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期::共修研學-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二十七)

 心爾整理

 

我們要如何念報眾生恩?
 「彼其號呼於地獄之下,宛轉於餓鬼之中,苦痛誰知,饑虛安訴?」饑虛特別指餓鬼,苦痛特別指地獄,地獄有火燒的苦,有寒冰之苦,還有種種刑具逼迫眾人的苦……。餓鬼之苦,是刀杖苦與飢餓苦,特別是飢餓苦,何以鬼會有飢餓之苦?乃因彼之飲食有三障,分別為內障、外障、自有障,內障行相喉嚨似針,肚子如大海,如何吃得下東西,此即飲食的內障;外障行相就是要去找東西吃的時候,有鬼卒在保管、守護這些物品,沒有辦法靠近食物,而飢腸轆轆,真是苦不可言;飲食的自有障行相是要吃東西時的一剎那,由喉中出火把食物燒掉,焰口鬼即是如此,放焰口就是開他的咽喉,除掉飲食的自有障,不是屬於內的器官問題,也不是屬於外緣問題,而是碰到食物就一把火燒掉,或是將食物變成臭穢不堪而難下嚥,此即飲食的自有障,換句話說要吃飯卻有障礙。

 

此處云念報眾生恩當中,為何要明其苦難求救呢?因為當說出眾生於三途中苦難求救時,最能夠引發我們想要救拔他的心!故談到放生、寺廟中蒙山施食等等,莫不是站在苦難求助的立場中將吾人的悲憫心引發。

 

記得以前去看一些病人,有得極為虛弱,吃不下任何東西,有的病苦呻吟似牛叫,陀羅尼被往嘴巴上咬,如牛吃草,他兒子見之不忍,將陀羅尼被抽出來,唉!前生的習氣都會在臨終表現,也有見過生前愛打牌,有著打牌的習氣,臨終時拚命打牌,牌局打了三天,猶不瞑目,外人看了很辛苦,但他一樣在打牌。有的蓮友功夫很好的,平常以念珠念佛成了習慣,臨終時將棉被上緣當成念珠數著念佛。

 

每個人的習氣都會在臨命中時有所表現,業或者重,或者是近,或者串習,生前串習得多,臨命終可以表現這個力量,如果是念佛的習氣,就容易往生西方,菩提心也要串習得多,臨命終可以表現這個力量,助成念佛的習氣,而往生西方。業之成熟分為重、近、串習、隨先所作,假如業重在菩提心,往生西方的力量很強,重就是心思都用在菩提心的引發,近就是往生之前,來引導他的都是助成他往生,而他也生極強的歡喜心,雖然平時或許不是很用功,善知識來開示勸他發菩提心,蓮友來開示也是勸他發菩提心,好好念佛求生西方,親友、家族、朋友們都勸他趕快去極樂世界,乘願再來,他亦生起歡喜心,隨大眾佛號往生西方,此為近業。

 

串習就是平常練習很多,看的書都是這一類的,平常也常常串習引發菩提心,雖然用的力量強,然最後那一念要斷氣的時候還是念佛走掉,或者是以上三種都沒有,最後臨終因得蓮友助念與開示,先生起佛念,就隨佛往生。

 

然以上四種要用在淨業有其相當困難,吾人平常重點在五欲六塵(業重),當快死的時候,親友們在那邊哭哭啼啼,東摸西摸,然後準備後事(業近),平常串習的部分菩提心是少之又少,世間的無益書讀得又多又熟,自然在臨命終時沒有蓮友護持,自己也沒有念佛,糊裏糊塗的死掉,這種修行人真不少。所以生涯規劃很重要,未來的路,應該現前好好想一想。

 

「我雖不見不聞,彼必求拯求濟。」沒有天眼所以不見,沒有天耳所以不聞,有時不見不聞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麻木不仁,明明見了,他卻沒感受,此即見如不見,見而沒有覺受;聞沒有覺受,所以是聞而不聞。如上課不注意聽,心思很多,上完了都不知所云,言之者諄諄,聽之者藐藐,就是聽而不聞,這種人很多,上課似很注意聽,但下課一題也不會,古人云:身在曹營心在漢,謂之心粗眼翳,不見不聞。第二種的不見不聞乃沒有天眼、天耳。

 

「彼必求拯求濟」,一般人在危難的時候,一定喊我的媽!老天爺!或呼叫一些親人,問題是我做過他的親人,我卻無關痛癢,他一定是哀嚎慘叫,一定是求救的,可是我卻或不見或不聞,沒有天眼的不見不聞還好,最麻煩的是見聞等於不見不聞,從佛經或從善知識所聞都沒有覺受。所以「非經不能陳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見人,何足以知此?是故菩薩觀於螻蟻,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常思利益,念報其恩,是為發菩提心第五因緣。」

 

聽信佛言從佛經上面得知此事,佛告訴我們眾生的苦相,假如我們能深入佛經的意涵,從中觀修,便能夠練習惻隱之心,久而久之,他們的苦痛、他們的求救都能夠能見能聞。(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