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期::專題報導-道藝春秋~丁亥年江逸子老師國畫塑像作品展

道藝春秋之六藝簡說~完整人才之教育法

自公
賢才教育攝六藝
由此貫通道德仁
文化精髓國之寶
要為人類開新局
 
國畫家江逸子先生舉行畫展中有六藝圖,我(自公老師)學人早年與江逸子先生同在業師 雪廬老人門下學儒、學佛,因此今天就六藝向各位貴賓簡介。
六藝即是:禮、樂、射、御、書、數,或問六藝是什麼時候才有的,真正研究起來,在三皇五帝時就有了,具體而言,將六藝作為教育的主要教材,是在周朝。
《地官 大司徒》有說:以六藝教萬民。以這六種學問教授萬民。萬是代表天下人民,亦即以六藝作為教天下人的主要教材。
其次《周禮 地官 保氏》(保氏亦是官名),也說:養國子以道。就天子來講,是天子家的子弟,以及朝廷裏那些大臣的子弟,推及各國諸侯、卿大夫的這些子弟,教育他們什麼呢?學道。道是什麼呢?道就是學作聖人。如何學作聖人?就是教之六藝。
如此說來,以六藝作為國家教育國民的教材,就是從周朝開始。周朝自武王伐紂建立周家天下,就由周公制禮作樂,制禮作樂是教育的根本,此為西周。到了東周謂之春秋時代,出生了孔夫子,將中國固有文化整理,由五帝(伏羲氏、神農氏、軒轅黃帝、堯、舜)至三王(夏、商、周)所傳授的這個道理,能治理天下及教育天下人,謂之先王之道。孔子將先王之道整理成為一個完整的文化體系,是中國文化的集大成者,後人尊稱為大成至聖先師。
稱呼孔子是大成至聖先師,也不是隨便稱呼的,的確對文化有卓越的貢獻之舉,特別是將先王之道(學作聖人的道)整理成五經,再加上自己著作的春秋,合為六經,內容非常廣泛,可是說是博大精深。古人有其環境,研究較易,現代幾乎難研究明白,須化繁為簡,在這博大精深的六部經典中,要有一扼要綱領的學習,這是很需要的。
孔夫子為我們學的人,提出一個綱領來,有四個字:道、德、仁、義。
道者乃要我們求學的人,或者國家辦教育來教學生,須志於道亦即要有求道的志向。其次德須據於德,教育(受教、教人)就要依據這個德。道與德都是無形,很難說明。第三個是仁,求學辦政治要依於仁,一切都是依照仁。依於仁之仁還是抽象的,你從那些地方來講這個仁呢?第四是游於藝,藝即是六「藝」。
道指的就是我們人人都有的本性(天性),佛法傳來中國說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成佛也好,或中國文化要我們學作聖人也好,憑甚麼成佛?憑甚麼作聖人呢?就是憑著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天性。
此之天性於孔子之《論語》有: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孔子的孫子(子思)作了《中庸》,開頭就說:天命之謂性。所以道指的就是我們這個本性。我們求學,是學作聖人之道,就是將我們的本性了解,並且開發出來,就能成為聖人了,也能成佛。
或云成聖、成佛有什麼意思?在論語裏孔子的大弟子子路就問孔子,人生在世有個重要問題;有生必有死。死的問題怎麼解決呢?孔夫子答覆:未知生焉知死?你對於人是怎麼來的,來到人世間以前是在那裏,是怎麼樣來到人世間(來處)要知道,才能講到死後是什麼狀況,此即儒家講的生死問題。
至於佛家亦要眾生了脫生死,與孔子向弟子講的生死問題,是同一個問題。所以志於道即是將本有的體性開發出來,生死問題就能解決。這是求學,學作聖人的方法,也是辦教育的根本問題。
