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期::專題報導-道藝春秋~丁亥年江逸子老師國畫塑像作品展

道藝春秋~孔子問禮圖介紹

淨仁整理
千里迢迢來問禮
克己為公善內斂
巧言尚辯多遭禍
用之則行舍則藏
 

屏風圖之緣起

 
前回是學樂圖,今為問禮圖,作畫動機乃二○○四年六月於日本京都西山光明寺地獄變相圖展覽時,因展場規劃上有了困難,除了作品講究外,展場氣氛及整體協調性都得重視。作者(江老師)在無計之餘,再遊奈良唐昭提寺鑑真和尚祖庭時,向老和尚禱告祈求,忽得展場佈置靈感,決定採用屏風畫來達成。
目前藝術界作品,不是為裝飾用,便隨市場導向,極少有弘道作品。即使有,亦是工匠之作,鮮有藝術家下此工夫。自古以來寺廟塑畫像也都如此,沒有創作空間。故此次作者於日本光明寺展覽不只在藝術,且含著文化意義。展場佈置決定以屏風方式,繪製則思考以儒佛為題材。日本除了儒家氣息相當濃厚外,其佛教亦由中國傳入。此五幅大作品在繪製時間上極為窘迫,僅三個月。此中作者幾乎不眠不休,睡中亦在構思,然凡事若秉誠心,必能感應。故不但構圖快,繪製亦覺順暢,少有障礙、差錯,這全仰仗佛力加被。風格上採漢唐時期紙屏風,日本如今尚留存此古風製作,未加改變。作者與寺院議好屏風製作需五十工作日,未影響其製作時程,如期完成。作者云:能誠心敬事,則一切順當。
 

關於老子

 
從孔子問禮於老子圖,知古代儒道不分家,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少談及道,就如同學佛時,論及心性無形無狀,極難說明。而老子談五倫十義之道,無論政治、軍事、經濟等哲理,都同於儒家之治世學問。何謂道?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天命、是自然,亦是佛家所謂大自在。「天」乃「大」字上加一橫,即無限寬廣深遠,一切無障礙,是自自然然的道。
老子被稱為道教教主,然教主之稱乃後人安上,實與老子並無關係。中國東漢時代,張道陵於四川鶴鳴山創五斗米教,奉老子為教主,自奉為天師,尊老子為太上李老君。人尚存時被封屬殊榮;人去世了被封,屬追念。雖追念,若恰如其分則尚好;否則實亦無奈,後人多事,不關當事者。今之道教多與張天師相關。
道家(非道教)一般統稱黃老,典籍為三玄(老子道德經、莊子南華經、易經,此三玄始稱於魏晉)。老子唯一創作:道德經,係退隱時經函谷關,為關令尹喜所求,留下五千言,倒騎青牛而去之作。五千言談盡宇宙人生哲理極為深奧。當今之道教實少與老子有關,反與張道陵關係較直接。
又唐朝皇帝李世民想找位賢能祖先,便攀附老子(李耳)以為榮耀。傳說老子母親懷孕八十一年生他,一出生即白髮蒼蒼。故畫面上之老子其造相乃考慮其傳奇背景,還帶著幽默感。南宋禪師畫家牧溪,以率性之筆畫過老子像,作者參照其畫,卻採工筆描繪,表達自然風趣。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生卒年不詳,一說生於公元前六○四年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楚苦縣厲鄉曲仁里(河南鹿邑東)人,謚(人死後所封的名號)聃(耳外輪平而捲)。所以有人叫他李耳,也有人叫他老聃。其生活亦應如一般人食衣住行。不如此則不自然,亦不合乎道。亦如禪宗所謂穿衣吃飯不離。絕非一般世俗以為能畫符咒算卦才是奇人。
 

