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期::活動報導-丙戌年冬寒訓課程~清明上河圖暨故宮大觀展實錄

入清明上河圖~遊汴京探宋風(上)

淨域
開封古都繁華後
上河圖賞探宋風
政簡刑輕民安樂
帝力於我何有哉
 

壹、前言

時序邁入二○○七年,轉眼間二十一世紀已過了五年。一千八百多個日子,就這麼消逝了。一年的開始,意味著寒訓又將來臨;今年適逢故宮辦理北宋大觀展,就著此一因緣,寒訓朝向戶外教學的方向舉行。為了使學子能於文化參訪中馬上進入狀況,特於前一天的下午排定「清明上河圖導覽」課程,且從圖解中帶領學子進入北宋的大觀世界裡。
因為去年隨團參加大陸五大古都文化之旅,此次授課任務就委由末學來充任,每思及多位任職於故宮的師長,末學總是惶恐不已,尤其是課前的提報,總怕有疏漏偏誤之處,所以逼著自己在圖作上鑽牛角尖,在文字上極盡堆砌。本以為上完課就沒事了,心晴學長的邀稿,又讓末學重回清明的思緒裡。
 

貳、清明上河的意涵

《清明上河圖》係一長卷圖。所謂「卷」,是中國畫的裱裝形式之一,其他還有軸、冊等;它可以讓畫家的構思及景物的安排,偏向左右發展,將同時間或不同時間內所發生的景象,前後依序鋪陳出來,具有戲劇性的效果;《清明上河圖》就是長卷,各版圖中描繪城市生活的百態,值得細細品味。
此一圖作為何取名為「清明上河」,歷來有不同的看法,有依「清明」而論者,有就「上河」而推者,各有所據,自成一說。針對「清明」一題,專家學者考證得出三種觀點:第一、是「清明節氣」之意;第二、是「清明盛世」之意;第三、是「清明坊」之意。
第一意所指為「清明節氣」,從北京張擇端版可見開卷一隊人馬掃墓歸來,並擔薪荷柴返家。第二意則暗喻「清明盛世」,不論何版所現都是汴京繁華的景象。第三意巧述「入東郊第一坊」,蓋北宋時汴京城內、外城及郊區,共劃分為一百三十六坊,外城東郊的第一坊是清明坊;故《清明上河圖》便可解作,從清明坊到虹橋這一段上河的景色。
至於「上河」也有三種解釋,第一是通稱「京都汴河」:王安石〈汴水〉七律詩中寫道:「汴水無情日夜流,不肯為我少淹留。相逢故人昨夜去,不知今日到何州。州州人物不相似,處處蟬鳴令客愁。可憐南北意不就,二十起家今白頭。」此是其下放離京時對遭遇的感歎。去年造訪開封城,一路從潼關東下,三門峽已圍偃築壩,黃河斷流反成常態,當開封已非首府時,汴河也無了蹤影。我以「三門黃河懸中原,七次改道苦生靈。四座開封疊泥底,一條汴河杳無影。」〈憶汴梁水城〉一趣詩記述這千年的變遷。
第二是直說「逆水行舟」:意指從東水門沿汴河進入外城,再由角門子進入內城,一路逆水而上。此間有兩座橋,近郊為下土橋,近市為上土橋,一般考證虹橋或為上土橋。第三是時語「上墳」之意:
據《清明上河圖》明代李東陽的題跋記載:「上河云者,蓋其時俗所尚,若今之上塚然,故其盛如此也。」所以有學者提出「上河」即是「上墳」一說。
究竟清明是怎樣的情景?北宋徽、欽二帝被俘後,宋室南遷臨安,舊臣每憶及開封盛況便欷噓不已,孟元老著《東京夢華錄》一書以聊慰思情。此書在「清明節」一章中稱:「……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都城人出郊……士庶填塞諸門,紙馬鋪皆于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各攜棗錮、炊餅、黃胖、掉刀、名花異果、山亭戲具、鴨卵雞雛,謂之『門外土儀』。轎子即以楊柳雜花裝簇頂上,四垂遮映,自此之日,皆出城上墳……」。(冬至後第一百零五天為清明節 )此文所述清明節汴京人填塞諸門到城郊去的活動,與畫作題「清明上河」相一致,可概括為「出郊」、「上河」、「趕集」、「掃墓」八個字。此八字當是《清明上河圖》之旨趣。
 