其次據於德,德是什麼呢?依《說文 解字》德字是直心,直心就是德,為什麼直心就是德呢?直心之直字,上面是一十字,中間是眼睛的目字,下面一橫是個影子(隱藏的影子),十目所視隱藏也隱藏不起來。下面再加一心字,存心光明磊落,所謂事無不可對人言,這是直心。直心之德是從本性裏起的作用。我們普通人從本性起來的作用,一起心動念就變得自私自利,那就變壞了。
德是從本性起的作用,若心念與本性相應,完全是好的,即孟子所說:良知良能。然一般人不容易懂,必須先了解仁,仁是人字右邊加二字,指兩個人,兩個人很親密的,彼此關照對方,這是非常厚道的,仁發揮到極致就是捨己為人。
然要如何運用於日用平常,此即孔子的六藝教育,亦是中國古代帝王的教育。此是以具體的事物來教學仁。禮、樂、射、御、書、數是六藝大概的分類,如果詳細分起來還是很多。若將六藝學好了,就貫通到仁,由仁貫通到德,德就直接貫通到本性。所以道、德、仁、義是孔子提出整個的中國文化四個要點,非常扼要。我們從這四句話裏,求學就有方向,也有方法,也是我們辦教育的根本方法。
其中游於藝之游,依《爾雅》的解釋是游泳,游與泳是一個意思,此與六書中轉注一樣。泳是潛行於水。然游可當來回游,泳則潛行。藝謂之才能,是才華與能力,並包括一切藝術,謂之藝。如此則游於藝,是對於世間各種技能與藝術,如游泳那樣,游泳不會在一個地方不動,會到處游。亦即求學是任何學問都要學。只守住一個藝是不夠的,上述是游義。且學那一門學問,發揮那一門的才能,你是不學則已,一學就學到底,學得徹底,如同游泳潛到水底那樣,謂之泳。若游於藝(六藝)則每一藝都能貫通到仁、德、道。
換句話說,我們從六藝的每一種藝,學成為聖人,我們在世間最關心的還是生死問題,我們從這裏也可以解決個人的生死問題,以上游於藝。
 
其次分門介紹六藝的內容,依周禮所談六藝,禮有五種,所謂: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
古時天子、諸侯、卿大夫都祭宗廟,我們普通人也祭祖宗,這個祭祀是吉祥的,因為祭祀是報答祖宗的恩德,這種祭祀可以得到吉祥,所以是吉禮。
凶禮是父母之喪,是父母去世的喪禮。
軍禮是軍事上面,國家都設有國防(軍隊),為維持軍事之禮,謂之軍禮。
賓禮是外交上的禮儀,是各國外交上的禮節。
嘉禮是一切喜事,包含結婚、慶壽等各種喜事,謂之嘉禮。
以上之禮節、禮儀有其本質,本質為何?一是讓字。
讓是我們與人來往,處處須講究禮讓。比如入電梯時,要互相讓,不要搶著進去。在路上開車子,都讓讓人家,乃至遇到任何事情,與人家有利害關係時,要把利益讓給人家,在世間做事情,做生意,從事政治或做其他行業,感覺很多障礙,行不通的事情很多,主要的問題是我們不能夠讓人家。果然我們處處讓人家,一切的障礙都不會有,這是在社會相對的來講。
其次是敬,是恭敬人家,儒家的經典有:敬人者,人恆敬之。要受到人家的尊敬,首先要敬人家,不能只要求人家尊敬我,我們看不起人家,自己如此的驕傲,絕對不會受人家尊敬,所以是敬人者,人恆敬之。
禮講讓、講敬,相對的效果不錯,然若要解決生死問題,還得學作聖人,提昇自己的意境。由相對的提升到絕對的境界。比如讓人家,普通小利害讓讓還可以,遇到非常重大的利益,對方或是你家裏的人,或是社會上的人、或是自己的朋友,沒有道理的來侵佔你,一切所有的無止境的來侵佔你。不管是有道理、沒有道理,完全堅持他的意見,要你來接受他,對這不講道理的人,你怎麼讓法呢?
