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期::社論
尋求人生的真實義
本刊
人生的價值,在於他有尋求高層次目標的能力,而不只如同一般動物尋求飽暖而已。然而這樣的目標真的是究竟離苦得樂呢?還是暫時而已?這樣的目標可以達成嗎?還是遙不可及的目標?中國人大抵以儒家學說為中心,彼學說所要引導的是成聖成賢的目標,另外對中國文化影響至深的是佛家的東傳,佛家學說所要引導的是成佛做祖,講到極處,儒家是成聖,佛家是成佛,然要達成此目標,依著孔子所言即是「志於道」,志於道就是志在明心見性(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天然所賦予即是性,循著性不改謂之道,故道即是明心見性),明心見性的極致處,儒家云,是聖者的證量,佛家云,是佛的證量,這也是我們讀書人學儒、學佛的目標。所以一上來的學習是有目標的,就叫做志於道,就好像我們來這裡共修、研學與興辦善法,我們的目標也是為了成佛。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在志求解脫,那我們的所為就是一個解脫的法行,如果我們是在志求來生的人天安樂,那麼所有法行就是一個人天安樂的法行,所以到底我們所作所為會引導我們結成什麼樣的果,那要看我們做這些法行的心態,這樣的心態就是我們最要講究的一個前方便。
而儒家所講的成聖以及佛家所云的成佛,其實就是心性彰明的極致行相。但是它必須要有它成就的方法,成就的方法孔子說是據於德,根據德,德就是一個智慧力,然德有明德有昏德,明德就是很正確很光明的智慧力;昏德就是很昏昧的智慧力,就像現在的人他的犯罪技巧,運用科技的新知,發展精密度極高的犯罪業,他這個德就是一個昏德,昏德就是一個昏暗的智慧力,他的智慧也能夠做很多的事業,不過因為他是狂慧,所以他所結出來的果報大多是三塗的苦果,而且所受的苦比一般人更劇烈。佛法所要開發的就是光明的智慧力,根據這光明的智慧力,得到種種殊勝快樂,名之據於德。據於德就是儒家所說的明明德,此明德(光明的智慧力)要如何明法呢?其成就法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格物在 雪公老師的講法就是來了物(境界),格當來了講,來了境界要清清楚楚的覺察叫做致知,若能照見境空(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即是我執的對治,即是煩惱的去除。乃因煩惱的生處是執著,執著有真實的人我與法我這樣的實執,果然能夠見到人我、法我(五蘊以及一切法)非真實所成,則能執的心不生,能執的心不生則煩惱不生,煩惱不生則新業不造、舊業不潤,業不造不潤則苦果不生,這就是明明德。所謂的明明德就是很光明的智慧力,此智慧力能夠藉由格、致、誠、正的四個方便法引發出來,所引發的光明智慧力之正對治就是執著以及二種障礙(煩惱障與所知障),這種光明的智慧力一旦發展起來就能夠達到佛陀的果位,或者是聖人的果位,名為志於道。要有據於德(根據光明的智慧力)才能志於道(達到所願的殊勝證量,即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然而欲得殊勝的智慧,成就離苦得樂的果位,其下手處是仁心,為什麼呢?因為他是有心於幫助眾生究竟離苦得樂的人,他才會有志(努力尋求)於讓自己離苦得樂,欲離苦須尋找苦的來源,苦是觀待業(因),業是觀待於惑(緣),惑依執而起,所以有心於幫助眾生究竟離苦得樂的人(儒家云成聖,佛家云成佛),他一定要自己先離苦得樂,自己先離苦得樂必觀待於得到殊勝的智慧,以破除苦因遠離苦果,種樂因得到樂果,所以依於仁又是據於德的根本心態,依靠著這個仁心,他自然能夠得到佛菩薩加被,善知識的教導,正確的法本而生出智慧力以明心見性。
