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期::專題研學
喬治‧華盛頓〜從學禮開始學習治國
戒郁
艱難時代的典範
依禮養成的人格
無欲好學的品性
功成而退的淡泊
「爾等…在此沒有典範的年代中漂流。無可信之人,末能見前境於未來,無信念可從。只有自私自利為目的而不斷更易的『道德』說法;……我們的道德勇氣應從何來?」—彼德‧加度 (Peter Gadol)
彼德‧加度是一位美國小說家,在二十世紀末時說了這一段話,依他的看法,西方文化似乎失去了它賴以生存的準繩。嘗聞 雪公太老師說青年缺乏文化教育,是「失教」的一代,無疑,西方社會也面臨同樣的困境,在生活行止上失去了依靠。
百年來中華文化因國力的積弱,民族自信心的不足,在文化價值上失去自尊,使國人生活行為上頓失依靠,怎能不是「失教」呢?那麼西方文化不就是一枝獨秀、無往不利了嗎?
實則不然,西方文化亦面臨了 雪公太老師所說,近代年輕人「失教」的嚴重問題。「失教」並不是不識字沒有受教育,而是沒有落實化育的功能,人格教育上出了問題。
開放的美國教育方式,理應更能發揮個人的潛能,使每一個人更能發展美好的生活,更能接受、認同人的個別性才對,但有識之士亦感受到美國文化「粗鄙化」(coarsening of America) 的現象,就是人際互動關係中語言以至行為上無禮的表現,實在令人非常憂心。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一九九七年開展一系列禮貌態度的相關研究,統稱為「文明計畫」(Civility Project),用來檢視充滿在社會中橫蠻無禮的訊息與行為,希望「好禮」的表現能重現、被認同、被重視。
研究結果發現「粗鄙的態度行為」越來越嚴重,應歸咎於「無標準可循」,而人生最重要的原則即是「人生的成功與否,是決定於我們在生活中如何對待他人」,他人的快樂才是我們的福報來源。
德國出版的「教養」(Bildung—Alles, was man wissen muss)一書,即試圖以西方人文歷史的角度來作人格養成教育。教養是代表自律、自制、有禮貌、守規矩。它是人的氣質與風骨;是知識、行為態度、審美能力亦是生活風格。要成為有教養的紳士淑女,必須具備傳統文化內涵,所以必須以文化的全部來重新塑造自己。什麼是文化的全部?就是無所不包的把歷史、文學、藝術、音樂、哲學、理論、世界觀等書海中的知識全收納起來,繼而從「知」再開啟人的智慧力,塑造並充實個人內在精神層面,來重新塑造成有「教養」的人。
不論是前面所說「文明計畫」的微觀歸納方法來考量行為準則,或是以宏觀方式把整個西方文化作後盾來營造一個「有教養」的現代人,以上的說明無非希望能提供一個方向,給現今迷失方向的一代、失教的一代提供一個正確的人生方向,但前面所說的這些方向真能帶領這些人走向康莊大道嗎?
其實迷失方向的人最需要的是典範,一個他們心中的英雄(指有道德之勇者言),能使他們心悅誠服、可以有效法的對象。美國文明不過兩百多年,但其傳統建立在於建國之初,其偉大的人物中,莫過於是美國人的國父喬治‧華盛頓,美國實在不能沒有他,沒有華盛頓,也就不會有現在的美利堅合眾國。筆者曾經嘗試探求美國強大的原因,每一重大歷史事件的發展,無法不以重要人物來串連,沒有他們就沒有歷史,華盛頓就是這種人物,華盛頓在美國立國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華盛頓成就了國家,但甚麼樣的人格特質成就了他的功業?又是何種教化成就了他的人格呢?
這個只受過短期小學正規教育,全世界的第一位總統,是美國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人,打從孩提時代就知道的歷史人物。華盛頓家世並不顯赫,充其量只是個小貴族,而華盛頓家的命運,男系多短壽,不論祖輩、父親及兄長都是五十歲左右而逝,獨喬治華‧盛頓享年七十餘,在那年代可謂「高壽」了。華氏勤奮,喜隨善知識學習各方面的德能,這些德能對他的未來幫助很大,不論在獨立戰爭中任陸軍大元帥期間,即或後來的大功告成,或甚有人提出希望華盛頓能一統美國天下,治理當時混亂的政局,推舉其為美國的君主,雖然被他嚴詞拒絕,然而,以當時的世界情勢而言,此要求並非無的放矢,但在黃袍加身時,華氏卻斷然「拒絕了王冠」,完成了自己建立國家的使命,是他光明的人格使然。英王喬治三世聽聞華氏自動交出兵權退隱山林,無法不讚歎他的偉大。而在法國正忙於稱帝野心的拿破崙,亦稱華氏無私地建立了一帝國的功業,必定會留名青史,而拿破崙自己即陷於革命的漩渦中不能自拔。
華氏遺物,在國會圖書館收藏的文獻中,其中一份是華氏十四、十五歲時的抄寫文稿—「一一○條青年應對進退合宜行為之守則」 (George Washington’s Rules of Civility and Decent Behavior in Company and Conversation),以之對照其一生行止,人們才發現這位早慧的偉人,其人格養成定得力於此守則。這亦意味著,審視、運用此一百多條守則時,必得得力於整個道德價值體系,對人的規行矩步的學習更是舉足輕重,守則中每條都與自我約束謙遜,習以為常的關心別人的行為有關。廣而言之,就是「為他人而活」的生活態度,在優雅的言行中無不是智慧與美德的體現。如果年輕人能用優雅的行儀來表現其卓越於人,那又何妨呢?
此守則最早見於一五八五年法國貴族學院學生的規範中。一六七三年亦被用於作為「王公貴冑」青年的教育守則 (The Education of a Young Prince),其曾譯作多種語版。一七七0年代,牛津大學亦引用作教育青年紳士之標準 (Of Education: Especially of Young Gentlemen)。
「文明」即是《易經》中所說的:文而明之,因文而明,文明以止,知其所止。「依禮而貌」,「如貌而為禮」,人之教養是出身高貴的標章,生而知之者與?當然不是,是受教而來的,習慣養成的,文明教養值得每個人傾一生之力追求,是個人身上的重要資產,屬於精神內涵的境界。「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努力提升教養的結果便是個人品質的提升,個人品質的提升能讓整個社會優質化!
讓我們培養自己成為有文明有教養的人,每日幸福快樂的開始每一天,與人愉快的相處,常常用禮來莊嚴自己,用學習來莊嚴我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