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期::活動報導-站在文化看出路~再造雪公弘揚儒佛的環境
上果下清法師開示
編輯部整理
在家居士護正法
持戒通教是所護
魔外消聲法輪轉
勝地皆春暢惠風
上果下清法師簡介
上果下清法師,俗名李子成,號思齊,高雄縣大社鄉人,民國五十六年就讀於中興大學中文系,並參加智海學社,開始親近台中蓮社,跟隨 雪公聽經聞法,六十年畢業,隨即服役於馬祖東引,退伍後,回台中立人高中任教。六十三年參加蓮社內典研究班;四年結業後,於慈光育幼院任文書,常閱經典及戒律書籍,早晚功課並帶領院童共修,生活作息甚有規律。時時以今生能學佛念佛為最幸運之事勉人,其為人忠厚誠懇,概不多言,所言皆引人入道,人人皆恭敬之。
早有出世之志,不幾年,遂請求 雪公允諾,於民國七十一年農曆四月八日,於埔里圓通寺依上聖下觀老和尚,出家為僧。曾於民國八十年至八十三年閉關於草屯雙冬,於關中行般舟三昧及閱讀藏教等,出關後任正覺精舍第二任住持,以持戒為基,以天台為要,以淨土為歸。民國八十六年十月卸任正覺精舍住持,再行閉關,第二次閱律藏,深入經典,行三次般舟三昧。出關後接任正覺精舍第四任方丈。民國九十二年,第三度於正覺精舍後山茅篷閉關。
一生修學嚴謹,持戒精嚴,並弘傳佛法引領後進,為民國以來公推的一代律師,現任圓通寺、正覺精舍住持、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副董事長。
在家人應有的格局與風範
今天受請講說:在家人應有的格局與風範,如何傳承雪公恩師的儒佛正見。此題分兩大部分加以解釋。
首先,在家人應有的格局風範分三點加以說明:
第一、弘揚護持正法。不論出家師父或在家菩薩都要弘揚護持佛陀正法。出家師父屬於內護,諸位在家菩薩是屬於外護。出家師父偏於修慧,在家菩薩偏於修福。至於正法為何是弘護呢?因為佛陀的正法,是人天眾生的眼目,有佛陀正法在世,眾生才能真正離苦得樂、了脫生死,乃至將來成就無上佛道。當外道、邪見者來破壞,吾人須挺身而出弘揚護持佛陀正法,我們都有這個責任。
第二、要恭敬三寶。其實無論出家師父或在家菩薩都要好好恭敬三寶,因為三寶就是我們皈依、恭敬尊重的對象,如對三寶不懂得恭敬,學佛就沒有根本、沒有資糧,如同沒有基礎的大樓,受不了颱風、地震的摧毀,所以對三寶(佛寶、法寶、僧寶)都要恭敬。然對前兩者(佛寶、法寶)恭敬是沒有問題,對僧寶一樣要恭敬,因為佛示現滅度至今已兩千五百五十五年了,將近三千年了,佛陀示現滅度後,再沒有佛來為我們說法,只留下了三藏聖教(法寶),但法寶自己也不會講話,要靠住持的僧寶來弘揚佛法,所以我們要對所有的出家師父平等尊重,假若批評師父們的過失,就造業了。恭敬供養須不分別,有修行、沒修行者,凡僧眾一律平等供養,不分彼此。
第三、心存典範。以過去殊勝大居士作為典範,舉三例來說明:
(一)給孤獨長者。《佛說阿彌陀經》就是在祇樹給孤獨園所說的,祇樹給孤獨園怎麼來的,就是給孤獨長者聽說有佛出現在世間,他非常渴望仰慕想去拜見,天還沒亮就去拜見,善神用神通力使天快亮,他尋著光明去拜見佛陀,在非常歡喜感動之餘,請佛到他的家鄉說法,但是佛有常隨眾一千兩百五十位,除了請佛去,還有這麼多師父要安頓,須找一地處來建精舍,作為佛與常隨眾的住所。長者非常歡喜,回來後到處找,卻沒有適合處,最後找到了祇陀太子的莊園,發覺那個地處最合適,當要購買那塊莊園時,祇陀太子不肯賣,並開玩笑的說,你如果能將這塊地鋪滿黃金,我就給你,給孤獨長者回去便將自己倉庫中的金銀財寶都搬出來鋪地,鋪了差不多,祇陀太子非常感動,但園裏的樹沒有辦法鋪到,太子說:我們一起做功德。於是祇陀太子供養樹,給孤獨長者以鋪地的黃金買下了莊園,稱為祇樹給孤獨園。給孤獨長者變賣了所有家產,建成非常廣大且莊嚴的精舍,且常作護持的法行,到最後,家裏只剩下三碗飯,佛陀派阿難尊者去托缽,當長者第一碗飯快要吃的時候,阿難尊者來了,他就很歡喜地供養。第二碗飯快要吃的時候,目連尊者來了,又布施出去,最後剩下一碗飯,佛陀親自來了,佛陀來了能不供養嗎?於是歡喜地供養,當歡喜心供養時,七寶湧現出來。
