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期::共修研學-勸發菩提心文

(三十三)尊重己靈

 心爾整理

尊重己靈甚為要

釋迦世尊早成佛

若能恥於為凡夫

不孤佛化不負己

尊重己靈:

云何尊重己靈﹖」我要怎麼樣來尊重自己與佛無二的靈性?然何謂靈性?「謂我現前一心,直下與釋迦如來無二無別﹔」靈就是現前的一念心,此與釋迦佛、十方佛無二無別,可以隨緣證悟空性,並發大願來修大行、證大果,都一樣。

可是「云何世尊無量劫來早成正覺,而我等昏迷顛倒,尚做凡夫﹖」性德無別,就性德來講,生佛體同。但修德來講,作用大相懸殊。印光祖師上海息災法會上講,就性德來講我是佛,好比嬰兒也是人,大人也是人,就人的立場一樣,可是就作用的立場來講,大人跟嬰兒怎麼可能一樣?所以就修德來講,佛與眾生天壤之別,約著成就相來講「又佛世尊則具有無量神通智慧,功德莊嚴﹔」對比於我「而我等則但有無量業繫煩惱、生死纏縛」無量的神通對著無量的業繫,智慧對著煩惱,功德莊嚴對著生死纏縛,正好是解脫、般若、法身。我們有沒有業繫的樣子?從哪裡表現?業繫就是你什麼事情都做不了主,想要升官發財,能嗎?除非有過去的善業,要不都是白費心機,業繫就是在日用平常中沒有一件事可以作得了主,都是被善惡業所繫縛。

或云:神通不敵業力,如何是無量神通對無量業繫?此處之無量神通是指明心見性、斷惑證果以後所產生的能力,這個能力就是一種打破業網的能力。我們有很多業網,諸如生死的現象,很多的苦痛,而諸佛菩薩具足無量神通,只要我們信得過,祂都可以解決。譬如:我們業繫會在種種苦中顯現,昔日雲棲乾旱,眾人求蓮池大師,在大眾對大師的信心下,好好懺悔,好好隨著祖師念佛就下雨了,能藉著咒力下雨除旱,這叫神通對業力,但這種神通不是我們世間的四禪八定。其次智慧對煩惱,煩惱有發業及潤生的作用,故若沒有煩惱,就不會潤業而得到生死的苦果,並且要藉著智慧的觀照而對治煩惱,讓業種不起(不發業),進一步更能夠依著智慧引發各類神通,轉變業力。接著是功德莊嚴對生死纏縛,法身即功德莊嚴,義理在哪裡法身就在哪裡,換句話說理在哪裡,哪裡就有它的功德,所以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依著理才做出功德,如布施得富貴、持戒得清涼、相好得眷屬,乃至於緣起無性的空性理,對內能產生種種智慧,對外可建立種種事功,所以說理之所在就是功德智慧之所在。

如此,凡夫無量的業繫、無量的煩惱、無量的生死沈淪對上諸佛無量的神通、無量的智慧與無量的功德莊嚴, 這樣對比之下,內心會產生討厭凡夫(惡不仁),喜歡佛(好仁),如果聽到這些概念卻依然不好仁者,不惡不仁者,那這個人真的就完蛋了,這樣的人叫做神經麻痺。

心性是一,迷悟天淵﹔靜言思之,豈不可恥?」很可惜的就是我們的心性與佛一樣,結果卻有迷悟之別,且迷悟差別如天與深水,差別如此之大,想想是不是很可恥呢?最後的關鍵點就是迷悟,迷就是愚癡,悟就是開智慧,所以整個的重點在開智慧。「譬如無價寶珠,沒在淤泥,」無價寶珠代表一念心性,淤泥代表煩惱,沉沒在煩惱的污泥堆裡。「視同瓦礫,不加愛重,」眾生起心動念與無明我執(心所)相應,轉清淨心成八識。如同瓦礫就是一無是處,毫無用途,何以八個識的分別是毫無用處?吾人所分別之貴賤、美醜、善惡、是非、真假,一言蔽之就是惑業苦,就是六道輪迴,一點用也沒有的!我們把無價之寶珠,竟然這樣用。

是故宜應以無量善法,對治煩惱」特別指戒定慧的善法,用聞思修引發的戒定慧來開顯無量的善法,來對治煩惱。戒能抓煩惱,定能綁煩惱,慧則能殺煩惱。戒定慧的對象都是煩惱。「修德有功,則性德方顯,如珠被濯,懸在高幢。洞達光明,映蔽一切﹔可謂不孤佛化,不負己靈。是為發菩提心第七因緣也。」所以我應好好尊重這一念心性,好好發起大願,懺悔業障,好好對治煩惱,就能夠成就佛果。所以尊重己靈也是發菩提心的重要因緣。越了解心性是這麼可貴,而知道發菩提心方能展現這麼殊勝的內涵,那麼我樂於發菩提心,所以它(尊重己靈)是發菩提心的因緣。(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