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期::活動報導

自己的世界自己創造課程—動動腦時間

開發生命潛能

思考定義訓練
善交朋友切磋
自律帶來自由

  此次營隊,每天都會有半小時至一小時的時間帶領孩子們動動腦,思考學校不會教,但是生活一定用得到的有趣課題,以下簡單分享末學與孩子們一起動腦的發想。

動動腦時間(一)
一、做事前,會先怎麼做?
  在「動動腦時間」的一開始,讓孩子們先想想:自己做一件事情之前,通常會先做什麼?大部分的孩子都回答:先思考怎麼做、做的方法、後果如何……。就如同我們喝水是因為知道口渴,打電話報警是因為知道有緊急狀況,自己無法處理。如此說來,我們是否應該先知道為何要上學,再決定要不要上學,這樣比較合理呢?五位孩子們認真的想了幾個理由—義務教育、為了學習知識、成為有用的人、交朋友……,大家會發現這些理由可用兩個字含攝—「學習」。


二、上學的重要性是什麼?
  推導出上學是為了學習,再引導孩子們思考上學最重要的學習是什麼?學習如何「學習」的方法,並在學習中發現自己才能與興趣,找到自己的想法和想做的事,無論將來想從事什麼職業,都需要學習相應的教育,即便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種種挫折,可能看不懂、考不好、學得吃力、被比較、人際關係不理想、還沒找到興趣……,也能在失敗過程中學習突破的方法與創造無限的可能。
  像是麥可‧喬丹曾說:「高中時,我曾被籃球校隊拒絕,在我的籃球生涯中,我的投球錯誤超過九千次,我輸了三百場賽事,當籃球教練和隊員相信我會投下成功的一球並贏得賽事時,我失敗了。在籃球生涯中,我不停地失敗、失敗再失敗,這就是我現在成功的原因。」
  《哈利波特》暢銷全球後,J.K.羅琳從此聲名大噪,但成名之前的羅琳也頻頻受挫。《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部著作《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是羅琳在咖啡館內寫成的,她是一位單親媽媽,生活費要靠社會津貼支持。完成首部著作後,羅琳向十二家書商推薦這部書,都被拒絕了,但羅琳沒有放棄,堅持繼續找,終於被一間出版社老闆的女兒看到,才成就了現在一舉登上富人排行榜的羅琳。

三、什麼是「學習力」?
  課堂中發現孩子們對於「學習力很強」有不同的認知,到底是「知識很豐富」?還是「學東西很快」?藉此讓孩子們分享自己是否曾主動學會一樣東西,有人說自己學會騎腳踏車、自己學會綁頭髮、還有人說自己在國小二年級時就幫一歲的妹妹洗澡,讓末學非常感動也自嘆弗如。在電腦世界,也有「知識很豐富」跟「學習力很強」的區分。例如電子字典與谷歌沒有辦法辨別任何資料庫裡面沒有內建的訊息,屬於知識豐富;AI人工智慧卻是學習力很強,可以在任何新的狀況,根據過去的經驗跟儲存的知識來做出正確的判斷。所以鼓勵孩子多主動學會和嘗試一樣東西,再面對新東西都能很快學會,因為有過去學習經驗,也可以想想自己在學校的學習經驗,是注重死背知識的學習,還是思考式的學習?

四、什麼是「思考」?
  學習思考,從學習「觀察」開始,讓思考不被知識跟技巧取代,尤其不知未來的世界還會出現什麼,若知如何學習,出現新東西都能靠自己主動積極的能力學會。到底思考是什麼呢?
  1、不是想像力:真正的思考需嚴謹紀律符合邏輯,將想像的東西實現,是「執行力」的表現。
  2、不是想太多:是為了知道「為什麼」,釐清因果關係,並非要知道正確答案,如雞和蛋之理。
  3、不是快就好:能立刻回答問題是「機智」,確認每句話是否符合邏輯則是「會想」,兩者不同。
  4、不是不決定:思考會想到做事的好處和壞處,凡事有相對性,根據「認知」、「傾向」選擇決定。
  5、是學習力:面對問題並不是立刻解決,而是先「觀察」。我們從出生就透過觀察、拆解、判斷、概念的過程理解世界,決定人事物的作用和價值,例如幼兒拿到新玩具,總是先用手抓起來,東看西看之後,還放進嘴裡咬一咬,甚至丟到搖籃外面,看看爸爸媽媽的反應。
五、我應該知道自己以後要做什麼嗎?
  當孩子聽到:「美國《人類與機器關係的未來時代》的研究指出,在二○三○年的各職業中,有百分之八十五的職業未被創造。現在的我真的有可能知道、或應該知道以後要做什麼嗎?現在怎麼決定現在還不存在的事情?」現場突然一片哀嚎與無奈……。
  如果我十年後最想做的工作,有百分之八十五根本還不存在世界上,現在能做的準備工作是什麼?是否要多元開放的學習新事物?是否要培養觀察和思考的能力?以不變應萬變。