給孤獨長者全家都信佛,且非常至誠、歡喜供佛及僧,由於學佛日久,有新學比丘剛出家受戒,有因緣時長者也教新學比丘,但說法前,先向比丘頂禮才教他,盡到應盡的禮儀,絕對沒有傲慢心。雖學有先後,即使在家眾學佛日久,出家師父剛出家不久甚麼也不懂,但只要示現僧寶身分,諸在家(皈依三寶)的弟子們,對出家師父要自稱三寶弟子或簡稱弟子,不要稱末學,自稱三寶弟子或簡稱弟子,末學是同學互相的謙稱,對師父稱末學就外行了。須知道應盡的禮儀,禮儀代表一個國家的倫理,不可以顛倒。
(二)許止淨居士。他是清朝的翰林,國學根柢非常好,有一次去拜見印公,祖師問他:你有沒有吃全素?他回答沒有,被印祖喝斥:做個大通家竟然不肯以身作則,還不肯吃長齋,怎麼來教化弘通佛法?被印祖這一喝斥,回去乖乖吃長齋,而且馬上寫信感恩印祖。許止淨居士,只要遇到師父,不管是新出家、久出家,必定恭敬禮拜,遇到佛恭敬禮拜,不分彼此,為人謙虛。老人家受印祖之託,在《四大名山志》中的普陀山志,對觀世音菩薩作讚頌,稱揚觀世音菩薩的功德,依印祖的指示,做得非常好,不但教理非常通達,文辭也非常優美,並作《歷史感應統紀》,一生對出家師父都是畢恭畢敬的。
(三)雪公恩師。老人家無論是在濟南、曲阜、重慶、南京,最後來到臺灣,都是積極的講學弘道,可以說是席不暇暖,到老也不疲不倦,遇困難也不退轉,平常的待人接物都是陶來謝來平等恭敬。對小孩、老人家,乃至貧富貴賤都一律平等謙虛謹慎的對待,敬重三寶,對出家人必以虔誠心頂禮,平常是慎獨存誠,亦即謹慎自己獨處時身、口、意三業的造作,保持至誠、恭敬、不欺暗室,睡覺不愧對棉被,對自己的身影也不愧對,假若自己走得歪歪的,影子也隨著歪歪的。總之謹慎自己的獨處,自己警惕自己,自己砥礪自己,做事都是光明正大,矜持不苟,房間裡頭的書、衣服放得都有秩序,不點燈也可以一找就找到,東西放有定處且成為習慣,老人家平常可以說是忙到沒時間生病,一有空閒便讀聖賢書,因為讀書就是休息,享受聖賢的光輝與加被,樂而不疲,雖事務繁忙,但早晚課一定不會少,非常注重修持,以上是在家人應有的格局與風範。
如何傳承 雪公恩師的儒學正見
第二部份是如何傳承,雪公恩師的儒佛正見,先說儒學正見,先明儒學的總綱,論語述而篇,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是儒學的總綱,也是六經的管鑰。孔子學說的中心,歷來都認為是仁,但仁還不是最高上的,仁是發動言行的樞機,但在仁心之上還有道和德,關鍵在道、德,核心處就是道,由道引申德,由德引申仁,再由仁發動禮樂射御書數六藝,這是孔子全部思想精華,儒學的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完全都含攝在這句話裡。老師在世時也曾特別用兩張講表來講這章。
志於道,道就是眾生的本性真心,《禮記‧中庸》這麼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天命是天然而有之意,性是人人本有,故云天命之謂性,就是人的本性。「率性」注云:無為而安行曰性之。無為不假造作出來的,本性如如不動,而行是動念,即《孟子‧盡心篇》所說:堯舜性之也。性之,即是率性之義,動念自然合乎本性,循性不變,即曰道,就循性不變而言,道即是性,性即是道。
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心中時時刻刻守道不離開,此心志之於道,並於道默而識之。然對於道一般眾生都迷惑而不知,所以孔子降之說,教人據於德。如如不動就是道(本性),動了謂之心,由性變成心,此心能正直謂之德,真心初動,假若最初一動就能覺悟,如孔子,他老人家就是如此功夫,一動就覺悟了,不失光明,謂之明德,若能動不失覺照(明德),則能滅除昏暗,此除去虛妄之法,乃行有所得,《六書精蘊》將德解釋為直心,行道有得於心,謂之德。《中庸》也說:修道之為教。道為本體原是寂靜,心一動就須反省好好修持(歸入寂靜)謂之修道,此即於德。據者杖持也,德如同手杖,必須據之(執持它),失去執持則傾倒,傾倒則失去正當的本位(傾則失正)。本性是如如不動的,一動就必須要省察好好地修持,修持而不失正,不失正當的地位、態度,心裡種種存心謂之德。所謂的德不是指本性(道)來說,因為本性是無修無德的,法爾如是。修是指修而心不離道,指的是在意念最初動時當下就能覺悟,覺悟了就是光明而不昏昧,若能反省與修持,我們的德就不昏昧,謂之明德,謂之據於德。