孔子問禮

 
老子官職是周朝國家守藏史,掌管國家歷代重要典章、文獻、法律、制度,及周朝聖賢著作之典藏,且熟讀研究,故學識非常淵博。有說孔子見老子不問道,何以反而問禮?實道與禮一體,非二者也。孔子之所以請教老子禮,出於使命感。因其國家魯國係聖人周公之封地,周公制禮作樂。然傳至孔子時代,已然禮崩樂壞。論語:「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國家安定與否,全賴典章制度之維繫,尤其是君主本身。然八佾屬天子,諸侯尚只六佾,魯君下之季氏竟用八佾舞,居心可知。禮樂不興,國家不安,倫常必亂。
孔子以救世之心,意圖再興禮樂。於周敬王三年,西元前五一七年,魯昭公二十五年,孔子三十五歲,當時諸侯間禮樂衰敗,孔子一心想重振朝綱,而到中央周朝的國都請教老子。由於老子曾經長期擔任國家守藏史,職掌國家典章制度等文獻,並博覽典籍,是位熟稔周禮的長者。魯國儒生南宮敬叔(孟僖子之子)向魯昭公表達孔子到周朝問禮的意願,於是,魯昭公就贈送一輛車、二匹馬及僮僕一人隨行。孔子盛裝佩帶,並攜一隻雉雞,作為見面的贄禮,與南宮敬叔拜見老子。圖面上車畫得很華麗,表魯君所贈,依據考古所畫。拜訪上行禮如儀,穿著、禮品都得講究。然見面贄禮則在意義,不在豐厚與否,過與不及皆非禮。送雉雞亦有漢石刻考證。
 

老子言禮

 
史記記載:老子見了孔子後說:「你所問制禮的人(文、武、周公),早已骨骸枯朽了,只留下遺言與制度尚在傳頌而已。一位有仁德心的人,應知逢其時的時候,挺身而出發揮才能,不得時機時,當收歛隱藏,隨遇而安。譬如一個精明的商人,是深藏不露的,有德行的君子,其貌平凡,著重在內涵與修為。最重要的先改掉驕慢與多欲的習氣,以及不良態度或衝動的舉止,這絕對無益身心修養的事。我所能說的,也不過如此而已」。
聖人骨骸枯朽,時勢禮崩樂壞。仁人君子無不深自反省,大智若愚,且能因人、因時、因地,知所進退,明哲保身,居安避險。有道之人逢時而仕,必是利益百姓;無道之人在位,若不知退,則易助紂為虐。強出頭易遭禍,忠言逆耳,勸諫亦不過三。能如此則合乎禮。
舉個例子:歷史上郭子儀功高卻能不震主。唐代半壁江山靠他收復,乃因唐玄宗時代安史之亂,到唐肅宗方由郭子儀平息,直至唐代宗回紇之亂。如此之峻功,能讓皇帝不疑其忠心,位極群臣無妒嫉者,過著富華的生活,沒有人不滿,八子七婿全在朝為官。兒子郭曖,娶代宗的女兒昇平公主。孫子好幾十個。打金枝的典故即述說郭子儀七十壽誕,郭曖與驕慢的昇平公主,因拜壽意見相左,郭曖打了昇平公主。昇平公主哭訴於皇帝,郭子儀綁了兒子請罪。代宗皇帝與郭子儀說了:「不癡不聾,不作家翁」,即了結事情的佳話。兩造之間,真做到不驕慢,此乃禮的深度涵養。如此郭家免於殺身之禍,皇帝不失能保江山社稷之忠良。道理不深,即在生活中,用得上方稱學問。孔子為了聽老子一席話,千里迢迢,其求學問之難可知。
當孔子辭別時,老子又接著說:「我聽說富貴人家的送別,以財物做餞禮,有仁德的人,則餞之以箴言,我雖非富貴之人,倒願意扮演仁德的人來贈言:『一個聰明又觀察敏銳的人,往往因為多言尚辯而遭不測,由於他好揭人隱私之所致。為人子女者,不能只顧自身的安逸,而忽略了父母處境,為國家服務者,不可存私利而忘了公義。』」
所謂:「多言尚辯而遭不測」。乃言多必失,失者失德,常有企圖掩飾一謊言又編十謊以圓。如此毀譽於言,更甚者命喪於言語之上。是故有駟不及言,一言興邦、喪邦等諫。既聰明又敏銳,何以遭不測?多在揭人隱私所致。人際相處,朋友間之諍言,下對上之建言,都是必須的。無真見之朋友、部屬則歷事甚難。然能納諍言更難,故需學習接受,尤是逆耳之諍言,更是要在自省上下功夫;反之規勸他人,則只能私下,決不宜公開談論,若毀人名節,傷德最重,結怨最深。即使自己受了冤屈,亦當以記取教訓自處,不能再起毀他之心,此要有仁慈心。最要不得在揭人隱私,如此損人又不利己之事,實小人不如。小人猶是損人利己而已,此種種行徑為行禮最大障礙,禮之不行,何言道德?
「為人子女者,不能只顧自身的安逸,而忽略了父母處境,為國家服務者,不可存私利而忘了公義」。今之年輕人,往往自己建立小家庭,雖是較為自由,然生活有了摩擦,亦無長輩提供客觀之經歷作潤澤;又父母子女相處對待之間,小孩子無從觀摩,子女往往不知如何孝敬父母。孝「道」,既言為「道」,則應是自然的誠敬對父母,發於內心的,父慈子孝,君義臣忠等,一切皆然。為臣者忠於事君,如范仲淹每日反省所做之事與所領奉祿等否,有不足則於次日補上,否則愧對民脂民膏。雖今民主時代,然理亦不差。天子也好,總統也罷,皆應以天下百姓、全國國民為依歸,從家庭以致於國家之間,依然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與儒無有不同,老子要「為人臣者,無以有己」。
總括來講,一位君子要能知所進退,潔身自愛,學問道德宜內斂。行事莫論道德有多高,先問合乎禮否?然禮者由孝敬父母開始。人人想結有益之友,所謂有德之人必是益友,然如何知其有德?觀其在家上對父母,下應子女,兄弟之間是否盡心,否則即使說是捨命相陪都不牢靠。所謂忠臣必出孝子,人倫之間以誠敬相待,便是合乎禮。以禮來規範自心,所謂克己復禮為仁,乃活絡人倫之關係,重在實踐,歸於平凡,歸於生活之中,端正人心,非是教條、研究演講之用。老子之道在於養人性歸天性(無際無邊至大無外之性),有了私心便變得狹隘不堪,失去光明,失了真實。故必使心清澈,心清在於寡欲,雖曰無欲則剛,然必得由寡欲學起,欲少了,道便寬。儒、釋、道一也,非三也。不明白亦無妨,就以恭敬心待一切則不遠。
吾人皆學淨土法門,經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然吾人別說大千世界,連此中壢之彈丸之地,吾人之心皆無法含攝,可知吾人心量之小,私心之重,障礙之深。故唯有老實,真正老實則清心寡欲,然後提起之佛號,便寬廣,漸而大千世界,進而十萬億佛土,亦得感應往生。而此是人人本有,個個眾生不失,之所以落此境界,皆因貪瞋癡三毒。故老子要吾人「去驕氣與多欲,態色及淫志」,此與去三毒何異?因這些「皆無益於子之身」。
 