講到絕對性則不管對方怎麼樣的沒有道理,你還是要讓,怎麼個讓法呢?那就得懂道理了。人在世間,所以會有生死、會有一切的苦惱,辦種種的事業不能成功,很多阻礙。比如路上遇到一個大石頭在那裏擋住,會把這個當成障礙是因為自私自利的心在那裏作祟,若把自私的心去掉,如路上雖有大石頭擋住,有什麼關係,石頭它不動是死東西,我是活人哪!我就石頭旁邊走過去就是了,讓一讓就過去了。
這一個例子就是要把自己的私心去掉,之後海闊天空。推到極處,所以會有生死等這些問題,就是私心。私心是怎麼來的呢?將這個身體與心理乃至這些言語等等之上,有真實的我存在,這個我不是真我,是假我,執著這個假我當作真我,有利不肯放棄,也不肯讓人,這就有生死問題。若知我不可得,本性方能顯示出來。所以我們讓人家,讓得愈多,執著我的堅持(自私)心,就減少得愈多,吾人受自私心(執我)的害處也就少得愈多,全部都讓盡了,本性就完全開發出來,成就了聖人的證量了。
或問身體這麼寶貴,還能讓得出去嗎?不是說我們這個身體不要,而是人的自我意識非常厲害,不要把自我意識堅持那裏,不肯放棄。人人把這個自我意識放棄掉,雖還依著當下的身體,當下就是自由自在,生死立刻就了了。
因此游從六藝那一個藝,都非常殊勝,此時是禮,講究讓,若讓到極處就能引導我們成就聖人。
其次敬字,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尊敬別人,何以故?人人都是有自尊心,說穿了就是自己傲慢得很,自尊自大,我們要是反省自己,發現自己也是一樣的。我們求學的人不要那麼主觀,要客觀,客觀就是時時刻刻反省自己,跟一般人一樣,都是有傲慢心,都是希望人家來尊敬我,但是我們必須先尊敬人家,開始時是要了解「敬人者,人恆敬之」,講到究竟處能了解眾生的本性平等。
首先我必須要尊敬人家,先作一個示範,我愈是尊敬人家,人家才會尊敬我,但這還是相對的。絕對的尊敬人家,尊敬到究竟處,平等的本性也開發出來了。這與讓是一個道理,讓到極處本性也出現了,敬人家敬到極處,我們的本性也開發出來了。
禮先要學到這五種禮的形式:吉、凶、軍、賓、嘉,在學五種禮的同時,就要知道禮的本質,一個「讓」,一個「敬」,就能夠貫通到道上去。
其次樂也是如此,周禮有六樂:第一是雲門,第二是咸池(大咸),第三是大韶…。其中雲門是軒轅皇帝的音樂,是堯帝的樂,大韶是舜帝的樂,禹王、成湯都有樂,樂等於我們現在每一個國家的國歌,國歌代表這個國家最高的音樂。周禮講的音樂有六種,這六種都是最好的。
孔子講到韶樂,讚歎盡美盡善,周家武王的樂是武樂,孔子謂之:盡美矣!黃帝到周武王的六個朝代(國家)的國歌,是祭祀時唱的音樂,禮記之樂記裏有兩句話,將禮樂兩者本質共同說:禮是天地之序也,樂是天地之和也。
禮是自然界的一種秩序,樂是自然界(天地)的大融合,如何融合呢?音樂有五個音,在舜帝時管音樂的長官夔,就提到五音:宮、商、角、徵、羽。配屬五方(東、西、南、北、中),也配合五種顏色,(青、黃、赤、白、黑),也配合五味(辛、酸、苦、辣、鹹)。五音若配合五方則宮在中間,商在西方,角在東方,徵在南方,羽在北方。
宮音在古時候代表天子,天子居在一國之中,號令能貫到四方。五行之土也是在中央,因為四方都有土。五音把五行及人的五臟和天地的五時(四季再加上季與季之間的時),整個的合起來。五音配合起來是中國的國樂的講究,舜帝的韶樂,孔子說:盡善盡美。是善到極處,美到極處了。