禮記的大學也這麼說:在明明德。「在明」即中庸所說的修道,「明德」就是光明的性德(本性),明德一綱有四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格物是本性最初一動,這就是格物,致知乃一動就能覺悟,覺悟而顯現本性光明,不被障蔽(暗昧),能顯現本性光明謂之誠意,所以明則誠也。在性體光明顯現之後,又必須經常地反省修持,不使失去正當的本位,謂之正心。亦即本有的真實的知能(明德),透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之明,而明明德。如何明此明德,此即據於德。本性初動,就要將這種德能表現出來,德能有善惡之分,此處德能是純善的。此德若非上等智慧的人不會知道(無跡象可循),所以孔夫子再進一步講到仁,仁就有跡象可循,講究的是依於仁。
依於仁,《說文》:仁,親也,從人二。《說廣雅》:竺,竹也。依《爾雅釋訓》:竺,厚也。竺是兩片竹有加厚之義,仁有厚義。從人二有親義,竹二有厚義(所以仁有親密加厚之義)。《說廣韻》解釋「依,倚也。」依者,因義,有因才開始有結果。所以說《老子》:禍兮福之所倚。譬如遇到災禍,人心肯向善,福反而會依靠它生起,就轉禍為福了,是由此所起的意思,災禍是因著這個福才產生出來的,同理福也是因著禍發生。
所以凡事須對人親切、加厚,謂之依於仁。上述仁之意義,尚須有行仁之方,要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進一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仁道的表現。所以論語的雍也篇,孔夫子答覆子貢:「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講到仁,是自己想要有所成立,也要成立其他人;自己有的通達顯貴,也要使得其他人跟我們一樣通達顯貴,由近採取譬喻,可以說是行仁的方法了。孟子梁惠王上篇也這麼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諸位有時候也出去做慈善事業,看到孤苦伶仃的孤兒,我們發了慈悲心救濟他,此即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家裡頭有父母親、長輩,要能孝養安頓,有餘力則推己及人,對於其他無依無靠的老者,也要安頓扶養,謂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禮記的大學也說:「在親民」;中庸也說:「親親為大」。立人達人都是親民。親親、老老、幼幼,這些都是能近取譬,從身邊做起推廣到其他,這就是行仁的方法,所以說: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矣。
《大學》親民一綱亦有四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從天子一直到普通百姓都是以修身為根本,並由此推展到齊家、治國、平天下,此即行仁的事業,我們必須要力行。仁是不害生靈,且給生靈安樂,到仁為止都是利他,道、德、仁都是利他,都不講究報酬,因為仁是由道德所體現出來的,但是一般人智慧的力量有上中下三等。仁的意義,上等智慧可以知道;而中下等的,還不能領會,所以就講到藝,游於藝,這個藝是什麼意思?藝就是才能,也是術的意思,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以及百工技能都是藝術。孟子說這是仁術,都是由仁心發出的這一種藝術,所以百工技藝都有道、德、仁含在其中。所以古德說矢人(造弓箭的人)惟恐不傷人,他做的弓箭很厲害,一射人就死了,是惟恐不傷人。而這個函人(作盔甲的人)惟恐人受到傷害,所製作盔甲可以防箭、射、刀槍之砍,所以我們所做的行業不可不正!不可以做那種殺生害命的事業,若術不正則藝不正!其次游於藝之游,爾雅釋言:泳,游也。潛行為泳。游在水底謂之潛行。水底有深入沉潛的意義,所有的百工技藝都是行仁的工具,不要把它拿去做傷身害命的工具,那不合乎仁心的表現。那麼已經成就聖人的,那是有智慧、不迷惑的人,是無所不知。