑仙壇記》中的「麻姑獻壽」,就講到麻姑跟她哥哥在見面聊天的時候說,他們已經看到滄海為桑田,桑田為滄海三次了,現在再看滄海已經水少了一半,又要變成桑田了。大海變成田要幾千萬年,而他們已經往復看到三次,可想而知麻姑的壽命有多長!而且麻姑長的只有十八歲的樣子,這樣出神入化、來無影去無蹤的人大家都很羨慕、佩服。再有,大家佩服達摩祖師,不是佩服他美妙的玄語,而是他如何「一葦渡江」,腳踩在一枝草上面就可以過江。大家也佩服八仙的逍遙自在,遨遊江湖,隨緣濟世,神變莫測。還有世間的算命先生鐵口直斷,也讓人非常佩服,像了凡先生遇到的孔先生,能夠把了凡先生一生算得清清楚楚,某年某月該考什麼功名,某年某月要當什麼官,某年某月會壽終正寢,已發生的事情都如孔先生所料定,未發生的事情也都知道。另外,有些世間人很喜歡扶乩這類事情,能告訴你很多不知道的事情,這些奇人異事所顯現的特殊功能,在世間很容易被傳述,而且大家也很喜歡,像是有名的哈利波特,席捲全世界,小朋友都耳熟能詳,《論語》還沒有他們流通的廣泛。這章就告訴我們,什麼才是人生真正應該追求的。

—科判分析—
中庸總體科判

  第十一章還是在《中庸》的第二部分,即分別顯示中庸的修學法和義理。

本章科判分析
  此章科判是講君子,反面來說,君子不為的是,素隱行怪求名,不會去索求隱微的道理,行為很詭異來求名。第二,君子不能行道、守道只到一半就退轉,君子學道一定是有始有終。正面來說,君子要學的是聖人的內涵,在亂世中能夠超脫繫縛,即使一身的才華不被他人知道,也不會生氣。

經文:子曰: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

—消文—
  孔子說:索求隱藏的事情和道理,行為很怪異,對於這類事情和人,後世的人感覺很神妙莫測,所以都很喜歡傳述,然而我是不會去做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而行,在沒有學成之前,半路停止、退轉,我是不能的。君子學習中庸之道,在亂世中,逃避世間,隱藏起來,一身的才華不被他人知道也不會後悔,這只有具備形而上內涵的聖人才能辦得到,因為聖人不會對境起貪瞋癡,憤世嫉俗,甚至退轉。

—釋義—
  「素」有兩種講法,鄭康成的註解是「向」的意思,「素隱」就是把自己隱藏起來,因為害怕在亂世中受到傷害。另外一種講法是,朱子根據《漢書‧藝文志》中說「素」當「索」字講,即索求意。「素隱」就是索求隱藏的事情和道理。「行怪」是行為詭異,「遯世」是逃避世間。

—章旨—
  我們要依著中庸而行,尤其在亂世的時候,就算一生不得志,都沒有成名,也不會後悔,必須要把自己培養成有德有學的君子。用道來經營人生、利益蒼生,辦政治不行,也可以辦教育,辦教育不行,也可以找有緣人,把道統往下傳,君子永遠是積極面對世間的,就算遯世,也不是消極逃避。

—析疑—
一、本章與前章的關聯為何?
  前章言無論國家有道或無道,我都是學中庸之道。此章更特別講能夠在亂世中避世而不會後悔,這就是君子,而這種能耐是依中庸才有的。

二、素隱行怪的目的為何?
  素隱行怪就是索隱行怪,有的目的是為了求利,如扶乩、扶鸞、卜卦、算命,有的是為了求名,還有一些學神仙之道的,他既不是求名也不是求利,可是他也不會入世來利益有情,即便利益有情,也只是隨緣濟世,並沒有想要利益天下蒼生,沒有想透過辦政治跟辦教育,改善天下人的生活,豐富天下人的生命,他所注重的是個人的超脫與安樂,他所修學的也不是真正聖人的超脫之道。

