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期::啟蒙園地-心靈成長營返班活動報導-九一年十二月各班返班記事
天使班
心依
「孩子專注的眼神,是講台上老師最大的鼓勵」此乃天使班小朋友們上課最佳寫照,經過前三次返班的經驗,即使是稚齡的孩童,揮手與窗外父母親暫別後都能安分地坐在自己熟悉的位子。課堂上輕揚著優美的音樂,那是弘一大師未出家前為懷念父母所作的曲子,曲名「夢」,正述說著這四次返班授課重點〜「父母恩」。
導師藉「蘋果小喇嘛」的故事,描述可愛的小喇嘛把得來不易的蘋果,滿心歡喜地爬上高高的菩薩像,把蘋果塞在觀音菩薩的手心裡,這份純真虔敬的供養,感應佛菩薩讓寺院終年有吃不盡的蘋果,來引發孩子們應以最美好的心意來學習「孝經」,以供養天下辛苦的父母親;「孝經」的真義對孩子來說是似懂非懂,但要求他們上台背誦時,現場可是「萬頭鑽動」小手紛紛舉起,台上的孩子落落大方又熟練地背誦,台下的孩子則躍躍欲試,足見「見賢思齊」是人類的本能,為鼓勵上台背誦的孩子,導師們賞以一人一塊夾心餅乾,當他們一入座便毫不遲疑吃了起來,馬上引起旁邊稚齡同學欣羨的眼光和騷動,為此老師鼓勵孩子在下一次每個人都能上台背誦。
為了將現場孩子們「躁動」的心稍作調整,展開第二階段的課程「定靜」活動,學齡的同學,隨著老師的引導慢慢舒展肢體,稚齡的孩子則非常認真地閉上眼睛,但又不確定地張眼四處瞧瞧他的左右鄰居。教室裡除了老師的聲音,一片靜默,只有弘一大師的樂曲「夢」優美地流動著整個空間,柔軟和安靜是孩子天生的本性,藉著「定靜」活動讓他們體會回歸自性的滋味。老師在孩子的心沈靜下來時,以「貧者變富者」故事,講述一位早年失怙的孩子,因不學好做了許多錯事,而被迫逃逸他鄉,遠離了他親愛母親,日後痛改前非,經十幾年在外奮鬥,生活安定後,決志返鄉覓親,尋親的過程充滿挫折,終於找到母親,並把老母親接返家中奉養,讓辛苦一輩子的老母親,得享安樂的晚年;故事中簡單的人物,刻劃鮮明,課堂上孩子們個個身入其境,彷若自己是故事的主角,張大眼睛,專注地聆聽,當故事主人翁費盡心思找到母親後,席間孩子們好似鬆了一口氣,老師藉此故事來提醒同學,要珍惜感恩父母親的辛勞,雖然大家現在年紀小,但孝順父母親是不能等待的,唯有把握此刻努力學習,平日聽父母的話,就是報父母的恩。
經過一小時四十分鐘的課程,「點心時間」是天使班孩子期待的時刻,一時間「上廁所、喝水、、、」聲音紛至,孩子沈靜已久的細胞早已按耐不住,他們急欲「串串門子、外出跑跳::」,此刻老師們則個個提高戰備狀態,因為此次點心可是用碗盛的「麵線羹」,一不小心就會打翻,在老師要求下,果真個個高度配合,並以行動力來「回饋」幕後辛苦煮食的師姑,「再來一碗」不絕於耳;除此並能精確回答老師的考題,包括「麵線羹」裡有哪些食物種類?味道如何?(其中的答案不乏令人莞爾,如有的孩子非常確定麵線羹的味道是甜的、、、等);孩子們為展現自己惜福成果,紛紛舉起自己吃得很乾淨的碗,搖晃空中,教室裡洋溢著一片歡樂的笑聲,孩子的讀書聲、笑聲,是社會的希望,他們能在快樂的學習環境中成長茁壯是天下父母的心願。