假若我們學儒之人、學佛之人,發願成就聖人,我們必須要博學,用來幫助行仁的事業,所以古德也這麼說:「一事不知,儒者所恥。」有一樁事不知道,是做為一個儒家的學者所感覺羞恥的,所以我們要知恥,知恥就必須勇於學習一切的藝能。所以中庸也這麼說:「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好學,能歡喜學習,則易開發智慧,故好學與智慧相近。身體力行就近乎仁,光是懂得種種學問道德,卻不依照去做,那是說食數寶,沒有益處,所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道羞恥就勇猛精進,以上是知行的三要。治國、平天下就是行道,而必須要靠著智、仁、勇,沒有智、仁、勇就不能治國、平天下。在論語的雍也篇,孔夫子提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君子之人必須學道、德、仁、藝,謂之博,然必須約之以禮,何謂約之以禮?禮在道德仁義之後,又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之首,道德仁義以及一切的藝術待禮而成,假如倫常、政治、軍備、祭祀、婚喪、教法不合乎禮法,都混亂了。禮運篇云:「故聖人治人七情,修十義,講信脩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聖人之所以對治人的喜、怒、哀、樂、愛、惡、懼七情;修十義是五倫十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君仁臣忠,朋友守信義。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要崇尚辭讓,講究的是禮讓、禮節,不要彼此之間互相的爭奪,方是真正學佛之人、學儒之人。
我們只是單純地幫助人家,所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不講究報酬的。所以學道德仁義,必須從學禮開始,學習敦倫脩睦辭讓,做為根本的基礎。聖人的道是相通的,若能將儒家的道學好,學佛也就容易了。以上四句話,是我們整個儒學的總綱,也是中國文化的體、相、用。
志、據、依、游是孔夫子教人求學的方法;道、德、仁、藝是孔夫子教人所求的實學。道是體,德是相,都是屬於內在的,而仁跟藝是屬於外在的,仁是用之總,就好比總根本,一半是外,一半是內。藝是用之別,就好比枝幹,純屬於外的,因此孔夫子的學說以仁為本,由仁而發藝,以藝來護仁,仁藝相得,就好像根本和枝幹,互相的滋長,仁是根源於德,德是根源於道,道與德不是中等人以下可以瞭解的,然而行仁藝,道德也含攝在其中,如此由體達用,用不離體,中國文化的精神就在於此。所以 雪公老師依本章所作的兩張講表非常重要,此處只是簡單地介紹,這是儒學的總綱。
儒學的理想—大同世界
接著講到儒學的理想,儒學的理想是什麼?大同世界。大同世界的描述在禮記禮運的大同篇,先念文後略釋。
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本文是孔夫子為政的理想,也是 雪公老師的理想。大同的世界形象: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大道根據鄭玄的注解是指五帝時流行的大道!大道流行時是天下為公,天子的地位是禪讓給賢德的人,好比堯帝將帝位禪讓給大舜,因為舜最孝順他的父親、後母,即使後母與異母弟弟象對他不好,想要害他,但是大舜每次都反省自己孝道不夠,努力再行孝道,是自己做得不夠好,才導致對方這麼對待我,最後他的父親、後母及弟弟都感動了,都改變原來的態度,堯帝也將帝位禪讓給大舜。大同世界是禪讓帝位,選賢與能而不私傳子孫,所以稱之為天下為公,不是私天下,把帝位公開推舉賢德的人來擔任。選賢與能的賢是什麼?有德行的人叫做賢,是賢德的人,能是有種種能力者,公天下是選賢與能,選舉賢德有能力的人。