參、《清明上河圖》初探

於今世存《清明上河圖》的版本眾多,據考據第一件畫卷當是北宋翰林畫史張擇端所作,惟所存之作是否為真跡,仍有部分學者存疑,蓋因前無徽宗親題(或割賣),後無金明池影(或殘失),所以爭議不斷。張擇端之名不見於圖後作者款印,乃根據卷後金大定丙午(一一八六)年張著的跋語得知。
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少年時到京城汴梁遊學,後習繪畫,喜畫舟車、市橋、廓徑,自成一家;宋徽宗時為宮廷畫家。
《清明上河圖》在描繪清明時節,北宋(九六○—一一二七)京城汴河兩岸的繁華與熱鬧景象,及優美的自然風光。作品採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畫卷中,原畫中有五百五十餘人,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艘,房屋樓宇三十多棟,車轎二十多台,往來衣著神情各異,人物栩栩如生,其間穿插各種活動,構圖疏密有致,筆墨章法巧妙。宋徽宗酷愛此畫,以「瘦金體」親筆在圖上題寫「清明上河圖」五字,現圖已不見此五字及兩方小印。
《清明上河圖》最早由北宋宮廷收藏,「靖康之禍」後流入民間,歷經輾轉為南宋宰相賈似道所得;元時再度進宮,惠帝至正年間被調包流落民間,後落入明朝宰相嚴嵩手上,嚴嵩倒臺,圖沒收入宮廷,為明室收藏,後來秉筆太監馮保偷出,在畫中加上題跋,此後真本又不知去向。二百年後,由清朝湖廣總督畢沅收藏,畢沅死後圖入清宮,保藏於紫禁城內。清亡後被末帝溥儀帶至東北偽滿州國,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溥儀第三次退位,此畫卷被收入遼寧省博物館,今典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明上河圖》的作者是張擇端,亦有說作者不止張擇端一人者,董其昌於《容臺集》說:「乃南宋人追憶故京之盛,而寓清明繁盛之景,傳世者不一,以張擇端所作為佳。」「紹興初,故老閒坐,必談京師風物,聽之感慨有流涕者,故其時西北耆舊,談宣政故事者,為人所重。」甚至有人認為是南宋人懷念昔日強盛時期而作。因為此畫名氣大,歷代多有畫家臨摹,明代畫家仇英曾以蘇州為背景臨摹之,成為「蘇州片」《清明上河圖》;然最有名的是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現藏於台北故宮);直至一九五○年才由瀋陽博物館的楊仁愷等人,在庫房的贗品堆裡鑑定出真跡。
北京所藏《清明上河圖》為張擇端的代表作,曾為北宋宣和內府所收藏,為絹本、淡設色,高二四點八公分,長五二八點七公分,若與其他版相較,不特別突出。而台北故宮所藏清版,為乾隆元年(一七三六年)清宮畫院五位畫家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合作所成,可說是按照各朝的倣本,集各家所長之作品,再加上明清時代特殊風俗,如踏青、表演等等娛樂活動,因此增加了許多豐富的情節,如戲劇、猴戲、特技、擂臺等。畫的事物繁多,雖然失去了宋代古制,卻是研究明清之際社會風俗不可缺的材料。同時,由於西洋畫風的影響,街道房舍,均以透視原理作畫,並有西式建築列置其中。此卷用色鮮麗明亮,用筆圓熟細緻,界畫橋樑、屋宇、人物皆細膩嚴謹,是院畫中的極精之作。
眾畫中明朝仇英的仿作亦不可遺忘,其擅畫人物、山水、走獸與界畫,於青綠山水和工筆人物尤有建樹,畫風精麗艷逸,為「吳中四家(沈周、唐寅、文徵明)」之一。仇英根據「清明上河」這一題材,參照「宋本」的構圖,以明代蘇州城為背景,採用青綠重設色方式,重新創作了一幅全新畫卷,風格與宋本迥異。「仇本」也是後世仿作鼻祖,明人筆記載,當時各種以此為藍本的仿作層出不窮,一時間成為達官豪門相互饋贈的高貴禮物。仇本《清明上河圖》絹本設色,縱三○點五公分,橫九八七點五公分;清代時被收入內府,後被溥儀連同「宋本」一併運出宮去,現藏於瀋陽博物館。
在這三個版本之外,北京故宮還典藏一件「羅東平補全本」之近作。羅東平生於一九五四年,現為遼寧省公安廳政治部專職畫家,先後師從劉尚銘等名家,有感於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真跡殘缺,發憤補之,先事臨摹得其筆意,復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當時地理位置、風俗民情加以揣摩,歷五寒暑遂成全圖,算是張擇端的原貌再現。
不論世版多達一百餘種,但以上述四件最為著名,就此最大的爭議處,在於「季節之爭」、「頌辭之說」與「真偽之辯」三事。其一「春秋之爭」:既是清明時節,何以圖作蒼涼秋色?據《汴京遺志記》所載:「汴城八景」中,以「汴水秋風」居首位,秋季汴京汴水兩岸,最是繁華熱鬧,故圖示最美秋色;所以,北京版所現皆是初秋蕭瑟之狀,雖有販賣涼飲攤子,亦可解為秋老虎之變天。然台北藏版卻是一派春景,角門子前還有翻曬稻穀,這似乎就說不通了,難怪學者們於賞畫之餘,還要於雞蛋中挑骨頭,各說各話。
其二「頌辭之說」:有學者認為「清明」既非節令亦非地名。《後漢書》有云:「固幸得生『清明之世』……」,從語氣觀之係指政治開明。從而推之,畫中題款「清明」語,本是張擇端進獻此畫,請帝王們賞識所作的頌辭。金人於畫上留下的跋文說:「當日翰林呈畫本,承產風物正堪傳。」亦點明此畫主題在於表現承平風物。再考張擇端行年,其於徽宗朝在翰林書畫院供職,此畫的第一位收藏人便是宋徽宗,可理解畫家意在稱頌盛世,迎討統治者的歡心。
其三「真偽之辯」:關於《清明上河圖》北京版真偽問題,由書畫鑑定家徐邦達先生憑藉畫中一處建築的時代特徵,才確定是張擇端的真跡。而學者馬繼閣先生,則依畫作的時代風貌、流傳經過、繪畫材料、史料記載等因素綜合鑑定為真跡。然亦有學者認為此畫為元人仿本,其理由是「頹放的筆墨很像出自元人」、「坡紋畫法拙樸似元人,不類宋法。」臺灣學者呂佛庭先生亦認為:「這幅畫全局暮冬景色,其與人物的形態不像是清明時節;另張擇端身為翰林,當不屑於花大量的時間來描繪這些市井圖畫;此外,這幅畫筆墨位置雖妙,然稍乏士氣,張擇端學養甚深,其畫格當不致此。」至今為止,因宋畫傳世甚少,故多將之視為是張擇端的真品。
 

