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期::活動報導-丙戌年夏大陸五古都參訪

簡介(四)北京行~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淨域
故都古蹟心領會
深信讀書行萬里
眼界開時心量廣
歷史見證文化深
 

第十一天:八月七日(一)

 
早上六點多抵達北京西站,安頓行李後參觀雍和宮,午餐後遊訪天壇,下午飽覽頤和園,夜宿世紀寶鼎酒店。
 
一、雍和宮
雍和宮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喇嘛廟,南北長近四百公尺,占地約六點六萬平方公尺,具有漢、滿、蒙、藏多元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明朝時是太監的官房,清康熙三十三年(一六九四)建成雍親王府,雍正三年(一七二五)升為行宮,改名雍和宮。乾隆九年(一七四四)改為喇嘛廟,成為清政府管理喇嘛教事務的中心。
雍和宮由王府改建為寺廟,所以在建築格局上仍然保留王府的形制。從大門進入後,有一綠蔭夾道的輦道,後接昭泰門,由此整個寺廟可分為東、中、西三路;中路位於南北中軸線上,有天王殿、雍和宮、永佑殿、法輪殿、萬福閣;東路有密宗殿、藥王殿、班禪樓、永康閣、書院等;西路為講經殿、數學殿、戒臺樓、延綏閣、觀音殿等。
永佑殿是雍正為皇子時的居所,死後曾停靈在此,改名為「神御殿」,是清帝後來祭祖的影堂。殿中有三尊木雕大佛,中間為無量壽佛,左邊是獅吼佛,右邊是藥師佛,各高二點三五公尺,肅穆莊嚴。東側配殿掛有白度母畫像,西側配殿則為綠度母補繡像,針繡工藝極高,為乾隆母親孝聖皇太后的作品。
法輪殿建築雄偉,平面呈十字形,黃琉璃瓦頂上設五個小閣,閣上各有一座小型喇嘛塔,殿裡供奉著喇嘛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像,臉、手均以真金裝飾,殿的頂端開有天窗,讓光線自然投射在像上。東側為「班禪樓」,建於一七八○年;當六世班禪進京給乾隆帝祝七十大壽時,此處是他禮佛講經後的休憩之所,故名班禪樓。右側是「戒臺樓」樓內有戒臺一座,乾隆四十四年(一七七九)時仿照熱河廣安寺戒壇而建,壇臺四周陳列佛像,壇上擺放圍屏與寶座,相傳乾隆常穿僧衣戴五佛冠,坐於此壇之上參禪或講經說法,現今戒臺寶座之上有乾隆塑像,身影清瘦雙目神炯,一派尊貴帝王之相。
萬福閣為宮內最大建築,歇山頂三檐黃瓦樓閣;閣東西並列著永康閣和延綏閣,以懸空閣道相通,將三閣連為一體,成為一組宏麗軒昂的建築群;閣中白檀木巨佛高二十六公尺,為世界上最大的木雕佛,這尊佛像與紫檀木的五百羅漢山、金絲檀木的佛龕,並稱為木雕製品中的「三絕」。另庭院中的青銅大鼎,為北京城內巨大的銅製品之一,所藏乾隆的「三洗盆」、「夏朝冠」,全國僅有。
 