講究信用(不欺騙),修習和睦親人,世風淳厚、沒有欺騙,所有談說都有信用,大家和睦相處,謂之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子其子:做國君的沒有私心,所說的話有信用,一舉一動都與臣下很和睦相處,一般人就會效法國君,謂之風行草偃。國君如此標榜且以身作則,百姓就會效法,一般人就不單獨親愛自己的親人,不單獨愛護自己的子女,所以不獨親其親、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使得年老的人都能夠獲得善養(終養餘年),終其餘年不會年老孤獨而無人奉養,甚至短命死掉;壯有所用是盛壯的人不愛惜自己力量,能奉獻出他的力量,不但奉養自己的老幼,也奉養其他人的老幼,這就是壯有所用,不會閒著沒事做!幼有所長是不會單獨愛護自己的子女,所以天下的子女都能夠獲得長養,以至成人。矜是老而無妻,寡就是失去丈夫的寡婦,幼兒喪父謂之孤,獨是老而無子,殘是殘廢,疾是有疾病的人,都能夠獲得扶養而活命。
男有分、女有歸:分是職份,沒有才能的人去耕種田地,有才能的人做官管理眾人,各分其職份;嫁人曰歸,君上有道時,不失時宜,女都有歸宿,能夠得到善良的夫婿,謂之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貨是財貨,既然天下共同,所以貨不單獨藏在自己的倉庫裡頭,不會自己的倉庫滿滿的,卻不肯拿出來佈施,假如資源藏在私人府庫裡,或隨便棄擲(奢侈浪費),世間人就貧窮。資源要好好珍惜保存,不要隨意浪費,此即惡其棄於地也,但收藏也不是為自己,遇到有貧乏者就散施出去,謂之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
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力就是做事情要用身心之力,凡所從事不憚劬勞(不怕勞苦),更能竭盡精力,厭惡互相欺騙、愛惜自己的力量不肯將自己力量從身上發揮出來者,這麼做不是想要自己來經營、善養自己,所以是力量不必為自己來出力,是普遍為大眾,所以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興是興起意,謀略的生起本來是為了卑鄙欺詐,現在天下都同一心,就如同自己的父母親,如同自己親生的子女,所以這種圖謀的事,就閉塞而不生起了,謂之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有貧乏得到施捨與護佑,還會要偷盜嗎?有能力的人得到了安頓,有了地位,亂賊又如何會起來造反?所以是盜竊亂賊而不作。
故外戶而不閉:門扉只是從外面稍掩起,而不必把鎖鎖得緊緊的,稍掩起來只是為了避免灰塵飛進入房間,染污了內裡的寢室與地面。門戶從外稍遮掩,非抵擋盜賊,不過是為了擋住風塵的侵入,如此而已。
是謂大同:一統天下是用大和、太平,真正世界和平了,即孔夫子的理想大同世界,也是 雪公老師的理想。
如何傳承雪公恩師的佛學正見
上來已經講述 雪公恩師的儒學正見,接著繼續說明第二、佛學的正見。 雪公老恩師一生學佛八十多年,他老人家參禪有八年,學密有八年,研究唯識也有八年,修學淨土弘揚淨土五十多年,就拿他老人家居住在臺灣三十八年來說,所講述的大小乘經論,其中包含天台、賢首、性、相各宗共講了三十多部,部部都是導歸淨土,所以可以說他一生解在淨土,行也在淨土。下頭我們就分五項來加以說明:
第一、以華嚴為前導。老恩師往生前,民國五十八年在慈光圖書館開設華嚴經筵講解華嚴經,直至往生一共講了十八年,還沒講完,講到十回向品就往生了,他老人家在講這部經之前就強調,世尊說法四十九年,華嚴是承其始、法華承其終,這兩部經都是指歸淨土,華嚴經指歸淨土我們比較了解,法華經也指歸淨土就比較少人知道了,華嚴經指歸淨土就是《普賢行願品》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個很明顯,那麼法華經也導歸淨土這怎麼說呢?法華經有英國的學者克爾思氏,從梵本譯成英文的實法蓮華經,後來又由中國的呂碧城居士,把它從英文翻作華文,篇末就多了偈頌有七首,都是讚揚阿彌陀佛的功德,最後兩首偈這麼說:「至尊阿彌陀,寶座蓮華上,花中放光明,照耀最無量。」「讚彼功德藏,三界無能比,彼為宇宙師,我輩速依倚。」這是甚麼意思?簡單說,至尊阿彌陀,尊貴阿彌陀佛在寶座蓮華之上,在蓮花當中放無量的光明,照耀無量世界,所以照耀是最無量無邊。讚歎阿彌陀佛功德的寶藏,在三界裏頭是沒有能夠相比的,阿彌陀佛是宇宙眾生的導師,所以我輩速依倚,我們都趕快來歸依、依靠老人家,依止他。所以後面的兩首偈,也是導歸淨土。所以等於華嚴經、法華經最後都是導歸淨土的。
