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期::活動報導

自己的世界自己創造課程—淺談好奇的素養

好奇可生憤悱心

啓發能舉一反三
欲罷不能潛力生
曾魯柴愚成大賢

  在您開始讀這篇文章之前,先邀請您留意一下自己的坐姿,留意一下自己的呼吸,留意一下自己觀看文字的距離與周圍的燈光,留意一下心情(若稍微有些起伏,請給自己暫停四十秒到一分鐘,不特別想什麼,只是感受自己的身心)。
  當您接受了邀請,作了上述的一些觀察,相信您會有一種安定感油然而生(若您還錯過了第一段,請您再給自己一點時間,仔細地閱讀,並嘗試給自己一點時間做「暫停」的練習),您將能體會「覺知是力量之源」。這樣的覺察力,是一種素養的基礎,有了這樣的基礎,會幫助我們更有敏銳的覺知,進一步有了與人事物更深的連結。
 
活出明白,是素養的基礎
  如果看過《風中奇緣》這部迪士尼的動畫片,或許會記得女主角寶嘉康蒂(Pocahontas)那首「風之彩」(Colours of the Wind)歌詞中的一段:「到森林裡那些隱藏在松樹下的小徑奔跑,品嚐大地上充滿陽光甜味的野莓,在你身邊豐饒的大自然中打滾,給自己一次機會,絕不要懷疑它們的價值。暴雨和河流是我的兄弟,蒼鷺和水獺是我的朋友,我們彼此心手相連,連成一個無盡的圓。」
  傳統的部落中,許多沒有接觸過文明的居民,有著可以感受大自然的能力,甚至可以跟萬物溝通對話。在他們的心中,萬事萬物都有生命,都有神性,因此他們對天地充滿敬畏,也讓自己的身心與大自然產生連結,從中汲取力量,並藉由自己的身心來回饋天地。
  身處於現代,我們多半被水泥牆包圍,被人造物環繞,被身邊推送的訊息所吸引,在五光十色的屏幕與各式各樣的裝飾裡迷茫。而被動地被牽引,反而使得我們主動感受的覺知受到了障蔽。忙碌地處理著各種資訊的到臨,卻來不及給自己的身心合一,也因此被動地受外在環境的牽引,而疲於奔波,甚至感到精疲力盡。
  好奇的素養,是讓我們有機會給自己一些暫停,回到身心一致的覺知狀態,真實地感受到自己,感受到環境,從而在感受中迸發有意識的想法與思考,並進一步真切地表達自我,活出「明白」。
  也許您曾經聽過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一句話:「我沒有特別的天賦,只有強烈的好奇心。」或者蘋果創辦人賈伯斯說的:「求知若飢,虛懷若愚。」乃至孔子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但到底是什麼讓愛因斯坦有「強烈的好奇心」?讓賈伯斯「保持飢餓,保持愚笨」(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乃至孔子的「篤信好學」?
  有了好奇,就會展開探索,而激發動力,如善財童子的遍訪老師,提了好問題,也得到這些老師們的接納,於是產生溝通,並進一步有了連結,接著在互動關係中得到正向的改變,並在探索中得到接納、理解與體悟。
  要怎麼才能夠擁有好奇心的素養呢?

兩類好奇心
  英國作家伊恩‧萊斯利(Ian Leslie)著作的
《好奇心》(Curious: The Desire to Know and Why Your Future Depends on It)一書中,談到人們至少有兩類好奇心:消遣的好奇與知識的好奇。
  消遣的好奇(diversive curiosity),來自於「無止盡的喜新厭舊」,不斷地在感官的刺激中游移,卻似乎怎麼也無法滿足自己,且在這些新奇事物的追求中逐漸失去了生活的核心目的與意義。
  知識的好奇(epistemic curiosity),則是「滿足與欣喜的源泉」,不單來自知識的學,而更像是孔子所說「默而識之」的心領神會,於是不停地在生活中「學而不厭」地在各種遭遇裡和啟發與領悟邂逅。

好奇心需要啟發
  想知道好奇心怎麼來的,但看嬰兒就可以窺見一二。小嬰兒對於身邊的事物充滿好奇,只要給足夠的刺激條件,嬰兒就會不斷地嘗試探索,從中獲取認知。
  再看動物,有攝影家在森林中放置遙控攝影機,野生動物不論陸海空,只要見到這臺攝影機,都會忍不住靠近探視一番(可以到Youtube搜尋,這樣的短片其實挺多)。
  因此,好奇心需要被激發,透過引導或添加的外部條件以啟動。好奇心固然「本自具足」,但若「不假方便」,也無由生起。

好奇心消失是壞事嗎?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一段好奇提問的過程,如果大人善於引導,就能讓孩子保有好奇的態度,並從閱讀與提問中找到學習的樂趣。但若大人的態度是:「別問這麼多!」「去去去!孩子有耳無嘴,多聽就好。」這樣的話容易撲滅孩子內心好奇的火苗。
  另外,研究指出,好奇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消退。
但好奇心會被年齡的增長給遏止嗎?
  萊斯利在書中說,好奇心的衰退不見並非壞事。像嬰兒那樣被動而全然地好奇,容易顯得混亂;但隨著成長而使認知更有系統性,於是更能「集中探索」,這樣的好奇顯得較有效率,對汲取知識是有幫助的。
  而好奇心不容易產生,多半源自於人們成長之後,滿足於自己所知,而較不願意主動探索,這就如同查爾斯‧達爾文說:「無知比知識更容易招致自信。」反之,如《禮記‧學記》上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我們對事物了解愈多,才會對未知的事物產生強烈的好奇,於是更加促進自己不斷學習。