二、天壇
天壇位於北京城南,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和祈求豐年之處。建於明永樂十八年(一四二○),清乾隆年間改建成壯觀的建築群。天壇東西長一千七百公尺,南北寬一千六百公尺,總面積為二百七十三萬平方公尺,是紫禁城的四倍大。
天壇的圍牆分內外兩層,呈回字形;北圍牆為圓弧形,南圍牆與東西牆成直角方形,這種南方北圓造型,通稱「天地牆」,象徵古代「天圓地方」之說。外壇牆只有西邊修建「圜丘壇門」和「祈穀壇(天壇)門」兩門;而內壇牆四周則有東、南、西、北四座天門。內壇主要建物有「圜丘壇」、「祈穀壇」、「皇穹宇」、「齋宮」與「神樂署」,其中有一道東西橫牆中分,南為圜丘壇,北為祈穀壇。
圜丘壇在天壇南部,始建於嘉靖九年(一五三○),四周繞以紅色宮牆,第二層牆為圓形,叫「內『土+遺』」,象徵「天圓地方」,中央處即是圜丘臺(拜天臺)。臺中心有一圓形大理石板,稱作「天心石」,從中心向外圍以扇形石,每環石塊依九之倍數增列,上中下壇各有九環,共計有扇形石三千四百零二塊。昔日帝王站於天心石上祭天,一呼即傳來回聲,象徵皇天上帝向凡間發出聖諭。
皇穹宇位於圜丘壇正北,是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祖先牌位的殿宇,俗稱「寢宮」,亦建於嘉靖九年(整修中)。回韾壁是皇穹宇的圍牆,高三點七二公尺,厚○點九公尺,直徑六一點五公尺,周長一百九十三點二公尺;牆壁是用磨磚對縫砌成的,牆頭覆著藍色琉璃瓦,圍牆弧度十分規律,牆面極其光滑整齊,利於聲波的折射;故兩人倚牆站於東西,貼壁說話可傳於對方,給人一種「天人感應」的神秘氣氛,所以稱為「回韾壁」。
皇穹宇北面過了成貞門即是祈穀壇,四周方牆開四門,周長六百五十九點一公尺,南面有一闊五間的大宮門,上覆藍色琉璃瓦,下承漢白玉石基臺,這就是祈年門。祈穀壇上為祈年殿,高三十三公尺,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一四二○),改建於嘉靖年間;其構造較皇穹宇複雜,外部是三層高閣,內部則是層層相疊而環接的穹頂式,全採木造結構,二十八根大柱支撐整個殿頂的重量,內外楹柱各十二根,中間四根楹柱叫通天柱(龍井柱),高十八點五公尺,直徑一點二公尺,古鏡式的柱礎,海水寶相花的柱身,瀝粉堆金,支撐著殿頂中央的「九龍藻井」。
在祈年殿東面,長廊正南廣場的草地上,陣列著八塊石頭(原來只有七塊),其陣列的形式頗似天上的北斗七星,故而取名「七星石」,係明嘉靖帝聽信道官之言而設,用以壓鎮風水;後來乾隆皇帝命人增放一塊,象徵北極之星。
除上述建物之外,天壇還有兩組與眾不同的建築群,即齋宮和神樂署。齋宮實際上是座小皇宮,是專供皇帝行祭禮前齋戒居住的宮殿,四周環以護城河。齋宮內城分前、中、後三部份,前以正殿為中心,後是皇帝的內宅寢宮,中為一狹長的房院,是主管太監的值守房。神樂署為一衙署建築,是禮部太常寺下的單位,負責祭祀時進行禮樂演奏,為一常設機構,與齋宮隔牆並鄰。
 