宮、商、角、徵、羽的五音,如何配合得恰到好處?宮音不能侵佔商音,也不能侵佔角、徵、羽音,盡到你自己的這一分就好。至角音、羽音、徵音亦各守自己的本分,各人發揮自己的功能。所以國樂一首好的音樂會聽音樂的,缺少那一個音,一聽就知道。唐朝時、有位朝廷的大臣,聽了一首曲之後就流眼淚了,怎麼呢?一般人聽起來會覺得非常美,但是此臣一聽裏面沒有商音,表示君主會有西行的災難,果然不久天子(玄宗)蒙難幸蜀。音樂能深入人心,心是從本性裏面出來的,最好的音樂從本性裏發出來這個音聲,我們就從這個本性裏面發出的音聲,一聽就能令我們明心見性。
由於好的音聲,能令心裡的仁心啟發,啟發了良知良能(德),並依著德證到自己本性。所以我們聽到真正好的國樂就能助我們明心見性,我們中國的音樂是有這樣的功能。
其次射是射箭,在周禮裏有五射,這五種也要合乎禮。合乎禮的五種射箭也是講究讓,也含攝樂等其他四藝。射也可以代表其他一切的技能,所有世間技能都可以包含在射裏。
中國古代用在軍事上面的射,以及用在一般的射箭,都含攝了道、德、仁、藝。比如軍事上講究武力,武是止戈為武,外敵沒有道理來侵犯我們國家,我們不能不動干戈,動了干戈的目的就是把外敵制伏住,不使他們侵略謂之武。軍事上面的射就是武(止戈),還是由仁心。
御是駕御,是用馬拉車,駕駛的技能在古時候說御車子,今日之下開汽車、開飛機、駕駛太空船都叫做御。古時候御有五種駕御的方法,亦含攝仁、藝、道、德。所以學這五種的御,亦能助我們明心見性。
比如說在琉球的華航飛機出事,駕駛飛機的機長,先讓所有的人員出來,自己最後才出來,這就是仁心。再說製作飛機時,一個零件一個螺絲都不能錯的,維修飛機時,一個小螺絲上得不對,或是有轉得不緊,就發生漏油,發生種種問題,有仁心的人,或只管做螺絲釘,懂得御道理,必非常安全地製造、維修飛機,絕對不會有事情的。飛機的駕駛員或在飛機上服勤的那些人員,就能夠從他這一顆仁心能夠學到聖人。
其次書有六書,周禮所講的六書,就是漢朝許慎《說文解字》,是六種造字的方法。第一就是象形文字,比如日月字,原來就是象形字,日就畫一個圓圓的日頭,月是畫彎的一個月亮。第二形聲字,現今學中國文字有注音,以前古時的字本身就是注音,比如說江、河這兩個字,江在左邊是個水字,是水的形狀(象形),右邊是個工字,工字就是水的流動聲音。河在左邊亦是個水,右邊是一個可字,可字亦是水的流動聲音。
我們現在讀江河,古人讀成ㄍㄨㄥ、ㄎˇㄜ、按照水的聲音,長江的流水聲ㄍㄨㄥ、ㄍㄨㄥ,黃河是ㄎˇㄜ、ㄎˇㄜ,這就是一邊注音一邊象形。第三轉注如游泳,游就是泳,泳就是游,還有考、老這兩個字,你看看字典,老是考也,考也說是老也,這個就是轉注。但是書不只是這一種講法,中國這個書,除了六書以外,還包括一切文字寫的書籍,都是書。即使後來講究的書法,也是這個書,所以書包含很多。
第六是數(數目),中國從伏羲氏畫八卦時,就有數,所謂天數五、地數五,五五相得就構成天地的五十有五,以此數目代表天地萬物,由萬物彙歸證得本性。周易所說太極是我們本性,所以易經講的數目,就是教我們認識自己的太極,亦即教我們證到自己的本性。
數這一藝有九章,九章裏面有九種名稱,包含現在的計算數學,比如測量土地是怎麼個測量法,建築師設計一個建築物,他怎麼計算法,凡是世間一切的土地、建築、市場上各種的需要用的數目字,九章裡頭也都有,九章之數還是後來的事情,最早數的運用就是伏羲氏那時所發明的易經。是觀察天地(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並觀察天地間的萬物,這些天地萬物都是現象(現出各種的象)。伏羲氏就從天地萬象觀察到它的本體。