網路資訊發達,幫助好奇心了嗎?
  活在二十一世紀,網路科技提供了人們獲取知識前所未有的便利性,想要知道什麼,幾乎都可以透過「谷歌大神」(Google)或維基百科(Wikipedia)找到答案。但知識的便捷性,是否真正幫助了人們?還是反而使得人們在知識罐頭中淺嚐即止,不再繼續深究?
  《華盛頓月報》(Washington Monthly)的專欄作家凱文‧德拉姆(Kevin Drum)曾分享一個觀點:「網路正在讓聰明的人變得更聰明,笨的人變得更笨。」
  就像孔子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善用網路的人,自然能運用這項工具來達成自己學習的目的;而不善運用的人,也難從中真的獲得什麼啟發。
 
逆境幫助好奇?
  有說焦慮會使好奇無法產生,人一但焦慮,就很難產生好奇心,甚至會阻礙創造力。
  不過,在《好奇心》這本書中,談到好奇心其實也因阻力、衝突、不確定感、未知與奧祕所推動,畢竟有了困難,更會激發人們的創意,想方設法解決問題。創意背後的推動力,往往正是遭遇了逆境的好奇心。
  一九三○年三月,好萊塢曾經受到基督教牧師的要求,與美國電影製作與發行協會主席威爾‧海斯,一同起草了《海斯法典》,其中共有十二條禁令,主要約束電影中的低俗與暴力內容。
  看似這些法令將箝制住好萊塢的電影業發展,結果恰恰相反。在《海斯法典》發布後,好萊塢的市場迅速擴張,甚至一年可以拍出七百部電影。因此當時有製片人就不禁嘆道:「《海斯法典》對我的保護,遠比它對我的傷害要大得多。」
  可以說,逆境反激發出來創造力,可見限制不見得會堵住一個人的出路,有時反而讓人提升到另一個高度。

關於好奇心的謠言
  以下是《好奇心》書中提供給我們三項關於好奇心教育經常會有的錯誤認知及謠言:

(一)兒童不需要教師的指導
  有些教育工作者認為,應該要讓孩子適性而為,不該經由大人們所設計的教育來抹殺孩子們天生的好奇心。但前面我們也談到,孩子的好奇心需要透過引導才能被激發。
  有名的《師說》一文,韓愈的那句千古名言:「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有老師幫助孩子們走過一些學習的困頓,提供一些創意的引導與方法的指點,都有助於孩子基於指導之上更進一步。
  當然,如果老師只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或者照本宣科地授課,也很有可能會扼殺學生的好奇心。

(二)事實性知識抹殺創造力
  作者特別舉TED非常著名的一次關於教育的演講,來自肯‧羅賓森爵士(Sir Ken Robinson)二○○六年的《學校扼殺了創意嗎?》,點閱率高達六千萬,相信不少關心教育的人都看過。他認為現在的學校就像是一座教育工廠,提供的是大量的事實性知識(factual knowledge),目標是產出一個個受教育、拿學位的學生,但這讓學生顯得木訥而失去創意。應該注重孩子們的天賦,並讓他們有屬於自己成長的環境。
  但《好奇心》作者關注的重點在於:是否學校的學識教育就顯得沒有必要,且將扼殺學生的創造力?
  例如莎士比亞從小所受的教育,就是通過反覆的背誦來學習上百種拉丁文的修辭學,其中還包括大量與生活經驗無關的古代文章。而擁有兩百多項發明專利的雅各布·拉比諾(Jacob Rabinow)曾說過他對創造力的看法:「愈早著手構建數據庫愈好,你能夠在存儲了大量訊息的氛圍中成長。」
  作者歸納其意思是:「即使是天才,也需要在自己的領域中積累多年的知識才可能創造出傑作。」如哈佛大學認知心理學教授丹尼爾·T·威林罕(Daniel T. Willingham)說:「事實性知識必須先於技能。」
  想想過去中國教育的人才養成,似乎也是不斷地透過反覆背誦,以及大量的閱讀積累,加上老師與同儕共同創造學習與討論的環境,才有這些人才在各領域創作上的成就。真正需要關注的不是傳授事實性知識是否必要,而是在學生接受完每一堂課的教學之後,是否有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熟練度,以及再三確認學習的落實成效。
 
