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共修研學-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三)

 心爾


 

通別所能:

 

通別:

 

 
通題:文是通。
 
別題:勸發菩提心文是別;心緣菩提(佛智)是發菩提心。
 

 
三重所能:

 

 
能詮所詮:能詮的是文章,所詮的是勸發菩提心,換句話說,這篇文   所詮釋的是勸勉我們要發菩提心。
 
能勸所勸:祖師是能勸,大眾是所勸,我們是他所勸的對象。
 
能發所發:能發是這個人,菩提心所發,發是能發,菩提心是所發。   要把菩提心的內涵從心態發展起來,若我們的心態發展起來是五欲六塵的追求,此人即凡夫,若心態,發展起來是對菩提心的追求,是種成聖成賢的因,果報一定能成聖成賢,乃至成佛。
 
這一篇文的重點:
 
一、告訴我們要怎麼發,有幾種因緣,幾個條件。
 
二、所發的狀態是什麼(正、真、大、圓之菩提心)?藉著因緣(內五因、外五緣)要發起正、真、大、圓之菩提心,必能成就菩提。此省庵大師的苦口婆心,嘔心瀝血,泣血稽穎顙哀告大眾,大家若不以為我此人很卑下、淺陋,請稍加聽我幾語。文裡表現他勸眾的苦心。勸的苦心都在文裡表現,這一篇文如果沒有把這三個重點表現出來,這篇文章叫文不對題,菩提的狀態沒有顯示,我們要成就的狀態沒有顯示,發的因緣沒有講,勸的苦心沒有顯示,洋洋灑灑一篇論文,全部文不對題。先把上面弄懂以後再看五重玄義。
 

 
五重玄義:

 

講經之前,將經義幽微之處、精奧之旨,於前先述,讓我們攝持經義、經旨,讀經文時,必能有所體會。先了解經義之所在,藉由誦經串習經義,越誦經體會經義越深,則悟性越增上,此殊勝之見解於日用平常能任運現起,此即所謂將佛法運用於日用平常,於日常積聚了生死與成佛之資糧,誦經的目的在此,而不僅只是誦經治病,助孩子考上大學﹑﹑﹑等等。所以每一部經之前先述五重玄義,乃令讀者先抓住一經之玄義。誦經無非是堅固這個義理,使我在遇境逢緣時,以此義理為攝持境界的主要心態。這叫做佛法用在日用平常,否則佛法怎麼用在日用平常?佛法運用於日用平常,非佛法世俗化,而是遇世俗時如何將心相應於佛法之法義。
 

 
五重者:

 

 
1、釋名:解釋經題。
 
顯體:顯示本經詮釋之境,乃一經之體,亦是行者依經修持可證悟的境界。
 
3、明宗:下手修行的方法。
 
論用:這本經的作用。
 
教相:這本經是大乘經教,還是小乘經教,清清楚楚的說明。且屬於五時說法之何時。
 
經過以上五重玄義,彰明一經之玄妙義理,更能顯出佛的悲心(拔苦予樂),也能看出佛度人的因緣(約五時而言),日用平常當中若能用這個心意,第一能看出對方的誠意,一般人只見別人的好惡,生起內心的貪瞋,看不到人的誠意(助我人破迷啟悟,離苦得樂),只在意自己的感受,很自私。注重人家的誠意,與看到事情的因緣。會讀書就會做人,做人不會做表示書不會讀。五重玄義之運用,例如在一場合中,我是什麼人,我到底是爸爸、媽媽是哥哥、姊姊(釋名),依此名要顯示什麼內涵(辨體),下手要怎麼做(明宗)?會產生什麼大作用(作用),此法相是怎麼樣的教相?是世間的教相,還是出世間的教相,小乘的教相或大乘的教相。而且從五重玄義裡了解佛的悲心及度眾之時節因緣,時節因緣之掌握就是佛的智慧。真正有智慧的人,會掌握時節因緣,在時節因緣裡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於時節因緣看得懂,看得準,要怎麼做,代表很有智慧。依五重玄義,就可讀出佛的悲心,佛的智慧,這叫做會修行。
 
釋名:此題以單法立名。
 
勸發菩提就是單法,一切經題分七種(乃天台智者大師所立)。
 
單人:如佛說阿彌陀經,佛是人,阿彌陀也是人,叫單人。
 
單法:大般若經,大般若就是一個法,發菩提心也是一個法,持戒,戒裡面分為不殺、不盜、不淫等各一法,但以發菩提心這一法最重要,若菩提心沒發,修不殺、盜、淫,無出世與成佛之大用,只是世間的層次而已,甚至是三世佛冤的善業。
 
單喻:大寶積經,讀這個書如積集大寶(成佛)之資糧一樣,比如積錢先存一百元,再存一千元,一千元存完了,換手飾去存,然後再存寶物,存房地產。『大寶積』是否能存到真正的寶,內心裡是否能存到真正的寶,內心裡是否能積真正的內涵。
 
人法立題:佛說無常經,佛是人,法是無常法。
 
人喻立題:如來獅吼經,如來是人,獅子吼是比喻。獅為萬獸之王,彼一吼而百獸潛藏,比喻佛說法能降伏邪魔外道。
 
法喻:妙法是法,蓮華是比喻,蓮花比喻妙法,蓮華最能比喻妙法,蓮華是為蓮而開華,華開蓮現,華落蓮成,比喻一乘法因果同時。
 
人法喻立題: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人法喻,佛是人,大方廣是法,華嚴是比喻,用華來莊嚴,華就是菩薩的六度因華,來莊嚴殊聖的佛果。此題「勸發菩提心」都是法、無人無喻,故曰單法。題目雖有含攝省庵大師為能勸,眾生為所勸,在題目文字上沒有明顯的表現,所以是單法立題。
(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