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期::專題報導-道藝春秋~丁亥年江逸子老師國畫塑像作品展

道藝春秋~六藝圖話六藝

淨仁整理
培養人才有方便
六藝能令德才備
高徒觀待真明師
傳承不斷文化興
 

 

 
孔子的學問在於大公無私,為國養士,造就人才,同時也培養個人的修養,講求尊卑有序,謙讓守法,安分守己,如此則能成就和氣社會。其次孔子之教學內容,以經、道為本,注入技能(藝)之中,使技能有益於國家社會。藝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重點在禮樂,本質為仁德,皆是孔子學生必修課程。國家政權容有更迭,然孔子為國養士之教育理念是治國根本,此萬世不移。
採六藝教育是為國家培育人才,江老師說細講不易,只能簡單略述。
 

禮是治國之本

 
禮之精神不外乎讓與敬。一個人內存謙讓之心,外顯恭敬之儀,必得眾人歡喜納受。反之一個不讓不敬之人,定惹人不悅,不願接近。所以謙讓之心及恭敬之儀表,是人與人和諧互動的基礎。你喜歡能讓、能敬之人,那自己也得講求謙讓恭敬,別人才會與你親近。《禮記》:「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過與不及皆非禮。人以禮來,你便要以禮往之,對人回以謙讓、恭敬。故不論對象、身份、地位應平等往來,互動謙讓一團和氣。
《曲禮》:「傲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人有了學問則易生傲慢心,起了傲慢心,彼之學問則不進步。慾望(貪愛心)要有所節制。志氣不可不大,但不可志得意滿。享樂不可以忘形(至極)。上述四不無非是在克制自己,所謂征服別人容易,難在征服自己。《論語》有:「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講的都是在克己。
禮之用、和為貴,雖貴在和氣,但不是毫無原則,故又言禮節。禮者理也,節者節制,乃依著理性、理智判斷,節制自己以達和的目標。如不依理而作節制,一味的求和氣,則在言語行為或過於謙和而不論事實與是非曲直,成為諂媚、奉承,孔子言:「巧言令色,鮮矣仁。」故禮須節制,過與不及皆非禮。中華文化講究的是中庸之道,依之而行,凡事恰如其份即是禮。故談吐須擇言,儀表要適中,主敬存誠、內謙外和,子曰:「博之以文,約之以禮。」雖有淵博的學識文采,顯露在言語儀表上,都得約之於禮。
禮分為五(五禮):吉、凶、軍、賓、嘉。
首是祭祀大典的吉禮。如國家傳統每年春秋二祭,在忠烈祠舉行,祭拜歷代為國犧牲之官兵。其次祭黃陵(追溯祖宗)或祭孔等,都屬於祭祀,一切皆有規矩,各有其道理。又如國慶等重要慶典,都屬「吉」禮,有一定規矩,隨便不得,更不能任意改變。古代之中書省即負責社稷之祭祀規矩,禮者主敬,若少了恭敬心,徒具形式則談不上祭。如現代祭孔像表演,少了真正祭祀的內涵及誠敬之心。若當政者以個人觀點任意改變規矩,則眾人無所適從,不敬則不重,禮崩而亂矣。
其次凶禮(喪葬),今喪禮亦不合乎禮法,我們國家由清末而民國,乃至台灣,一直處於政治動盪,文化教育失根。失了禮樂,何以談教育?中華民國開國以來就未將禮樂加以制定,故今喪禮無一定規矩。早期的台灣在喪禮上披麻帶孝,尚有規範,尊卑長幼之序不亂。此在於人有良知,常懷感恩之心,自然注重喪葬之禮,否則與禽獸何異?所謂知恩報德,慎終追遠。
孔子弟子宰予問孔子,父母不在,守孝三年,什麼都不作,禮樂必有所崩壞,是否守喪一年就夠了?孔子告之,子生三年方免於父母之懷,父母養育之恩浩蕩,守孝三年尚以為久,想改一年,若覺得安心,就去作吧!可見孝乃做人之基本,若此慎終之心都無,更遑論追遠。論語中孟懿子問孝,孔子答以:無違。即「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父母在,未盡侍奉之禮,死後葬祭再隆重皆無濟於事,亦不合乎禮。故生時侍奉以禮、死葬之以禮才不違天理。今社會不重禮樂,人情淡薄,然為人子孫,不能忘恩,忘恩則背本。為政者更應念茲在茲,為百姓及下一代子孫營造福祉,否則人人忘恩忘本,民心渙散,父不父,子不子,社會如何安定?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若於慎終追遠之事毫無恭敬心,民風如何淳厚?
再者領軍的軍禮,即軍紀。國家之軍隊,軍令如山,可不能是表演。在前方作戰時,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敬領軍帶眾,必定得有紀律。軍隊的陣容,在展現國防實力,是國家的精神、儀表,不容忽視,而非國慶時拿去表演。於今講國禮,實感觸良多。
第四賓宴之賓禮,屬主客之間對待之禮。又客中地位身分高,稱之為賓,一般稱為客。待客之道要合乎禮,尤其是外交上。外交部有禮賓司,即在處理國家要員出訪,或是招待外國來訪者。將出訪的國情民風等提供出訪者,及對來訪者依其身份地位有其招待之規格,方能不失規矩。又如國宴,亦有其一定的場所,一定的筵席,不得隨意為之。失了禮,即失了根本。國家的顏面何能不慎重?迎送、宴會等都得依禮而行,如此則朋友之間能增進情誼,國與國間,促進文化交流,建立邦交。
第五冠婚之嘉禮,即古代成年及結婚之禮。我國古代的成年儀禮,主要是「冠禮」和「笄禮」。所謂冠禮,是指男子的成年儀禮,笄禮則指女子的成年儀禮,一般統稱冠禮。冠禮素為儒者所重,朱子曰︰男于年十六至二十皆可冠。司馬溫公曰︰古者二十而冠。古時男子行冠禮時需穿戴的服飾甚多,包括冠中、帽子、 頭(頭巾)、衣衫、革帶(古代革製的腰帶)、鞋靴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頭上所戴部分,即首加之「冠中」,再加之「帽子」,三加之「 頭」。三加之後,理髮為髻,以示成人。此外,還需另起個名字,即字,只有冠而字的男子,才具備日後擇偶成婚的資格。成年女子所行之笄禮,時間或在十五、六歲時,或於訂婚以後出嫁之前,如果一直待嫁未許人,則年至二十歲時也要行笄禮。簡言之,由外貌服飾、頭飾等規範,能知此人成年否?又成婚否?如日本和服腰飾不同,顯示成婚與否。中國目前一些少數民族,仍可由其服飾、頭飾等作分別。以上顯示對嘉禮之重視。現今婚姻不重禮,然此人生大事何以不重?當知由婚姻始有夫婦,有夫婦方有父子,也才有君臣、兄弟、朋友等五倫關係。故五倫肇端之婚禮不講規矩,不重視合乎禮否,往後延伸之關係以何為重?又何以維繫?當今社會家庭問題層出不窮,皆由不重禮之所致。禮是成就人格的基礎,孔子說:不學禮何以立?人欲立足於天地之間理當學禮。
 