三、素隱行怪的形象為何?
  素隱行怪最有名的就是「睡仙」陳摶,他在唐朝末年的時候就很有名,歷經五代,後周世宗叫他「白雲先生」,宋太宗叫他「希夷先生」,「希」就是視而不見,「夷」就是聽而不聞,不相應此世間。他很喜歡睡覺,睡功很好,一睡幾個月,身體不會發臭,睡到最後身上都是灰塵,可是起來後精神抖擻。他常常睡覺,有時候出去玩時,逢人就問:現在的天子是不是趙匡胤?如果說不是,那還是不行。有一天他忽然聽說天子是趙匡胤,就高興得滾下驢子來說:從此天下大定!從唐朝末年就知道趙匡胤當天子天下就會大定,歷經唐朝和五代,他早知天下大事,這是很厲害的。據說紫微斗數和無極圖就是他發明的,後經過周敦頤、邵康節,一直傳到孔先生,把了凡先生的命算得非常準,祖師爺就是陳摶。大家對他極其羨慕,有人說他活了一百二十歲,有的說是一百四十歲,有的甚至說是二百多歲,沒有人真正知道他的壽命。而且他來無影去無蹤,有時在華山,有時在武當山,最後死在峨嵋山,這些山相距都很遠,可想而知他的厲害。

四、後世為何會傳述呢?
  因為人對生命都有不可知的茫然、好奇、無知,所以很希望去找自己的出路,就對素隱行怪之人很是佩服,對他們講的話很尊崇,乃至於去傳述他們的內涵和學問。

五、是孔子不為還是不會?
  孔子是一個會而不為的人。孔子是一個莫測高深的人,他對《易經》非常通達,《易經》的十種注解,都是孔子所作,孔子深通人的吉凶禍福。顏回也讚歎孔子「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所以孔子也有能力故弄玄虛,談論人生的吉凶禍福,掐指一算就知道天下大事,眼睛一看就知道未來出路。比如說,商瞿子木要出差的時候,他母親反對,因為他到四十歲還沒生小孩,孔子就告訴她不用擔心,她兒子以後會生五個孩子,後來果然應驗。
  雖然孔子也可以這樣,但孔子不走這樣的路,不以這樣的形象面對大眾,因為他重點要講的是五倫教育,人格的健全發展,否則人們只是想跟他學習那些隱秘的道理,不願意聽聞正道。可是孔子最有價值的學問是五倫的教化,是斷惡修善,趨吉避凶。
  了凡先生也學到了孔先生很多神妙的部分,可是他傳給兒子的卻是斷惡修善、趨吉避凶的道理,是人生要有修養,要改過遷善,懂得命運的經營,要有謙德,懂得「謙則受教有地,取善無窮」。這是他作為父親傳給兒子的絕學,而所傳的是正道,並非詭道,因為正道才有利於人的發展和出路。所以孔子不是不會,而是不為。

六、素隱行怪,不為的功德及為之的過患為何?
  佩服、好樂、追求、學習、傳述素隱行怪的過患:
  1、學小道誤大道。《論語‧子張》篇中說「雖小道,必有可觀焉」,如下棋、卜卦、算命等等,雖然是小道,也一定有可觀之處。但是如果要學習聖道、君子之道,會被學習小道所耽擱,因為人生是有限的,很多人都甘願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小道上。有些人說學君子聖賢這些大道,他沒有辦法,沒有能力、體力、時間,可是在學習小道時就都有了,可見都是為和不為而已。
  2、容易導入邪道。當你能力很強時,如果動機不單純,就容易求名求利,以及財色等等都上身。
  3、影響社會風氣。當你行為詭怪,追求隱密的人、事和道理的時候,你也會影響社會風氣,社會需要的是五倫的教化,這樣社會才能正常的發展。
  不為的功德:不去素隱行怪,就會有很多時間學習聖道,學習君子的內涵,而且跟有內涵的人一起共事,發展事業,帶動正常的風氣,對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家,都有莫大的利益。

