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期::專題報導

經學傳承:孔門十哲之十~子夏

 編輯部整理

自信緣於得經學

西河教授名似孔

著述解經功聖門

青年典範道傳承

 

卜商,字子夏,衛國人,小孔子四十四歲,在孔門弟子中,和子游同列「文學」科,特別擅長於「詩」。

 

子夏是孔門十哲中,傑出而成功的教育家,塑像中的他頭戴頍冠,頭髮後梳,形象年輕,代表他年輕即學有所成,眼神流露出傳經的信心,那是他對詩、書、易都有體會。頭部微向右上揚,加上面部表情是飽學的自信,乃孔門中傳承經典的人才。

 

他的手勢橫捧豎托經典,橫表地、豎表天,象徵傳承經典的義理,能經天緯地,亦即以聖賢道統承接天命為豎,化育萬物為橫。如此的形象,如同向老師承擔傳承經學的使命,又像是向弟子傳道的自信。

 

子夏曾說,君子給人的觀感有三種變化,即「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似乎正是他的自我寫照。孔子去世後,子夏在西河開課授徒,魏文侯曾至其門下受教。

 

子夏擅長於詩,孔子曾嘉許只有子貢與子夏「可與言詩」,能悟言外之意。有一回,他以詩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詢問孔子,孔子回答:「繪事後素。」明繪畫的程序,是先以粉地為質,然後再落筆上采。拿美人的口目比作素地,口頰含笑的倩,眼波流轉的盼,比作上采。經過譬喻,他頓然悟道:原來禮的節文,後於忠信的美質。孔子欣慰地讚歎他能發詩的旨意,可以和他談論詩哪!

 

子貢曾問夫子,子張和子夏哪位比較賢明。孔子說:「師也過,商也不及。」子張才高志廣,但行事常操之過急。而子夏卻篤信保守,有所不及。由此可知,子夏的個性比較拘謹保守但踏實。

 

子夏的教育理念是什麼呢?我們列舉三章論語來見其大概。子夏說:「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子夏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樹立一個人的品德操守,時代在變,而人倫之學不能變。因此夫婦要重德輕色,從端正人倫開始。進而孝順父母,盡忠國君,誠信待人。所以行在五倫,即是學矣。

 

其次,講到學習的方法。子夏說:「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學者應每日學習新的學問,並時時溫習舊有的學問,能夠如此,就可以說是好學了。

 

至於學習的態度,子夏指出:「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學無止境,必須廣泛的求學,並牢記所學,有疑難之處,趕快請問師友,同時尋思其義理,能將所學都實行出來,利益大眾,仁自然就在其中,也就符合中庸所謂「力行近乎仁」的道理。

 

此外,在為政上,子夏也有若干觀點值得一提。首先他認為,君子使民和事君都要以「信」為優先。他說:「君子信而後勞其民」,「信而後諫」。君子在位時,要先取得民眾的信賴,才能勞役百姓。君子若為人臣子也要先取得君主的信任,然後才能上諫。否則民眾會以為你虐待他們,君主會以為你在毀謗他。

 

其次,學者從政,他認為應該:「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為官者,在公事之餘,須致力研究學問,研學先王典訓,熟悉王道施政的理論與實務,這是賢能政治的基礎。而讀書人,在學問充實之後,應該從事政治,替國民造福。不過其前提均是以民為本,一切秉持公心,非為私慾。

 

而在處世待人上,子夏主張:「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就是對人不要求全責備,一個人的尋常言行雖然不夠嚴謹,待人接物的禮貌也不周全,但能守持倫常之道,不虧損大節,人格健全,這就可取了;反觀今日的社會,實為至理名言。

 

子夏的才學,不僅表現於文學方面,同時也是一位博學的通儒,深得師門心髓的頂尖人物。舉凡詩、書、禮、樂、易、春秋,此六門孔子教授課程,子夏都能深入並發為精闢的論著,所以在孔門諸弟子中,他獨開儒家傳經的首功。

 

有關子夏的著述,流傳於後代的有易傳、詩序、禮儀喪服傳等篇。雖然子夏對於春秋,曾自言不能參贊一辭,卻將春秋微言大意,透過門下弟子,再傳至公羊高、榖梁赤,完成了公羊傳、穀梁傳。這種傳述經義,開啟後學,奠定儒學研究的基石,實肇端於子夏,所以古之學者說,詩、書、禮、樂刪訂於孔子,而發明其文字義理的,開始於子夏。

 

子夏說:「君子學以致其道。」他認為,君子必須經由求學,才能成就君子之道。他深知教育與學習的重要,因此孔子去世後,子夏便授徒於西河,受到當時魏文侯的禮敬。至於其他從學之徒,如守道不仕的段干木、著法經、網經的李克,開戰國時代法家的先河,可謂影響後代至為深遠。

 

唐玄宗時,子夏被封為「魏侯」。宋代時又加封為「河東公」。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