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期::共修研學-小止觀導覽

小止觀導覽(十)

蓮心整理

上品持戒最難得

毀犯皆應如法懺

若得無垢淨戒體

即是止觀勝資糧

 

經文:

然有三種行人持戒不同: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時,不造五逆;後遇良師,教受三歸五戒,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彌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從受戒來,清淨護持,無所毀犯;是名上品持戒人也。當知是人修行止觀,必證佛法;猶如淨衣,易受染色。

大意:

行人持戒可分上中下三品。上品持戒人從受戒以來,清淨護持,無所毀犯;故是人修行止觀,必證佛法;猶如淨衣,易受染色。

導覽:

一、三品持戒之行者,均得入止觀。惟不同形象的持戒行人,其入止觀的能力亦有別。

二、尚未入道修行者,於未作佛弟子時,不沾染世間習染、不造五逆罪,不造惡業,人生暇滿,學佛則易成,倘造五逆業再來學佛,障礙現起,阻礙修學,內因外緣不具足,辛苦難成。

三、老子:「不見可欲,其心不亂」,如法持戒者不會刻意攀緣可欲境,會努力的在因果上軌範自己,對治煩惱,了知煩惱的過患,緣念善法的力量轉強,而緣念善法當中分為止與觀,一心安住曰止(無分別修),種種的觀察曰觀(思惟修),此種行人修學止觀較易有成。

四、和合分為事和合及理和合,事和合即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理和合是證擇滅,就是大家一同抉擇寂滅之理,而得到明心見性。

五、戒是在事相上(如食、衣、住、行、財、色、名等)圍堵我們的放逸心、慢心及貪愛心,如不往觀聽歌舞、不坐臥高廣大床、不著香華鬘衣,目的是使煩惱心無由現行,因為煩惱不能自己起、獨立起,必須觀待境界才能起現行,所以首先不去碰觸這些境界,以防範煩惱的起現行,進而由內心去觀修煩惱的過患,以及修學種種對治法來摧壞煩惱,然真正摧壞煩惱的力量須藉著修學止觀成就,真實止觀若能成就,必破除煩惱執著,而戒就是止觀門的前方便,因此清淨持戒者修學止觀,必證佛法。

六、戒律以防非止惡為根本,從防非止惡的基礎上,建立種種善法,以利益眾生,因此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中的攝律儀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諸惡;攝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攝眾生戒是廣修一切善法以利益眾生。每一條戒均有這三種精神,是一種自利利他、二利圓滿的行為,為大乘學者所應共持。防非止惡者身心清淨,緣念善法力量較強,故經云:「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以上為上品持戒的形象。

經文:

二者、若人受得戒已,雖不犯重,於諸輕戒,多所毀損;為修定故,即能如法懺悔,亦名持戒清淨,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膩,若能浣淨,染亦可著。

大意:

中品持戒人雖不犯重戒,但對於輕戒多所毀損,倘能如法懺悔,亦能生定慧。

導覽:

一、正法時期是戒成就,像法時期是禪成就,末法時期是淨成就,像法時期輕戒已難守,更遑論末法時期;中品持戒的形象是不犯重戒,但於枝末輕戒則多所毀損,其或肇因於外在環境之受限(比如托缽及頭陀行在中國無法實行,易被視為乞丐的行為),故根本戒或可持好,而於枝末戒則有所毀犯,此時應如法懺悔,以保全修學止觀的勢力,以生定慧。

二、「懺」是陳露先惡,「悔」是改往修來,古德所制懺法,則有大悲懺、地藏懺、淨土懺、藥師懺、慈悲三昧水懺等。寺院亦多設有懺堂及觀堂,在懺堂作懺悔法,令身心罪障消除,無諸障緣且能作動意念清淨發心,方入觀堂修學止觀,成就世出世間定慧。

三、無論是上品持戒者、中品持戒者、下品持戒者均應如法懺悔;在未成就解脫前,均有無明(我執)的束縛,所以上品持戒者也應懺悔;依照小乘法門,犯根本戒是不通懺悔的,但依照大乘佛法還可以懺悔,因為在懺法當中,依著自己的出離心及菩提心,以十方三寶為依止的對象,至誠向佛菩薩發露罪愆,以拔除過去的罪業、罪根,並且發願剷除未來生起的煩惱及業,因此眼前以如法誦咒、持名以為對治,猶如把深埋土中的罪種,翻出來曝曬,以免妨礙善種的生長,此名之為「事懺」;「理懺」是要觀無生,也就是在空性上觀修,比如以瞋恨心為觀修對象,發現瞋恨心必須結合過去不愉快的經驗,與眼前的逆境(在第六識名言認知彼為逆境,對我不利)方可生起,若瞋恨心不生,瞋恨業無由造作,也不會受瞋恨的果報。若瞋恨心為真實有,則不必藉境及緣過去的心,故可知罪性本空,煩惱無體,對境當下若能依法覺照,即能轉煩惱為清淨心,並令己心清淨相續。

經文:

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堅心護持,輕重諸戒多所毀犯。依小乘教門,即無懺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門,猶可滅除。

大意:

下品持戒人輕重諸戒多所毀犯,依小乘教門,不通懺悔,若依大乘教門,猶可滅除。

導覽:

持戒者毀犯輕重戒,或因知見不足,或因缺乏善知識之教導,或對教法覺受不足,或因因果觀念薄弱,或因意樂不夠圓滿,或因職業環境欠佳(比如以捕魚為業者)等,均是受戒者不能堅心護持之因,此等眾生可憐,應好好懺悔,期能改變命運,擺脫困窘與束縛,下品持戒人犯戒或有其無奈之處,因此提供懺悔之法,讓他懺其前愆、悔其後過,慢慢脫離苦難,而不是把懺悔當成給犯戒者鑽漏洞的機會,因此行者應了解懺悔的意涵,以改往修來,滅罪除愆,俾得三寶及善知識的護念,增強對教法的覺受,以增上修學止觀的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