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期::專題研學-十大礙行
十大礙行(二)第一條
心筑整理
「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欲乃生,貪欲生則破戒退道,識病因緣知病性空,病不能惱,以病苦為良藥。」以上是十大礙行第一條的經文。
所謂的「念」,意思是「今」加上「心」,也就是現在的心、現在的想法就叫做念。這十大礙行,每一條各有五個句子環環相扣,第一句點出障礙有哪些,第二句說明若是沒有遇到這些障礙容易產生那些過患,第三句又說到這些過患會令我們在學習上產生那些毛病,第四句就開始教導我們要如何看待這些生命當中會遇到的障礙,第五句則將障礙發揮最大的妙用。
第一行,妙叶大師告訴我們要念身不求無病,我們一般都害怕生病,討厭生病帶給我們身體和心裡種種不舒服的感覺,就算是我們這麼不喜歡生病,可是大家都一定會生病,那又為什麼會生病?病有因為意外造成的,如跌倒、交通事故、感冒、麻疹、水痘等,印光大師稱為外感,此含種種天災人禍;又有因生活作息不規律或挑食等導致的病苦,如營養不良、肝病、癌症等,印光大師稱為內傷;和因為以前曾經做過對不起別人的事情(殺害生命等)所招感的,祖師稱為業障病。
知道了病的行相,接下來說到為什麼大家都討厭生病?因為生病時會發燒難過、睡不著覺、打針吃藥、行動不便以及讓周圍的人操心等;慈悲的妙大師卻告訴我們要不求無病,因為健康會讓我們吃喝沒有節制、睡眠作息不正常、甚至不願意聽父母的勸告加添衣服等,長期下來便產生容易生病的體質,甚至成為吃喝玩樂的享樂主義者,而缺乏生活目標。
所以生病對我們而言是有好處的,劉俠女士在杏林小記中說到小時候因為生病,要獨自面對各樣稀奇古怪的檢查和治療,心裡面既孤單又害怕,但是她卻常常安慰自己要堅強勇敢,鼓勵自己作一個勇者,什麼事情都難不倒。就這樣慢慢地磨練自己的膽量、勇氣與忍耐力。另一方面又因為自己生病,而更能體會他人生病時的難過,將心比心去真切的關懷他人。
這樣說來,健康的我們,在尚未生病的時候,便需努力作個孝順父母的好子女、認真讀書的好學生並且珍惜健康的身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更積極的去關懷他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的美麗。
到底病人應該像什麼樣子,什麼樣子才像病人?不管是海倫凱勒、周大觀、杏林子甚或是我們自己,生病時或是面對生存的挑戰時,都需要打這場完全屬於自己的仗,固然有家人或朋友的幫助,但是事實上是沒有人能替代以及幫助我的。生命的無常,人身如大海盲龜浮木、高山穿針引線那般的難得而易失去,而生病及死亡不是只發生在大人或老人身上,也有可能會發生在小朋友身上,生病都是隨著我們不聽父母的話加添衣服、生活作息不規律、或者是傷害眾生的生命所導致的,這時病苦正好可以好好懺悔過去的錯誤,改正自己放逸的缺點,體會健康的重要與他人對我的照顧,那麼生病對我們而言實在是幫助太多了。
若是在生病的時候,心裡面都是想著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都是替他人著想的美好觀念,病當然會很快的好轉;就算生病很苦,但是生病的苦,治好了我們貪圖享受,不懂得關懷他人等等錯誤的行為和想法,這麼說來生病的苦,其實才是真正幫助我們成長的一帖良藥。 (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