至於整個華嚴教理的重要性,老恩師這麼說:「不學佛就不能通達事理的根本,學佛不學華嚴就不能獲得教理之全」,我們佛法的教理非常深廣,完全在華嚴經裡頭開顯出來,所以華嚴經比大般若經所含攝的內容更廣大,大般若經有六百卷,華嚴經雖然是八十卷,但是含攝義理,甚麼教理都在裡頭,所以不讀華嚴不知佛法的尊貴、富貴。那麼,學佛不學華嚴,不能獲得教理的全部,也不能窮盡世界的廣大。世界非常廣大,無量無邊的剎海,不光是我們地球、太陽、月亮而已,太多太多剎土,在華嚴經裡頭都說到了。老恩師又這麼說,修定之法都在止觀,華嚴經的止不偏空有,是止乎圓。而修彌陀大定,也就是以這一念心止於六字洪名,就好像華嚴的止乎圓一樣,講到觀是什麼意思?就是明了一切諸法都是因緣所生的,明了萬緣而不隨萬緣,只隨佛號,這個就是觀。那麼止觀雙運,就是菩薩的雙運,就能斷除見思塵沙等等的煩惱,所以不能不學。故老人家以華嚴為前導。
第二、以唯識作根柢。唯識宗也就是法相宗,我們中國法相宗是從玄奘大師所建立,是中國法相宗的初祖,盛行在唐代,宋元以後就逐漸衰落。
老恩師在十九歲的時候,就在他的故鄉大明湖湖畔,聆聽梅光羲大士的唯識課程,後來日本攻打中國,逃難到重慶,八年之中再度親近梅光羲大士,奠定深厚的法相基礎。
老恩師曾經這麼說,近世科學興起,哲學也興起,而釋門之唯識,竟然成為時尚之學。佛法裡面的唯識,跟科學和哲學合為顯學。研究科學的人需要研究唯識,研究哲學的人,也要研究唯識,那麼治佛學的人,假如不研究唯識,就感覺人卑劣了,那麼治哲學的人,不研究唯識,就不叫做廣博。所以學佛的人也要研究唯識,學科學、哲學的,都要研究唯識。
恩師最初到寶島,就開始宣講唯識。後來在大專佛學講座以及內典研究班(果清也就曾經參加過內典研究班,有四年,就是跟老人家學習),他也開列了唯識的課程,並親自編《唯識簡介》,也親自講授《百法明門論》、《八識規矩頌》,也倡印《唯識新裁擷彙》、《相宗綱要正續合編》、還有《解深密經》、《唯識三十頌》等等的典籍。而且在講述各經的時候,隨時引唯識的義理作為旁證,令人深入經教,並且導歸淨土法門的修持。這就是以唯識作根柢。
第三、以禪門為活用。他也學過禪八年,禪宗怎麼來的,過去佛在靈鷲山拈花示眾,拈起一朵花,指示給大眾,大家都默然,不知所措,唯獨迦葉尊者破顏微笑,釋尊就開示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咐囑給迦葉尊者說:「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摩訶迦葉就成為西天禪宗的初祖,一直傳,傳到第二十八祖達摩禪師,達摩尊者到南北朝的梁朝,首先見過梁武帝,把禪法傳入中國,最初梁武帝不契機,所以就到少林寺面壁九年,有慧可大師斷臂求法,成為二祖,接著就傳下去,傳到六祖禪法大盛,所謂的「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到了清末,禪宗已經衰微到極點,一直到民國,禪門的大德唯獨剩下虛雲老和尚、來果禪師、真空禪師等少數的高僧。
老恩師學禪有八年,跟誰學的呢?真空禪師。學了八年,他老人家謙虛的說:「學禪我不行,才改修淨土。」但是從他老人家講經的語錄,以及《佛學問答》當中,時時都顯露出機鋒的話語,也充滿文字般若的法味,怎麼像是參禪無行的話呢?
所以就如同有人問:「眾生皆有佛性嗎?那麼性有沒有大小跟形狀呀?假若沒有,應該怎麼形容呀?」有人就這麼問,老人家在他的《佛學問答》裡就回答說:台端有念頭否?台端就是尊稱對方,說你有沒有念頭呀?如果沒有念頭,怎麼居住在一個房室當中,閉起眼目來思索一番,高的就能夠知道日月星辰,遠的也能夠知道大陸的家鄉山水,過去住在大陸,心裡閉起眼睛一想,馬上到了。如果有念頭,那麼他的大小方圓,是怎麼樣的形狀?怎麼樣的情況?請賜見教。是說請你就指教出來吧!接著就說,佛性者,念頭之體,講到真如本性的佛性,是念頭之體。念頭是我們起心動念,佛性迷惑了之後的一種作用,作用尚且不能說,就必須你自己去參囉!