七、遵「道」而行是否指中庸之道,又該如何遵道而行?
  君子要遵道而行,所遵的是中庸之道。能遵是指:
  1、聞思修。只說不做則無用。
  2、五步修學。博學,廣泛的學;審問,不懂要發問;慎思,好好地思維觀察;明辨,把問題分析清楚;篤行,還要懂得在日用平常中,運用這樣的道理。
  3、自行化他。君子要以中庸之道利益自己,教化他人。
  4、不離而修。君子不離中庸之道,要如小人對名聞利養那樣,學習小人蠅營狗苟,逢迎巴結,追求利益無所不用其極。再如吳洪裕(吳正志之子)得到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時,茶飯不思的觀賞臨摹,朝夕不離,君子應以此覺受保護聖道,以此心態自行化他,而不是「言之者諄諄,聽之者藐藐」,可有可無。對所聽課程應記而不失,而非付諸東流。
  5、不半途而廢。君子不能學道半途而廢,如此必然成功。

八、為何遵道容易半途而廢?
  1、見名利,倍覺學道難耐。因為世間人追求名聞利養,表面很風光,而有志於成為君子的人,學習經典的內涵,又孤獨、又寂寞、看起來在世間又沒有出路,午夜夢迴時,會佩服、羨慕人家飛黃騰達,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香車美女,有種種美好的享受,此時學道的樂趣就不見了,最後退轉。
  2、求速成,總感聖賢易得。老師朋友難得,君子學道很辛苦,然而小人追求名聞利養時也不容易。小人都願意克服千辛萬苦去得到名利,君子卻想要撿便宜,想今天學習,明天開悟,不懂得日久天長的累積,經營自己內心的出路,當看到他人飛黃騰達時,就很難堅持到底,結果行百里而半九十,半途而廢。
  3、世稀有,賢哉顏子有恒。《論語‧雍也》說「賢哉,回也。」學道的時候,颜回飲食簡單,住處簡陋,但仍不改學道的快樂。一個學道有法喜的人,才會堅持到底,否則都是半途而廢。孔子學道有法喜,並且看到目的很殊勝,知道學道對自己和天下蒼生是有好處的,所以孔子說他不能半途而廢。

九、半途而廢有何過患?
  半途而廢比沒學還糟糕,表示世間的榮華富貴、名聞利養比道還重要,心志不夠堅強,隨境而轉。而且一旦轉出去以後很難回頭,因為這種失敗已經讓你不想重頭再來。回到世俗的時候,反而會卯足勁來追求世俗,因為你已經認為學道是沒有發展的了,這就是退轉。以前有學生請教雪廬老人:離開老師到外地去發展,有沒有不退轉的方法?雪公說,沒有!全退。能夠堅持到底,學有所終,學道有法喜,看到道的價值,看到道成就以後的殊勝,這是很難的。在學道的過程中,常常會在外境的障礙下,或者內心不斷的生起煩惱時,萌生退意,是以中途退轉。包括冉求都說「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孔子說他非是力不足,而是「今女畫」,是你自己畫地自限。
  因為孔子知道退轉的過患太大,所以他說「吾弗能已矣」。

十、吾弗能已矣的形象為何?
  1、好學。《論語‧雍也》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孔子說,一個地方只有十戶人家,一定有質地像我一樣好的人,可是都不如我好學,好學可以令人不退轉。好學就是好聞思修,好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2、不離而修。「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每天不斷的充實自己,對道有追求、體悟、法喜,能夠自己受用,進而利益他人,這是生活中最有意義的事情,離開道生活就變得沒有意義了。就好比讓小人離開名聞利養,魚離開水,人離開空氣,沒辦法活下去。同樣讓君子離開道,如果也有活不下去的覺受,那學道一定會成功的。
  3、堅持到底。《論語‧子罕》篇中說「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比如在堆積一座山,尚未完成,只虧欠最後一簣土,如果從此止住,便不能成功,所以要堅持到底。
  4、人一己百。「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人家一次學會,你就一百次;人家十次,你就一千次,果然你懂得這樣用功,你就算愚,都一定會明,你就算柔,都一定會強,這就是曾子成功的秘訣。
 
