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期::專題報導-大時代的文化貢獻~道藝春秋展的饗宴

江逸子國畫塑像作品展開幕致詞

 編輯部整理

細數傳承明心境

不負古今證作品

開幕風光文化現

道統攝持兩岸情

 

 

 

博物院介紹詞

 

江逸子先生名錦祥,字逸子,一九三八年出生於福州閩侯縣南通鎮江厝村。受家庭薰陶及鄉賢潘觀松先生的文化啟蒙,少小便得以親近國學精髓。十一歲隨父親赴台後又得到呂佛庭、楊溯吾、李雪廬等名師於國畫、經學、詩文方面的調教,「得天獨厚開盈尺,與月同圓到十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讓他心智頓開。成年步入丹青世界後,他心癡筆墨、情繫六法,潛心研習、融會貫通,上宗五代兩宋,近承張大千、溥心畬、于右任等名家,歷數十載風霜教誨和文化浸淫,逐漸形成了獨有的藝術理念與創作風格,實至名歸,名揚台灣畫壇。江逸子先生十分注重文化與丹青的統一、融合:從文化中汲取筆墨態勢,用顏料去描繪文化精髓。此中情懷,先生積澱久矣。七十餘年來, 先生始終推崇中國傳統文化。他崇尚孔子,潛心佛法,把仁愛的儒家思想與普渡的釋者情懷匯聚筆端,「不負古人」以虔誠研習,「不負今人」於探索創新。

溯源牽鄉,江先生始終不忘桑梓摯愛,慷慨為福建建甌孔廟敬獻孔子及其高足之十二尊銅塑,足見其思鄉之情。

此次他專程返回故鄉,應邀在福建博物院也是首次在大陸地區舉辦《道藝春秋》江逸子七十回顧展,向父老鄉親、向海西各界人士展出山水、花鳥、人物畫以及雕塑等作品百餘件,並由主辦單位匯選其精品,予以再版。這,是家鄉對先生的欽佩和敬重,也是先生為家鄉文化事業獻出的厚禮。

總覽作品,或神采飛揚,或含蓄雋永,或寫意春秋,或大氣磅礡,幅幅件件,足見先生深厚功力;情厚愛深,先生揮灑丹青處,念念不忘以藝術作為弘道布施,從而供養一切法界眾生,仔細品味,可窺靈魂。

相信,江先生《道藝春秋》在海西的展出與作品集的出版,將進一步加強閩台文化交流,促進海峽兩岸對中國傳統藝術的傳承、研究與發展。

 

 

 

          江逸子老師致詞

 

鄉親早上好,學人非常興奮,第一次回到家鄉辦這個展覽。記得六十年前離開,回來時已經是個垂垂老矣的老人。當初離開家鄉,一直念念不忘,要好好學藝把自己學得有一點成就,帶回來給鄉親父老同鄉。這次非常榮幸,能夠受到福建最高的藝術學府省博物院的邀請辦這次展覽,這是我終生莫大的榮幸。

再者,很感激博物院等長官,不遺餘力的支持這個展覽,尤其感激宋主任在兩岸之間奔波來促成這次畫展。再則今天開幕式有勞國內外的鄉親好友來此共襄盛舉,來給我捧場,也給我很大指教,我在這裡非常感激。

今天早上,起床的時候頗有感觸,想到自己作的一首詩「丹青橐筆老山林,七十猶存少壯心。萬里江山萬里夢,百年風雨百年聲。」中國畫叫丹青,我這一生少問世事,一心從事丹青創作,臨老如入山林。雖然今年已過七十歲,卻還懷著一點少壯的心態。離開家鄉,在心境上好像隔了幾萬里路,但是夢始終沒有剪斷過。百年的人生我已經過了七十歲,七十望八,這百年中的風風雨雨,百年當中的心境,全負託在筆墨之間。

此次道藝人生國畫及塑像展,希望各位鄉親各位賢達多多指教,我不善講話,就以最真誠的心向各位鄉親向各位長官來致敬。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