三、頤和園
頤和園位於北京西北郊外,建於清乾隆十五年(一七五○),初名清漪園;一八六○年毀於英法聯軍,慈禧太后於一八八八年重建,改名頤和園,園林佔地二百九十三公頃,水域面積(昆明湖)四分之三,與之相應的是萬壽山,山水相連自成一色。
萬壽山的前山正中,是一組龐大的建築群,自山頂的「智慧海」往下,分別為「佛香閣、德輝殿、排雲殿、排雲門、雲輝玉宇坊」,構成一條中軸線;山下便是有「世界第一廊」之稱的「長廊」;長廊之前為碧波蕩漾的昆明湖;湖的東北面是一組富麗堂皇的建築群,仁壽殿、玉瀾堂、樂壽堂、德和園等處,是帝王們勤政居住的地方。
萬壽山後山與前山的景色迥然不同,前山的風格是宏偉氣派,後山則是幽靜清閑。後山景區原來廟宇林立,建築富麗堂皇,英法聯軍焚園時,後山景區化為灰燼,即便重建時也未恢復舊觀。
一般遊覽從東宮門(正門)入,上有光緒親題「頤和園」三字,後有「涵虛牌樓」一座,從此一飽山青水秀之景。仁壽殿是第一座建築,是慈禧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殿前兩側設銅龍鳳,腹內鏤空,做燃燒松木、桐葉之用;殿內正中有「地平床」高臺,上設屏風、掌扇、寶座、御案、用獸等,四周陳列著外國進貢的禮品。
仁壽殿西南是玉瀾堂,臨湖而建,是一座三合院。戊戌政變失敗後,光緒帝被囚禁於此,堂東西北三面通道,均用磚牆阻隔,以防光緒與外接觸,今仍可見磚牆痕跡。
樂壽堂是慈禧晚年的寢宮,南臨昆明湖,北倚萬壽山,東達仁壽殿,西接長廊,是園內位置最好的處所。庭院內陳列著銅鹿、銅鶴和銅花瓶,取意為「六合太平」;另有一奇石「青芝岫」,為明朝太僕少卿米萬鐘的遺物。殿內設寶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風;座旁有兩個青龍花大磁盤,四個九桃大銅爐;西間為臥室,東間為更衣室,室內紫檀大衣櫃為乾隆遺物。
在仁壽殿正北有德和園,是帝王與大臣詩文酒會的地方;園中大戲樓是光緒為慈禧六十大壽所建,專供慈禧看戲之用;開戲時慈禧與后妃等女眷,坐於臺前「頤樂殿」,即便光緒也不能入內,僅能於殿前置座看戲。戲樓上下三層,後臺化妝樓兩層,頂板上有七個「天井」,地板中還有「地井」。舞臺底部有水井和五個方池,演神鬼戲時,除可從天而降、從地而出外,還可引水上臺。
長廊在萬壽山南麓,南面昆明湖,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有七百二十八公尺,二百七十三個廊間,每廊間有兩幅杭州風景畫,另全廊有一萬四千餘幅彩畫,內容包括花卉翎毛、人物典故與山水風景等。此廊是乾隆為母所建,用於觀雨賞雪;慈禧駐園時,早膳後總會沿廊散步。
排雲殿位於萬壽山前中心處,是慈禧生日時接受朝拜的地方;原名「大報恩延壽寺」,毀於英法聯軍,光緒重建改為排雲殿;前有排雲門,門前有「雲輝玉宇坊」,兩側各有六塊太湖石,表意十二生肖。前院有水池及漢白玉砌成的金水橋,四周有遊廊和配殿,是頤和園最為壯觀的建築群體。
佛香閣坐落在萬壽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上,是一座八面三層四重檐的建築,高四十一公尺,其勢居高,可將周圍十幾里內的美景收攝於眼際,巧將皇家眾園林連成一氣。閣內供奉接引佛,每月朔望之時,慈禧會來此燒香禮佛。佛香閣西面有五方閣,東方有轉輪藏,三組建築互為對稱。五方閣院中有一座仿木銅亭,稱為「寶雲閣」,為目前最大的銅鑄品,昔日是喇嘛為帝后誦經祈福的地方。轉輪藏仿杭州西湖法雲寺藏經閣而建,正殿兩層三檐闊三間,兩側各建一座兩層圓亭,亭內有木塔,八面六層,塔身周圍可以貯藏佛經和佛像;塔中間有軸,地下設有機關,用力推動可以旋轉,所以此建築叫轉輪藏。
智慧海是萬壽山頂最高處一座宗教建築,外層全部用精美的黃、綠兩色琉璃瓦裝飾,上部加用紫、藍色琉璃瓦蓋頂,使整座建築顯得色彩鮮艷富麗堂皇。建築全用石磚砌成,故稱「無樑殿」;又因殿內供奉無量壽佛,又稱「無量殿」;前有五彩琉璃牌坊一座,稱為「眾香界」;建物歷經英法與八國聯軍之毀損,牆壁處處可見劣跡。
四大部洲位於萬壽山後中部,為一漢藏式的建築群,前原有須彌靈境,毀後改為平臺,兩側有三公尺高的經幢,後是主建築「香岩宗印之閣」,四周有象徵佛教世界的四大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貨洲﹑南瞻部洲﹑北俱盧洲(光緒重建時,亦未能復舊此四部洲)
頤和園中景物眾多,著名的尚有東區「景福閣」,西區的「畫中遊」、「聽驪館」、「清晏舫」、南區的「西堤六橋」、「蓬萊島」、「十七孔橋」及北區的「蘇州街」。慈禧常於景福閣觀雨、賞月、吃食、打牌,或宴請外國公使。畫中遊與景福閣相對,是登閣憑眺,漫步遊廊的地方。聽驪館有一組皇家樂隊,是帝后聽戲的地方。清晏舫為一臨湖石船,明代為放生臺,意喻「河清海晏」,為帝后每年浴佛節放生之處。西堤六橋仿西湖蘇堤六橋而建,將昆明湖水面削去一塊,造成湖外有湖、景中有景之效果。湖中有蓬萊島,以十七孔橋與東岸相連,島上有龍王廟、涵虛堂,與萬壽山上的佛香閣遙望呼應;每當慈禧乘船來園時,總會先至龍王廟上香祈禱。蘇州街是仿江南水鎮而建的買賣街,昔時岸上有各式店鋪,店員都是由太監、宮女妝扮,當皇帝遊幸時開始營業;今所見「清河軒、賅春園、澹寧堂」等數十店鋪,皆是一九八六年所重修。
 