樂乃移風易俗之妙方

 
再談樂,即是音樂。包括詩歌、樂曲、舞蹈等,其作用在調和人之心性。五經中有「樂經」,然已失傳,但禮記中有「樂記」,尚可窺其貌。樂講究的是中正和平。每一國家、地方聞其樂曲歌謠,識音律之能人便可略知其國運民風。中國國樂有完整之體系,從黃帝的雲門樂,堯帝之咸池樂,舜帝之大韶樂,及大夏、大獲、大武等古樂,象徵著當時國家精神,可近喻為國歌,有著大中至正之內涵,莊嚴肅穆之音,若任意改曲、任意詮釋,則完全失去代表國家意義。
書經虞書記載:舜帝命夔典樂。國樂之作曲,以宮、商、角、徵、羽為基本五音,其有君、臣、民、事、物等涵義,五音和諧令人心平氣和,引發仁、義、禮、智、信五常之德。又能取合五行相生相剋之理,將五臟違和之病去除,故音樂能治病。五是基本滿數,如色之正色為五,所謂青、黃、赤、白、黑,其餘謂之雜色,雜則不正。又中藥講五味,辛、酸、苦、辣、鹹各對五臟等。
五音各正其位,則聲音和諧而不相奪,使人心平氣和。孔子時代吳國季札,游聽各國各方樂曲,能知其國治亂興衰民風淳否。又唐朝某臣聞宮廷奏樂發覺曲中少了商音(商主西方),感知帝王可能落難因而落淚,後真有安祿山之亂,玄宗西奔入蜀。可見樂曲象徵著一國一方內涵及興衰,一般人只聽樂音動聽與否,熟識音律之能人則從樂音中得知興衰治亂。又 雪公曾述及唐朝京師遇險有鳴鐘示警之制,某夜鐘聲大作,群臣畢集,皇帝不知何事。有熟識音律之欽天監,請皇上安心,群臣退朝。依他分析此鐘聲來自寺廟,音律甚為歡喜愉悅,不是高僧悟道,便是詩人偶得佳句。由此可證音樂無處不是傳達心聲。以此理而推之今日流行音樂,所傳達之訊息,實令人對社會時局憂心。日本雖亦充滿流行音樂,但對傳統燕樂則仍尊重不任意變更,此之種種還是得歸於教育。
 

