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期::共修研學-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十二)
心爾
如何捨偽求真:「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念念心心是一樣的,念念心心是注意力,乃各人重點所在,不妨礙吃飯睡覺,不妨礙聊天,看經典。但做這些事的重點很清楚。澫益祖師的自勉云,舉事不足以自利利他,這事不辦;說一句話不足以自利利他,這句話不說;動一念不足以自利利他,這個心念不動;若不足以自利利他,所起心念皆成浪費。
「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聞佛道長遠,成佛需三大阿僧衹劫,且觀修教法,愈往上愈微細難入,窺基大師研究法相,讀到吐血,彼乃十地菩薩應跡,尚且如此。佛道長遠,內心用力要很強、很猛、很專一,用起功來比別人吃的苦更多,受的辛酸也絕非他人想像得到,付出與所得簡直不成比例,可能別人擁有的你都失去。「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是那一種眾生?是有錯不改的眾生、是蠻橫不講道理的眾生,是跟你對立、說什麼都不聽的眾生,另外還有一種是恩將仇報的眾生,像提婆達多這種人。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尤須百折不回,釋迦牟尼佛來娑婆世界已八千次,乃至於為一個眾生下地獄、下無數次,彼百劫千生,猶不肯悔改,而且作惡多端,佛是曾無一念捨棄之心,吾人試問這時還會心心下化眾生嗎?「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如登高山必登到最高頂,爬山過程是辛苦的,但為什麼要往上爬,因為登上最頂之樂難以形容,在過程中自我挑戰看自己的毅力、耐力有多強,這時還不退轉,心心還在上求佛道,念念還在下化眾生,這種耐力、毅力、心力,將潛能發揮到最極至,這樣的人不得了,這些潛力的激發都得靠眾生,眾生是你的大恩人,沒有眾生無由發揮潛能,這些講不通,不可理喻的人,激發你的耐力、毅力;你的威猛、勢力、神通、道力、願力,都是靠他而成就,沒有他,那有你,所以到山頂上的快樂,那感覺、那種殊勝、那種愉悅,比喻成佛一樣;藉著眾生給他的挑戰、挫折、忤逆,往上爬的過程是很辛苦的,但爬到山頂上的感覺非語言所能形容,只有他的眼光最遠,心志最高,能耐最強,這都是眾生賜給他的,眾生是大恩人,佛果的功德殊勝、無比莊嚴竟然都是眾生所賜與的,眾生是恩公,恩德何止比山高比水深!
「真」就是在修行過程中,你的在意處,在日用平常裡,到底發心有否正與真,若是「正發心者」,不會去追求這些外務,「真發心者」遇到中間之挫折絕不會退轉,「心」之重點即在上求下化,如母親的重點就是一心一意把孩子撫養長大、教育成人,雖然也是上班、下班、做種種的家務事,乃至於應付酬酢,但彼之注意力與重點還是在子女身上。正與真之菩提心如何分別?能對治利養、名聞、恭敬、欲樂、果報之執求,而為生死、為菩提者,是名正,在佛道上精進時遇到難以突破的障礙而不退轉,是名真菩提心。故要判斷這個人是不是真有修行,只需看他的注意力在那裡?重點在那裡?在過不了關時,他的重點是不是還是那個重點,這才是真正有修行功夫了。
「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污,如是發心,名之為偽」。
吾人為下化眾生而上求佛道時,除了願力以外,主要重點在對治煩惱,降伏習氣,方能發展善法以利益眾生。若不能淨化煩惱,則願力不清淨,而且空有願力。何以故?未從淨化煩惱中,產生很強的能力,因此度眾生變成空有願力,且在事相中煩惱現起,變成墮落退轉之緣,所以要懺罪除過,乃約著降伏煩惱、對治習氣而言。「罪過」詳細說,無心的叫做「過」,有心的叫做「罪」,有心的要懺,無心的也要除;若不除即內濁外清(裝樣子,擺門面)煩惱都藏在內部,外面卻示現出修行的樣子。這個很微細,微細到自己都察覺不出,有時自己有問題都不知道,叫內心腐爛之相,到什麼程度?教法很通達,善法也多做,此時卻內濁外清是最恐怖的,尤其增上慢,總認為自己一定對,別人不要勸我,只有開示別人,沒有被別人開示的餘地,這些很微細的我見、我愛、我慢、對自己看得很重,對別人看得很輕,如此修行,而不知懺罪除過,一旦遇境逢緣爆發的力量很強,引起的業障也很厲害。叢林裡的老參,講不得、做什麼事都不能講他,謂之「始勤終怠」,就是剛開始的初發心很好,後來都懈怠,但表面維持精進行相,內心卻十分懈怠〈增長愛、見、癡、慢〉雖有好心,都為名利所夾雜。雖然辦了一些善法,如助念、作七、告別式、放生、教育、法會等善法,但其內在的源頭是煩惱,心不清淨即是罪業。發心之猛不猛、能不能突破障礙,看他往內對治煩惱有多深入。在願力堅持下,煩惱的對治有多麼深入,說他發心有多麼真。以上是為凡夫開正眼,令去邪取正,捨偽求真。
據下言大、小、偏、圓是另外一種比對,乃兼為二乘、菩薩指示,在比對中讓我們確認菩提心真正的行相,在正偽莫辨當中分得清楚,否則有一天危害起來很厲害的。菩提心被染污時,其過患無窮,修行就是在除這些過患(邪、偽、偏、小四種過患)。
「眾生界盡,我願方盡」所有的眾生都能轉迷為悟、轉凡為聖、轉生成佛、眾生都成佛了,我的願才完成,謂之下化。「菩提道成,我願方成」乃上求,我下化要下到這個程度,上求要求到這個程度,「如是發心,名之為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