第十二天:八月八日(二)

 
早上前往居庸關登遊萬里長城;中午於金殿午膳,並參觀景泰藍之製作;下午返回北京參訪故宮博物院;途中於車上孩子們一一訴說「心目中的父親」,以應父親節之來到,兒子涵熙形容我是「瘋瘋顛顛」的父親,真是慧眼識英雄,顯見他已摸清我的底。晚間觀賞雜技表演,真所謂「一日登臺十年功」,喝采叫好聲不絕於耳;後於飯店舉行旅程回顧座談。
 
一、居庸關長城
據文獻記載,中國最早的長城建於楚國,稱為「方城」,位於郢都之北,在防衛秦、晉、齊、魏、趙等國的進犯。秦統一天下後,於北方設立十二郡,築長城以抵匈奴、東胡的進犯,並確保此地區的社經發展。此後各朝大力修築長城,以漢長城兩萬里最長。明朝打敗元朝後,蒙古與女真族不斷犯邊,於是歷兩百年都在增修長城,是歷朝工程之最。明長城之特異,除結構最完整外,還在北京北面的居庸關、山海關、雁門關等重要隘口修建多重城牆,使長城更形堅固雄偉。此次參訪長城段,即是「居庸關」。
居庸關位於延慶縣境,是長城重要的關口,東踞燕山山脈,西跨太行山山脈,是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兩邊高山屹立,翠嶂重疊,間有長達十八點五公里的溪谷,俗稱「關溝」。相傳秦始皇修長城時,將強徵來的民伕、士卒徒居於此,關名取於「徙居庸之徒」中二字。此地形勢險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山巒間花木郁茂蔥蘢,猶如碧波翠浪,故有「居庸疊翠」之稱,為燕京八景之一。
居庸關長城結構完整,一般遊客皆以此段為參訪處;然太行山段山勢陡峭,長城沿峭壁直上,部分坡度超過百分之六十,有時石階跨距達五十公分,既要抬腿又要力蹬,若無三兩三莫要上此關。長城每隔數十至百餘公尺,築敵臺(騎牆臺墩)一座,寬高都超出牆身,宛如連接長城的中流砥柱。敵臺為一空心臺墩,分上、中、下三層;上層為平臺,建樓櫓(即望樓),懸旗幟,四面砌垛,便於瞭望與戰防;中層住人與存放糧械,外壁有箭孔,作射箭之用;下層有炮口,專作火炮射擊。沿山勢綿延而去,處處皆是敵臺,上下照應,左右掩護,敵騎豈易過燕山。
 
二、金殿景泰藍
金殿是居庸關長城途中的旅店,以製作景泰藍聞名中外,店內擺滿各式景泰藍成品,等著觀光客盡情地消費。景泰藍是將硼酸鹽或矽酸鹽混合而成的低熔點玻璃質塗料,添加金屬氧化物著色,藉窯燒將其附著在金屬胎體上的一種工藝,又稱「琺瑯器」。依製作方法,可分成「掐絲、內填、畫琺瑯」三種;掐絲製作過程包括「製圖、製胚、盤絲、點釉、燒藍、打磨和鍍金」等;用餐前我們參觀了盤絲、點藍和打磨三道程序。所謂「盤絲」,就是用銅絲盤成各種圖案,盤成之絲用CMC(為一種黏著劑,學名是羧甲基纖維素鈉)糊黏於銅胚上,再用硼砂、銀粉銲劑固定之。「點釉」為燒藍之前點上釉,釉需先煉過(燒結),再研磨為細粉用水調成糊狀,配其所需色澤,仔細點在絲花胚體上,然後入窯燒烤(燒藍)。「打磨」是燒成之後,再用木炭入水磨之,淬礪多次便顯出瓷釉潤澤來。景泰藍全係手工製作,絕無相同之品,所以售價並不便宜。
 