射乃運動比賽君子風度

 
射,孔子說: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射代表著武(亦有文射),然中國人之武,乃「止戈」為「武」。戰爭實非不得已而為之事,故武事在於止戈之用。若耀武揚威、窮兵黷武都不合乎禮,止戈方為禮。射在培訓武德,要能王天下而非霸天下。所以孔子說: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雖是比武仍講恭敬,結局總在一句「承讓」或「佩服」聲中圓滿。故君子之爭在於風度與涵養。此是東西文化之差異,中國人講文化精神,西洋人則重法治精神。文化重人格上修養,法治則以法條約束行為,內心未必服從。故「射」除了技巧外當賦予德育內涵,將德行、儀態、禮讓融入其中。(五射︰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
 

御為服侍尊長的法行

 
御是駕車御馬。是當時讀書人必備的技能,但同樣講究禮法規範。所謂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駕馭一詞,更廣泛言統御社會種種問題,要講禮讓、德行。其要領有五:
一、鳴和鸞:鸞、鳴都是車上的鈴鐺,車走動時,掛在車上的鈴鐺要響得諧調。
二、逐水曲:御車隨逐水勢之屈曲而不墜水也。避水行駛,不濺水花。鳴和鸞者御之常,逐水曲者御之變也。
三、過君表:過轅門不礙門障(云過君表者,謂若《毛傳》云:「褐纏旃以為門,裘纏質以為槸(),間容握,驅而入,擊則不得入。」《穀梁》亦云「艾蘭以為防,置旃以為轅門,以葛覆質以為槷(),流旁握,禦擊者不得入」。是其過君表即褐纏旃是也)
四、舞交衢:駕車在交道上旋轉時,要合乎節拍,有如舞蹈。
五、逐禽左:在田獵追逐野獸時,要把獵物驅向左邊,以便坐在車左邊的主人射擊。
以上「五御」有一定禮法技術遵守,方能縱游四方。
 

書為造字之本

 
「書」即文字。六書︰象形、會意、轉注、處事、假借、諧聲,乃造字之本也。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以六書。」為我國文字創造的六種途徑。讀書識字才能增廣知識,繼湊文字而成文章,進而有經典產生。古有敬字之禮,寫了字的紙不得任意丟棄,即時不用也須以焚化處理,因「字」記載聖賢之道,啟人智慧,弘揚仁德,無字則難以傳承,故特為重視。
一、象形:日、月之類是也,像日月形體而為之。
二、會意:武、信之類是也,人言為信,止戈為武,會合人意,故云會意也。
三、轉注:考、老之類是也,建類一首,文意相受,左右相注,故名轉注。
四、處事:上、下之類是也,「人」在「一」上為「上」,「人」在「一」下為「下」,各有其處,事得其宜,故名處事也。
五、假借:令、長之類是也,一字兩用,故名假借也。
六、諧聲:即形聲,一也,如江、河之類是也,皆以水為形,以工可為聲。
 

九章算數

 
「數」,即九章算數,就是學習各種計算方法。例如各種穀物間之比例與交換問題,甚至依人口路途分配穀物,及徭役工資等問題。孔子年輕時家境清寒,曾擔任倉庫管理的「委吏」,每日進出貨物浩繁,皆能計算清楚。由此可見算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九數︰方田、粟米、差分、少廣、商功、均輸、方程、贏不足、旁要。)
 

    

 
《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六藝是立足社會基本才藝,提升人格必然的教育,使人允文允武成為國家的棟樑。故《周禮》有曰: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
 

     

 
老師為畫六藝圖,去了兩趟北京西山,寫生古松、古杏。整幅作品六藝含攝其中,作者繪畫不喜以插圖方式植入。杏樹不老,表孔子之德。松柏常青非雜木,表弟子純精不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