老師就這麼答覆。這是用反問的方式,兼帶用比喻來說明,是用禪家的手段說出來,就好像烘雲托月一般。所以是以禪門為活用。
第四、以密宗為加持。如來一代時教,總包括起來,不外是顯教跟密教,顯教就是指經律論的教典,密教是指諸部的陀羅尼,兩者都是佛陀應機施設的法門。中國的密宗,是唐朝開元四年,也就是西元七百一十六年,由善無畏三藏、金剛智三藏跟不空三藏從印度傳來,號稱為「開元的三大士」,傳法給一行、含光、惠朗、覺超、慧果等人,慧果又傳法給義操、空海等十六人。後來由空海又傳到日本,日本就大弘密宗,至今還傳持不絕,尊稱為「東密」。我國的密教到了宋朝就比較衰敗,元朝、明朝、清朝三代的宮廷皇室信奉喇嘛教,就是現在所謂的「藏密」。
老恩師他老人家,修過八年的密宗,曾經受過三位金剛上師之法,三位是哪三位?就像紅教的諾那呼圖克圖、白教的嗊噶呼圖克圖等等之三位上師之法,他對於密宗的修持有正確的認識和體驗,這是他老人家學密的大略情形。
第五就是導歸淨土,以淨土為依歸。老人家一生的修持,雖然各宗各派都能夠了解,但是都是導歸淨土。有首《大集經》偈頌:「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末法時代,億億人就是表示很多很多的人,在修行,而少有一位證道果,唯獨依著念佛法門,才能夠度脫生死,所以這個法門最契合末法時代眾生的根機。
講到念佛法門的殊勝,第一他是當生成就經過二次的橫超,當生成就的法門,我們能夠在這一生裡頭,信願念佛,到臨命終,正念分明,第八識就離開我們的身體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了,所以往生是生的往生,不是死去再往生的。當生就成就,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就不退轉,一直修,修到等覺菩薩,所以《佛說阿彌陀經》裡頭說:「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往生極樂世界就不退轉,在不退轉的菩薩當中,其中多有一生補處,一生補處就是等覺菩薩,一生上去就是成佛,大多數都是一生補處的菩薩,那麼少部分跑到那邊去了,少部分就是他還沒有達到等覺菩薩的階位,就有能力分身十方世界去度化有緣的眾生,所以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他的數目太多太多,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阿僧祇是大數目,往生到那邊成就等覺菩薩,太多太多了,等覺菩薩再上去就是成佛了,所以它是當生成就的法門。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當中提出念佛法門有五種的不可思議,第一、他可以橫超三界,橫超三界,不等待斷惑才去,能夠伏住惑,帶業往生,不是業消盡才往生,業真正消盡就不必講到往生,業消盡就成佛了,等覺菩薩都有一分的生相無明未斷,還是伏住惑,往生了,所以帶業往生,往生講這個帶惑往生,伏住惑往生,往比較粗顯說,就是帶著業往生,等覺菩薩尚且如此,何況一般的人,更是帶業往生,所以帶業往生的道理,在經論上雖然沒有明顯的文字。有人去查經,說:「沒有帶業往生的字樣呀?」他就否定這個教理。要知道我們佛法是依義不依語,要依照經義,不要執著在文字相上,有這種義理,我們就可以遵從,所以老恩師在世的時候,往生前幾年,就遇到帶業往生或消業往生的筆戰,老人家就藉著為大眾開示的因緣,講解出他的見解、他的見地,點出消業往生學說的錯誤,維護帶業往生的這個正知見,所以第一橫超三界,不必等待斷惑。
第二、就著西方就橫具四土,不是由漸進的,西方就橫去,凡是往生到凡聖同居土,他就可以橫超上三土。第三、但持阿彌陀佛的名號即可,不假藉禪觀諸多的方便。第四、一七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一七念得一心不亂,將來往生就有把握。第五、持一佛名就被諸佛之所護念,就沒有差異,受持一切的佛名,念一尊佛的聖號,就等於念許多佛名的聖號,是一樣的。
所以,這五點,就是念佛法門超勝一般法門的殊勝益處。所以老人家在世,他就以這五點,著成《當生成就的佛法》一本小書,流通很廣。
那麼,第二點不經回向直登佛地。念佛法門從老修來講,它是不回向法門,我們不是天天念佛都回向嗎?怎麼說不回向法門呢?這怎麼講?老恩師就說了,這念佛完全是為了往生,既然只為了往生,所以淨土法門就成了不回向法門,因為我們念佛,用不著回向,因為念佛不做其他用途,專門為往生,所以是不回向法門,但是我們也不妨為了度化初機,天天念佛都要回向,我們念完佛都有回向,但是久修就可省略,它是不必回向的法門,因為念佛不做他用,專為往生,一往生就修到成佛,所以是當生成就的法門。