三、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昔稱「紫禁城」,南北長九百六十一公尺,東西寬七百五十三公尺,四面圍以十公尺的高牆,城外環繞五十二公尺寬的護城河,可謂固若金湯。紫禁城有四座城門,南面為午門,北面為神武門,東面為東華門,西面為西華門;城牆四角各有一座角樓。城內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份;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與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歷朝舉行大典的地方;三大殿左右兩翼輔以文華殿、武英殿兩組建築。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昔日是帝后居住的寢宮;其後為御花園;後三宮兩側排列著東、西六宮,是后妃們居住休憩的地方。東六宮東側是天穹寶殿等佛堂建築,西六宮西側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築。外朝、內廷之外還有外東路、外西路兩部份建築;外東路南部是皇子居住的擷芳殿,俗稱南三所,北部是乾隆皇帝營建的太上皇宮殿—寧壽宮。外西路南部是皇太后居住的慈寧宮、壽康宮,北部有壽安宮、建福宮及英華殿等建築。
北面神武門是故宮的正門,參訪故宮都由此開始,可北望景山壽皇殿,南入順貞門。順貞門內即是御花園,是帝王后妃遊賞休憩的地方。園中卵石鋪路,巧砌圖色;盆石羅佈,千奇百怪;古柏藤蘿,百年蔥蘢。浮碧、萬春亭與登瑞、千秋亭,兩兩東西對稱;絳雪軒與養性齋分立坤寧門側。御景亭位於東側假山上,是重陽登高之處,於此可一覽景山、西苑與紫禁城全景。
欽安殿是御花園中心建築,座落在漢白玉石單層須彌座上,重簷盝頂闊五間,四周雕石精美,是紫禁城建築雕刻藝術中的精品。殿前出月臺,正中辟門稱「天一」,與坤寧門相望。殿內供奉玄天上帝,昔日元旦於天一門內設鬥壇,皇帝在此拈香行禮;每逢年節設道場,道官設醮進表;殿中事務由太監道士管理。
御花園前有坤寧門,門中為內廷,有坤寧、交泰殿與乾清宮。坤寧宮面闊九間,重簷廡殿頂,原是皇后的寢宮;清順治十二年(一六五五)改建後,室內東側兩間隔出為暖閣,作為居住的寢室;西側四間設南、北、西三面炕,作為薩滿教(人對自然與靈魂的崇拜)祭祀之處;後簷設鍋灶,作殺牲烹煮之用。雍正以後,皇帝移住養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寧宮,坤寧宮實際上已是專供薩滿教祭神的場所。
交泰殿位於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為方形深、廣各三間,單簷四角攢尖銅鍍金寶頂建築,明間高懸康熙御書之「無為」匾,下設寶座,後有板屏一面,上書乾隆御筆〈交泰殿銘〉。東次間設銅壺滴漏,西次間立大自鳴鐘,宮內時間以此為準。此殿貯藏清朝二十五塊寶璽,每年正月吉日吉時,設案開封陳寶,皇帝會親來拈香行禮;當皇帝大婚時,皇后的冊、寶皆安置於殿內左右案上;另每年春季祀先蠶(螺祖)時,皇后於前一日來此察看採桑的用具;最重要的是,此殿為皇后壽辰接受賀禮的地方。
乾清宮為後廷之首,面闊九間深五間,重簷廡殿頂,高二十多公尺,殿內鋪設金磚,明間、東西次間相通,明間後簷兩金柱間設屏,屏前設寶座,寶座上方懸「正大光明」匾。殿前月臺分立銅龜、銅鶴、日晷、嘉量,正中出丹陛,接高臺甬路與乾清門相連。康熙以前,此殿為皇帝寢宮,雍正移居養心殿後,這裡成為皇帝召見廷臣、批閱奏章、處理政務、接見外藩和歲時受賀、舉行筵宴的場所,康、乾二帝曾於此舉行「千叟宴」,更見其使用多樣化。乾清宮東外、東六宮南有「齋宮」,此與天壇之齋宮有關,依禮皇帝祭天時,須先於齋宮齋戒沐浴三天,惟考量安全,在紫禁城中亦仿建一座小齋宮,故皇帝於天壇齋宮停留的時間不超過五小時。