動動腦時間(二)
一、朋友的定義? 
  「你覺得亞洲人的朋友多,還是歐洲人的朋友多?」這個議題引起孩子們的各種推理和討論,有的人認為歐洲人很開放,又常常辦派對,所以朋友應該很多;有的人認為是亞洲人的好友滿天下。以德國人為例,他們很務實,就連交友也講究實際,一台車出去玩,四人剛剛好;一桌吃飯,四人也剛剛好,彼此可以深談又不無聊,除非其中一人搬到外地或去世,否則不會想交新朋友,所以要打入德國人的交友「小圈圈」,往往「額滿」,加入的過程就像層層面試。芬蘭人也是個很慢熟又獨立的特質,知心好友真的不多,平均二到三位而已。
  反觀亞洲人朋友好像很多,五湖四海。但是仔細想想,我們的朋友夠不夠深?夠不夠全面?往往可以聊戀愛話題的朋友,卻不適合談工作;可以一起逛街購物的朋友,不見得能夠與他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朋友家可以借住,但個性很難相處。這些在歐洲人眼中,只是可交往的人,不是好朋友,可見是各國對「朋友」定義不同的現象。那麼,你跟朋友在一起時,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二、有哪些朋友可以豐富我們的生命?
  引導孩子當個有「四種朋友」的人:
  1、「年紀差距大」:長輩能幫助我們理解不同世代之間的思維邏輯,汲取他們的經驗閱歷。
  2、「用不同母語」:語言是文化表現形式之一,承載不同文化精神,能拓展理解與包容。                             
  3、「社經歷不同」:不同價值觀和世界觀,幫助思考社會多面向。老闆、店員、學者話題不同。
  4、「正確人生觀」:引導從何而生?怎過一生?死歸何處?的質疑與安頓,抉擇人生目的、態度、價值、理想的觀點,幫助創造自己的世界時不會以錯誤方式建構。
    
三、思考必須是一個人才能進行的活動嗎? 
  你有沒有分組討論,或是進行分組報告的經驗?感覺如何?會不會覺得很沒效率、討論沒共識、每個人只進行工作的一部分再草率拼湊,不如自己搞定?甚至水準也不怎麼樣,既不是你的想法,也不是我的想法,而是大家的想法。
  難道思考必須是一個人才能進行的活動嗎?跟別人一起思考會不會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無論臉書、谷歌、LINE、乃至各行各業,裡面一定有一個絕頂聰明的創辦人,但是這些企業能夠具有巨大的規模和影響力,絕不是靠一個優秀的老闆可以辦到的,還需要有強大的團隊,團隊裡的每個人都在做自己單打獨鬥時,不可能做到的事。所以一個人可開一個行動咖啡館,但是自己一個人,不可能變成星巴克;一個人可成為家教老師,或著開一家有名的小型補習班,但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建立和經營一間學校。所以我們是否太高估了一個人可以做到想到的事情?
  當每個人都以自己為中心時,團隊就成了讓自己慢下來的累贅。許多覺得自己很優秀的運動選手,參加個人項目很卓越,但在團體項目中,卻因為急於個人表現而使團隊失分慘敗。例如籃球硬要自己投籃,不願把球傳給更適當的隊友,結果不只沒投進,還被對方搶到籃板球。
  思考看看,如果你可以決定的話,你心目中最理想的團隊要具備哪些條件?

四、人生可不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認為是「可以」,你可能是一個喜歡自由的人。可是一個人可以決定自己要做什麼,真的沒有副作用?認為是「不可以」,你可能是一個謹慎的人。可是你真的說得出,為什麼我們要謹慎嗎?什麼事情都謹慎小心,步步為營,真的比「為所欲為」好嗎?
  如果每個人都是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你認為社會上會有哪些現象產生呢?例如闖紅燈會發生危險、警察不抓犯人,導致治安變亂、醫生不想為病患看病,使病情惡化……。

五、自律可以帶來自由嗎?
  引導孩子思考「自律」和「自由」的定義。「自律」是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不危害他人,同時知道自己要什麼,能夠落實執行;「自由」是一個人可以決定自己要做什麼。相信沒有人喜歡讓別人決定自己該如何生活,但是如果又沒有能力自律,下場就會很慘。
  有人覺得自律或接受規範,就是失去了自由和自主權,其實恰恰相反。過去聽過一個烏龜和毒蠍的故事。烏龜要渡河,毒蠍希望搭便車。烏龜說你一天到晚螫人,我不敢。毒蠍說我不會,如果螫了你,我也會淹死。游到一半,烏龜劇痛,臨死前問毒蠍你為什麼這麼做?毒蠍說,我控制不了自己。我們也常這樣,有時明知該做的事,卻怠惰不做。不該做的事,卻一直重複,都是自律功夫不夠。
  可見自主自律後,才有真自由。每一個決定,都有必須承擔的後果,很多研究都指出,自律比智商更能預測一個人未來的學業表現、工作成就及身體健康。自律的功課需要一輩子不間斷的努力,不管是情緒、語言、反應、時間、錢財和身體健康等面向,都需要自律的管理。未來我們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現在就要開始做準備。

  這次的課程,很開心能夠與孩子們一起開腦洞、玩思考、找出路,也聽到每個孩子的心聲與秘密。
  還記得禮儀規矩重要嗎?「別折斷自己的翅膀,再怪別人不讓我飛!」
  還記得每天照鏡子為自己打氣嗎?「今天的我會更有笑容、更有學習力!」
  還記得美國前海軍上將威廉.麥克雷文教導改變世界的成功之法嗎?「就從整理床鋪開始!」

  由衷祝福即將要踏上國中生涯的你們,帶著技能與自律的雙翼,在廣大的世界裡自在翱翔,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在挫折中勇敢突破、在朋友中尋求知己、在團隊中成為人才、在自律中發現自由。

  謝謝你們啟發了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