(三)學校應當傳授學習能力而非知識
  有些關於教育的改革說法中,認為學校應該傳授學習能力,一旦學生掌握能力,就會依著自己的興趣,去學習相關知識,不必學校傳授。
  但實際上,學校傳授知識的重點,是藉由教學系統來確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與積累,並運用各種方法,幫助學生補足知識汲取過程中的缺口,即知識之間的串連,或關鍵點的提示等。
  簡單說,一個人學習的知識越多,得到的就越多,而想學的也會越多。而學習能力差的人,更需要透過學校的教學來輔助累積知識與訓練記憶,以加強學習成效,縮小與學習能力強、教育資源多者的差距。
  而記憶的重要,作者舉下棋的例子:一流的棋手往往不是下棋的技巧多麼高超,而是背的棋譜夠多。關聯式的記憶又尤其要緊,怎麼使不相關的概念藉由聯想等方式產生意義,更能加強長久記憶的效果。
  背景知識的積累與記憶能耐的養成等,這些都對創造力有莫大的幫助,就像氧氣之於人一樣的重要,畢竟「好奇心的火焰無法在真空中燃燒」。
 
擁有好奇心的方法
  怎麼能擁有好奇心?萊斯利提供了三個重要的方法:
(一)積累廣泛的知識
  例如中國古代,大宅院的生活型態,使得人們容易彼此學習經驗,獲取來自前人承傳下來的常識與知識。而現代學校所傳授的知識,以及藉由跨界閱讀、讀書會等學習渠道積累的知識,好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夠奠基一定的學識基礎,來幫助自己產生好奇,進一步激發探索更多廣博未知世界的動力。

(二)始終保持對新事物的開放態度
  成甲先生在《精準學習》一書中談到「綠燈思維」,就是有別於紅燈思維的防禦態度──聽到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就消極處理,並做好反駁準備。
  綠燈思維,就是遇到新的觀點或不同於自己的意見,願意先接納,並進行理性的溝通,達到彼此思想的交流與整合。
  賈伯斯曾經說:「我特別喜歡跟聰明人在一起工作,因為最大的好處是不用考慮他們的尊嚴。」這句話的深一層解讀,就是聰明人懂得把重點擺在溝通與理解對方,而非一味地維護自己的尊嚴。成甲先生說:「真正的尊嚴是發現改進和成長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三)始終用有趣的眼光觀察世界
  愛因斯坦曾經舉自己五歲時看指南針,覺得指南針永遠指向一個特定方向,這是一件很值得思索的事情。在從熟悉的事物中發掘不尋常的好奇心驅使下,他研究了馬克士威電磁學與牛頓力學,最後發現了狹義相對論。
  一位叫做勞拉‧麥金納尼(Laura McInerney)的女子,大學時期在麥當勞打工,每天早餐工作時段,她大概要打開四百多個雞蛋來煎蛋,日復一日地重複著這些相同的動作。但她觀察到雞蛋凝固變熟的過程很奇妙,於是深入研究蛋白質持續受熱不再溶解而變為固體的過程,於是獲取了獎學金,後來攻讀教育學的博士學位。畢業後,她在《衛報》(The Guardian)撰寫專欄,現在是一名教育界記者、Teacher Tapp的共同創始人,也是西方知名的作家及演說家。
  《創意文案》的講師東東槍先生,就提到對事物有不同的觀點,而產生洞察,就是:「當我們比別人更深刻地看清事物的本質之後,比別人更清楚地看到那些被忽略、被遺忘的事實之後,所得到的那些能讓人既感到新奇,又認同的結論。」
  事實上,徹底證悟的佛陀,也是先有了對世間有趣的觀察眼光,才讓他決定離開皇宮走上出世之路,更決定有別於苦行者的修行方式,以中道的態度修學,最終覺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成就了正覺。


總結
  文章讀到這裡,不知您是否還保持著對自己目前閱讀的覺知呢?如果您還察覺著自己的呼吸,並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同時觀照著自己閱讀的身心狀態,那麼非常為您感到歡喜,因為您更靠近了那份敏銳靈動的好奇心。

  接下來我們回顧一下這篇文章的重點。
  首先,本文提到身心的覺察可幫助我們活出明白,這是素養的基礎。生活中給自己多一些暫停,可以累積身心的覺察力,有助於了解感受、迸發思考,並明確表達。
  本文也介紹了作家伊恩‧萊斯利在《好奇心》一書中提到的幾個觀點,如消遣與知識這兩類好奇心,前者會刺激人們的感官,卻容易消磨好奇心;後者則是知識的好奇,使人愈學愈有力。
  但好奇心也需要被啟發,善用團隊共學的環境,以及現代網路資源來幫助自己學習,甚至遭遇逆境也可以刺激好奇,從限制中提升好奇的高度。
  文中進一步提到三項關於好奇心教育常有的認知錯誤,如兒童不需要教師指導、事實性知識抹殺創造力、學校應當傳授學習能力而非知識,然沒有教導則沒有刺激好奇的因素,沒有事實性知識也沒有好奇的氧氣來刺激好奇的花火,沒有學校的共學環境更難使學習弱勢者得以增進學習力。
  最後,萊斯利提供了三個擁有好奇心的方法:積累廣泛的知識、始終保持對新事物的開放態度、始終用有趣的眼光觀察世界。
  相信,藉由上述的文字,您已然對好奇的素養有大致的認知。祝福您在覺知中獲得身心的一致,在終身的學習中獲取知識的力量,在好奇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