出乾清門即至外朝,東北有「九卿房」,西北是「軍機處」,為軍機政務要地,保和、中和、太和三殿矗立其中。保和殿居後,面闊九間深五間,高二十九點五公尺,為重簷歇山頂式,殿內金磚鋪地,中置雕鏤金漆寶座。明代時為皇帝主持大典前更衣的地方;清時,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賜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宴,或賜額駙之父、有官職家屬宴及每科殿試等,均於此殿舉行。另每年歲終,宗人府、吏部填寫宗室滿、蒙、漢軍以及各省漢職外藩世職黃冊,也在保和殿舉行。
中和殿居中,正方形,闊、深各為三間,四面出廊,單簷四角攢尖銅胎鎏金寶頂,殿內設地屏寶座,太和殿舉行各種大典前,皇帝先在此殿小憩,並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若遇皇帝親祭之事,於前一日在中和殿閱視祝文,或祭先農(神農)舉行親耕儀式前,也在此查驗種子和農具。
太和殿居首,俗稱「金鑾殿」,面闊十一間深五間,高三十五點零五公尺,為重簷廡殿頂,是紫禁城內規模最大的殿宇。明間設寶座,上方藻井雕有蟠臥的巨龍,寶座兩側有寶象、用端、仙鶴和香亭。殿前有寬闊的月臺與丹陛,臺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十八座;歷朝皇帝登基、大婚、立后、出征、朝賀、賜宴等,都在此殿舉行盛大典禮。太和殿東南側是體仁閣,為內務府緞庫,歷朝帝畫像藏於此;西南側是弘義閣,為內務府銀庫,收藏各類金銀玉器;前有太和門,所圍成的庭院是紫禁城中最大廣場,帝王於太和殿月臺上典閱軍威。
太和門是紫禁城內最大的宮門,也是外朝宮殿的正門;面闊九間,重簷歇山頂,門前銅獅一對,銅鼎四隻,一度為「御門聽政」之處,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上奏及頒發詔令。太和門左右各設一門,東為昭德門,西為貞度門。三門之前有廣場,內金水河自西向東蜿蜒流過,河上橫架五座石橋,通稱「內金水橋」。廣場兩側是排列整齊的廊廡,習稱東、西朝房,為官員辦公的地方,另有協和門與熙和門東西對峙。
養心殿位於乾清宮西側,原為製作宮廷御用物品之處。自雍正移居養心殿後,此處即為皇帝的寢宮,經乾隆加以改建後,成為一組集召見群臣、處理政務、皇帝讀書、學習及居住為一體的多功能建築群。此殿呈工字形,面闊三間深三間,為歇山頂與卷棚抱廈合一式建築。殿前有一琉璃製「養心門」,皇帝的寶座設在前殿明間正中,上懸雍正御筆「中正仁和」匾。東暖閣內亦設西向寶座,這裡曾是慈禧、慈安兩太后垂簾聽政處。西暖閣則分為數室,有批閱奏摺及祕晤會談的「勤政親賢室」,有乾隆皇帝讀書的「三希堂」,還有供佛的小佛堂與休息的「梅塢」。後殿是皇帝的寢宮,東五間為皇后隨居之處,西五間為貴妃等人居住。同治年間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時,慈安住在東側的「體順堂」,慈禧住在西側的「燕禧堂」,以便隨時登臨前堂處理政務。寢宮兩側各設有圍房十餘間,為妃嬪等人隨侍時臨時居住的地方。
以上為參訪所見景物,故宮之廣闊非日遊能盡,其餘景物如「午門」、「文淵閣」、「寧壽宮」、「九龍壁」、「奉先殿」、「東西六宮」、「慈寧宮」、「壽安宮」與「建福花園」等,尚待機緣再訪。
 