孔子行禮

 
孔子推行禮樂,雖困難重重,卻毫不退縮氣餒,能如此在於無私。能無私,道則為之而開。故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有道生死何妨?又世有道自己生死更無妨。
雪公常說:往生,實生前往生,非死後有人念佛,有善知識加持等便往生。雖說二力法門,然缺了自力,他力則使不上力。所以總歸還得老實恭敬念佛,老實恭敬即「禮」也。與天性合、或與貪慾結合,存乎一心,作用卻天壤之別。
孔子與老子對話,顯出會說不如會聽的。孔子離開時,對南宮敬叔說:「我知道鳥能高飛,魚能潛游,獸能奔馳,能奔的獸可用網捕捉,魚在深淵可用餌釣之,高飛的鳥可用箭射之。至於龍,我就難以掌握了,它能乘風而逝,從雲而出,隱顯於海底或直上雲天。令人琢磨不透,我今所見的老子,不就是龍嗎?」老子之言,孔子能以深聽,故能以龍來讚美。
 

圖之賞析

 
以上為問禮圖之根據,有此根據,再來談畫。畫中老子很老,傳聞一出生便如此之老,其為守藏史有學生,學生們聽說魯國君子學問道德皆不凡的孔子到訪,故呈驚訝神態,傾聽其對答。圖中有禮器等陪襯,後面屏風畫了龍馬,一天一地表彰老子之神也,作為襯托。
老子的造型,因歷史未詳載當時老子尚在朝,或已退於野。故採其神秘及道家之自然,而著粗糙麻布衣表其並不講究穿著。
馬車旁之馬伕,穿著藍衣屬平民,古書稱豎子,即不具學問之平庸相貌。畫面上人物表情以不同為佳。
馬車前之鈴鐺乃合乎「御」,使馬在行進間有其節奏。兩匹白玉龍(白馬),表對孔子之崇敬。
以上為孔子問禮圖之出處與內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