十一、孔子為與不為和能與不能有何分別?
  「不為」和「不能」是此章的詩眼,不為的是索隱行怪,裝神弄鬼,異乎尋常,或者呼風喚雨,似有似無,乍隱乍現的;為的是正道、常道、內聖外王之道。不能的是半途而廢,好比說,君子不能傷天害理的事,小人不能不要名聞利養;能的是內聖外王之道,而且到達目的地。
  如果我們能夠不為索隱行怪,一生為內聖外王的大道努力,不半途而廢達到目的地,能有這種胸懷,就是往孔顏的大道上走,那這一生的出路就非常寬廣,能趨吉避凶、加厚子孫,也一定能夠利益社會國家。

十二、君子有必要遯世嗎?遯世的目的為何?
  遯世有時候是明哲保身,有時候是不與俗人苟合,有時候是不與小人共事,有時候是必須要躲避亂世,好好充實自己,所以遯世有時候是有必要。

十三、君子遯世的形象為何?跟隱士有何不同?
  好比同樣是躬耕南陽,隱士是要離開世間,不與世間人打交道,然而君子是充實自己等待天時。電視劇《諸葛亮》的主題曲唱到:「聊寄傲於琴書兮,樂天知命,以待天時。」天時就是明君當道時,可以出來展現才華,而才華正是在遯世的時候培養起來的。
  我們一般說「消息卦」,十二月可以配合十二個卦,這是徐醒民老師在講《易經》時所說。四月是一個陽剛的乾卦,五月時,物極必反,下面就有一個陰爻出來叫做姤卦,姤卦好比人世間亂象出來了,比如子弒父、臣弒君,代表天下要大亂了,表示小人當道,政治、風氣皆敗壞,所以此時君子要懂得遯,如果再不遯的話,七月叫否卦,那就像箕子、微子,在否卦的時候就逃不掉了。
  此章說君子「遯世不見知而不悔」,遯卦是天山遯,上面是天,下面是山。天即遠,遯卦就是要跑到遠方的山中躲起來,叫做天山遯。整個卦象是亂世卦,就是陰長陽消,從第一爻陰、第二爻陰,從下往上,準備第三、四、五、六爻都要陰,因為卦勢慢慢往上走,表明亂象越來越厲害,「小人道長,君子道消」,這就是遯卦。
  「遯而亨」是說,遯的人要懂得充實自己,才能有未來的通達。當有明君當位的時候,你要與時行也。「小利貞」好比陳公子逃到齊國時,齊桓公是第五爻,表示說他是一個陽剛之位,而且尊重賢才,可是陳公子完,在那個場合中要懂得謙虛,叫做「小」,要從小職位開始歷練,而且要懂得正道,所以陳公子在齊國很低調的慢慢上來,如果他一開始就接受齊桓公的重用,因為無功於國家,就會有很多人嫉妒他,甚至會傷害他。
所以遯有兩種意思,一種是遠遠的逃掉,一種是要被用的  時候要從小用開始,慢慢的展露頭角、積累事功,不要馬上被大用,得到人家的信任後,才能夠真正的去發揮長才。
  「浸而長」就是慢慢的成長,就像陳公子完在齊國那樣慢慢的成長,懂的遯,君子就懂得在亂世當中如何自處,找到自己的出路。
  此外遯卦還要配合乾卦來看,第一爻講到「潛龍勿用」,龍具有非常殊勝的能力,能夠呼風喚雨,飛天遁地,可以比作通達形而上的人,但是他在亂世的時候要隱藏起來,不會去跟世間人鬥爭、較量,而是逃離世間,但內心不會憂愁。人家不知道他,他也不會悶悶不樂,人家用他,他很願意推行大道。如果人家跟他對立,那就不違背人家,收藏能力,可是他充實自己、利益天下蒼生的志向,永遠不會被拔奪。君子和隱士最大的差別就是,君子永遠充實他自己,不管盛世或亂世,不管被用或隱遯,都充實自己,這就是君子的情懷。而一般人不被用的時候,就不充實自己了,唉聲嘆氣,甚至憤世嫉俗,結果使自己變為無用之人。君子不但利益世間積極,遯世也積極,所以永遠是積極的面對世間,只不過有時選擇的是用遯的方式而已。
  「用之則行,捨之則藏」,隱居以求志,雖然有利益天下蒼生的志向,但必須要學習利益天下蒼生的學問,找到能利益天下蒼生的老師和朋友。