第十三天:八月九日(三)

 
今日為最後一天旅程,早上臨去秋波遊賞恭王府花園。恭王府位於北京「什剎海」西北角前海西街裡,一路上柳蔭夾道,始建於十八世紀末,分為平行的東、中、西三路,是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中路的三座建築是府邸的主體,一是大(銀安)殿,二是後殿,三是延樓,延樓東西長一百六十公尺,有四十餘間房屋;東路和西路各有三個院落,和中路建築遙相呼應(以上因應奧運整建中);王府的最後部分是花園,二十多個景區各不相同。如今後花園與前院被一道牆隔開,僅有小門相通,一般遊客遊賞恭王府,實際上是逛後花園。
恭王府花園又名萃錦園,佔地面積二點八萬平方公尺,有古建築三十一處,早期為乾隆朝軍機大臣兼九門提督和珅的宅第;嘉慶四年(一七九九)和珅獲罪賜死,和孝公主(乾隆之女,和珅之媳)死後,宅第被沒收賜與慶郡王永璘,同治年間改賜給恭親王奕訢。恭親王為重建花園調集百名能工巧匠,增置山石林木,融江南園林藝術與北方建築格局為一體,匯西洋建築及中國古典園林建築為一園,建成後為京師百座王府之冠,是北京現存王府園林藝術的精華所在,譽稱「什剎海明珠」。
進恭王府花園前,首先見到「龍王廟」,龍王中坐雙手持笏,為新近修復的古蹟,前有一口井,為王府汲水處,井座已被繩索磨陷。前去左邊有一石雕門樓,這是碩果僅存的一座「西洋門」,係仿圓明園「大法海圓門」而建,為後花園正門,前後分刻「靜含太古」、「秀挹恒春」四字,表露出主人對花園營造之心。此門與御書「福」字碑、室內大戲樓,號稱是恭王府的「三絕」。
入西洋門後花木扶疏,兩側有「樵香徑」通往林間;前有一太湖石,形似一人獨立,但見「樂峰」兩字,惟細瞧石頂還有一「獨」字,明樂暗獨,似在說明奕訢與慈禧之間政爭權鬥之苦。再前行有一蝙蝠造形的水池,稱為「蝠地」;右轉即到「流杯亭」,主人仿(蘭亭集序)中「曲水流觴」的典故,在亭中闢建小水流溝渠,曲折婉轉,環繞亭內,九曲流水,於四季享受泛觴之樂,又名「沁秋亭」。
到「怡神所」前,右邊有一片菜園,取名為「藝蔬園」,蔬果培育的很好。怡神所為一四合院,入口是「垂花門」,門旁有四棵龍瓜槐,十分珍貴。正廳高懸康熙御書「怡神所」三字;西廳是「明道齋」,東房為「香雪塢」,是福晉休息的地方。垂花門為四合院第二道門,女眷不許隨意外出,男僕也不能入內,咸遵「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之清規。
怡神所旁接「室內大戲臺」,為三卷勾連搭式,一旁有來賓休息室,空間寬敞格局大方,堂中對聯「善養百花惟曉露,能生萬物是春風」,喻讓賓客雨露同霑、如沐春風。大戲臺前為假山,假山正中「覓雲洞」裡,有康熙帝為其母祝壽所寫的「福」字碑,洞內地上刻有棋盤,為恭親王夏天與人對弈的地方,目前兩處都以強化玻璃隔離保護。假山上有「邀月臺」,遊客可於此處購買王府相關圖書。山下臨湖邊有「安善堂」,裡面擺設十分講究,像是高級招待所或宴客廳,有服務員在整理茶具,或許已開放成茶館。圍著假山的建物,都以長廊相連接,此間長廊亦仿自頤和園,樑上圖彩十分豔麗明亮,曲長且精緻。大戲臺依時有二十分鐘的表演,入內後圍桌而坐,每人有一盅茶,桌上有茶食,看著雜耍、聽著京戲,邊喝邊食一派悠閒。臺上謝幕,頓時的碗碟收拾聲,吆喝著我們往外走,這下可真散場了,也結束了十三天的古都之旅。
   

參、結語

回想十三天的行旅,雖不是南柯一夢,也該是身歷其境;人生畢竟有限,再多的景也看不完,此行唯一的遺憾大概就是「定陵」吧!它就在身邊,卻沒有時程可再安排。李白於(把酒問月)詩中說:「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此時讀來真是感慨萬分,也激動莫名;行筆至此雜記所見,只能以「今人不忘前朝事,今事曾經歷古人」相應,希望眾等在參訪學習中,都能從中廣開識見,增長智慧,方才不虛舟車勞頓之行。(全文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