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期::三代共修活動報導-週四共修止靜法語

出離心下談活法身之法

 心晴

聞法念佛承昔緣

善根厚故心生喜

趁此生是暇滿身

執持聖號出乾坤

九一年九月二日

為了利益等虛空的如母有情,我們必須速速地證得正等正覺的佛果,為此之故我們來到蓮榮拜佛、念佛、研討法語。全地球大約有六十一億人口,共住在這塊大地上,呼吸著相同的空氣,但是卻有著種種不同的際遇,懷著種種不同的心情過日子。有人飢寒交迫,有人富貴亨通,有人造罪、有人積德;有人覺悟、也有人迷惑;有人盡日生活在恐怖、憂惱、顛倒、夢想當中,也有人一心向道,努力地積聚資糧,淨除罪障。

在這茫茫人海中,我們竟然是最幸福的人。每天可以禮佛、念佛、瞻仰佛的相好光明,聽清淨的法語宣流,燃起裊裊的信香,誦念清淨的佛號,身體禮拜的是萬德莊嚴的諸佛海會聖眾,內心思慕憶念的是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如此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營造出來的是自性清淨的淨土。而此清淨心對治的正是無始劫來的無明、妄想、執著、煩惱,因此最可以和阿彌陀佛機感相應。

須知今天我們能夠聽聞佛法、持名念佛,都是無量劫來與諸佛菩薩結下深厚的因緣,具足無比的善根福德,才能聽聞佛法而心生歡喜。不但深信淨土的殊勝,更能一心一意的持念這句無上殊勝的阿彌陀佛。

但是會不會生起一種懷疑,既然我們無量劫來就已供養無量的諸佛如來,結下殊勝的法緣,為什麼仍然還在生死輪迴中,當一介苦惱的眾生呢?原因就在於我們雖然生生世世都與佛結下殊勝因緣,卻從來沒有生起迫切了生死、出三界的決定見,所以至今仍是輪迴中人,我們只要靜下來思維,吾人平日內心所起的念頭中是佛多、還是魔多?是清淨的念頭多?還是貪瞋癡慢的煩惱多?是與法相應的念頭多,還是是非人我、自私自利的想法多?釋迦牟尼佛曾經感嘆,末法時期的眾生都有「世人共爭不急之務」的現象,也就是大部分的人總汲汲營營地忙著與修行無關之事,而且在極苦當中又造下惡業,並且奮不顧身的勉力經營自己的三毒煩惱,無論男女老少、貧富尊卑,世間人處心積慮的籌謀奔走,都是為了自身的生活。貧窮的、富貴的、無眷屬的、乃至於多眷屬的,各有各的煩惱,無田憂田、無宅憂宅、眷屬財物,有無同憂,盡其所能的謀取,想得到更安適的生活,有此還慕彼,內心永遠有一個無法填滿的慾望坑。

我們是否也像世間人一樣,被名聞利養、種種的貪瞋癡慢障蔽了修道之心?一般能看破的已經很少,能放下的就更少了。所以雖然生生世世與佛陀結下了深厚的因緣,而大慈大悲的世尊亦留下無盡的佛法寶藏,為我們指出離苦得樂、往生西方淨土的大道,可是我們仍舊選擇了三塗輪迴之苦,試想還有比這個更愚癡的嗎?吾等眾生正因為無始以來就沒有用功過,所以妄想紛飛、迷惑顛倒。今生得聞佛法,若再不用功,盡未來際可以想見,我們依然會沈淪在生死海中,了無出期。

那麼應該如何把握住難得暇滿的人生來努力呢?  雪公老師常勸勉大家:「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唯有把念頭打住,我們的法身慧命才能夠活活潑潑。慈舟大師也曾經說過:只要妄想心起來,都是與道相違背,這時必須內心痛責,並懺悔業障。而此內心痛責並非另起心自責,而是以正念棒呵之,即提起一句正念的阿彌陀佛,來喚醒自性的清淨心,唯有當下一念專注在佛號時,才能喚醒自心的清淨,將出軌的念頭速速拉回,叫「打得念頭死」。如此以一句清淨的阿彌陀佛就能讓我們轉迷為悟、轉凡成聖。

何謂出軌的念頭?無非就是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等,六根緣六塵生起種種的妄想分別,吾人念佛不得力,全因心念攀緣到這些境界上頭的緣故,所以雖然口念彌陀,心卻散亂,恆常被無明的業力所牽引。所以唯一用功的方法,就是重新提起一念清淨的彌陀聖號,日久天長的用功下去,則所有的俗情、牽絆、名利、罣礙自然漸漸鬆脫,能夠從心底連根放下,使內心清淨,如此把阿彌陀佛名號聲聲念入心田,當下所有的妄念就會冰消殆盡,可以永熄輪迴之苦。

我們既然是淨土的修行人,就必須要發願力除妄念、至心念佛,並願與一切念佛人同生淨土,作為今生最重要的願力及目標,而皈依的因,就是怖畏生死輪迴之苦,對娑婆世界深深生起厭離心,一心皈依阿彌陀佛,當下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轉變心念,不再被貪、瞋、癡煩惱妄想所繫縛,一心一意將佛號提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