十四、孔子名滿天下,怎麼會不見知呢?
  有三種不見知,第一種是他人不知道你的名氣;第二種是他人不知道你形而下的內涵;第三種是他人不知道你形而上的內涵。孔子雖然是一個名滿天下的人,可是他也感嘆不見知,他所感嘆的是雖然他人知道孔子的名聲,可是不知道他的性與天道,他真正的內涵不被人知,叫做「莫我知也夫」!

十五、不見知而不悔的形象為何?
  《論語‧學而》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因為他人不知道我的名聲和內涵,所以不用我,可是我都不會生氣,這是君子的胸懷。老子在第四章也說「和其光,同其塵」,和光同塵就是說,君子雖然有治國安邦,乃至於通達形而上的內涵,可是在時機不對的時候,他會把光芒收起來,看起來跟世間人一樣,在鄉間可能跟漁夫、農民相處的很快樂,叫做同其塵。可是一般人絕對想像不到,這個很平常的人,他一出山就可以安邦定國。

十六、孔子是要我們不要名聲嗎?
  《論語‧衛靈公》篇中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君子很害怕死了以後名聲不被稱揚。其實亂世不用名也沒有關係,好好的充實自己,培養出值得他人學習的內涵,這是君子應有的心量。君子就算不能辦政治,可是在鄉野間,能夠把道統弘揚、往下傳,一樣也會有君子的名聲。君子最怕的就是因為毫無用處而無名,因為沒有內涵而不得不隱居。 

十七、前曰君子,後云聖者, 為何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
  入世的君子必須要有明心見性的聖人內涵,才能夠在亂世中,不會怨天尤人,憤世嫉俗,不會被境界所轉。所以想要學君子之道,如果沒有聖人的內涵,不是退轉,就是憤世嫉俗,君子不僅要有入世的能力,還必須要通達中庸的內涵,這種形而上的學問,讓君子不被世間知道也不會後悔。

十八、若是唯聖者能之,我們應如何是好?
  我們雖然不是聖人,但是我們可以學習聖人的見地,學習中庸的內涵。

—總結—
  一、半途而廢終無成。半途而廢,不用說君子,就是世間人追求學業、事業也不會成功。半途而廢的習氣一旦養成,人生注定一事無成,那些事業成功的企業家,那些求得名利的小人,沒有人是半途而廢的。既然他們都知道不能半途而廢,那想通過學道來利益自己和天下蒼生的君子,怎麼可以半途而廢呢?
  二、內聖外王是正途。學習內聖外王之道,內心降伏煩惱習氣,外在依禮來通達人情世故,在人世間正常的發展,是這一章很重要的旨趣。
  三、依乎中庸永不悔。不論時局如何變化,人生永遠要依乎中庸,學習君子利人之道。處在亂世的時候,用中庸來入世做觀察,才真正能洞明人情世故,所以古人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橫批是內聖外王真出路。

—問答—
一、古時候也有遯世不見知而不悔者,如長沮和桀溺,像這樣的人,我們可以稱他們為聖者嗎?
答:長沮、桀溺都是高人,他們知道自己處在亂世之中,也知道孔子是一個到處尋找明君的人,他們是離開人世間隱居起來,這與孔子是不同的。但他們不是素隱行怪,因為他們只是耕田,以正當的職業來養活自己,並沒有裝神弄鬼。至於他們是否是聖人,這要看是否有中庸之道,無從得知。