依於仁就是想要對眾生拔苦與樂,而拔苦與樂的方便是「藝」,包括種種才能、技藝與藝術(或佛家所說各種陀羅尼),所以度化眾生時不只要助他破除煩惱,乃至他所需要有各種的生存方法以及在社會上必須要適應的種種才藝,所以有心於利益眾生的人,他不只要幫眾生破除障礙、破除執著、破除煩惱,還要有種種的才能,幫助他在生活上免於恐懼,免於缺乏而能生存,在生存的基礎上他(眾生)才能好好的修學,所以這個聖者他也要游於藝,涵泳沈潛於各種才藝,中國文化講究的就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此即幫助眾生的各種才藝。以上所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與游於藝是整個中國文化的總綱,也是學佛的總綱。
即使修學念佛法門的淨土行者,也是不離開這樣的總綱,因為依著菩提心來念佛才是一個成佛的法行,所以這叫依於仁,而念佛的首要處在對治煩惱,並且從事相的念佛到理上的念佛,如此念佛能夠伏惑(事一心)到斷惑(理一心),觀待於斷惑的心稱之為德,根據此德能稱據於德,依據此德能,能達成所志的目標(成聖成佛),名為志於道。而他在法門無量誓願學當中,以無量無邊的有情為所緣,修學各種利益眾生的方法來利益眾生,這叫游於藝,即使念佛的行者也不離開這樣的總綱。所以如果我們能瞭解中國文化的綱要,也就能夠瞭解修學佛法的綱要,依此修學也就能夠幫助我們得到果位的成就,通途法門也是要這樣走的,特別法門也是要這樣走的。
尤其時至今日,時代混亂,很多人雖都有就學的機會,教育幾乎是百分之百的普及,遠比古人好很多,可是到底求學的總相(總綱領)是什麼,此今日之大弊端,現在人讀書學了一大堆,在六歲、七歲的時候就開始入學,但是在三、四歲時就有各種才藝的學習,在現在還有九年一貫的教學,可是到底一貫的宗旨是什麼,它所要得到的目標是什麼?這一點是現在的教育所缺乏,如果這些學子們並不瞭解所學的目標,不瞭解他的走向,他只是以才藝為他的目標的話,就像陸隴其的《松陽講義》所云,以名利為目標,以才藝為方法,此求學的人愈多,世道人心更壞,如此教育是壞亂世道人心壞亂天下,不但教育的功能不能正面的彰顯,反面的還加速整個國家的滅亡。
所以我們今天有志於修身齊家乃至治國者,未來的目標是往生成佛的人,眼前也應以一己之力來報效國家,因為我們生於斯長於斯,尤其從日用平常點點滴滴的受益一直到學問的獲得都是觀待於三寶、父母、師長、施主、眾生的恩,所以理應該是要回報的,那最好的回報就是讓正法能夠住世,果然透過自己對正法的學習,並且能夠依著正法來引導別人,使得他能夠找到方向,依著正法不斷地修學,如此則是一種對眾生最殊勝的報恩,也是我們往生與成佛的資糧。即使對修學念佛法門者來說也是一樣,念佛法門也是必須觀待正法才能夠住世,如果念佛的道理、念佛的心態、念佛的方法、念佛的目標,這種教法不能住世的話,念佛法門也不能存在,到最後念佛法門不但被別人看輕看扁,甚至淪為這些趕經懺作佛事(替死人作佛事的伎倆),而且不瞭解此法門是冥陽兩利、自他兩利,是成佛的方便,亦是菩提心攝持下最殊勝的成佛方便,如果不能把這個道理彰顯,念佛法門也無從住世,所以不管通途法門要住世也要靠正法讓通途法門住世,淨土法門也要靠正法住世才能夠讓淨土法門住世,那麼我們在這邊有共修、有研學的目的在於斯,所共修的念佛也能夠在一個殊勝的心態上,讓佛號能夠彰顯這樣殊勝的心態,變成我們大家伏惑、往生與成佛的一個最好的心態,以念佛心來彰顯這樣的動機以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