這個本體就是前述志於道的道,乃人人都有的本性。伏羲氏從天地萬象觀察到這些都有本體。自己見到了本體,要怎麼樣教化別人呢?比如自已明了,但必得要用一種工具把它表現出來,人家才能夠明了。他用了什麼工具呢?就是發明兩個符號(▂、--)。
第一個符號(▂)代表陽,中間間斷的橫線(--)代表陰,構成了基本的一個卦,配成八個基本卦。分別為乾卦☰,三條橫線都是陽,第二是坤卦☷,三條橫線都是陰的。是由乾坤二卦生出來三個兒子、三個女兒。大兒子是震卦☳,畫卦要先從下往上畫,次子(中男)是坎卦☵、少子是艮卦☶。
其次三女,長女巽卦☴,中女(二女兒)是離卦☲,少女(小女兒)是兌卦☱,父母生三男三女,組成美滿家庭,謂之八卦。
孔子在《繫辭》有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伏羲氏當初畫卦時只畫八卦,然後由八卦重疊起來六十四卦,表徵天地萬象。但是沒有將這個八卦以及六十四卦的本體表示出來,到了孔子時將本體定出一個名稱,就是太極。太極就是中庸所講的天命之謂性的性,孔子在談論語性相近的性,太極(性)就是天地萬象的本體。
本性(太極)起作用時,怎麼起作用?是有了陰陽兩種氣氛,陰陽二氣就用兩種符號,一個陽爻(▂)代表陽氣,陰爻(--)代表陰氣。孔子講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就是代表陰陽兩種,氣氛以符號表陰陽兩種形式。兩儀配合成四象,再變成八卦。所以孔子講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八卦再定吉凶、吉凶就生大業。
若明了吉凶禍福,不論辦事與求學,就知道怎麼樣趨吉避凶,就能辦出大事業出來。以上是周易裏講的數目字,至於孔子亦有代表天的,那是在占卦時,用蓍草來求卦,所謂天數五、地數五,五五相得。天數五是一、三、五、七、九,地數五是二、四、六、八、十。天數五是陽數(奇數),加起來就是二十五,地數五是陰數(偶數),加起來是三十個數目。
所以整個天地陰陽的數目,乃五十有五,再發展出來有一萬多,代表天地萬物之數。明了這個數目的來源,以及代表的意義及作用,就能從這些數目中,明了本性。講到三是天地人三才,講到五是五行…。孔夫子在易經裏處處指點我們,從數表現象,從數、從象會歸到太極。
以上是中國本有的數學,也可以說是數學的哲學,若懂得中國數學哲學的根本,能明了本性,成為聖人。
總括六藝乃中國古聖先賢治國平天下、教育天下人的基本原理。我們今日之下,不論從事政治或各行各業,如做生意、工業、醫生、教師、從政,若明了六藝的原理,你都能在專業上學成聖人。在你還沒有學成聖人之前(自己的生死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之前),將你學習專業的根本內涵,轉告你的同業、同事、學生、病人、選民,能幫助自己學成聖人,也能幫助其他人解決生死大問題,成就聖人。
我們了解了六藝,不是說在今日之下沒有用處,用處廣泛得很。藉著我(自公)的老朋友江逸子先生舉行畫展,中有孔子教育-六藝圖,藉此機會介紹六藝以此祝福各位貴賓,並令大家都能夠了解中國文化,了解中國文化對自己、對天下人,都是一大好事情,在此祝福大家萬事如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