二、孔子說:「鳥獸不可與同群,我非斯人之徒而誰與」,表示孔子是不會遯世的,但是本章還說唯聖人能之,是不是表示說只有聖人可以遯世,這當中是否有矛盾之處呢?
答:這是因為場合不同而有不同的抉擇。就孔子積極的去尋覓明君的那一分,這叫作君子不遯世;可是孔子三十五到五十一歲時只在魯國講學,隱起來不為三家大夫所用,後來他周遊列國回來,也志在講學,這叫作君子遯世。國家亂時就遯世,包括隱於山林和隱於人群,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回答,是否遯世全靠智慧的抉擇,只不過遯世時不會怨天尤人,不會後悔。

三、有註解說,素隱是假智,行怪是假仁,積其精神而使後世有述是假勇,此註解可採嗎?
答:索求隱微的道理是假智,不是真正能利益天下蒼生和出世間的智慧;行怪是行為很詭異,不是真正的利人,真正的利人是君子行正道來利益天下蒼生,所以是假仁;行假智假仁,當然是假勇。但假不可以解釋成虛偽、小人行徑,素隱行怪的人未必是小人,只是說假智、假仁、假勇不是真正的智仁勇,此解是可以的。

四、本章「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依李道平《纂疏》:「震,為世。震陽隱初,故曰遯世。然道雖不行,而理達于心,故無悶。即《中庸》所謂遯世而無悶也,遯世承不易世而言也。」可否請老師釋義?
答:遯卦,上面是天,下面是山,叫做天山遯,山的含義就是該止則止,上面再加一個天,就是要逃得愈遠愈好,明哲保身。有時候你逃掉是為了保住道統,就像箕子裝瘋賣傻,等到武王伐紂成功的時候,武王去請教箕子,箕子就可以把大禹治國的九疇傳給周武王,所以才有我們今天所見的《尚書‧洪範九疇》。

五、有關楚狂接輿,長沮桀溺,這些隱者算不算本章所說的素隱行怪的人呢?
答:不算。楚狂裝瘋賣傻是為了不被楚王所用,就像箕子那樣,有些人到否卦了才想遯,可是已經來不及了,所以只能裝瘋賣傻。長沮桀溺雖然在那裡種地,但對天下了如指掌,只是不選擇入世,他們都不是素隱行怪。素隱行怪要像陳摶,左慈等人那樣,如左慈在聚會時,曹操說要吃松江魚,左慈就往盆里面倒水,然後用釣竿從裡面吊出一條松江魚,結果滿座皆驚。

六、有注解說,遯世必須出離人間,永遠不被世人所知,只有出世的聖賢才可以做到,此注解可採嗎?
答:是的。出世的聖賢是指通達形而上的人,但不一定與君子之道相應。有聖人的內涵,所以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如果他又有君子的胸懷,那麼在遯世時,他也會努力的充實自己入世的內涵,時機到時,他會出來利益天下蒼生。這一章是在講具有君子情懷的聖人,而不僅是講聖人。

七、有注解說尋求隱僻的道理和做詭異的事情都是強求危道,求名而不擇手段,雖後世也會記載留名為其傳記,但他偏離了中庸之道,是過的表現。後句接著是君子能夠按照中庸之道來行事,但持力不足,不能持之以恆,是不足的表現。最後表示執中庸之難。此注解可採嗎?
答:素隱行怪不一定求名利,像陳摶、左慈這種人就是不要名利的。他們偏離中庸之道是因為沒有中庸的傳承,可是那種飄飄若仙,與世隔絕,四禪八定的修學法是有的。他們所行不是中庸之道,所以談不上中庸的過和不及,他們學的是仙道,不過也是有過和不及的。該入世的時候沒有入世,這就是不及;不該表現的時候表現,就是過。學習中庸半途而廢是退轉,退轉就談不上過和不及。