第三點立相住心伏惑往生。有人說立相住心如何往生,老恩師是根據善導大師《十六觀經》當中第八「佛像觀」的教理而說的。善導大師這麼說:「今此觀門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明無相離念也。」這是什麼意思?即現在十六觀的法門等等,唯獨指西方,而安立一個相,安住心來取相的境界,境界的相,總不說明無相離念,《金剛經》、《般若經》就是離相,無相離念的,淨土宗是從有門入,從立相而入。修般若宗,那是離相,無相、離相而趣入,什麼相都要掃掉,不可以著相,而修到最後,歸元無二路,最初方便有多門,所以淨土宗的入手處,跟禪宗、跟般若不同,一個從有門入,一個從空門入,所以我們修淨土宗要立相住心。善導大師解釋說,如來必先要知末法時代罪惡過錯的凡夫眾生,立相住心尚且不能夠證得,更何況離相而求實的人;這就好像沒有法術的工人,居住在空中要建立房舍一樣,就沒有辦法成就了,所以我們要立相住心。
老恩師說淨土宗立的相,有佛的報身、報土,以及欣喜極樂、厭離娑婆的相,使眾生的心安住在這上面。所以我們的讚佛偈:「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這個都是立相住心的,所以它的特色就是立相住心,到最後往生極樂世界去了,你再離開這些相,到最後證得真如本性。他是無心、無相,只有無相無不相,歸元都一樣。
那麼第四點,以果為因在蓮胎裡頭斷惑,以果地覺作因地心,往生到蓮花裡頭,在蓮胎裡頭再斷惑、斷煩惱,所以老師這麼說,淨土宗立相住心,伏惑往生,雖然得到往生淨土的果,但是並不是已經斷惑證果,往生後仍然要繼續在極樂世界修行,再經過斷除含藏在八識心中的無明等惑業,所以到那邊再把惑業斷盡了,就成佛了。
最後說到淨土法門的修持,有正功夫、助功夫。正功夫就是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助功夫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也這麼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憶佛念佛,憶就是銘記不忘,叫做憶,念就是念茲在茲,才叫做念,念佛。憶佛怎麼憶,老師常常這麼說,就好比每天都吃三餐,平常人吃三餐,到吃飯的時候,「吃飯囉!」,對吃飯的事絕對不忘記,平時他雖然做什麼事什麼事,但是吃飯時間到了,「吃飯囉!」都忘不掉。我們也可以比喻,無論做什麼事,皆為了往生極樂世界,為了念阿彌陀佛,這個就是憶佛的功夫。所以凡是所做所為,都是為了往生極樂世界,都是為了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往生的大事我們時時刻刻忘不了,這個就是憶佛。就好比我們心裡有重大的心事,雖然跟人家講話、辦事,但是這種重要的大事都不忘記,往生極樂世界這是了脫生死的大事,是我們一生的大事,時時刻刻都不忘記,這就是憶佛。那念佛就是念茲在茲,念佛就要老實念佛,什麼叫做老,老就是永遠不改變才叫做老,假若今天念佛了,明天聽到其他善知識說修其他法門更好,你就不念佛去修其他法門,那就不叫做老。那什麼叫做實,實就是實實在在,念佛心安住在佛號上,不打妄想、不起雜念,才叫做實。假若一面念佛一面還想到冰箱還有什麼東西沒有吃,很可惜,一面念佛一面想到誰對我過意不去,就對他發脾氣了,起這種惡心、三毒心,起種種的雜想,就不叫做實。所以真正要老實念佛不容易。除了老實念佛之外,我們專修念佛淨土法門的人也要多念,要精勤,不要一天只念了一小時、兩小時,其他時都不念了。其他你辦功德善法可以把它回向往生極樂世界,在做事的當下可以憶佛,我們為什麼做這樁事,都是為了往生極樂世界,那你這樣的話功夫還不喪失,雖然念佛沒有多少鐘點,功夫也接得上。假若不這麼作憶,一天二十四小時才念一兩點鐘,其他就做其他、打其他的妄想,那就不保險了,將來不能往生就怪自己,不能怪別人,所以你要勤修,除了信願念佛之外,還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跟眾生廣結善緣,不再跟眾生結惡緣。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對眾生都有慈憫心,拔苦與樂,不佔眾生便宜,不惱害眾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把儒家的功夫、佛家的功夫融會起來,經常就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這樣萬善回向西方,將來各個都能往生到極樂世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