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期::啟蒙園地
談教育(六)~餘力學文
心在
一個德學兼備的好子弟,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奉行師長給我們的教誨;孝弟、謹信、汎愛眾與親仁皆為分內之事,至於行有餘力,則可安住在「學文」。好比父母請小朋友幫忙做家事,結果孩子推三阻四,這不但無法替大人分憂解勞,反而虧失了孝道,就像一棵根部受傷的樹木,其枝葉又如何茂密繁盛呢?
孔子曰:「質勝文則野」,一個質地很好的人,若缺少習禮學藝,就顯的粗鄙俚俗。子路問他的老師:「南山有一種天生筆直的竹子,拿它來作射穿牛皮的箭,既精準又耐用;如果人擁有良好的本質,又何須學習種種的技藝呢?孔子回答說:「要是箭尾能再加上些羽毛;箭頭裝上箭鏃,射入皮革不是更深更準嗎?」可見孔子期望他的學生,能夠具備文質彬彬的君子人格。小朋友無論在家或在校,應當把握學習與人和諧相處的機會,將德行的根基打穩,否則很容易養成矜誇浮華的習性。學文可以幫助自我充實、開闊淑世濟人的胸懷。論語中提及:「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各行各業皆有其辦公處所,以成就其事業,更何況淑世的仁德君子,更應該虛心好學,努力增上。只可惜今日之下盛行一種詆毀聖賢的風氣,特別對孝道倫常的概念嗤之以鼻,無怪乎世態炎涼、人心不古啊!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心中有了自利利他的遠大志向,還須廣泛研究各類學問,並以禮節來約束言行,使自己能夠成為兼具知識和禮節的君子。弟子規告訴我們讀書的方法及若干應有之心態,所謂:「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一起專注在書本上而且要實實在在地達成目標。曾國藩先生說過:「桌上不可多書、心中不可無書」;古今善於讀書的人,一書在手、通本讀完,正是掌握住「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的原則了。小朋友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惑不解處,先不必苦求強記,以從容自在之心,好好涵泳研讀一番,終有豁然通達的光景。再者古人讀書,常以木簡記下心中的疑問,提醒自己反覆思惟,向他人請益,這種求學態度可以使人的學問更加紮實穩固。良好的生活常規,端賴持之以恆的落實,尤其因力求讀書環境的整齊清潔,從前的儒生,對書冊典籍十分恭敬,即便寫字磨墨也都格外嚴謹;我們心中存有一分恭敬,便有一分收穫;十分恭敬便有十分收穫。
「非聖書,屏勿視」,時下以商業掛率的報章雜誌乃至於各類影音光碟,多半偏向聲色之娛,不法商人枉顧良知良能,從中牟取暴利,孩童在成長之路,應特別留意心智發展,假使沒有獲得正確的教育,其日後的觀念行為皆有偏差之虞。弟子規所闡揚的道理,正是聖人的訓誨,所謂:「蒙以養正,聖功也。」可塑性極大的孩童,倘若接受完善的啟蒙教育,便能造就聖賢的功效。孟子言:「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又云:「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一個人言行不合乎禮義,就稱為「自暴」;縱使明白禮義的內涵,卻又不肯加以實踐,就稱為「自棄」。堯舜乃中國之聖賢,其傳下的道統,正是孔子集大成的五經,也是令吾等引以為榮的文化寶藏。「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只要大家虛心開卷,勇於擔當,漸次力行,一介凡夫也可生入聖賢之域,和往聖前賢把手同行。
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
下面將介紹古人求學的實例,不同身分,不同環境的人,通通都要求學用以勉勵大家向他們看齊,把握機會學習。
有一天孔子乘車經過某地,項橐在旁築土城嬉戲,其餘的孩童見到車來,紛紛走避,唯獨他一人安坐不動。孔子便問他說為何不避開車,他回答:「我只聽說車子避城而走,從來沒聽說為了讓車通過而拆掉城門。」孔子覺得很有道理,就請學生繞道而行。
孔子讚美項橐年紀雖小,卻聰穎機警,項橐告訴孔子:「小魚生下來三天就會游泳;兔子生下來三天就能跳三畝地那麼遠。我已經七歲了,當然懂很多事!」孔子問他:「既然你懂很多,什麼山沒有石頭?什麼樹沒有枝葉?什麼火沒有煙?什麼牛不生小牛?什麼馬不生小馬?」項橐輕鬆的回答:「土山沒有石頭,枯樹沒有枝葉,螢火沒有煙,泥牛不生小牛,木馬不生小馬。」項橐接下來反問孔子:「現在請您告訴我,白鵝和鴨子為什麼能浮游在水面?松柏為什麼長青?」孔子說:「因為白鵝和鴨子腳大而且有蹼,松柏的樹心很結實,所以四季長青。」項橐搖著頭說:「可是烏龜也很會游泳,腳上長著蹼卻不大;竹子雖然長青,但樹心是中空的呀!」,孔子對著學生說:「這個孩子真不簡單,年紀輕輕,常識如此豐富,我還得向他學習呢!」
孔子是生而知之的聖人,但仍處處求學不以為足,所謂聖人無常師,聖人並沒有一定的老師,他學習任何人的優點,就教於許多善知識,其學問自然淵博。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個人當中,必定有一位可以作我的老師,並虛心的向他學習,我們應當多多效法孔子這種時時學、處處學的精神。(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