八、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與本章遁世不知而不悔是否有衝突?
答:沒有衝突。君子在亂世中,就算不被領導人所用,也不會做無用之人,這就是君子和隱士最大的差別。所以孔子在亂世中整理典籍,教授生徒,延續道統,表示他對天下蒼生的關懷,對民族的重視,以及他了解時代對道統的需要。在政治上,他沒辦法施政利益天下蒼生;可是在教育上,他可以發揮提攜後進、栽培人才的功能。君子害怕的是沒有可以被人稱讚的內涵,在社會上沒有功能可以發揮,如果有一身的才華,要入世發揮作用,所以孔子才跟子夏說「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九、有注解說,中道而行,中途而廢,或趨於異端,會有這種的情形發生嗎?
答:會。有時候學道之人學道不成,退轉後反而會學一些方術,因為學道之人很厲害,學習方術綽綽有餘。當他們不想學道,去追求世間安樂的時候,那些異端在世間是很有發展的,如卜卦、算命、測字,或者是談吉凶禍福、神變等,學道之人來學是很快的,很容易求得名利,並且得到他人的恭敬。

十、有關一些隱士,他們到底算不算素隱行怪,像巢父、許由和老子,他們都算是素隱行怪嗎?
答:都不是。老子是一個遯世不見知而不悔的聖人,老子在當時只能遯世,而且他胸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學問,他是一個能夠在遯世當中充實自己的人。孔子問禮竟然是千里迢迢從曲阜到周朝都城洛陽去請教老子,禮是入世的大學問,裡面包括典章制度、進對應退、趨吉避凶的道理,可見老子是一個遯世的聖人,可是又有君子的胸懷,他不入世是因為時代所趨,而不是索隱行怪。至於許由、巢父,純粹是出世的高人,如果他們是索隱行怪,堯才不會找他們作天子。在中國國君當中,孔子獨尊堯舜,堯眉分八彩,看人是洞如火光,一切看得清楚,他是不會找素隱行怪的人來當天子的,所以許由、巢父應該是方外高人。

十一、本章孔子提出不為素隱行怪是否是當時的現象或是學中庸的告誡呢?
答:應該都有。素隱行怪不要說當時,現在也是趨之若狂,在亂世時更是如此。但孔子說在亂世當中,反而要積極作為,並不是要從政,而是要積極的培養自己,投資自己,充實內涵,這才是真正在這時代裡應有的情懷,也是出路所在。

十二、沒有依止善知識修學,如何才能學道不退轉?
答:顏回如果沒有孔子的教導,他就不可能有這一生的成就,子路如果沒有親近孔子,也是不可能從一個太保轉變為一個將才。所以說沒有依止善知識而修學,要想不退轉,這種困難是沒有辦法形容的,好比在天寒地凍時,問怎樣種田,真的很難回答。

十三、「允執其中」心法的傳授,如果有私心,是否就無法成就呢?
答:雪廬老人說論人要先論公心,有兩種人,一種是為了公心充實自己,一種是為了私心充實自己。一般的情況是,為了私心充實自己的人都很有成就,但因為他是為了自己而學,所以他所學是有限的。如果為了公心來充實自己,他的範圍是很大的,因為他的學問要很廣才能利益天下蒼生。一個真正的老師是不會計較自己的名聞利養的,對有公心的學生,他才願意教,對有私心的學生,他是不會認真教的。如孫臏和龐涓同樣向鬼谷子學習,鬼谷子教孫臏的多,教龐涓的就少,老師是會看人的。

—結語—
  君子不論在任何時代都懂得投資自己,在亂世亦如此。使自己變成一個眼界寬的人,思維縝密的人,能夠面面俱觀的人,禮節周到的人,懂得進退的人,就一定會有出路。不要抱怨沒有人提拔自己,只要努力投資自己就對了,就算在政治上沒有出路,但在道統上,在利益眾生的教育事業上,一定會有出路,孔子、顏回都是如此。顏回在歷代都受到尊崇,他的後代到了八十代,如今在曲阜還都不錯,相續顏子的家風。所以出路不能只看名利的那一分,有時候名利反而不是出路,什麼才是真正的出路,這是我們要思考的課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