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期::共修研學-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二十六〉
心爾
念恩亦是一種修行,推動觀功念恩的主題就是一種修行,團體裡互相能觀功念恩,團體風氣一定改善,就是一種修行,這種力量結合佛號、結合教法,凝聚的力量會很強。反之心態不能如此(觀功念恩),也是口念彌陀心散亂,吃飯時看菜飯嫌差,不知他人煮飯辛苦勞累,晚上睡覺嫌蚊子多,不知別人已很努力地整理環境。若能憶念眾生恩德,也在念佛當中欲拔其苦,欲與其樂的菩提心,就油然而生。
云何念眾生恩:
「我與眾生,從曠劫來,世世生生,互為父母,彼此有恩,今雖隔世昏迷,互不相識,以理推之,豈無報效?」我與眾生無始劫以來都曾做過彼此的父母,並且互相有恩,也許以前曾跟我有父子或母子的關係,可是到了今世,因為我們第八識已經攬父精母血變成另外一個生命現象,忘記了前世的因緣,所以現在看到都不認識對方,經過了投生彼此互不相識,互不相識就無關了嗎?因改形易貌就對過去種種造作不認帳?隔世之迷有兩種,一種是「入胎之昧」,一種是「隔陰之迷」,入胎之昧,即是中陰身結束以後,直接攬父精母血,神識與父精母血和合,住在胎中臭穢環境十個月,迷惑顛倒,不能承接過去延續的善修學力,謂「入胎之昧」;隔陰之迷就是從此身變中陰身,帶著宿世最強的善惡業,為業所牽引而迷惑,去投生六趣而天人永隔。而羅漢有隔陰之迷,菩薩有入胎之昧。羅漢、菩薩都迷昧,眾生更不用說了。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當中亦寫到,祖師自己當初也懷疑聲聞乃具備六神通,菩薩亦是雙修定慧,何繇昏昧均未能免?我們看看自己也看看別人,今日忘昨日之事,長大以後忘記小時候的事情,何況是經過出胎入胎這些痛苦,當然會忘記!但是聖賢的昏昧是暫時的,一碰到因緣馬上就會覺醒,而我們凡夫是始終昏昧而不自知也。
既然他過去世曾做過我的父母,而我也做過他的父母,他為了我曾經發起愛養之心,我何嘗不是也為了他而發愛養之心,這樣講來不就扯平了嗎?我為何要為了他將心量放大,而發大菩提心(欲拔其生死苦,欲予成佛之樂)呢?我們現在可以學到佛法,明白出世間的大樂,若站在念恩的角度而不是站在扯平的角度,那一定是要將佛法的大樂給眾生的,只在意他曾做過我的父母來報答他,這樣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才能心安理得。並且眾生只要是做過我一世的父母,不管他任何的改形易貌,我都還是願意以報恩的心對他,那怕是他曾做過我一世的父母,但我做過他三世的父母,我也要一直報他那一世的恩,一點都不覺得苦。就像世間的孝子,要給父母最好的,那就是最殊勝的佛法,但是我沒有成佛怎麼給他佛法?所以這時應該要發起想要成佛的心,這就是菩提心。
「今之披毛帶角,安知非昔為其子乎?」所看到的狗、貓、雞、鴨、牛、羊、馬等,戴角的、披毛的,難道過去沒做過我的兒子嗎?可能是過去世我很滿意的愛子,今生卻變成這樣,而任人鞭打宰割,而我也不知愛惜。「今之蠕動捐飛,安知不曾為我父乎?」像這些飛的小蟲,地上蠕動的小昆蟲,如蝸牛、毛蟲等,都有極大可能於宿世做過我的慈父母。
因為他生生世世曾做過我的父母,雖然現在形貌改變了,但是我在意的是他曾做過我的父母,故當我慧力有所成就的時候,不管他是在怎樣的生命現象中,我都希望他能得到慧命、得到解脫,這是我非常在意的重點。
「每見幼離父母,長而容貌都忘,何況宿世親緣,今則張王難記」不用說到他變成畜生而我忘了他,連今生幼離父母都不會記得!例如年紀小的時候離開父母,長大與父母相見時,早就忘了父母的容貌,當面相見不相識,更何況宿世的親緣。眼前姓張姓王都難以讓我記憶與他從前的關係,他其實宿世跟我有親緣的關係,眾生的恩經過如此的觀修,才知今世助我,與前世為我親人,恩是既大又深。
有云:連今生小時候的事情都忘記了,更何況前世的事情?既然如此,又如何能知道有前生?例如現在所得到的形像以及所受用的業報每個人不同,這是前生的證明,因為前世的差別業故有今世的差別相,這即是異熟果與領受等流果。但是還有造作等流,我今天的心態是昨天等流下來的,今年的想法和去年也有關係,如同釋迦牟尼佛小時候就喜歡獨處,這即是從前生延伸過來。而從畜生道(例如豬)出來的人,就很喜歡髒,襪子不洗、蓬頭垢面等等,就是從畜生道出來,一時不能適應人道的現象。還有士用果,就是有的人喜歡文學、有的人喜歡工程,這些都是前生的影響。另外還有離繫果,就是前世是修行人,今生碰到因緣就跑去修行而得到解脫,例如紫柏大師,身上帶了十兩黃金進京趕考,途中經過寺院時聽到梵拜的鐘聲,就進到寺院將身上所帶的十兩黃金全部布施給寺院,並且在此出家,最後得到成就,這就是離繫果。由此五果的觀修可證知眾生皆有前世。(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