肆、宋史與汴京簡介

西元九六○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了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到一二七九年宋被元朝滅亡,共歷經三一九年,區分為北宋和南宋兩個時期。北宋時期,契丹人在宋的北方建立遼國(九四七—一一二五);黨項人在宋的西北部建立西夏國(一○三八—一二七七);一一一五年,女真人在遼國北方建立金國(一一一五—一二三四),並於一一二五年滅遼,於一一二七年攻入宋都開封,擄走徽、欽二帝,至此北宋滅亡。宋高宗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後南遷建都臨安(今杭州),長期偏安江南,建立南宋。北宋是與遼、夏、金對峙的時期,而南宋則是偏安衰亡時期。
北宋統一北方後,在「重文輕武」的政策下,社經、文化有很大的發展,海外貿易也很發達,但也導致日後的積弱滅亡。范仲淹的慶曆新政與王安石變法,雖沒能完全實現北宋的長期強盛,但也解決了一些社會矛盾;然方臘、宋江農民起義,進一步弱化宋徽宗時期腐朽昏暗的統治。金滅北宋後,南宋朝臣偏安於江南,沒有北伐統一北方的雄圖大略,名將岳飛等的北伐抗金,對統治者言僅是求得偏安自保;南宋末年宰相賈似道的貪權誤國,更加速了南宋的滅亡。
開封為北宋京都,是當時中國最繁華的城市,位於黃河南岸,有金水河、五丈河、蔡河和汴河經流,可將四方糧食物資源源不斷運往京師,其中最重要的補給線就是汴河(溝通黃河、淮河水系),每年從江南運往京城的糧食就有五百至七百萬石之多,有官貨也有私貨,漕運千里不絕,極盡繁華。
《清明上河圖》為描寫汴河沿岸景致的風俗畫,從鄉野一路到市集,從村舍展沿到園邸,極盡表現出汴京的盛況,其中尤以「鬼市子」最為熱鬧。所謂「鬼市子」就是夜市,出現於唐代,間有禁絕;殆至宋初因生養休息社會繁榮,人們的作息時間愈來愈晚,開始又有提供飲食的鋪子出現,幾經演變成為人潮聚集的夜市,由一更天(晚上七點至九點)延長到五更天才收市,甚至天明時續接早市。
汴京的鬼市子,以御街及土市子一帶最熱鬧;御街一帶係指朱雀門至南薰門,而夜市就在朱雀門外街巷上,還向北沿伸到州橋南北〈州橋夜市〉;從州橋到龍津橋夜市,主要賣「雜嚼」之類的食品,這裡夜市發達的原因,是:一、州橋之北官府集中(如:開封府);二、州橋之東汴河兩岸商業繁盛;三、州橋之西,曲院妓館眾多;四、州橋之南至朱雀門外,店鋪林立;所以州橋成了一個夜市中心。
至於土市子一帶則是位於汴京的東北角,包括北邊的馬行街與東邊的十字街,此處國醫藥店、官員宅第、香藥鋪席林立,兩旁有大小貨行街的百工作坊店鋪,東西雞兒巷的眾多妓館,以及幾座大型酒樓,中瓦、里瓦等大型娛樂場所,因此每至夜晚就十分熱鬧,突顯出汴京的繁華。(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